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华东地区居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2021-08-03 05:38张铭杜少陵黄龙刘欢
关键词:知晓率对象疫苗

张铭,杜少陵,黄龙,刘欢

(1 皖南医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2 皖南医学院 人文与管理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3 皖南医学院 附属弋矶山医院,安徽 芜湖 241001)

2019 年12 月底,武汉市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并迅速席卷全国[1]。2020 年1 月30 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COVD-19 的暴发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呼吁各国采取紧急和积极行动,遏制病毒的传播。我国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极大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2]。有研究显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可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3-4]。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疫苗是解决新冠肺炎最根本的办法。2020年12 月31 日,中国首批新冠灭活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本研究于2021 年1 月30 至2 月2 日对华东地区居民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采用网络方便抽样方法,对华东地区1 944 名社区居民进行匿名调查。调查对象对本研究目的了解且知情同意。

2.调查内容与方法。参考官方报道[5],利用问卷星平台,使用自行设计电子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等);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相关知识: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是否是预防和控制COVID-19 的有效方法、国内所生产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类型、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需要打几针、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证明是否能替代核酸检测报告、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接种地点、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否可以和其他疫苗一起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年龄限制、哪些人不适合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新冠病毒变异是否会影响疫苗效果、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提供的抗体可持续时间、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与其他疫苗需要相隔多久才能接种、不良反应、接种人群需要达到多少可以形成群体免疫等15 道题目,每道题回答正确得1 分,答错得0 分,满分15 分,总分≥12 分为认知良好,总分<12 分为认知不良,介于中间的是中等水平认知。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相关态度共6 题,满分30 分,得分≥24 分为态度积极,得分<18 分为消极。知识、态度水平参照标准如下:高水平>满分×85%,低水平<满分×60%,中等水平介于两者之间进行计算[6]。

3.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初步检验后导出数据,采用SPSS 21.0 软件(IBM,Chicago)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检验和方差分析分析不同特征居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知识获取渠道和得分有无统计学差异,对差异显著的因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推断其对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知识的影响,<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1.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本次共调查华东地区居民1 944,年龄15~74 岁,平均年龄为(29.35 ± 9.465)岁。其中男性498 人(25.6%),女性1 446 人(74.4%)。农村396 人(20.4%),城镇368 人(18.9%),城市1 180 人(60.7%),其他一般人口学特征见表1。

表1 851 名医学生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2.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第一,知晓率和知识获取途径。高认知水平590 人(30.3%)、中等认知水平871 人(44.8%)、低认知水平483 人(24.8%)。互联网(89.1%,1 732 人)是调查对象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知识来源的主渠道,其次是社交媒体(微信、微博等)(77.9%,1 514人)和电视(72.5%,1 409 人)。

第二,单因素分析。对可能影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相关知识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居住地、文化程度、职业、电子健康素养和所在地是否有COVID-19 确诊或疑似病例的调查对象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相关知识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及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知识情况的单因素分析(=1 944)

表2 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及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知识情况的单因素分析(=1 944)

第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知识得分作为因变量,将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知晓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电子健康素养、居住地、职业、所在地是否有COVID-19 确诊或疑似病例(见表3)。

表3 影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知识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正性态度。在1 944 名调查对象中,对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总正性态度率为79%,80.6%(1 568 人)的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非常重要,73.7%(1 433 人)的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安全的,76.7%(1 491 人)的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有效的,72.3%(1 405 人)的人相信可以便捷的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85.7%(1 665 人)的人信任接种疫苗的卫生工作者,84.7%(1 647 人)的人相信我国的疫苗监管体系。

4.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意愿和行为。1 944个调查对象中已经接种了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人数为204 人(10.5%),接种一针的237 人(12.2%),打算接种的为953 人(49.0%)。

三、讨 论

随着我国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上市,截至2021 年2 月3 日24 时,全国累计报告重点人群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3 123.6 万剂次[7]。本研究调查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知信行与居民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和实施计划提供支持。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国家对疫情防控宣教工作的重视,华东地区居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知识知晓率较高,互联网、社交媒体(微信、微博等)已取代传统媒体成为居民信息来源的主渠道[8],这意味着公众也更容易暴露于误传信息之中。由于人们的学历、职业、电子健康素养不同,鉴别网络信息的能力不同,因此,国家要进一步加大网络舆论的监管,确保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正确引导性。

1.良好的认知是健康行动的前提。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对象对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知识中等及以上知晓率为75.1%,知晓率较高但仍有待提高。本研究中调查对象的居住地是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知识的重要影响因素。农村居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知识低于城镇和城市居民,因此,农村是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危地区[9],要重点关注农村居民,依托农村基层党组织、乡镇卫生院和各村医务室,加强知识宣传,形成联防联动;从职业类型看,医护人员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最早接触疫苗,接触渠道最权威,因此,对疫苗相关知识了解最为全面。本研究结果显示,学生群体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知识知晓率较低,相关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群体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知识的普及,以学生为中心辐射整个家庭成员,进而促进居民对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知识的掌握。此外,所在地有COVID-19 确诊或疑似病例的居民具有较高感染COVID-19 风险,因此,更关注疫苗相关知识,并且更容易接受疫苗。

2.电子健康素养是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知识的重要影响因素。电子健康素养指人们能够从电子资源中寻找、发现、理解和评估健康信息,并且将这些知识应用于解决个人健康问题或做出健康方面的决策[10]。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网络获取信息,电子资源信息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具有正确搜索、理解和评估健康信息的能力的居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知识知晓率更高。因此,相关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广大居民的电子健康素养水平,同时积极搭建积极健康的网络信息平台,对居民进行疫苗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有效提高居民疫苗知识水平。

3.对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正性态度较高。本次调查对象的正性态度率为79%,说明居民对我国的疫苗监管体系、疫苗研发技术和卫生工作是充分信任的。从2019 年12 月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至今,中国政府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有效地遏制了疫情的发展,并率先进行了疫苗的上市。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都进一步增强了民众的信任力。

4.对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健康行为率较高。22.7%的调查对象已经开始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并有49%的调查对象表示将进行接种,不愿意接种的13.79%,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11]。不愿意接种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疫苗刚上市,需要时间考虑(47%)和担心疫苗的安全性(44.0%)。因此,可见,广大市民已普遍认可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并有较强的接种意愿。相关机构应做好准备,充分发挥医务人员和社区的影响力度,结合网络平台,加强宣传并做好疫苗接种分配和监管,确保公平、高效地推动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本次利用问卷星平台针对华东地区居民进行调查,调查速度快、样本量大、时效性好。但调查对象的代表性不足,后续本团队将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和样本量,使结果更具说服力,以期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猜你喜欢
知晓率对象疫苗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