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与动态

2021-08-04 02:4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年报 2021年0期
关键词:中国气象局气象

2021年1月4日,气科院组织召开专家研讨会,就世界气象组织(WMO)新冠疫情工作组形成的《气候、气象和环境因素对新冠疫情影响报告》(第一版)征求意见稿展开讨论。研讨会邀请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山大学、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大气、公共卫生及传染病方向的专家,通过现场及网络视频会议的形式就WMO报告内容及未来关注点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2021年1月4日,气科院牵头编制的《青藏高原冰冻圈与生态观测站网布局设计方案》由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和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联合正式印发(气测函﹝2021﹞1号)。该方案自2019年初开始筹备,同年6月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召开研讨会,正式启动该方案编制工作。气科院赵平副院长担任编写组组长,科技处协助组织,青藏高原与极地气象科学研究所、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生态与农业气象研究所相关专家承担主要编制任务,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科技与气候变化司以及10余家业务单位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参与编写。针对青藏高原区域冰冻圈和生态系统观测站点稀少现状,编写组围绕冰冻圈、生态系统与大气圈相互作用的关键过程,组织各领域专家通过实地调研、数值模拟和素材征集汇总后,形成了冰冻圈和生态系统的站网布局设计方案初稿。在方案编制过程中,编写组多次向各方面专家征求意见和建议,在设计框架明确后,不断完善布局站点内容和观测要素。2020年10月13日方案通过专家论证会论证。《青藏高原冰冻圈与生态观测站网布局设计方案》的出台为中国气象局各级业务单位在青藏高原冰冻圈和生态观测站网布局提供了设计蓝图,将进一步增强青藏高原冰冻圈和生态系统观测站网布局的统筹规划,科学完善青藏高原区域站网建设,提升青藏高原冰冻圈和生态系统监测和评估能力。该方案为支持气候变化背景下高原大气科学研究,提供富有价值的指导和借鉴。

全国1440个PM2.5国控站和2450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空间分布(a)和空间特征提取与模型构建的概念模型(b)

2021年1月5日,National Science Review在线预先发表了气科院博士研究生仲峻霆(第一作者)、张小曳院士和桂柯博士(通讯作者)等人的Robust Prediction of Hourly PM2.5from Meteorological Data using LightGBM(基于机器学习模型LightGBM实现从气象数据中准确预估PM2.5浓度)的文章。 2013年起,生态环境部建立了地基监测站点,开始对细颗粒物(PM2.5)污染进行业务观测。但是,此前的历史数据难以获取,导致长序列PM2.5数据缺失,为认识中国PM2.5长期变化带来了挑战。为解决这一问题,气科院张小曳院士团队基于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网,抽取空间特征并结合先进的机器学习技术LightGBM,构建了考虑空间气象效应的高性能机器学习模型,能够获取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长序列PM2.5历史数据集。该数据集将对理解气溶胶长期变化趋势、环境和气候影响以及通过同化到化学-天气耦合模型中构建长期再分析数据具有重要价值。研究人员使用十折交叉验证方法,验证了这个模型的准确性。同时,还将交叉验证的评分与其他模型进行了比较。该模型从日到年尺度都优于其他模型,其小时尺度R2(0.80)甚至优于其他大多数模型日尺度R2(0.41~0.85)。研究人员将模型预测的2019年PM2.5数值和观测的实际数值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都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预测能力准确估算PM2.5质量浓度。该模型不仅可以对PM2.5进行逐小时预测,在日、月、年尺度的预测能力上也都展示出相当大的优势,而这些优势主要来自于空间气象效应的引入。

2021年1月7日,由气科院牵头,联合国家气象中心、西藏自治区气象台、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共同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青藏高原异常降水与孟加拉湾风暴影响的机制研究”年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和陈联寿、项目组特邀专家,以及项目参与单位的相关科技人员等16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参加了会议。项目负责人李英研究员介绍了项目年度研究进展,陈联寿院士讲解了孟加拉湾气旋性风暴的特点,赵平副院长报告了青藏高原气象观测的研究进展和展望,复旦大学吴立广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孙继明研究员也带来了气候变暖下夏季南压高压变化以及青藏高原对流云大涡模拟的精彩报告。项目组成员就前期研究结果、业务技术需求以及下一步的研究计划进行了汇报和交流。截至2020年底,项目完成的研究成果初步揭示了孟加拉湾风暴与我国降水的相关性及其降水特征,指出风暴活动对我国青藏高原东南部、西南以及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降水具有同期显著影响,并发现孟加拉湾风暴有利于我国季风水汽输送的爆发性增长,对季风转换期间我国降水量有重要贡献。李泽椿和陈联寿院士、陆汉城教授、雷小途研究员等咨询专家指出了项目研究的重要意义,对项目下一步研究重点、具体技术方案等提出了宝贵意见,并强调做好科研工作最终应服务于天气预报、集中解决预报技术的具体需求。

2021年1月10日,由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与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共同主办的 “天气雷达新技术和资料应用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来自中国气象局系统以及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研究院所,北京敏视达雷达有限公司、安徽四创电子有限公司、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专家学者500多人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出席会议。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姚学祥司长致开幕词,强调了雷达技术作为气象科学中的卡脖子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是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研究内容。气科院端义宏院长、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李良序主任和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丁爱军院长分别代表3家主办单位致辞,指出当务之急是将国内优秀的气象雷达队伍凝聚起来,促进气象雷达技术高质量发展。会议4个学术主题为:我国气象雷达业务现状及发展趋势;多波长和双偏振雷达新技术的应用;相控阵、激光、毫米波和地波等雷达新技术的应用;气象雷达技术发展和应用专家建议。18位专家做了大会报告,与会人员与报告专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专家们针对气象雷达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出了宝贵建议,指出扩展多雷达布局、解决雷达探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业务应用发展与培养专业人才是当前气象雷达国家发展的重点方向。

2021年1月14日,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庄国泰一行到气科院调研。庄国泰局长首先参观了气科院一楼科技展厅,详细了解中国气象科技的发展史、气科院建院以来取得的成就和对中国气象事业的贡献,随后听取了气科院党委书记、院长端义宏的工作汇报。庄国泰局长充分肯定气科院在气象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指出,目前是气象科学发展的最好机遇,广大干部职工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重要指示以及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要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做大做强做实气科院,形成气象发展的大格局,再现辉煌。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宋善允、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司长姚学祥、人事司司长陈振林陪同调研。气科院领导班子成员、徐祥德和张小曳院士参加调研活动。

