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实施早期康复干预的效果观察

2021-08-02 12:53尹文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7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产后

尹文

摘要:目的:浅析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实施早期康复干预的效果观察。方法:以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我院选取了80名产后42天产妇作为本次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实施早期康复干预的效果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80名产妇分为两组,每组各40名产妇,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产后 42天即自行在家完成Kegel训练。另一组作为实验组,实验组经过进行生物反馈、Kegel盆底肌训练、阴道哑铃等方法实施之后,对比两组盆底肌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和训练之前两组样本的盆底状况差别不大,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干预后实验组改善程度远大于对照组。结论: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实施早期康复干预的效果显著,早期干预对产妇盆底功能有很大改善。

关键词: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生物反馈;科学干预;低频神经电刺激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7-151-01

引言

盆底肌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一旦这张“网”弹性变差,“吊力”不足,便会导致“网”内的器官无法维持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相应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等。

盆底肌功能损伤在近几年逐漸被越来越多的孕产妇关注,其主要临床表现:盆腔脱垂、性冷淡、性生活不和谐、尿频、尿急、尿失禁等。产后早期盆底康复训练是预防和治疗盆底肌功能障碍,这也突出了对于初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实施早期康复干预的重要性,在研究初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实施早期康复干预的效果过程中,我们需要从资料方法、结果、结论三个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观察。

一、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以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我院选取了80名产后42天产妇作为本次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实施早期康复干预的效果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80名产妇分为两组,每组各40名产妇,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产后 42天即自行在家完成Kegel训练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另一组作为实验组,实验组经过进行Kegel 盆底肌训练、生物反馈、阴道哑铃等方法实施之后,对比两组盆底肌功能的改善情况。符合对比研究的要求和标准。

1.2.1诊断方法:通过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改良牛津肌力分级及POP-Q评分诊断对患者的肌力进行分级,将患者肌力分为6级,本次进组均为肌力3级以下。

1.2.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通过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改良牛津肌力分级及 POP-Q评分诊断,并指导进行传统的Kegel运动。每天进行kegel运动 2-3次,每次10-15分钟,单个动作再开始训练时每次收缩保持3-5秒,呼吸均匀且放松,重复提肛动作。在收缩保持平稳后每次收缩保持5-10秒,每次15-20分钟,锻炼初期仰卧位锻炼,动作熟练后不限体位,周期8周。

实验组:通过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改良牛津肌力分级及POP-Q评分诊断并给出个人治疗方案,低频神经电刺激治疗10-15分钟、腹式呼吸5-10分钟、慢肌/快慢肌锻炼10-15分钟,单次治疗时间30分钟,并根据盆底评估进行个性化家庭训练指导,主要以腹式呼吸、Kegel、阴道哑铃,周期8周,(生物反馈:选用武汉医疗伟思器械有限公司生物反馈仪SA9800及配套探头,对患者盆底肌肉肌电予以反馈测量,根据治疗仪显示屏上所示图形指示完成相应盆底肌肉收缩、放松训练)。

对照组实验组的所有干预都确保在最佳的治疗时间内开始(产后42天-产后6个月内)。

二、结果

两组治疗前肌力变化、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及性生活障碍的发生比较 ,对照组与实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盆底肌功能障碍的发病与妊娠、分娩密不可分。妊娠期间随着胎儿的增长,子宫逐渐增大,导致盆底肌肉的功能减弱,使盆腔脏器发生膨出风险增加。经阴道分娩过程中盆底组织受到过度的牵拉,造成了盆底结构及功能损伤。“见表一”

两组治疗后肌力变化、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及性生活障碍的发生比较 ,对照组与实验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患者进行治疗之后的肌力情况均有所提升,但是观察组的肌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二”

三、结论

以往研究表明,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肉训练,能够改善盆底肌力,预防盆底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发生,通常盆底肌肉训练提高盆底功能主要是通过锻炼肌肉收缩能力实现的。该研究的实验组采用早期盆底肌肉训练加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作为一种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方法,盆底肌肉训练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该研究所用的训练方法为国外学者提出的运动疗法, 其主要通过对耻-骨尾肌肉群的训练,促进盆底肌力提升,在阴道哑铃的作用下,骨盆及盆底肌肉受到反复刺激,从而产生收缩反应,长时间应用能够极大程度改善盆底肌力。 该研究中,治疗后,实验组产妇的盆底肌最大电压值、平均电压值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现了盆底肌肉训练的优越性。 另外,随着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的发展,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在临床得以应用,其利用的是 Kegel 训练原理,在电刺激仪作用下释放的不同频率电流能够对盆底肌肉产生刺激作用,使得盆底肌得到有节律的收缩及伸展被动练习。不仅如此,电刺激治疗还能够提高肌肉兴奋性,有利于肌肉损伤恢复。两种方法联合治疗能够强化盆底肌训练效果。该研究对比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的盆底静息压及盆底收缩压指标,结果发现治疗后,观察组产妇的盆底静息压及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

四、结束语

产妇 42 天体检以及盆底功能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作为常规的检查项目其力度需要不断加强,大力推广产妇产后的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古老的训练与现代的康复技术相结合,能有效降低产后女性出现 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概率或者极大程度延缓发病的年龄。本研究中盆底肌肉训练包括生物反馈和电刺激及 Kegel 运动,患者经过 1 ~ 2 个疗程治疗后,盆底肌力分级均逐渐增加,处于生理恢复过程,治疗 2 个疗程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较单纯盆底肌锻炼,产后早期低频电刺激-生物反馈-盆底肌锻炼联合治疗更有助于恢复盆底肌力及收缩功能,缓解盆底功能障碍相关症状,改善女性性功能水平,有利于提高产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高丽丽、王招娟.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研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2] 朱亚丽 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肉锻炼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盆底肌收缩力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

[3] 李超、李渊、李芷茹、余娅、刘颖、彭晓梅、李兰 早期盆底肌肉训练及电刺激治疗对产后盆底康复影响的研究 中国康复 2019

[4] 冯振萍 早期盆底肌肉训练及电刺激治疗对产后盆底康复的促进作用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

[5] 陈文英 高云云 史丹红 乐连利 池晓琳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对产后盆底肌康复效果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20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产后
电神经肌肉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对阴道口闭合不全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产后会阴如何护理
优质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患者止血效果及产后康复的影响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产后早期联合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电刺激、针对性护理对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行生物反馈加电刺激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产后生物反馈治疗对女性盆底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13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