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肝硬化患者经熊去氧胆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的疗效分析

2021-07-30 05:32陈严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11期
关键词:胆酸卡韦乙肝

陈严平

(河南省叶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叶县467200)

乙肝为消化内科常见传染性疾病,若长期存在易导致病毒持续破坏肝细胞,诱发肝硬化。由于肝硬化初期肝脏代偿功能较强,无典型临床症状,伴随疾病进展,后期可引发肝功能损伤、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可导致癌变,危及患者生命[1]。目前临床多采用干扰素或核苷类似物治疗乙肝肝硬化,其中恩替卡韦属环戊酰鸟苷类似物,为目前治疗抗乙肝病毒一线药物[2]。相关研究表明,熊去氧胆酸可有效提高乙肝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且对肝细胞膜具有良好保护作用[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熊去氧胆酸联合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疗效、肝功能、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9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各48例。常规组男29例,女19例;年龄48~69岁,平均(59.34±4.10)岁;乙肝病程3~15年,平均(9.34±2.65)年。联合组男23例,女25例;年龄47~67岁,平均(58.34±4.76)岁;乙肝病程4~18年,平均(9.74±3.04)年。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经血清学检测乙肝病毒标记物、血清HBV-DNA检测确诊为乙肝;符合《肝硬化诊治指南》[4]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酒精性肝炎;合并其他肝炎病毒感染;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

1.3 治疗方法

1.3.1 常规组 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国药准字H20140093),口服,0.5 mg/次,1次/d。治疗6个月。

1.3.2 联合组 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熊去氧胆酸片(国药准字H32023777),口服,250 mg/次,3次/d。治疗6个月。

1.4 疗效评估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肝纤维化指标及肝功能正常;有效:肝纤维化指标及肝功能改善≥50%;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显效、有效计入总有效。

1.5 观察指标(1)疗效。(2)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静脉血3 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AST、TBil水平。(3)治疗前后两组血清炎症介质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NF-α、IL-6、IL-8水平。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联合组显效29例,有效15例,无效4例;常规组显效23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联合组总有效率91.67%(44/48)较常规组75.00%(36/48)高(χ2=4.800,P=0.029)。

2.2 两组肝功能对比 治疗后,联合组ALT、AST、TBil水平均较常规组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肝功能对比(±s)

表1 两组肝功能对比(±s)

TBil(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组常规组组别 n ALT(U/L)治疗前 治疗后AST(U/L)治疗前 治疗后4848 t P 92.68±23.7988.23±20.400.9840.32849.67±15.3271.28±18.575.606<0.001115.34±21.67108.62±24.341.4290.15653.52±13.0778.29±17.687.805<0.00168.21±18.4264.23±16.071.1280.26230.15±8.7148.37±13.467.874<0.001

2.3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炎症介质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TNF-α、IL-6、IL-8水平均较常规组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对比(ng/L,±s)

表2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对比(ng/L,±s)

IL-8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组常规组组别 n TNF-α治疗前 治疗后IL-6治疗前 治疗后4848 t P 44.58±8.6742.10±6.341.6000.11328.57±4.2936.25±5.887.310<0.00144.15±7.4642.19±5.781.4390.15426.33±5.4937.41±6.788.799<0.0010.78±0.130.74±0.101.6900.0940.24±0.060.41±0.0811.778<0.001

3 讨论

乙肝后并发肝硬化发生率约25%,主要因乙肝病毒长期对肝组织造成损伤,诱发肝组织纤维化,逐渐肝硬化[5]。因此临床认为应予以抗病毒、预防纤维化、减少细胞凋亡等治疗措施,缓解乙肝肝硬化进展。

临床多采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等核苷类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但因耐药性高、起效时间慢、药效差,导致治疗效果欠佳。恩替卡韦为国内抗乙肝病毒核苷酸类似物,具有耐药性低、抗病毒能力强等优势,可有效抑制乙肝病毒(HBV)复制增生,缓解肝纤维化进程[6]。但部分患者长期治疗效果不理想,无法彻底消除HBV,导致肝细胞慢性炎性坏死,引发结缔组织增长异常,造成胆汁淤积与肝脏结果发生变化。因此,本研究在恩替卡韦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治疗乙肝肝硬化,结果显示,联合组总有效率较常规组高,治疗后联合组ALT、AST、TBil水平均较常规组低(P<0.05),表明熊去氧胆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主要因熊去氧胆酸可通过拮抗内源性疏水性胆汁酸,降低对肝细胞毒性作用,阻止胆管细胞与肝细胞凋亡,缓解、逆转肝纤维化持续进展,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肝功能[7~8]。另外,因HBV长期损害肝细胞,易导致肝脏组织产生炎症反应,激活并分泌TNF-α、IL-6、IL-8等多种炎症介质,参与机体炎症反应过程,导致Ⅲ型前胶原、血清Ⅳ型胶原等大量细胞外基质生成增多,降解减少,从而促进纤维化形成,加速肝硬化进展[9]。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联合组TNF-α、IL-6、IL-8水平均较常规组低(P<0.05),表明恩替卡韦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乙肝肝硬化可降低患者血清炎症介质水平。可能因二者联合起效时间快,对HBV具有较强抑制作用,通过调控细胞周期代谢、凋亡过程,保护肝细胞膜免受损伤,进而减轻肝细胞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熊去氧胆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降低炎症介质水平。

猜你喜欢
胆酸卡韦乙肝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黄解毒片中胆酸和猪去氧胆酸的含量及其质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胰酶片中胆酸和牛磺猪去氧胆酸的含量
愈肝龙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胆南星中胆酸类成分含量测定及发酵前后含量比较△
五项报告教你看懂乙肝
抗乙肝恩替卡韦 有“三绝”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HPLC-ELSD法同时测定感愈胶囊中胆酸和猪去氧胆酸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