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征分析与测度比较

2021-07-31 07:26张晓雨朱屿任群罗
上海节能 2021年7期
关键词:克拉玛依市州市乌鲁木齐市

张晓雨 朱屿 任群罗

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近几年,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议题,社会各界都在探索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最终需求调整及技术进步、产业绿色发展等。中国过去经济高速增长大多是粗放式增长,很大程度是凭借人口红利和廉价劳动力,而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偏低,创新驱动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活动接近自然承载上限,牺牲了自然环境。随着社会发展,国民认知发生了改变,经济发展开始从重“量”到重“质”,开始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新疆经济起步较晚,一定程度上少走了传统“高消耗”、“高污染”的弯路。在对口援疆、脱贫攻坚、西部大开发政策引领下、“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下,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虽远在中国版图的西北部,也出现了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但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新疆面临着发展水平低、创新驱动不足、生态环境恶劣等制约,发展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和运用,相较于其他省份,经济总量严重不足。现在,新疆正面临转变发展、优化结构、转换动力的攻坚时期,因此,对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和建议,对新疆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基于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五大新理念,参考之前的研究成果,以新疆14地州市为研究区域,立足“十二五”至今近十年的时间,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探析2011-2019年新疆各地州市经济发展总体规律,评价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异,利用熵值法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以期对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文献综述

1.1 国外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测量维度及测量方法存在差异,没有统一的阐释。国外虽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研究,但与增长质量相关的研究很多。

从内涵来看,苏联经济学家卡马耶夫(1983)[1]是较早分析增长质量的学者之一,他从狭义上对增长质量作了解释,认为增长质量体现的是增长效率;迈耶(1984)[2]从曾经只关注增长速度到关注增长质量;杜思韦特(2008)[3]认为经济增长虽能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但无限制的增长一定是病态的,为此,他认为经济发展质量应该是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前提的可持续的发展;库兹涅茨(2017)[4]认为经济增长是“增长数量和增长质量的有机统一”。

从指标体系来看,Prohnitchi等(2006)[5]认为增长质量应包括人的发展性、社会的凝聚力、环境的可持续性、经济的可持续性和结构的合理性五个方面;MlachilaM,Tapsoba R(2014)[6]在2014年研究出增长质量指数(QGI)用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质量的测算,并应用到90多个国家20多年增长质量的测算;Nguyen Q C和Ye F(2015)[7]设计了一套包括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三个方面的发展评价体系,并对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及其13个城市进行了定量分析和排名比较;K.Ngoc Pham(2020)[8]从社会角度使用社会福利、社会正义和减贫等指标对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预算支出总额、贫困率和人均收入等进行了分析,据此来评估南部主要经济区的经济增长质量。

1.2 国内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内涵、指标体系构建和发展水平测度三个方面。

从内涵来看,程承坪(2018)[9]认为,我国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及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三个方面都是高质量发展所需解决的问题;任保平(2018)[10]认为高质量发展充分体现了五大发展理念;盛世豪(2019)[11]认为高质量发展表现在发展理念进步,在平稳前提下努力前进,在前进中保持稳定;郝大江(2020)[12]结合了新古典发展理论,提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是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有着相同的发达程度,要充分考虑生产活动中生态和环境等无形要素的价值。

从指标体系来看,宋明顺等(2015)[13]从竞争质量、生态质量及民生质量3个角度出发,选取了8个指标构建了宏观经济发展质量的评价体系;任保平和李禹墨(2018)[14]提出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可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构建,在以往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产业结构及地区结构协调性等指标,使用效益评价指标,说明增加民生发展指标和生态环境评价指标的重要;李金昌等(2019)[15]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两方面着手,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经济活力、创新效率、绿色发展、人民生活及社会和谐这5个一级指标;高志刚和克甝(2020)[16]首先厘清了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内涵和统计内涵,再以五大发展理念作为五个子系统,设计出一套包含33个具体指标、用来评价沿边省区发展的指标体系,并论述了影响我国九个沿边省区发展的因素。

1.3 文献评述

根据上述文献综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从自身国情出发,根据当前发展状况提出的。国外现有理论、文献很少,只对质量和发展内涵作了概念说明;而国内学者更多的是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含义和实现道路进行分析,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多从全国视角进行探讨,以省域为单元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选取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疆作为研究对象,希望研究成果能为新疆未来高质量发展提供针对性建议,为政策制定带来启发。

2 研究设计

2.1 数据来源

根据需要及数据的代表性和可得性,本文选取了2011-2019年新疆14地州市相关数据,原始数据源自2012-2020年《新疆统计年鉴》及各地州统计年鉴。

2.2 指标选取

根据高质量发展内涵及现有资料、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5个一级指标纳入指标体系。此外,一级指标下又包括二级指标,如创新发展包括创新投入、创新产出2个二级指标;协调发展包括产业协调、城际协调、金融协调3个二级指标;绿色发展包括民生消耗、工业消耗2个二级指标;开放发展包括对外发展和旅游发展2个二级指标;共享发展包括城乡发展和和谐共享2个二级指标。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物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这3个二级指标下的指标属于质量发展评价的负向指标,其余属正向指标。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

