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后进生的转化对策分析

2021-07-28 01:31覃振娟
速读·下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高年级转化后进生

覃振娟

◆摘  要: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小学生数学能力发展不均衡,从而形成了后进生群体,而小学数学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性教育,因此,加强后进生转化成为许多教师和家长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对小学高年级数学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加以探讨,并提出后进生转化的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后进生;转化;对策

进入到小学高年级阶段,数学知识难度逐渐加大,抽象性和逻辑性更强,学生个体之间由于多方面原因,学习差距逐渐拉大,进而出现了后进生群体。加强后进生转化,不仅有助于后进生个体学习和发展,还能够提高小学数学整体教学水平。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一)教师方面原因

1.师生关系紧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数学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后进生在与教师的交往和互动中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据调查数据显示,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大约47%的后进生在老师提问时会感觉到紧张,大约43%的后进生会偶尔感觉紧张。此数据表明,后进生与教师的关系还存在许多不和谐因素,影响到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2.关注程度不足。小学高年级阶段,许多班级中少则十几名学生,多则达到几十人。这些学生受到生活环境和智力发展等因素影响,存在个性化差异。有些教师为了能够完成教育进度,课堂问题设计主要围绕中上等生展开,而忽视了后进生理解和思考能力。久而久之,不但会影响到后进生的学习情绪,还容易导致后进生学习成绩进一步下降,从而导致“优者恒优、弱者恒弱”。

(二)学生自身原因

1.缺乏学习兴趣。小学高年级阶段是小学生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在不断加强。相对于其他同学,后进生思维转化速度较慢,进而对数学问题缺乏足够的理解。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很难后的快感,往往会感觉数学知识枯燥、乏味,进而丧失了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2.意志品质不强。小学阶段数学学习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中实现的数学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需要小学生具备面对挫折和困难的勇气,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韧性。在后进生中,48%的学生在遇到棘手问题时采用的方式不是迎难而上,而是选择了放弃或者求助他人。由此可见,在数学方面的学习品质是影响后进生转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3.缺乏良好习惯。在某高校学霸对自己学习经验总结中提到,自己之所以能够在历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是因为自己从小养成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好习惯。这一点恰恰是大多数后进生所不具备的,他们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从而影响到正确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而在数学学习中出现恶性循环。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后进生的转化对策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在过去的教学中,数学教学主要以教师的知识传授为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处于被动,后进生在数学学习中适应性差,往往跟不上课堂教学节奏,进而会出现自卑心理,与教师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式,更加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采取差别化教学,发挥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将以往的教师讲授变位学生的主动探索,从而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让课堂教学氛围活跃起来,让后进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从而提高后进生学习热情。

(二)丰富数學教学方法

1.生活化教学法。小学高年级阶段是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后进生抽象思维发展速度落后与其他学生,因此,对于抽象性较强的数学知识理解起来存在一定难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唤醒后进生生活经验,这样不但有助于提高后进生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后进生数学思维转化。

例如:在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点位置变化”教学中,教师利用“超市购物”这一生活化的场景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购买1块巧克力需要用0.5元钱;购买10块巧克力需要用5元钱,购买100块巧克力需要用50元钱……。0.5元、.5元和50元这些数字中,小数点每向右移动一位,数字就会增大到原来的10倍,移动两位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利用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用学生经常接触的事件诠释了数学规律,让后进生将抽象的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变得更加形象,从而促进后进生数学思维的转换,增进后进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分层教学法。分层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个体之间学习品质、能力等差异,将学生分为2-3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例如:教师在进行“小数乘法”练习教学中,针对C层次的后进生,教师可以选用基础性的练习题,注重对学生“小数乘法”知识的巩固;对于B层次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加大习题难度,缩短计算时间,培养学生运算准确性和时效性;对于A层次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难度较大的应用题,注重培养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三)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培养后进生正确学习习惯

翻转课堂指的是教师在课前制定导学案,指导学生在课前时间预习课程内容,对学生预习效果加以检测,根据学生预习中存在的不足,规划课堂指导内容,让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互动中实现自主学习。

例如:教师在“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前,教师设计导学案,通过线上方式引导学生在预习中掌握两级运算的顺序,让小学生理解小括号的意义。学生在预习中记录下自己的质疑,以便在课堂上解决。教师利用线上测试掌握学生预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质疑,有针对性的对数学知识加以讲解。

利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教师对后进生学习情况更加清晰,还能培养后进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在课堂上合作探索中,抽出时间对后进生进行个性化辅导,从而促进后进生转化。

三、结束语

促进数学后进生转化是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教师需要清楚地了解后进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哪些不足,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对策,丰富自身教学方法,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整体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汤德录.小学高年级数学后进生转化策略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2:67.

[2]杨雪.小学五六年级数学后进生的转化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19:76-76.

[3]罗文基.浅析小学数学中高年级后进生的转化策略[J].山海经:教育前沿,2020:177-177.

猜你喜欢
高年级转化后进生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