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气管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1-08-02 15:50汪健春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7期
关键词:研究进展综述

汪健春

摘要:原发性气管肿瘤较少见,不足支气管肿瘤的1%,其包含来自上皮与间叶组织两大类,气管肿瘤以恶性肿瘤多见,其中腺样囊性癌与鳞状细胞占约所有气管肿瘤的86%,其肿瘤边界清楚,不规则的腔内结节或肿块存在明显强化,呈纵向或横向生长;良性肿瘤较少见,但种类较多,多为圆形或类圆形,包含鳞状细胞乳头状瘤、唾液腺瘤、神经纤维瘤、平滑肌瘤等。疾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与空气污染、吸烟等因素有密切联系,与气管纤毛上皮的功能也有关联,其治疗方式有外科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呼吸介入治疗等,本研究对原发性气管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关键词:原发性气管肿瘤;研究进展;综述

【中图分类号】R7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7-351-01

原发性气管肿瘤是指原发于环状软骨以下和气管隆突以上的正气管肿瘤,儿童期的气管肿瘤绝大部分为良性,约占90%,成人恶性肿瘤占多数,良性肿瘤仅占10%左右,男女比例约为4:1,好发于40-69岁阶段人群,疾病临床体征较少,普通的CT及X线较难发現,导致其诊断率低、误诊率高,因此生存率低,预后差,恶性肿瘤患者5年内生存率仅为13.8%,鳞状细胞癌和腺样囊性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3%、28.6%[2]。原发性气管肿瘤约占呼吸系统肿瘤的2%,疾病误诊率高达83.3%左右。由于气管良好的伸缩性和弹性,肿瘤生长相对较慢,一般确诊时,疾病已经发展到中晚期,治疗时机有所延误[3]。

1 原发性气管肿瘤的类型

原发性气管肿瘤包括良性、恶性及低度恶性三种,其中恶性肿瘤包括腺癌、鳞状上皮细胞癌、分化不良型癌,鳞状上皮细胞癌是其中最常见的类型。低度恶性肿瘤包括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类癌,腺样囊性癌占比最多;良性肿瘤包括血管瘤、乳头状瘤、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等[4]。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生长缓慢,在确诊前数月甚至数年无明显症状出现。早期诊断,早期进行手术治疗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恶性肿瘤预后相对较差,统计显示,患者5年生存率为52.6%[5]。

2 原发性气管肿瘤的治疗

2.1 外科手术治疗

早期原发性气管肿瘤发病率较低,外科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对于气管肿瘤,一般患者是在内科先接受治疗,若治疗无效,才到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现在常用的手术方式为: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手术(ECMO)、全腔镜,且目前都可以做到袖切,隆凸重建和次级隆凸重建,重建方式包括了端端、端侧和移位侧方连接。

(1)常规开胸手术术中视野开阔、暴露良好,可直观辨认肿瘤与周围邻近器官的神经、血管、组织等,利于完整切除肿瘤。但开胸手术容易受手术部位、方式、基础病变的影响,术后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其中肺血栓栓塞症会发生隐匿,一般为致死性,开胸手术的危险因素较多,对患者机体伤害较大,术后恢复慢,不利于预后。

(2)全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气管肿瘤,指的是通过胸腔镜实施治疗,这是微创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开胸手术比,全腔镜手术给机体造成的床上更小,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更快,且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并无明显差异。近年来,全腔镜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必将成为原发性气管肿瘤的首选治疗方式。全腔镜下气管袖切成型是近年来治疗原发性气管肿瘤的常用方法,这一术式在将肿瘤组织最大限度切除的同时,还可将健康气管组织保留下来,避免大范围切除所引起的并发症,让气管肿瘤患者有微创治疗的机会[6]。

(3)ECMO属于体外循环技术的一种,主要用来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体外循环及呼吸,以便对患者生命进行维持,目前在肺癌根治术、气管肿瘤切除中均已得到应用。鲁会卿[7]在研究中,选取1例气道肿瘤患者,对其行ECMO治疗,实施肿瘤切除气道重建手术。结果发现,ECMO可为患者提供充足氧合,是气管肿瘤外科治疗的有效、安全的辅助方法。

(4)重建方式:隆凸重建和次级隆凸重建是目前治疗原发性气管肿瘤时常用的重建方法,其中隆凸重建是复杂度较高的外科手术,对于外科医师而言,是一项挑战。为达到最佳手术效果,需要选取适当患者,合理安全手术计划,术后提供监护,并且需要麻醉团队通力合作。艾波[8]在研究中,对48例气管隆突肿瘤患者展开治疗,其中35例行对端吻合,12例实施气管+隆突切除重建,5例术中应用体外循环辅助,1例行气管楔形切除。术后随访7个月至7年,生存至今者共计43人,占比89.6%,而其中有9例以上生存时间超过5年。由此可见,原发性气管肿瘤通过手术治疗,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2.2 呼吸介入治疗