2.3 数据处理

根据本文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经过查找新疆及新疆各地州统计年鉴,得到22个具体指标的原始数值,并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2.3.1 指标标准化

考虑到原始数据存在不同量纲,故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正向指标:

逆向指标:

适度指标:

其中i为新疆各地州,j为测度,xij和Xij分别为原始和标准化后第i个地州第j个指标的数据,Xj为第j个指标的适度数值。

2.3.2 计算信息熵

2.3.3 计算指标权重

2.3.4 计算综合指数

其中,发展综合指数Ii的取值区间为[0,1],Ii值越接近于1,说明该地州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反之,则较低。

运用熵值法计算结果得出五大发展理念在新疆14地州市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创新发展和协调发展所占权重最大,共享发展和绿色发展次之,开放发展权重最小。具体而言,创新指数(0.087 3)所占比重最大,经费投入占GDP比重(0.076 9)次之,表明提升新疆经济发展更多的要依靠创新,即要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驱动力;权重排名第三的是对外贸易依存度(0.070 4),表明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外贸发展对新疆各地州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即对外开放潜力巨大,要利用这一优势。

2.4 结果分析

首先利用熵值法计算五个子层面的综合得分,然后根据子系统得分计算总得分。根据计算的得分,运用ArcGis软件,通过自然断回归法横向分析新疆14地州市经济发展演变特征,及纵向对比分析各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见图1~图6。

图1 部分年份新疆14地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分布图

图6 部分年份新疆14地州市的共享发展分布图

2.4.1 总体分析

从总得分表2看出,2011-2019年,新疆14地州市得分均在50分以上,表明经济发展有较大的潜力,且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伊犁州直属县(市)实现程度较高。

表2 新疆14地州市部分年份经济发展得分与排名

图2 部分年份新疆14地州市创新发展分布图

2011年,大多数地区分距较小。乌鲁木齐市以63.510排名第一,克拉玛依市以63.475位列第二,伊犁州直属县(市)居于第三,吐鲁番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州)四地得分较接近,阿克苏地区与喀什地区水平相当,阿勒泰地区、和田地区、哈密市、克孜勒苏克尔柯孜自治州(克州)紧随其后,塔城地区稍显逊色。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新疆14地州市得分大都有所上升,但分距呈加大趋势,凸显发展质量参差不齐。2019年,乌鲁木齐市以71.664排名第一,遥遥领先;克拉玛依市虽仍居第二,但其得分是为数不多不升反降的地州市;伊犁直属县(市)仍位于第三,排名不变,但得分有所上升;博州、喀什、阿克苏、和田地区作为后起之秀,一跃位居前列,表明近十年发展成就突出;昌吉、巴州、阿勒泰、塔城、克州排名虽稍显逊色,但也有所进益,遗憾的是,吐鲁番市和哈密市发展状况有所隐忧。

2.4.2 分项分析

从创新发展指标表3看出,2011-2019年,新疆14地州市创新发展喜忧参半。2011年,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巴州、昌吉五地较为重视创新投入和产出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喀什、阿克苏、伊犁州直属市(县)、塔城、克州、哈密创新发展得分相差不大,创新能力大体趋同;和田、阿勒泰、博州相对较薄弱。2019年,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昌吉、巴州、伊犁州直属市(县)五地创新能力最强,其中,乌鲁木齐市以22.717的高分展现了近十年在创新领域的不懈努力;吐鲁番、哈密、阿克苏、喀什、阿勒泰、塔城得分都在10分内,但吐鲁番、阿克苏、喀什、塔城四地的创新投入和产出较2011年有所回落;排名后三位的博州、克州、和田创新投入、产出虽有所提升,但仍要采取措施,激活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驱动。

表3 新疆14地州市部分年份经济创新发展得分与排名

从协调发展指标表4看出,2011-2019年,新疆14地州市协调发展能力整体是提升的。2011年,克拉玛依市以18.14高分居于榜首,这与其特殊的产业结构、城际结构息息相关;其次是乌鲁木齐市、巴州和哈密;除塔城、和田、喀什得分较低外,其他地州市分值差异不大。2019年,克拉玛依市、乌鲁木齐市仍保持第一、第二的名次;博州由于更加注重产业结构、城际结构和金融结构的协调发展,从第九位一跃成为第三位。令人欣慰的是,除克拉玛依市、乌鲁木齐市、巴州外的11地州市虽在排名略上有变化,但其协调发展能力都有所上升。从长远看,未来要持续加大对产业结构布局合理化、高级化及城际、金融等领域协调化的重视程度,杜绝“粗放式”增长,才能保质保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表4 新疆14地州市部分年份经济协调发展得分与排名