2021年1月19日,人工智能气象应用研究所邀请国家气象中心周康辉博士做了题为“基于深度学习的无缝隙强对流天气预报方法”的学术讲座,会议由王亚强所长主持。周康辉博士简要介绍了在临近短时预报广泛使用的包括光流法在内的传统方法,并从临近预报、短时预报、短期预报、深度学习可解释性分析4个方面,重点介绍了基于深度学习开展的冰雹、雷暴大风、闪电及短时强降水预报研究成果。在临近预报方面,周博士基于卫星、雷达和地闪定位数据等多源观测数据研发了LightingNet模型,可以提高闪电和短时强降水的临近预报。在短时预报方面,基于临近预报的工作基础和高分辨模式数据,通过特征融合不同来源的数据,更好地预报强对流天气现象。在短期预报方面,比较了CNN、逻辑回归等模型对ECMWF模式的分析场数据的学习能力,结果表明CNN的表现更为优异。针对深度学习可解释性方面,周博士交流了自己的工作,包括卷积核可视化、置换特征、GBDT排序特征重要性等理论。最后,现场和视频会议上的多位听众就报告内容与周博士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2021年1月19日,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2020年度学术委员会/科学顾问委员会会议顺利召开。此次会议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吴国雄院士、科学顾问委员会主任周秀骥院士、各位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姚学祥司长、气科院端义宏院长、科技处金啟华副处长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吴国雄院士主持。会议首先听取了实验室2020年度进展报告,委员们对实验室的工作进展以及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过去几年,实验室在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及综合科考、华南季风降水试验及暴雨研究、多尺度大气数值模式研发、卫星资料应用研究、天气雷达探测技术及资料应用研究、雷暴云起放电过程和雷击效应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我国气象防灾减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委员们针对实验室如何瞄准当前影响业务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着力加强新技术、成果业务转化能力,做到有亮点、有创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为防灾减灾气象保障能力提升发挥更大作用,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2021年1月20日,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以远程视频形式举行2020年度团队工作进展报告会,气科院端义宏院长、高云副院长、科技处温敏处长,创新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各团队首席、联合首席及首席助理出席会议。高影响天气团队首席孙继松研究员、多尺度气象模式团队首席李建研究员、气象探测技术团队首席翁富忠研究员、气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团队首席王亚强研究员和交通气象团队首席刘端阳研究员分别汇报了各自团队2020年的工作亮点、成果和2021年工作部署与安排。与会领导和专家对各研究团队2020年的研究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对团队建设和未来研究工作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端义宏院长在肯定各研究团队工作的同时希望各研究团队首席要把握整体布局,瞄准核心任务和方向,做到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并进;作为创新院骨干的首席助理要发挥好首席与团队成员间的桥梁作用,协助做好团队各项工作;各研究团队要瞄准主攻方向,分工明确,形成自己的特色,加强人员融合和团队间交流,避免任务重叠;创新院领导班子要大力支持团队的建设与运行,给团队自主权,探索管理方式,实行动态管理,促进团队的发展和优化。

2021年1月26日,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与连云港市气象局合作框架协议签订及科研业务合作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江苏省气象局严明良副局长、预报处吕军处长,连云港市气象局徐良谋局长、陈飞副局长、观测与预报处王桂臣处长,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孙效功和刘端阳及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骨干成员出席会议。此次协议的签订是在前期长达6年的合作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创新研究院陆上交通气象特色与连云港市气象局海洋气象研究优势条件,在共建共享野外科学试验基地、联合开展海洋交通气象研究站建设及相关设备的研发、成果转化应用、项目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新合作。双方的合作有助于共同推进灾害性天气、数值天气模式、交通气象研究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升连云港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海洋交通气象服务能力。会议就双方单位开展后续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严明良副局长对创新研究院和连云港市气象局的合作表示肯定与支持,并希望充分利用好创新研究院的科研团队与连云港得天独厚的外场观测条件,将科研与业务相融合,为提升海洋气象服务能力做贡献,不断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

2021年1月27日,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召开学术交流会。会议由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陈宝君主持,中心全体人员参加会议,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形式举行。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的22位业务、科研人员依次汇报了自己最近一年的研究成果及进展,报告涵盖了从业务应用关键技术成果到云降水物理机理研究等多方面内容。每个报告结束后,大家都针对汇报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此次学术交流会促进了大家对研究成果的展示与讨论,从而达到互通有无、加强相互交流和学习的目的,推动中心全体人员进一步提升业务和科研工作水平。报告结束后,陈宝君主任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希望大家认真参考讨论的建议,加快推进研究结果的业务应用和成果产出。

2021年1月29日,气科院2021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以线下和线上结合的形式进行。会议传达了2021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精神。端义宏院长做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担负气象科技自立自强主体责任,引领气象科技创新“的工作报告,总结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的同时,强调并部署了下一年的工作。气科院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一是持续抓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二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学理论研究;三是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支撑气象业务发展和重大服务;四是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五是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六是提升综合管理,持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七是拓展深化开放合作;八是积极推进气象学会发展。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司长姚学祥出席会议,代表中国气象局领导对气科院在2020年以及“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并传达了宇如聪副局长对气科院提出的“要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抓住新机遇,实现全面创新发展”的期望。气科院领导班子成员、院士以及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会,院管理部门、各研究单位全体职工在分会场参会。工作会上还宣读了2020年全院各类获表彰名单。

2021年1月29日,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组织召开了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项目“气溶胶吸收特性测量新技术研发”结题验收会。验收会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项目处张岳主持会议。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的结题汇报,审阅了有关文档资料,经过充分质疑和讨论,认为项目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各项研究内容,实现了预期目标,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项目“气溶胶吸收特性测量新技术研发”主持单位为气科院,联合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项目设计和建立了连续、高精度测量大气气溶胶消光系数的光腔衰荡光谱仪系统(CRDS),完成了激光光腔衰荡气溶胶消光仪的样机研制,并建立了实验室定标和标定方法;组织开展了多种气溶胶光学仪器的综合对比试验,对国内外主要类型的仪器设备的观测性能和偏差等获得了较为深入的认识;研制样机及其工程化系统在多个科学试验、业务观测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对获取高质量气溶胶光学特性观测,促进科研、业务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2021年2月5日,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通过视频会议方式组织召开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项目新舟60国家作业飞机交付状态验收会,中国气象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航空工程技术中心、天驹通航公司、中飞通航公司及北京、河北、山西、甘肃、陕西等省(市)气象局专家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听取了飞机研制、监造、任务系统验查和飞机托管交接检查等4个报告。经质询、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2架新舟60国家作业飞机充分借鉴东北人工影响天气项目的经验,大气探测、催化作业、空地通信、任务集成和任务电源子系统均满足初步设计和合同要求,同意通过交付状态验收。2架新舟60国家作业飞机从生产、改装、测试、试飞、查验等环节,历时2年多,实现了云微物理探测软件国产化、任务系统集成、空地视频通信等多项技术突破。相比东北人工影响天气项目建设的2架新舟60国家作业飞机,西北人工影响天气项目建设的2架新舟60国家作业飞机,作业、探测、通信、系统集成均有明显的提升。飞机投入使用后,可有效提高复杂气象条件下的作业能力,在飞行过程中可以获取实时云层状况和气象探测信息,更好地满足增雨作业业务和科研探测需求。下一步,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相关省气象局、飞机研制单位、飞机托管单位将合力确保新舟60国家作业飞机安全高效运行,充分发挥作业效益,在西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以及重大活动保障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2021年2月6日,针对广东、广西、湖南、江西、浙江、福建、云南等南方省市持续干旱,部分地区存在较高的森林火险等级的情况,中国气象局局长庄国泰要求抢抓天气时机,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为缓解旱情、降低森林火险等级、保障春耕春播等提供优质服务保障;副局长余勇针对2月7—10日南方即将出现的降水过程,要求加强监测分析,开展人工增雨作业。2月7日,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联合相关地区人工影响天气部门开展南方抗旱人工增雨作业会商。减灾司副司长赵志强、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主任李集明参加会商。与会专家就南方旱区降水过程作业条件潜势预报,飞机增雨作业方案(航线设计)等作业条件和作业预案,精准、科学、有效、安全地作业及准备情况进行了讨论。2月8日上午,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组织江西、福建、广东省相关部门及赣州飞机外场基地,首次开展了赣粤闽跨省域联合增雨作业会商,精细设计了不同区域的“几”字形飞机作业方案,预计将显著提升赣粤闽跨省域联合增雨作业的效果,对缓解南方省市旱情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自2021年1月21日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启动南方抗旱重大服务保障至今,已指导各地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13架次,累积飞行时长近42 h,实施地面人工增雨作业444次,消耗炮弹20发、火箭1265枚、地面焰条330根。后续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将会积极跟进,国省联动,尽全力做好此次南方抗旱人工增雨作业服务保障工作。