徐萌敏[9]学者选择22例原发性气管肿瘤,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呼吸介入方案,22例患者均成功切除局部病灶,呼吸介入治疗造成创伤较小可迅速缓解症状,是治疗气管良性肿瘤和部分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王永强[10]学者在研究中选择75例患者实施呼吸介入治疗,结果得出,呼吸介入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创伤,迅速缓解患者病情,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呼吸介入治疗是新型有效地治疗方式,对于良性气管肿瘤有根治作用,减少恶性肿瘤的麻醉风险。林晓萍[11]学者在研究中选择8例患者以呼吸治疗为主,方法包含电套圈、氩气刀和支架置入,选择5例患者进行外科根治性手术,3例患者结合两种方式进行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术后患者易出吻合困难、高龄患者合并并发症多,而呼吸介入治疗经济耗费少,治疗时间短,能明显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对于肿瘤残根较深患者,存在容易复发的情况,将上述两种方式结合治疗有较好疗效。江山[12]学者学者30例相关疾病患者研究呼吸介入技术在肿瘤中的应用疗效,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表现,均实施呼吸介入治疗,结果得出,呼吸介入治疗的实施,可降低良性肿瘤并发症发生情况,且预后良好,恶性肿瘤患者能快速解除其临床症状,效果良好,临床意义显著。

3.小结

鳞癌多发于气管中下壁后壁,以管壁浸润性生长为主;腺样囊性癌病发位置在气管下端侧壁,常沿管壁浸润生长,从而造成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等现象[13]。其治疗方式多样,但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治疗效果良好,有效去除病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14];呼吸介入治疗的使用能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伤害,缓解临床症状,但对于部分患者存在复发的可能,因此可以将两种治疗方式联合使用,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预后良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5]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完善、探索,手术及介入等治疗在安全性及疗效方面还会有明显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亚楠, 周云芝, 张楠,等. 25例晚期原发性气管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临床分析[J]. 临床肺科杂志, 2015(4):619-622.

[2]雷杰, 王小平, 苏凯,等. 体外循环技术在胸科复杂手术中的应用探讨[J]. 现代肿瘤医学, 2010, 018(007):1315-1317.

[3]陈力, 詹成, 金玉麟,等. 原发性气管及主支气管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治[J]. 中国临床医学, 2017(4).

[4]Shu J , Wei C , Chen F . Clinical analysis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primary tracheal tumors(16 cases report)[J]. Sichuan Medical Journal, 2012.

[5]邓修平, 彭守兴, 冯再辉,等. 全胸腔镜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对中央型肺癌患者手术效果,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J]. 临床误诊误治,2020,33(12):90-94.

[6]鲁会卿, 张强, 于艳宏,等. 体外膜肺氧合在气管肿瘤切除中的应用[J]. 齐鲁医学杂志, 2015, 030(001):112-113.

[7]艾波, 付向宁, 廖永德,等. 原发性气管,隆突肿瘤外科治疗48例临床分析[J]. 临床肺科杂志, 2011, 16(006):906-907.

[8]徐萌敏, 孙小军, 杨国彪. 呼吸介入治疗原发性气管肿瘤22例分析[J]. 温州医学院学报, 2014(8):603-604.

[9]王永强. 原发性气管肿瘤的呼吸介入治疗[J]. 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 2019, 016(008):128.

[10]林晓萍. 原发性气管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呼吸介入治疗[J]. 中国医学创新, 2016, 13(29):22-25.

[11]江山. 呼吸介入治疗原发性气管肿瘤分析[J]. 健康必读, 2020, 000(003):75.

[12]丁雁启, 李合友, 周静,等. 原发性气管肿瘤2例[J]. 中華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4, 7(004):94-95.

[13] Yang F , Luo W , Shiyue L I , et al. Clinical analysis of 48 cases with primary malignant tracheal tumors[J]. China Medical Herald, 2015.

[14]宋德刚. 原发性气管肿瘤的呼吸介入治疗[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5):11-11.

猜你喜欢
研究进展综述
纳米流体强化吸收CO2的研究进展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近十年国际STEM教育研究进展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河口海岸环境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面向自动问答的机器阅读理解综述
施工机群配置优化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