图3 部分年份新疆14地州市的协调发展分布图

于新疆而言,水资源是稀缺的自然资源,是非常重要的环境约束,是经济发展短板之一。水资源一旦突破约束,将造成严重的水危机,这与我国当前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严重不符。为此,在绿色发展指标下加入了人均用水量,作为衡量新疆绿色发展水平指标之一。

从绿色发展指标表5可看出,2011年,克拉玛依市以16.064得分高居榜首,而其他指标遥遥领先的乌鲁木齐市反而居于末位,说明一定程度上受到传统“高消耗”“高污染”粗放式增长的影响,牺牲了生态环境;克拉玛依市临近戈壁滩,人们潜意识里会更加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其他各地州市得分差距不大。2019年,博州跃居第一,但其他地州市除塔城外,得分均有所下降。经济发展和工业化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工业消耗,导致“三废”排放增加,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生消耗增加了。

表5 新疆14地州市部分年份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得分与排名

新疆属于我国西北地区,处于“偏远”地带,但自“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新疆沿边各地州市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从开放发展指标表6来看,2011-2019年,新疆14地州市的开放发展呈一定的规律性。开放发展水平较高的主要有首府城市乌鲁木齐和沿边有邻国的地州市,如:伊犁州直属县(市)、博州、阿勒泰、喀什等,这些地州市有较大的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其他不沿边各地州市受地理位置影响,开放水平较低。

表6 新疆14地州市部分年份经济开放发展得分与排名

图4 部分年份新疆14地州市的绿色发展分布图

图5 部分年份新疆14地州市的开放发展分布图

从共享发展指标表7来看,2011-2019年,新疆14地州市共享发展整体有较大提升。2011年,乌鲁木齐市、和田、阿克苏、喀什、昌吉五地较为重视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发展,努力做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共享,但实现起来还有一定的差距。塔城、吐鲁番、博州、克州、阿勒泰地区共享发展水平较低,但与其他各地州市差距不大。2019年,喀什、和田、乌鲁木齐市、阿克苏、伊犁州直属县(市)五地共享发展水平较高,其中喀什地区以16.886的高分居于榜首。经过近十年的发展,14地州市共享发展差距逐渐拉大,要采取措施,努力做到疆内人民能同等享受社会发展成果。

表7 新疆14地州市部分年份经济共享发展水平得分与排名

3 结论与建议

根据综合评价结果,2011-2019年,新疆14地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各项目统计年度内波动较大。协调发展对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创新发展则稍次,共享发展与绿色发展相接近,开放发展由于“一带一路”和“十四五”规划,对发展影响效果初显。

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来看,新疆14地州市具有各自发展优势。具体表现为: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市创新发展较优;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哈密市协调发展较好;克拉玛依市、博州、和田地区绿色发展水平较高;伊犁、博州、阿勒泰地区开放水平较高;乌鲁木齐市、喀什、和田地区共享发展位居前三。

根据上面的分析,为推进新疆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出以下建议:

1)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新疆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提升创新能力,注重自主研发,兴建配套基础设施,引进人才并留住人才,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机制,激发疆内创新发展水平。

2)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

各地州市在规划发展纲要时,要注重区域经济布局,以优化经济结构为核心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在产业结构布局方面,要注重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级化方向发展,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在金融领域,要建立健全区域金融体系,使更多的资本实现更好的资源配置。

3)重视民生福祉

疆内各级政府要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提升人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要扩大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高各族人民文化素质。要增加医疗支出投入,完善医疗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要注重公平分配,保障各族人民共享经济与社会发展成果。

4)强化绿色发展理念

新疆各界应提倡节约资源、注重保护生态。加强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减少能源使用、寻找可再生和可替代能源。加强环境监管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服务业、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推广工业节水技术和农业滴灌喷灌技术,杜绝大水漫灌现象。

5)扩大对外开放力度

新疆面向中亚,有5 600多km的边境线,与周边8个国家毗邻,是中国向西发展、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亚太与欧洲两大经济圈互通的重要节点和枢纽。新疆应进一步提高开放合作水平,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对口援建”加强与内地的联系,通过优化资源、扩大贸易规模、发展特色产业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克拉玛依市州市乌鲁木齐市
新疆
广州市培正中学作品集
乌鲁木齐市:新冠肺炎疫情新增病例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魔方
乌鲁木齐市体育运动学校拳击队发展研究
荷塘月色
近5年乌鲁木齐市PM2.5变化分析
对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民汉合校后工作开展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克拉玛依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几点思考
“母亲教育工程”研究与实践——以克拉玛依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