2021年2月8日,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京宁两地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召开。会议由宇如聪理事长主持,中国气象局、江苏省人民政府、南京市人民政府以及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河海大学、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江苏省气象局各理事单位代表出席,共商创新研究院未来发展大计,构建大气科学联合研究平台发展新格局。会议审议通过了理事变更、理事会章程修订、人事任免、创新研究院2020年工作报告及2021年重点任务等事宜,并对创新研究院未来发展进行了咨询研讨。理事会肯定了创新研究院成立一年多来的工作,同时建议创新研究院要紧紧围绕重大需求和核心技术加强科技协同创新研究,加强开放合作、人才队伍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进成果转化。各位理事表示在创新研究院未来发展中给予更多的支持。

2021年2月9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与泰国农业和合作部皇家人工降雨和农业航空司(DRRAA)举行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合作协议线上签署仪式。气科院院长端义宏、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主任李集明、中国气象局国际司双边处领导,泰国DRRAA司长Surasri Kidtimonton、副司长Panithi Samerwong、Nareeluck Wannasai及泰国农业和合作部驻华工作人员等共22人出席签署仪式。仪式上中泰双方领导致辞。Surasri Kidtimonton司长表示,中泰双方签署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合作协议,是通过战略伙伴关系加强长期的友谊,是区域和平、稳定与繁荣的重要支柱。签署的合作协议以及将要开展的行动计划,将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人工影响天气减轻干旱和减少灾害的能力。相信通过双方的努力,能够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气科院院长端义宏介绍了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近年来所做的主要工作。他表示,中泰两国在气象领域的合作源远流长,在中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背景下,在未来4年的时间里将以合作项目、人才队伍建设、人工影响天气经验交流等方式在数值模式、催化剂、催化设备、云物理探测设备及相关领域进行深入合作。希望通过合作,促进双方人工影响天气的工作交流,提高双方的技术水平,并最大限度地减轻干旱和其他自然灾害带来的社会经济损失。中泰合作协议的签订正是新春伊始之时,相信中泰两国在人工影响天气领域的合作就像初春的种子,必将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

2021年2月24日,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召开人工影响天气与气象现代化建设需求衔接会议,中国气象局总工程师黎健、各职能司和发展规划院领导等出席会议。会议由气科院副院长、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主任李集明主持。黎健总工程师一行首先对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指挥平台进行了调研,听取了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指挥业务整体情况介绍。李集明主任汇报了人工影响天气“十四五”发展规划与现代化建设需求,各职能司和发展规划院领导对人工影响天气现代化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黎健肯定了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在业务服务、现代化建设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并对未来的规划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要求:一是要站在初心使命和国家战略高度考虑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强化对全国的技术指导,增强科学性、安全性;二是要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三是要对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中的人工影响天气部分提出完整意见;四是规划要注重观测、预报、服务等工作的协同性、系统性,要有共享建设理念;五是规划要与事业单位改革、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改革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相匹配;六是要进一步加强与各职能司的沟通,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

2021年2月26日,针对冬小麦返青、春耕春播关键期我国黄淮及周边地区出现的持续旱情,为及时抓住有利的人工增雨(雪)作业条件,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采用腾讯会议形式组织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8省人工影响天气部门开展抗旱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及作业预案专题会商。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首先提出了会商重点、预报结论、预报理由以及作业预案建议,各省人工影响天气部门依次对2月27日至3月1日的作业条件和作业预案,以及作业和准备情况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针对此次旱情,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从2月22日以来制作发布多期作业条件预报、预案、人工影响天气服务快报等专项指导产品。此次应急会商,通过对云系演变特征和云系垂直结构的分析,精细地做出了作业潜力区预报和作业预案建议,有利于提高各地人工增雨作业的科学、精准水平,也将为此次降水过程有效缓和旱情,助力春播生产、抗旱保墒,以及为地方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2021年3月5日,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模式室主任吴统文研究员访问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所,在“科技创新论坛”做了题为“次季节—季节—年际尺度一体化气候模式预测业务系统(BCC-CPSv3)及影响机制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祝从文副所长主持,李建所长和全所科研人员参加报告会。吴统文研究员现任国际次季节-季节预测计划(S2S)科学指导小组成员,长期担任中国气象局气候模式研发团队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带领团队于2016年、2020年先后完成了我国第二代、第三代气候模式预测业务系统的研发。吴统文介绍了我国三代气候模式预测业务系统的研发历程,着重介绍了第三代系统(BCC-CPSv3)的主要构成,包括多圈层耦合模式BCC-CSM2-HR的配置和性能特点,多圈层耦合同化技术和集合预测方法研究进展,并介绍了评估BCC-CPSv3模式对月内尺度温度、降水、大气环流,次季节尺度MJO季节内振荡和季节尺度降水、温度、环流、SST和海冰等预测能力的情况,与现有模式预测业务系统对比有显著进步,在某些方面优于国际业务预测产品。气候所各研究团队人员与吴统文研究员开展了深入交流,就模式分辨率对预测效果的影响、物理过程和同化系统研发进展,以及气候模式未来的发展前景等进行热烈讨论。此次报告会对气候所多尺度模式研发、S2S变化机理与预测理论等方向研究都带来了有益启发,对了解业务进展和需求、进一步推动科研业务结合也有积极作用。

