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

2021-07-28 01:31谢光媛
速读·下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阅读量思考现状

谢光媛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阅读影响着学生素材的积累,影响着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但在目前来看,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在总结前人语文教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阅读教学的实践,分析了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并提出了笔者对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几点思考,希望本文能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量;现状;思考

小学生对知识的积累是不断积累的,俗话说得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大海”。在阅读中,学生也应该不断积累,只有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才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才能让学生学好语文。但是,目前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却有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小学语文课本上的阅读内容存在比例不协调、设置不合理等严重的问题,分析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对于提出解决的策略来说十分重要。作为教育者,教师应该仔细研读课本,分析课本阅读量的现状,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为此才能帮助学生做好语文阅读,为学生将来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阅读基础。

一、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

1.阅读内容难度较大

小学语文课本上许多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难度是较大的,但是这些阅读内容依然长期存在语文课本之中。比如,小学语文课文《观潮》,这篇文章是描写了观潮的盛况,作者通过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景象,描写出潮水由远到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了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万里又到恢复风平浪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钱塘江潮水的雄伟壮丽,动人心魄。但是,这篇文章对于学生来说难度是很大的,他们虽然对写景的文章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学习《观潮》这篇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抓住关键词,体会作者情感表达等方面仍然有很大的难度,而且钱塘江的潮水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远,很多学生没有去钱塘江实际看过潮水的涨落,他们很难体会到钱塘江的潮水到底是怎样起伏跌宕,怎样雄伟壮丽的。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设计不好阅读教学教案和教学的措施,学生可能理解不了这里的阅读教学,甚至这一课上几次学生都不能完全理解。

2.新增了拓展阅读的版块

目前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家长等都更加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于是在新课改进行的过程中,教育部门大量征集各方面意见,对课本上的阅读教学内容也做了很大的调整,小学语文课本阅读不仅难度变大,在每一单元后面还设置了拓展、延伸阅读的版块,这些拓展阅读能够开拓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学习除了课本之外的其他知识,这种设置还是比较合理的。

3.按照不同的阶段设置不同的难度

在教学中,课文的阅读量是根据学生的年龄来设置的。一二年级学生的阅读内容十分简单,三四年级的难度逐渐增大。五六年级的难度则更大。比如,一年级的教學内容《小小的船》、《阳光》、《影子》、《我自己去吧》等等,难度都很小,字词的量也很少。当学生进入三年级后难度就逐渐增大了,比如《金色的草地》、《奇怪的大石头》、《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类课文,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较高,并且这类课文的难度也更大,要求学生学会一定的景物描写。当学生进入六年级后,难度就更大了,比如《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些课文都要求对鲁迅先生的思想有一定的了解,但是鲁迅先生的文章和思想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很大。可见,课本的阅读难度是根据学生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的,这种设置也比较合理,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鲁迅先生的课文太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十分枯燥,并且难以理解。

二、对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几点思考

1.增加阅读课的教学时间

从课本上安排的阅读教学内容可以看出,当前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是重中之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多安排一定的阅读时间,让学生通过精读理解阅读的方法,并理解阅读内容的中心思想,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和能力。比如《赵州桥》这一篇课文难度就比较大,《赵州桥》这篇课文涉及到赵州桥的来源,并且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还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能力。这里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较多,首先学生应该掌握《赵州桥》创作的背景;其次,学生还要掌握《赵州桥》的构造;再次,学生要掌握《赵州桥》表达的主要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不能一笔带过,应该多安排几节课帮助学生细读、精读课文,让学生在多次阅读、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理解到这篇课文的思想,让学生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并且学到桥梁的建设知识。

2.注重进行阅读交流

阅读没有交流是不行的,只有在阅读后与他人交流,学生才能发现自己阅读中的问题,才能更加清晰地厘清阅读内容和作者思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与学生、与教师之间多进行阅读交流。比如,教师在讲了《女娲补天》这篇阅读课文,就可以让学生根据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进行延伸阅读,阅读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其他我国的神话故事。在阅读之后,教师要设置一门交流课,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女娲补天以及延伸阅读的看法,让学生体会到我国神话传说中体现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敢于克服困难,敢于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点评,相互检测阅读效果,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不断积累阅读量,也能让课本上的阅读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

三、结语

当前,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表现为阅读内容难度较大,新增了拓展阅读的板块,按照不同的阶段设置不同的难度这几方面。为了让课文阅读发挥其最大的效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增加阅读课的教学时间,让学生通过精读、细读,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核心思想。教师还应该注重阅读交流,让学生通过阅读交流交换思想,检测阅读效果,并最终提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杰.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9(07):18.

[2]黄丽红.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J].新课程(综合版),2018(09):136.

猜你喜欢
阅读量思考现状
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研究
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