育美于内在??塑造人格美

2021-07-28 01:00苏春华
速读·下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人格培养小学美术

苏春华

◆摘  要:基础的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高尚的情操,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组织能力。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的限制导致学生缺少对世界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小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有助于学生朝向正确、健全的人格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人格培养;内在发展

在小学阶段健全的人格培养是指的是对学生知情行意等要素的和谐发展。健全人格应当包含有爱国精神、对父母的孝心,对他人的同情心,有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能够了解自我发展自我的认知、拥有审美意识和情感认知等,这些人格的培养需要小学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和帮助。美术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想象力和创造力相互结合的课程,也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它更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养成,满足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需要。学生在美术活动中,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还在活动中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懂得并学会与他人团结协作,促进情感交流和情感体验,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注重内在情感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加强学生对人文意识的成长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小学阶段人格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学生的人格胚芽问题。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大多数美术教师更注重学生的绘画能力,而不关心学生的想法,绘画作品是否能被接受。现在,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我们开始关注学生主体素养的培养,但是部分教师的主要目标仍然是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培养,教学中忽略对学生人格的培养。

其次,教师在利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学生的人格教学的重要性。在当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升学率是不少学校和教师追求的目标,因此很多教师为了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占用美术课程时间,有些学校甚至到了高年级就把课程取消了,教师和学校对美术课程的不重视,是影响学生开展美术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例如,在情景教学中,部分教师在情境上产生一定的误区。认为创设情境教学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因此,很多学校开始在小学教学中大力开展情景教学,教师对创设情境教学十分的重视,但是也就存在了相应的误区。大部分教师认为情境的设置就是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体验到课堂的轻松,学生在心理上放松了。在教学中没有看到对学生人格教育的提倡。

二、小学美术课堂的健全人格培养策略

1.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健全人格培养

美术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的兴趣课程,没有参与到教学评价中,对教师的影响不大。因此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去对学生进行人格方面的培养,或者是审美感知能力的提高。

感知能力是在人类发展中的最基本的能力,每个人的情感生活都是建立在基本的感知上。小学美术课堂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建立和健全审美感知心理结构是健全学生人格的重要内容,也是美术课程的体现。在美术课堂中,学生在画物体的时候会使用自己之前固化的思维方式来画画,忽略了事物的直观感受,缺乏了对事物的联想。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美术课程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到户外去画画,在画画前用眼前去看、用耳朵去问、去鼻子去嗅,调动身体的无感,去感受周围事物带来的感受,然后教师在让学生将自己的感知感受画在纸上,形成自己的作品。这样的作品中蕴含了学生强烈地体验和感知能力,是具有自己审美意识的绘画。例如,《感受声音》、《画嗅觉》这些课程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到大自然中,去体验感受大自然的美,生命的美。

2.深度挖掘教材内容,注重小学生人格情感培养

教师要在美术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利用其中的内容加强对于学生情感陶冶、人格完美的教育的方面。虽然新课改在全国教育中进行了改革,要求提高学校和教师对美术课程的重视,但是在一些小学中,对于美术课程的改革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并没有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改革,这就不利于美术课程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其次,教师要在美术教学中转变教学方式,加强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格,培养学生的人格意识。在情感教育中,情感分为正面情感和负面情感,在实际教学中,正面情感、积极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是促进的作用,而负面的情感对学生的影响是消极的。教师作为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人物,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控制自身的情绪和情感状态,在教学活动中以一种昂扬向上的学习态度影响学生。

例如,在学习《小鸟找家》的内容时,教师要为学生传输鸟是益虫,是人类的朋友,教师就可以问学生如果遇到小鸟受伤了,我们是去伤害它还是保护它?通过这样的引导,引导学生要爱护小动物、爱护生命,通過《小鸟找家》的内容,让学生帮助学生找到回家的路。从情感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爱生命。在例如《生日快乐》的学习中,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友情”。因此要在美术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再加上学生本身就具有丰富的请安,很容易被情感打动,教师就要通过学生的这个特点,让学生感受爱、关怀、尊重、理解等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教育。

三、结语

总之,小学美术课程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学生审美体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学生建立健全人格也是具有的价值。教师只有正确认识人格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教学中融入对学生的审美感知提高、情感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综合的发展。同时,教师在教育中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爱护学生,使得其形成良好的美术学习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孙榴校.情趣教育在小学美术课上的渗透与应用探讨[J].学苑教育,2020(31):67-68.

[2]李国章.刍议小学美术课堂学生个性培养[J].家长,2020(34):148-149.

[3]李艳妮.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J].新课程,2020(47):96.

猜你喜欢
人格培养小学美术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创建校园文化,丰盈学生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