2021年2月27日至3月12日,气科院青藏高原与极地气象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山东师范大学等单位科技人员组成冬奥赛道科考队,前往北京延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河北崇礼云顶滑雪场和黑龙江亚布力滑雪场等地,开展冬奥气象保障工作。具体工作包括跟踪观测上一轮试验完成的赛道,评估赛道在回暖天气的维持能力,探索在相对高温下制作赛道的技术方法等。在科考工作期间,遇到了试验窗口期短、突发暴风雪天气等困难,在大家的一致努力下顺利完成了所有的预期科考项目。通过此次科考,科考队初步掌握了不同天气下赛道制作和维持的技术要点,为冬奥会雪务保障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在科考工作间隙,科考队成员组织了一次有特殊意义的党小组活动。大家集中学习了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冬奥组委主席蔡奇同志关于冬奥筹办的重要指示精神。经过交流,大家一致认为要坚决保质保量完成赛道试验工作,为冬奥成果的展示与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2021年3月12日,科技处组织召开2021年我国夏季气候预测会商会。会议由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所副所长祝从文主持,次季节—季节研究团队与多尺度数值预报系统研发团队相关科研人员、气候预测领域专家魏凤英研究员参加了研讨交流。苏京志研究员首先做了基于气科院动力预测系统的2021年夏季气候预测意见报告。该动力预测系统基于气科院气候系统模式(CAMS-CSM)研发,于2020年3月开始逐月开展实时预测,对2020年秋冬季“拉尼娜”状态的预测与实况基本一致。根据动力预测系统预测结果,苏京志综合分析给出了2021年ENSO状态后期演变的预测意见。刘伯奇副研究员介绍了改进后的气科院统计预测自动化系统(CAMS ASPS)。改进后的CAMS ASPS系统在回报2020年梅雨期降水和2020/2021年冬季气温及降水方面预报效果有明显提高。基于CAMS ASPS系统预测结果和美国、韩国、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WMO等多家多模式集合预测产品,综合考虑热带太平洋-印度洋、北太平洋SSTA和南半球环状模(AAO)等因素的影响,给出2021年夏季我国降水和气温趋势预测意见。与会人员就预测意见开展了讨论,并建议进一步考虑中纬度环流异常对我国夏季气候预测的重要影响。

2021年3月31日,气科院青联举办2021年首次青年学术论坛暨气科院极地专题青年报告会。报告会由气科院青联主席丁明虎研究员主持,赵平副院长出席会议并致辞,线上线下一百多人参加会议。会议邀请了清华大学徐世明副教授介绍了其领衔的基于耦合模式的高分辨率多尺度海冰动力学模拟的最新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大学耿雷教授对雪—气界面硝酸光化学过程和冰芯硝酸同位素记录解读进行了介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李熙晨研究员介绍了热带—极地遥相关和南极气候变化的研究成果,自然资源部海洋三所祁第研究员介绍了人为二氧化碳从南极大陆架转移到南大洋深处及其对海洋酸化的影响。与会青年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对4位科学家的研究工作表示出了浓厚兴趣,并就相关问题开展了积极讨论。4位科学家从自身科研经验出发解答了线上、线下科研人员的问题与疑惑。气科院青年表示要积极学习4位科学家脚踏实地、刻苦钻研的精神,抓住机遇,尽早成为气象科技事业的中坚力量。气科院青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今年还将适时组织专题青年学术交流,引领和带动全院青年弘扬科学精神、钻研科学知识、创新科学方法,助力青年岗位建功。

2021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向气科院刘洪利、尹金方、徐洪雄3位援疆干部颁发了援疆纪念证书及奖章,高度赞誉并感谢他们在援疆工作中的努力和取得的优秀业绩。

• 青藏高原与极地气象科学研究所刘洪利研究员在援疆期间(2011—2014年),主要围绕乌鲁木齐市气象局的数值天气预报、雾霾天气预报和新疆地区大气污染防治、环境气象业务预报等方面开展技术研发,同时开展了技术成果应用推广和讲座培训工作,推动了乌鲁木齐市气象局相关预报技术的提升。参与并主笔撰写的新疆自治区政协“重点城市控制PM2.5,防治汽车尾气污染”专题报告,得到自治区政协的好评,并获得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批示。

• 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尹金方研究员在中国气象局新疆沙漠气象研究所援疆期间(2014—2016年),开展的雷达资料同化工作改善了新疆区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初始场,提高了模式预报准确率,为预报系统的业务准入给予了极大的支撑。其专题授课和技能指导,提高了沙漠所年轻科研人员科研业务能力。2017年荣获“第八批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优秀援疆干部人才”称号及援疆工作记功一次。

• 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徐洪雄副研究员在中国气象局新疆沙漠气象研究所援疆期间(2016—2017年),参与全国6万区域站点遴选工作,参加了进行观测模拟批量试验所需程序(脚本驱动的OSSE系统、后期站点插值以及检验模块等)的重新开发。推动气科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陆面资料在沙漠所业务模式中的使用,为观测模拟批量试验做了大量前期数据及技术准备,并参与了批量试验工作。

2021年4月1日,应赵平和高云副院长的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崔鹏研究员一行5人访问气科院,并就青藏高原观测站网合作事宜进行了交流和研讨。气科院高云副院长,王迎春、任宏利、丁明虎和张东启研究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周秉荣副处长等参加了研讨,研讨会由赵平副院长主持。崔鹏院士做了题为“青藏高原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的报告,介绍了他们对高原地表灾害的研究成果和未来高原建站观测的计划。青藏高原与极地气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任宏利研究员向崔鹏院士一行介绍了气科院在青藏高原野外观测基地的情况。随后,赵平副院长向来宾介绍了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近年来中国气象局和气科院在高原建站和观测方面取得的进展;高云副院长介绍了气科院的基本情况,特别是气科院负责运行的科研基地的情况以及气象局系统业务观测准入制的信息,并强调将业务观测平台优势转化为科研优势是未来气科院发展的重点目标之一。双方就川藏铁路沿线冰冻圈灾害观测站的建设、在TPRCC框架下的国内外台站建设和数据共享、气科院在青藏高原科学试验基地建设规划以及墨脱国家观象台的建设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希望能继续深入沟通并委派专人对接,就合作建站、数据共享方面进行更密切的合作。

2021年4月12日,中国气象局和阿联酋国家气象中心人工影响天气专家举行视频会议,交流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研究和业务工作进展,研讨未来合作意向。来自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以及阿联酋国家气象中心人工影响天气项目、国际合作部门的管理人员及专家等14人出席会议。中方专家通过5个报告介绍了中国人工影响天气的发展现状,包括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总体情况、人工影响天气外场观测试验、效果检验、云模式的发展和应用、人工消雾以及声波等新技术在人工影响天气中的应用等。阿方专家介绍了阿联酋人工增雨业务工作情况及人工增雨项目(UAE-REP)进展。在交流的基础上,双方就后续合作方向、合作方式等进行了探讨。通过此次会议,中国气象局和阿联酋国家气象中心的专家加深了对双方人工影响天气领域业务、科研情况的了解,为推进双方在人工影响天气领域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2021年4月14日,由气科院牵头、24个农业气象试验站参加的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农业气象试验站区域联合试验”(CXFZ2021Z059)项目启动会采用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召开。会议由项目负责人周广胜研究员主持,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和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项目共同负责人宋艳玲研究员介绍了项目的概况、任务、试验的具体方案;周广胜研究员介绍了任务执行的具体任务、要求和工作时间节点,并重点介绍项目成果产出《气候变暖对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评估报告》的写作框架、组织与时间进程安排。主会场与24个农业气象试验站的项目骨干人员参与了会议,参会人员就区域联合试验的工作与试验进行了讨论。中国气象局职能司相关领导进一步强调了本项目的目的,希望通过项目的实施,为农业气象业务服务指标的修订、农业气象模拟模型的改进及区域应用、农业气象适用技术的开发等提供基础试验资料和科学依据,大力提升农业气象和生态气象的业务服务支撑能力和技术水平;同时为试验站培养一批懂技术、能科研的农业气象科研人才队伍,推动农业气象试验站科研业务水平的提高。

