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重度颅脑损伤及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及显微血肿清除术后的应用

2021-08-02 00:27王丙乾
健康之家 2021年3期
关键词:脑出血

王丙乾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重度顱脑损伤及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及显微血肿清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8例重度颅脑损伤及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5例,观察组给予持续颅内压监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压监控。结果:观察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用药时间、甘露醇每日用量、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及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及显微血肿清除术后患者行持续颅内压监测,有利于指导用药,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脑出血;脑疝;持续颅内压监测;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显微血肿清除术

重度颅脑损伤及大面积脑出血是临床常见危重症,去骨瓣减压术是救治该类疾病的常用手段,但术后可能出现颅内压增高,这是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恶化的直接原因[1]。因此,全程持续监护颅内压,及时了解其变化趋势有重要参考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重度颅脑损伤及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及显微血肿清除术后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20年6月收治的88例重度颅脑损伤及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均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及显微血肿清除术,重度颅脑损伤52例、大面积脑出血36例。88例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5例。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龄(53.77±8.65)岁。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平均年龄(54.03±8.7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显微血肿清除术及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观察组术中将颅内压监测探头(Codman 颅内压监护仪系统,美国强生公司)置入侧脑室内,对患者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压监控。

1.3 观察指标

采用GCS评分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价,分为5个等级:恢复良好、轻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生存、死亡。记录患者用药时间、甘露醇每日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用药时间、甘露醇每日用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用药时间、甘露醇每日用量、并发症发生率均低

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重度颅脑损伤及脑出血后,会继发脑水肿、脑肿胀等,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损伤会引起颅内压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加重脑缺血、缺氧及颅脑损伤,导致脑疝形成。重度颅脑损伤及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行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有效彻底清除血肿及坏死脑组织,降低颅内压,减少脑肿胀等并发症的发生。但术后颅内压仍会出现进行性增高,患者如果发生急性脑肿胀、大面积脑梗死、再出血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颅内压在短时间内往往急剧升高。因此,动态监测颅内压,可及时提示病情的变化,发现进展性脑损害,指导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此外,动态监测颅内压还可以指导甘露醇的用量。甘露醇如果用量不当,会加重脑水肿,并可导致肾损伤。动态监测颅内压,可以快速提供病情变化依据,准确指导甘露醇用量,避免凭经验用药的盲目性。

本研究中,观察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用药时间、甘露醇每日用量、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说明,持续颅内压监测通过为重度颅脑损伤及脑出血合并脑疝行手术患者提供治疗、指导用药等依据,指导临床及时做出病情判断、准确用药,早期发现颅内并发症,改善了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于德强.动态颅内压监测对去骨瓣减压术后重度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9,22(4):419-425.

猜你喜欢
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老年人摔倒 警惕迟发性脑出血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探讨急诊抢救护理方法对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意义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预后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