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性护理干预在脑外伤昏迷患者促醒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1-08-02 13:48舒获云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7期
关键词:效果研究

舒获云

摘要:目的 探讨刺激性护理干预在脑外伤昏迷患者促醒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我院收治的脑外伤昏迷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刺激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脑卒中量表评分更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样较低,清醒时间更短,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功能状态评分、30d清醒率更高(P<0.05);结论 将刺激性护理应用于脑外伤昏迷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中,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缩短患者昏迷时间。

关键词:刺激性护理干预;脑外伤昏迷;促醒;效果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7-215-01

腦外伤昏迷属于危重症疾病,很容易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大部分患者病情恢复后也会出现后遗症,因此针对此类患者需予以精细化护理,密切监控患者,实时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避免其身体指标出现异常。所以,对脑外伤昏迷患者实施科学有效地护理干预有重要意义[1]。本文特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80例,将其分为不同组别展开研究,明确对方刺激性护理干预对脑外伤昏迷患者的促醒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4月-2021我院收治的脑外伤昏迷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43.15±6.25)岁,昏迷病程8-29天,平均(21.67±3.28)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刺激性护理干预措施,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27-70岁,平均年龄(41.63±5.44)岁,昏迷病程9-30天,平均(22.85±2.73)天;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对比中,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生命体征监测、饮食干预、压疮预防措施等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上述护理干预的同时,给予刺激性护理干预,具体包括:①呼唤性刺激。护理人员或家属经常性呼叫患者名字,对家属探视时间进行规划,家属可向患者讲述往事,以此来提高促醒的效果。②音乐刺激。向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的喜好,为其播放喜欢的音乐,合理调整音量,将播放器放在患者耳边,每次半小时,每日4次。③皮肤刺激。为患者进行身体清洁,每日两次,分早晚完成,将水温调节至适当水平,予以抚触。④光照刺激。通过室内光照亮度对灯光强度进行调节,用灯光照射患者,用多种颜色布将灯光遮盖住,每次6-12min,每日5次。⑤味觉与嗅觉刺激。急性吞咽功能训练,选择不同味道刺激舌尖;选择有刺激味道的物品放在患者鼻子附近。除此之外,需井盖滴注营养液,使用初期剂量控制在每日500ml,对患者的生化指标进行观察,比如电解质等。同时需静脉滴注0.9%生理盐水与0.01~0.02mg/kg纳洛酮的混合液,用药2—3min。用药期间需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如有异常需第一时间报告医生。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脑卒中量表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功能状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清醒时间、30d清醒率进行对比。1)采用脑卒中量表评分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予以评估,分值与患者的神经功能成正比。2)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对两组患者的昏迷程度予以评估,分值与患者的昏迷程度成反比。3)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予以评估,分值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成正比。4)采用功能状态评分对两组患者的健康状况予以评估,分值与患者的健康状况成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接收治疗前后的NIHSS的评分对比情况

两组患者在接收治疗前,观察组数据(21.67±2.64)与对照组数据(22.34±0.64)差异无明显变化,数据无统计学意义(t=1.885,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数据(9.67±2.11)优于对照组(14.67±1.47),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64,P<0.05);

2.2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清醒时间及30天清醒率的对比分析

患者在接收治疗后,对照组的清醒时间(29.47±3.57)d,30d清醒率为75.00%(30/40);观察组的清醒时间(20.12±3.14)d,30d清醒率为95.00%(38/40);观察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分析

两组患者在接收治疗后,观察组的并发症了为5.00%(2/40);其中泌尿系统感染1例,压疮为0例,坠积性肺炎为1例;对照组的并发症了为45.00%(18/40);其中泌尿系统感染3例,压疮为8例,坠积性肺炎为7例;观察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451,P<0.05)

3讨论

脑外伤一旦发病必须及时接受治疗,否则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脑外伤患者昏迷时间越长,其死亡或者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更大,该疾病很难被治愈。有研究指出,将刺激性护理应用于脑外伤昏迷患者,可以加快患者苏醒[2]。此次研究结果可见,经治疗和护理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脑卒中量表评分更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样较低,清醒时间更短,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功能状态评分、30d清醒率更高(P<0.05)。

综上所述,将刺激性护理应用于脑外伤昏迷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中,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缩短患者昏迷时间。

参考文献:

[1]陈美珍.刺激性护理干预在急性脑卒中昏迷患者促醒中的应用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2):151-153.

[2]刘春燕.刺激性护理干预在急性脑卒中昏迷患者促醒中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2):2304-2304.

猜你喜欢
效果研究
手术室院内感染实施质量控制的效果研究
可乐在鼻胃管堵管再通中的效果研究
焦点解决护理对颈椎病患者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的效果研究
案例教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研究
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方式及效果研究
对线性代数计算机辅助教学教育效果的实验研究
AIR jordan的品牌传播效果研究
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社会组织助力弱势儿童教育的运作模式及效果研究
心理干预在妇科术前病人心理护理的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