2021年4月16日,气科院组织召开了“基于铁路网络的气象与大气环境动态探测系统及应用”合作研讨会,会议由徐祥德院士主持,端义宏院长出席并讲话。气科院、中铁特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及北京瑞蒙特科技有限公司三方领导与专家重点讨论了如何利用覆盖全国的铁路网络发展气象与大气环境三维结构动态探测新技术系统及应用前景,并就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初稿和青藏铁路气象观测试验方案提出了修改意见。徐祥德院士从国家战略需求角度介绍了基于铁路网络的气象与大气环境三维结构动态探测系统及应用项目的重要意义。端义宏院长表示,非常支持该项目的探索性研究,希望以此项目为契机谋划三方长期合作,为提升灾害天气的预报预警能力提供科技支撑。中铁特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顾光明、北京瑞蒙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白钢等领导与专家认为,该项目对提高铁路部门及其他行业的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希望三方尽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在项目成果转化及大数据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2021年4月19日,2021年度“华南季风/台风强降水协同观测试验”启动会暨技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气科院、广东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东省茂名市气象局、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气科院端义宏院长和广东省气象局熊亚丽副局长出席了会议。“华南季风/台风强降水协同观测试验”各参与单位对2020年观测试验开展情况、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2021年观测试验计划进行了汇报,与会专家就如何规划好今年的观测试验进行了讨论。2021年将继续加强合作,依托“华南季风/台风强降水协同观测试验”获取的宝贵观测资料,深入开展华南强降水发生发展机制和关键物理过程研究,为提升灾害性强降水过程的监测、预警预报水平提供科技支撑。端义宏院长在会议总结时指出:为做好此次观测试验,有必要对过去几年的工作进行总结,要做好规划,围绕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进行观测试验方案的设计;要大力推进野外科学试验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充分实现观测资料的共享;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要做好统筹,联合各参与单位,共同开展好各项试验内容。

2021年4月22日,毕业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李浩然博士应邀访问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做题目为“冷云降水的雷达观测研究” 的学术报告,实验室雷达团队首席刘黎平研究员主持了会议,众多单位的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李浩然博士在芬兰一直从事雷达气象学和云微物理的研究,其相关工作成果在多个权威国际刊物上发表。报告中,李浩然博士首先阐述了冷云降水的重要性及云内各种微物理过程的复杂性。目前,数值模式对冰相微物理过程的描述还很不充分,需要有力的观测试验增进对这些过程的理解。李博士介绍了他利用芬兰BAECC观测试验和ACTRIS观测网的多种雷达观测资料,研究了淞附、繁生等过程对降水的影响,分析了冰相微物理过程与冰晶的融化之间的联系,并首次用试验方法反演了Ka波段和W波段雷达信号的融化层衰减量等工作。这些工作对层状云降水系统的观测及如何更好地利用雷达观测资料反演云微物理过程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报告结束后,参会人员就报告内容与李浩然博士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2021年4月,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对北极阁开放式科研基金资助的9个项目进行了验收。根据专家组意见,最终有7项通过验收,其中优秀项目2项。北极阁开放式科研基金2008年由江苏省气象局设立,面向全国相关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的科研团队,支持交通气象领域的科技创新以及多源探测资料、区域高分辨率数值模式本地化和产品释用技术为基础的灾害性、高影响天气监测预警预报方面的技术研发。此次通过验收的7个项目如下:(1)“江苏夏季雨滴谱观测特征分析及关键参数的微物理方案本地化”项目(负责人为梅海霞)。提取了符合江苏地区夏季强对流天气的雨滴谱特征参数,完成了云微物理方案中雨滴谱谱形参数诊断方法的代码改写,形成能够稳定运行的本地化改进方案。(2)“江苏省低能见度预警概率模型的建立”项目(负责人为沈沛丰)。编写了微波辐射计和风廓线雷达资料的联合应用软件客户端,能够综合展示边界层风场、水汽、热力层结特征,并投入业务试用。(3)“长江江苏段雾的生消过程及致灾机理的研究”项目(负责人为田小毅)。利用在长江江苏段沿线布设的交通气象高密度观测资料,建立了该段雾过程档案资料和雾的天气学分类模型和预警预报业务流程,提高了长江航道雾预报的准确性。(4)“江淮流域短时强降水多模式集合预报研究”项目(负责人为王坤)。使用SMOTE和LR方法构建了江淮流域短时强降水预报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单模式和多模式集合预报的短时强降水的确定性预报和概率预报产品处理,改进了江淮地区短时强降水预报能力。(5)“雾的能见度参数化方案研究”项目(负责人为祖繁)。构建了适合江苏省的能见度与湿度、雾滴数浓度和含水量的参数化方案,并应用于交通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第二版TMISS2.0。(6)“华中区域高速公路大雾预报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为何明琼)。对大雾天气背景场进行了类型划分和特征概述,提炼了大雾短临预警预报技术指标,建立了预报模型,将华中区域高速公路大雾预报预警准确率提高至89.7%,预警时效比公众大雾预警时效平均提前6 h。(7)“基于道路摄像头的大雾等级智能识别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为苗开超)。通过采集高速公路上视频监控图像,构建了基于AlexNet网络的大雾等级识别模型,平均识别准确率为78%。

2021年5月7日,针对4月30日江苏罕见大范围雷暴大风和冰雹天气现象,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组织全院团队召开“4·30”大风冰雹过程研讨会,创新研究院领导班子、高影响天气研究团队首席孙继松研究员、联合首席赵坤教授,多尺度气象模式研究团队联合首席黄小刚教授,各团队首席助理及相关团队成员出席此次会议。研讨会由费建芳院长主持,他简单介绍了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及前期研究工作,按照中国气象局宇如聪副局长的指示和要求,创新研究院在气科院领导和组织下已第一时间对江苏“4·30”极端大风冰雹天气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形成报告。各团队首席、首席助理依次从雷达资料、卫星资料、数值模式资料以及交通灾情统计资料等多角度分析了此次大风冰雹天气过程,专家及各团队成员对大风成因、降水及冰雹发生过程等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最后,费建芳院长要求,以高影响天气团队为主、其他团队为支撑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尽可能收集各类型资料进行深层次分析,深入研究此次极端大风的形成机理,为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提供更坚实的科技支撑。

