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自助心脏康复管理同步联合家属阶段性教育在ACS出院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评估

2021-08-03 10:36石莹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西景德镇33300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年12期
关键词:阶段性出院居家

石莹(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西 景德镇333000)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会导致患者发生严重心肌损伤,且由于其发病较急,具有较严重的生理伤害性,在临床急救过程中应以分秒必争为诊疗原则,除前期急救治疗以外,还需通过针对性的预后康复护理对其病情加以控制,降低复发风险,相关研究[1]发现,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家属同步健康教育这一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恢复信心与积极性,而葛雄等[2]的研究中提到,在ACS出院患者护理方案中引入居家自助心脏康复管理可进一步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保障健康科学的日常行为习惯,进而降低复发风险。本研究以居家自助心脏康复管理同步联合家属阶段性教育为研究护理方案,观察对比在不同院外护理方案指导下60例ACS出院患者的恢复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0例ACS出院患者。纳入标准:(1)根据相关诊断标准[3]确诊;(2)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力衰竭分级[4]为Ⅰ~Ⅲ级,治疗依从性好;(3)年龄≥18岁;(4)自愿参与本研究且全程知情,临床资料详细完整。排除标准:(1)确诊神经类精神疾病;(2)视听说功能失常与认知功能障碍;(3)NYHA心力衰竭分级为Ⅳ级;(4)确诊严重器质性疾病或肢体缺损。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8~68(45.11±10.22)岁;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0~69(45.37±10.2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对照组接受传统院外护理:指导患者根据医嘱服药,叮嘱患者及其家属定期监测体重、血脂、血压,每周电话随访1次,了解患者服药情况与日常生活状态。(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接受居家自助心脏康复管理同步联合家属阶段性教育:①出院前,相关责任医师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沟通,评估其疾病认知、康复管理等项目的了解程度,分析影响预后的各类原因,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健康知识了解度、家属支持度、家属健康治疗了解度等情况完善同步联合家属阶段性教育的居家自助心脏康复管理方案,主要分为3个阶段,家属与患者共同了解康复管理方案、共同提出真实想法与疑问、家属帮助患者实施康复管理方案并进行监督;②第一阶段主要通过组建医患家属交流微信群完成,医护人员对不同患者发布康复任务,通过文字、语音或视频等方式讲解、演示康复管理中的详细任务,让患者与其家属都明确掌握康复方案中的具体项目;③第二阶段通过定期参加线上讨论会完成,会议由相关疾病领域资深教授、康复理疗专家、心理专家等主持,讨论内容以ACS发病病理、发病症状、治疗方向、心理状态、预后注意事项等为主,同时鼓励患者与家属积极发言,提出真实想法与问题,共同进行讨论,消除患者与其家属的疑惑,提高健康知识了解水平;④第三阶段通过向家属发放任务记录表,指导家属根据表格上的护理流程帮助与监督患者依次独立完成,具体包括定时服药、生理检测、运动、科学饮食等,让患者按时完成康复任务,提高自助康复管理效率。两组患者院外康复护理的随访研究周期均为30天。

1.3 临床观察指标 (1)对比护理前后两组生理恢复水平,具体时间点为出院前1天与护理后30天;具体观察项目为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等;(2)对比护理前后两组自我管理水平,通过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CDSMS)[5]进行评估,具体由2项分量表构成,自我管理行为分量表(运动、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与医生沟通)与自我效能分量表,共21项内容,以5级评分法计分,总分0~105分,分数越高则自我管理水平越高,Cronbach'α系数:0.72~0.75。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量资料以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生理恢复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组SBP、DBP、TG、LDL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DBP、LDL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SBP、T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理恢复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生理恢复水平比较(±s)

注:与护理前比较,*:P<0.05

SBP(mmHg) DBP(mmHg) TG(mmol/L) LDL(mmol/L)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观察组n 30 30 t P 134.15±11.03 134.20±11.05 0.018 0.986 129.24±10.43 122.87±9.13*2.517 0.015 77.79±6.95 77.71±6.96 0.045 0.965 75.31±6.12 72.98±6.03*1.485 0.143 1.79±0.69 1.78±0.71 0.055 0.956 1.49±0.48 0.81±0.23*6.998 0.000 2.82±0.66 2.81±0.73 0.056 0.956 2.69±0.56 2.45±0.55*1.675 0.099

2.2 两组自我管理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组CDSM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CDSMS评分均增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自我管理水平比较(±s,分)

表2 两组自我管理水平比较(±s,分)

注:与护理前比较,*:P<0.05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观察组n 30 30 t P 55.36±5.95 54.98±6.03 0.246 0.807 64.02±6.39*71.22±7.15*4.113 0.000

3 讨论

临床上ACS患者发病前兆症状以乏力、胸闷心悸、气促绞痛等不适为主,急性发作状态下胸骨部位有闷痛感、烧灼感,并持续性或间断性向左肩部、上臂、颈部、背部等部位放射。研究[6]发现,大部分ACS患者本身冠状动脉呈现不同程度的病变,这与脂质代谢环节异常有关,动脉血管内膜积聚脂质、细胞坏死碎片等物质,出血后形成血栓,在机体自发增生、钙质沉淀作用下,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当患者受到相关神经传导兴奋、血流变异常、心肌耗氧量提高等因素的刺激,斑块随之破裂,随病情发展逐渐导致心肌缺氧缺血,严重时发生心肌损伤,因此,需及时结合患者生理检测内容明确诊断结果,并给予相应有效的治疗,对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需以医生危险评估为依据选择性实施治疗,而对于ST段抬高型ACS患者,需及时进行溶栓治疗或介入治疗。

另外,预后质量也在一定程度影响ACS患者的恢复进程,由于现阶段ACS属于无法根治类疾病,患者康复出院后,其服药情况、心理状态与日常行为不当,都会导致ACS复发风险升高,故针对出院患者制定系统性的康复管理十分必要。为进一步提高患者康复质量,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ACS出院患者为随访观察对象,对比传统康复管理与居家自助心脏康复管理同步联合家属阶段性教育的具体护理效果,结果发现,护理后,观察组SBP、TG水平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说明居家自助心脏康复管理同步联合家属阶段性教育可有效改善ACS患者相关血压与脂质代谢,减轻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此外两组CDSMS评分均增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在居家自助心脏康复管理同步联合家属阶段性教育护理作用下,ACS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自我效能增强。但本研究发现,两组DBP、LDL水平变化不明显,可能与本次观察时间较短有关,未能给予患者充分的恢复空间,导致部分生理指标变化不明显,有望后续延长研究周期并扩充观察指标分析居家自助心脏康复管理同步联合家属阶段性教育的具体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对ACS出院患者施行居家自助心脏康复管理同步联合家属阶段性教育,有助于其相关生理恢复指标与自我管理能力的改善,具有长期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阶段性出院居家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高级篇)
初中历史学科阶段性复习课形式的探讨
居家的日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国际金价短期或延续阶段性回调
staycation居家假期
人生投资的阶段性
微生高的往事
化学阶段性创新训练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