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姆勒现代学徒制中企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2021-07-30 09:15裴学杰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11期
关键词:轮岗学徒岗位

裴学杰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西安 710036)

0 引言

企业是现代学徒制的重要育人主体,师傅是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教学主体,这是现代学徒制的基本特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首要的问题就是制订一份校企明确分工又相互协同的人才培养方案。本文通过对试点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对企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表现形式、方案的制订程序以及教学时间的安排等进行探索和研究。

1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人才培养方案衔接研究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校企分工协作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制度。学校部分的课程分为文化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非生产性项目课程,企业主要承担生产性项目教学。因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具有两个教育主体、两个教学主体、两个教学场所、两个教学监控主体,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分为学校实施部分和企业实施部分。为了保证两部分方案的协调,还需要制订一份综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部分和企业部分的方案都应根据各自特点,明确重点解决的教学问题,突出实效性,防止出现形式主义。企业主要承担实践教学,重点是生产性教学项目,需要解决企业学习岗位、符合标准要求的师傅队伍建设以及学徒岗位轮换等问题;学校主要承担理论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一般不安排生产性实训,需要解决学生关键能力培养、为生产性项目实施进行知识准备等问题。

2 企业学徒岗位及人才规格范式研究

描述现代学徒制试点企业与本专业相关的就业工作岗位和发展性工作岗位。一般而言,学徒岗位即为出徒后的职业工作岗位,学习内容即为将来工作内容。职业岗位描述应包括职业岗位名称、岗位职责和岗位职权等内容,依据企业实际规定撰写。除了对毕业初期的就业岗位进行描述外,方案还应对发展性职业岗位进行描述。所谓发展性职业岗位,是指学生毕业5~10 年内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发展性职业岗位的需要决定着技术知识的深度和关键能力的重要程度。

人才规格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直接决定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取舍。人才规格一般按照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分别描述。知识规格描述采用“通过某些知识方面的学习,能说出该部分核心内容”的范式,主体应该是学生;不使用“掌握”“学会”等模糊性语言;职业能力规格描述采用“能够利用部分工具完成具体对应任务和工作”,不采用“具有某项能力”的范式;职业素养规格着重描述毕业生应具备的工匠精神、绿色意识(节能、环保、成本)、创新意识、协作意识等,注意体现专业特点。

3 企业典型工作任务

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工程师和操作加工人员等实践专家预测确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5~10 年间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描述通常包括典型工作任务概述、工作对象、使用工具、工作组织与要求等方面,以表格形式呈现。由于典型工作任务具有未来取向,可能为目前尚不存在的工作任务,教学中需要采用新技术、新知识和新设备、新工艺等。

4 企业教学时间安排(含轮岗安排)

在保证教学内容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学徒需要在企业的不同岗位轮岗,获得跨岗位职业能力。为了使得学徒过程更能体现个性化需求,需要根据师傅配备情况划分为若干个学徒小组,并在企业培养方案中列出不同组别的教学时间安排和轮岗安排表。

4.1 理想模型

为了分析方便,这里提供一个理想模型。假定学徒分为5组,企业恰好可以提供5 个学习性工作岗位,每个岗位需要的学习时间也完全相同,且学习效果不受学习顺序的影响,可以采用“循环轮岗”的方式(如表1)。

表1 理想条件下的轮岗安排

“循环轮岗”方式便于编排,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学习条件,降低教学成本,提高学习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4.2 一般情况

学习岗位数量与分组数量恰好相等只是一种理想情况,当分组数量与岗位数量不等时,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轮岗,但要保证所有学徒遍历所有岗位。

譬如,3 组学徒需要在5 个岗位轮换时,可以在前3 个时段实现3 组轮换;剩余的两个岗位,每个时段分别安排两个组,另一个组“轮空”,轮空组可以选学不熟练的项目,也可以回校选学理论科目(如表2)。

表2 一般轮岗安排

当部分岗位(任务)对排列顺序有严格要求,且任务所需时间差异较大时,需要采用信息化手段,利用“网络计划法”安排轮岗。

5 企业主要课程内容及要求

企业课程是典型工作任务和非典型工作任务经过教育化改造形成的,既要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学徒发展规律。企业课程描述主要包括课程性质、教学组织形式(班级、小组、个别培训等)和内容要点。

课程性质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前者学习职业岗位必须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后者学习拓展性的非典型工作任务。在企业学习过程中,教学组织形式以小组学习为主,通常一名师傅指导2~5 名学徒,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和学徒之间的相互交流掌握工作流程和技术细节。

由于目前戴姆勒铸星教育项目已经开发了“理实一体”的项目化课程,需要将其中的理论知识重组,形成的新的综合性学科课程,主要在院校实施,同时项目教学主体过程在企业实施,由师傅进行指导。企业进行的理论教学主要为实践教学服务,学校进行的实践教学主要为理论教学服务。毕业设计可以由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指导完成。这种安排由“理实一体”转变为“理实结合”,降低了教学条件准备的难度,更加具备现实可行性。

6 结语

人才培养方案是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教学活动安排的基本依据,也是集中体现改革思路的重要文件。本文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戴姆勒铸星项目现代学徒制企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双主体育人中企业如何制订一份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试点工作中一些突出问题的分析,对企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表现形式、方案的制订程序以及教学时间的安排等进行探索和研究。

目前大部分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中所采用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原有人才培养方案大体相同,因为企业部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难点。根据试点经验,站在企业的角度研究人才培养方案,为企业教学基本条件与实施提出几点建议:为适应企业转型升级和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应选用技术先进的设备和工艺供学徒学习,并选派爱岗敬业、技艺精湛、经验丰富的师傅指导学徒;为实现校企协同育人,提高学习效率,便于学徒管理,应构建校企共用的网络教学与管理平台,实现在线招生、在线辅导、在线提交作业、在线讨论、在线考评等功能。

猜你喜欢
轮岗学徒岗位
公立医院“关键岗位”轮岗制度分析与完善
常态化教师轮岗谨防“过客”心态
金光现代学徒班感恩教育的实践
魔术师的学徒
乡村教师轮岗交流缘何如此难?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论《学徒的神仙》的叙事策略
澳大利亚学徒培训规模呈下降趋势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