2021年5月8日,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与航天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在南京召开合作研讨会并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在气象仪器及应用软件研发、项目合作、气象设备研发评估和标准规范制定、人才培养和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创新研究院院长费建芳、新气象公司副董事长薛鸣方共同主持会议,新气象公司高允书记、王志锐副总经理及相关技术人员,创新研究院曾明剑和刘端阳副院长、高影响天气团队孙继松首席和联合首席赵坤教授携本团队及交通气象团队成员出席会议。双方代表详细介绍了各自单位及研发领域基本情况并一致认为,创新研究院与新气象公司在科学研究、气象仪器研发、成果业务转化、社会服务等方面有着很好的互补性,双方合作有助于推进气象观测能力、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水平、防灾减灾救灾以及生态气象服务保障能力的提升。随后,曾明剑副院长与王志锐副总经理代表双方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会议最后,与会代表就需求定位、技术要点、合作机制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费建芳院长表示,一方面从实处着手,加强资源整合和技术合作,集中力量开展重点攻关,联合申报各类国家级项目;另一方面展望成果应用,立足江苏、面向国家需求,将现有成果及合作成果转化,积极创造气象科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021年5月7—8日,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卫星研究与应用联合中心主办的“2021年大气海洋一体化参数反演与应用研讨会”在苏州召开。会议由翁富忠教授主持,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张跃堂二级巡视员、复旦大学金亚秋院士出席并讲话。国家卫星中心方翔副主任、气科院科技处温敏处长、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闫丽华副院长及其他有关专家出席会议。来自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复旦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上海期智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翁富忠教授明确此次会议旨在了解相关部门在大气海洋遥感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能力,谋划合作方式,研究未来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各科研院所、高校参会人员围绕快速辐射传输模式(ARMS)关键技术和卫星遥感、海洋卫星等关键技术汇报了科研进展。专家们针对卫星资料定标定位和同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展开讨论并提出了宝贵建议,指出要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保护的国家战略,立足顶层设计,做好底层基础工作,对标国际前沿,使中国卫星产品的算法、数据处理、信息感知达到更高水平。此次会议加强了气象、海洋不同领域学者在大气海洋一体化参数反演与应用领域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了学科的交叉融合。5月8日下午,与会人员前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苏州研究院参观,就遥感科研的云计算加速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翁富忠教授对创建科研服务云平台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今后发展目标提出指导性意见。

2021年5月18—19日,2021年全国夏收粮油作物产量预测会商会在山东济南召开。会议由国家气象中心主办,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国家统计局农村司、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以及各省市(区)相关农业气象业务单位参会。会上,山东省气象局减灾处冯桂力处长致欢迎辞并介绍了山东省气候、农业生产情况,重点介绍了目前当地开展的农业气象服务保障工程情况。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姜燕调研员重申了产量预报的重要性,并期望各省气象部门对作物产量做出客观评估。国家统计局农村司的代表介绍了夏收粮食作物生产形势。国家气象中心、各省代表就2021年全国、本地区夏收粮食作物生产形势及未来产量预估做了汇报发言,最后由国家气象中心总结汇总。气科院生态与农业气象研究所马玉平副研究员做了“基于中国农业气象模式(CAMM1.0)的2021年冬小麦单产趋势预估”的报告,介绍了气科院自主研发的中国农业气象模式(CAMM1.0)及其运行平台的进展情况,给出了基于CAMM1.0模式模拟结果的2021年全国冬小麦格点单产预估,为相关作物产量预测提供了参考依据。中国农业气象模式是气科院生态与农业气象研究所近年来重点研发的科研和业务项目之一,此次马玉平副研究员参加全国夏收粮食作物产量预测会商,旨在开展模式应用检验,为下一步CAMM1.0模式应用和推广积累经验。

2021年5月19日,由工程气象研究中心承担的“北京市气候变化与风险评估研究”项目专家验收会在北京召开。国家气象中心李泽椿院士、国家气候中心肖潺研究员以及北京建筑大学、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等评审专家参会。该项目综合运用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气候变化与风险评估技术,在典型气象要素、主要气象灾害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历史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典型气象因子,并综合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和综合防范能力等方面,进行现状综合风险评估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预测,为从规划角度制定针对性的气候变化应对策略提供支撑。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目将对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气象灾害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缓由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与压力,提升城市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及合理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提供科学支撑,具有一定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2021年5月21日,中国海洋大学张绍晴教授应邀访问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做题为“High-Resolution Coupled Earth System Modeling: An Application—Studies on The Predictability of Tropical Cyclone Genesis”(高分辨率地球耦合系统模式应用介绍——热带气旋生成可预报性研究)的学术报告,实验室副主任徐晶研究员主持了报告会。张绍晴教授为“筑峰第一层次”特聘教授、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鳌山人才”卓越科学家、山东省“泰山人才”特聘专家。长期从事大气-海洋耦合资料同化和初始化研究,致力于国家级的高分辨率全球和超高分辨率区域地球系统模拟和预报预测系统建设。多家单位的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并与张绍睛教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2021年5月22日,以“科技强国 气象万千”为主题的2021年气象科技活动周武汉主场活动与全国科技活动周同步启动,拉开了全国气象科技盛会的序幕。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庄国泰,湖北省副省长柯俊出席启动式并致辞,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主持启动式。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本次活动充分展示了“十三五”以来气象科技发展成就和气象服务保障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贡献。在武汉,以“小康社会,气象随行;伟大复兴,奋发气象”为主线的气象科技成果展,通过“国家馆”“区域馆”“长江馆”“高等院校”“企业创新”等不同版块,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集中展示气象事业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果。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作为科技创新主力军参与此次展览,展区设立在“国家馆”板块,主要以展板讲解、沙盘及试验展示、视频宣传的方式多角度集中展示了气象科技创新成果。气科院主要展示的GSDART系统、台风研究、固城农业气象国家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农业气象灾害和作物苗情的全天候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气象条件贡献率评价系统、中国农业气象模式CAMM1.0,以及创新研究院展示的人工智能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系统、遥感观测在数值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热谱地图技术研发与应用受到广泛关注。青藏高原“亚洲水塔”多圈层大气水分循环综合观测系统、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及人工冰晶模拟试验吸引了大批公众驻足参观。

2021年5月24日,工程气象研究中心组织召开了建筑设计气象参数计算专题研讨会,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李明财所长、中国建筑标准设计院贺静副总建筑师等相关部门专家,以及工程气象研究中心有关项目组成员参会。工程气象研究中心介绍了考虑气候变化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气象参数与算法研究基础,中国建筑标准设计院、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专家介绍了建筑设计用室外气象参数实用情况及实施方案。通过此次研讨,三方形成了建筑设计气象参数计算未来合作研究计划,为下一步开展建筑设计气象论证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研究打好了基础。

2021年5月27日,国家(贵州)防雹外场试验在贵州威宁正式启动,试验将由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和贵州省气象局等单位共同组织开展,围绕冰雹云精细化结构观测、防雹催化技术、效果评估等目前人工防雹亟待解决的关键性科学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国家(贵州)防雹外场试验基地设在贵州威宁,主要由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和贵州省气象局共同投资建设,现已建成以首席专家研究室、冰雹防控技术研究室、冰雹云催化数值模拟实验室、冰雹微物理结构分析室等为一体的科研基础设施和以新一代天气雷达、X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GPS/MET水汽、激光雨滴谱仪等探测设备为主的立体观测网络。2019年,基地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冰雹减灾”论坛,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较大的影响力,得到了相关领导、专家和科研人员的一致好评,此论坛被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和公共服务司纳入“南雹(冰雹)北雨(增雨)”两大全国性论坛之一。贵州威宁处于南方多雹带核心区域,冰雹呈现生成发展快、降雹频次高、影响范围广、局部灾害重、防范难度大的特点,具有典型的山地气候特征,是开展冰雹云观测与科学研究的“天然试验场”,此次开展的试验研究对我国南方的冰雹研究而言既有代表性,也有普适性。

2021年5月27日,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项目“人工影响天气催化剂自动化定量检测技术研究”验收会,会议采用主场与线上相结合的形式。项目由气科院牵头,联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09研究所和山西北方晋东化工有限公司共同承担。专家组成员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专家组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并对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该项目联合多家单位,通过产学研有机结合,针对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催化剂检测中的自动化定量检测技术,研发了冰晶监测仪器、云室,提出了检测方案,编制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有效提升了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催化剂定量检测的自动化水平。项目成果在吉林、内蒙、河北等省区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科研单位以及厂家得到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2021年5月,中国气象局野外科学试验基地管理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该平台是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决策支撑应用集约化建设”项目的一个子系统,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承担建设。该平台与中国气象局气政通平台集成,实现了中国气象局31个野外科学试验基地信息的在线填报、审核、管理、共享、分析和综合显示,可在线展示多个基地的全景虚拟现实和短视频。为中国气象局野外科学试验基地的科学化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2021年5月底,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与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联合雷电野外科学试验基地传来阶段性成果。本年度科学试验于4月20日正式展开,雷电研究团队的野外试验人员在完成前期试验设备的架设、安装和调试后,于5月29日成功实施了今年首次人工触发闪电试验,在截至发稿前已成功触发闪电5次,其中包含1次可用于研究自然闪电接地过程的空中触发闪电个例。试验中多站点、多设备协同观测,获得了高质量的同步观测数据,实现了本年度科学试验的“开门红”。为了增加雷电科学试验测试空间、提升人工触发闪电效率并扩展科学试验内容,雷电研究团队在本年度的科学试验中建设了新型人工引雷火箭发射平台。该平台可用于雷电近距离物理参量观测、防雷设备的测试以及电力系统防雷性能的检验等。此外,雷电研究团队围绕引雷试验场增加了包含7个子站的中-低频闪电放电探测阵列,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试验基地的多频段闪电定位方法和技术,为人工触发闪电和自然闪电的放电精细化观测以及闪电监测预警技术的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试验人员克服长期持续试验造成的疲劳以及防疫管理给生活带来的不便,顶烈日、冒酷暑、主动做好试验设备的检修和维护,时刻关注雷暴天气过程,紧抓每一次开展试验的机会,以获取更多高质量的同步观测数据。

2021年6月2日,中国海洋大学李明悝副教授应邀在气科院科技创新论坛暨“气候与环境”自由论坛做了题为“Python在大气海洋科学的应用”的报告,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所苏京志研究员主持了报告会。作为大气海洋专业的一线科研人员,李明悝副教授近年来在数值模式高分辨率结果可视化方面取得一系列显示度很高的优秀成果,并出版专著《Python数据可视化》(Python在大气海洋科学的应用)等系列丛书。报告中,李明悝副教授首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了Python语言入门的常见问题,随后详细介绍了大气海洋研究中如何应用Python开展数据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内容既包括基本要点,又包括实用技巧。此次报告受到大气海洋科学研究领域科研、教学、业务人员和研究生等的积极关注,腾讯会议参会人员近240人。在互动环节,参会人员与李明悝副教授开展了热烈讨论。

2021年6月5日,在“世界环境日”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向社会发布“2020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气科院赵平研究员牵头的“第三次青藏高原科学试验一边界层与对流层观测”荣幸入选十大科技进展。该活动是在中国科协指导下,31项来自高校和研究所的成果由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成员单位和两院院士推荐,经公示、初选和15位院士专家终选,产生了“2020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该评选活动旨在反映生态环境科技领域前沿发展动态,引领生态环境领域技术创新,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在中国科协指导下,由环境、生态、气象、地理、农、林、土壤、地质、海洋、水利、可再生能源11家全国学会,7家行业领军企业,5家代表性高校科研机构,6家公益组织于2018年9月共同发起成立,旨在联合科技界、产业界等社会各方力量,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科技协同创新,服务生态治理现代化,加快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生态环境部部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黄润秋担任首届主席,联合体秘书处设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021年6月8日,华东空管局气象创新实验室主任陈志豪应邀访问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并做了题为“航空气象业务与进展”的学术报告。陈志豪主任长期在民航气象业务一线工作,对航空气象业务有丰富的经验,对航空气象领域的前沿技术有深刻的了解,参与筹建了华东空管局气象创新实验室,并担任实验室主任。报告中陈志豪主任介绍了当前航空气象业务的现状,其多部门联动、社会效益明显的特征尤为突出;展示了华东民航气象中心与高校、科研院所、软件开发企业等联合,在数值预报系统建设、航空气象产品研发、强对流天气短临预报系统开发、视频反演能见度等方面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这些工作紧扣航空气象业务需求,为创新院后期开展航空气象方面的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报告结束后,创新研究院科研人员与陈志豪主任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双方均希望后期在针对航空气象的低能见度预警、新型探测设备应用等方面开展合作。

2021年6月9日,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路网运行处蔚晓丹处长、江苏省高速公路调度指挥中心汤海学主任到访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就交通气象方面开展合作事宜进行前期调研座谈,江苏省气象局服务中心副主任黄亮及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刘端阳,实验室骨干成员参加本次座谈。交通气象团队首席助理王宏斌博士向来访专家介绍了创新研究院整体情况及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的发展历程,从夯实交通气象观测基础、开创交通气象特色优势、推动交通气象示范规范等多方面展示了交通气象实验室的科研成果与科研实力。蔚晓丹处长、汤海学主任与实验室成员针对交通运输部对气象精确预测预警需求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热烈讨论,为实验室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思路,建议从保障路网通行安全、细化应急处置方案等具体需求出发,真正做到科研成果落地,为交通部门提供强有力的行业支撑,助力高速公路准全天候出行。

2021年6月10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罗德海研究员访问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所,在科技创新论坛做了题为“大气环流变异的非线性多尺度相互作用理论及其应用:海温和北极海冰减少对极寒天气的影响”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祝从文副所长主持。罗德海研究员的报告从国际上已有的外强迫、大气环流内部变化和中纬度天气气候之间联系的相关理论出发,引出了如何分析天气尺度波激发次季节大尺度环流异常的问题,介绍了大气阻塞、北大西洋涛动(NAO)和太平洋北美型(PNA)形成的行星尺度波与天气尺度波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多尺度相互作用统一理论模型(简称UNMI模型),为阻塞、NAO和PNA问题的解决开辟了一条新路。基于该理论模式所提出的经向位涡(PV)梯度的大小是联系北极和中纬度的桥梁,用模式解释了北极增暖对阻塞反气旋环流等周期、强度和移动的影响。参会科研人员、研究生等围绕报告内容与罗德海研究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UNMI模型,将对完善和优化气候所次季节至季节预测理论研究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2021年4月5日至6月20日,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斌与来自不同单位的34位科考队员搭乘“实验3”号科考船赴东印度洋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综合科学考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2010年设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印度洋综合航次”共享航次计划,目的是通过对东印度洋进行多学科综合交叉调查,深入对该海域海汽过程的认识,调查海洋大气环境特征变化,增强对该海域大气环流季节特征的理解。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于2010年组织实施了首次东印度洋海洋科学考察,至今已完成12个航次任务。东印度洋海洋-大气综合科学考察极大地促进了海洋、环境、大气等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获取了丰富的热带海洋大气环境观测数据,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武斌此行开展了海洋强对流闪电综合探测,这是国内首次针对海洋闪电的观测试验。此次试验主要是基于高时间分辨率高速摄像系统和高灵敏度闪电磁场变化测量仪,开展船载闪电综合观测试验,获取海洋闪电光学和磁场变化同步资料,建立海洋强对流闪电光电综合观测数据集,研究海洋强对流发生、发展演变过程中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演变规律和放电过程的细节特征,揭示海陆闪电放电特征差异及其机理。此次出海观测获取了东印度洋海域闪电光学和磁场变化同步资料,促进了闪电观测与海洋-大气研究方向的交叉和融合,还为后续开展海洋闪电精细化观测和建立两洋一海区域闪电监测网奠定了基础。

2021年6月22日,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举办了一场青年学术报告交流会,应气象探测团队首席助理诸葛小勇副研究员和高影响天气团队成员张树时助理研究员共同邀请,中央气象台短期预报副首席张夕迪工程师到访创新研究院并做了题为“2020年长江中下游极端梅雨特征和预报偏差分析”学术报告,创新研究院各团队成员参加了报告会。张夕迪工程师主要从事定量降水、灾害性天气以及中小尺度天气系统预报业务和研究工作。报告中,张夕迪工程师首先介绍了6—7月的极端梅雨案例,详细分析了极端梅雨的基本降水特征和大气环流特征,并从预报检验和偏差角度分析了数值模式应用的效果。张夕迪工程师表示,在日常预报工作中常用模式检验、集合预报、多模式对比应用等方法,但针对对流性降水强度和位置的预报结果仍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今后将把研究重点放在对流强度、极端事件的分析上,为预报工作解决难点问题提供技术支撑。与会人员就报告内容与张夕迪工程师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

2021年6月21—25日,生态与农业气象研究所王培娟副所长、谭凯炎、马玉平、王旗一行4人赴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的东北三省开展调研。结合线下与线上会议座谈以及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调研团先后在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和辽宁省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详细了解了农业气象模式在当地气象业务服务中的应用现状、发挥的作用以及未来的应用需求等情况。调研团成员马玉平副研究员介绍了气科院自主研发的“中国农业气象模式CAMM1.0”,现场演示了模式的运行过程,并与当地农业气象业务及管理人员探讨了CAMM1.0应用推广的方式方法。调研团还参观并详细询问当地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平台的相关内容。调研工作随后在当地的水利、农业等管理部门进行。在各省气象部门人员陪同下,调研团先后赴黑龙江省水利厅、黑龙江省农科院、吉林省通榆县农技推广站、辽宁省昌图县农村农业局、朝阳市农村农业局、植保站等部门,开展了当地农业种植及农田灌溉情的调研,并了解了农业生产部门或个体农户对气象精细化服务的具体需求。实地调研资料对农业气象模式的改进将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对中国农业气象模式CAMM1.0的进一步优化也将不断展开,以期使农业气象模式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生产气象保障服务、降低农业气象灾害、确保粮食高产稳产的重要工具。

2021年6月24—26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次季节—季节研究联合中心在北京召开了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联合中心的宗旨是合作创新,打造一流科研团队,提高我国次季节—季节预测能力。会议由气科院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所主办,祝从文研究员和李天明教授共同主持,来自气科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气候中心、天津市气候中心的科研业务人员和研究生共7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同时开设了网络会场。夏威夷大学王斌教授、北京大学钱维宏教授、中山大学刘飞教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凌健研究员,以及北京师范大学杨静教授应邀与会,并围绕MJO的传播理论以及模拟、中高纬度次季节波动、海气相互作用与季节内振荡的关系等方面做了特邀报告。研讨会安排口头报告22个,与会人员就MJO的物理机制及其数值模拟、数值模式次季节预报、极端事件等多个研究领域的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联合中心还为青年科研工作者的交流合作和研究生培养搭建了良好的学术平台,此次学术研讨会共有18名研究生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墙报展示。

2021年7月12日,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第一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南京召开。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创新研究院理事会理事长宇如聪在讲话中指出,在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南京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创新研究院建院开局工作稳定推进、成效显著,下一步要明确定位、砥砺前行,遵循“国际标准、国内示范、江苏先行”的定位,以高标准高质量做好气象科学研究工作。会议听取了创新研究院2021年上半年工作进展报告,审议通过了创新研究院法定代表人变更事宜,各理事会成员分别就创新研究院年度工作进行咨询并提出建议。宇如聪副局长围绕新时期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体意见,要充分促进科研和业务紧密结合,发挥自身优势,持续做好大风强对流天气和交通气象科学研究,面向各级需求、服务江苏地方经济发展。要合理规划好创新研究院科研能力建设,尽快打造出亮点成果,强化卫星遥感数据开发,加快多尺度模式成果研发及应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展现创新研究院的风采。创新研究院未来要尽快形成一套持续稳定发展的举措,关键做到管理、专家等理念一直保持先进;要充分发挥平台优势,与高校、企业建立广泛合作,强化人才培养,进一步打破唯职称、唯资历的旧标准,以能力和水平为先,不拘一格提拔人才。

2021年7月12日,气科院机关和大气成分所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联合策划举办了全院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联合学习报告会。张小曳院士应邀为全院青年人员做了题为“我国碳中和战略意义及气象青年使命担当”的报告,院党委副书记李慧出席活动并讲话,院机关联合青年理论学习小组领学人王皓哲副处长主持报告会,各研究所及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线上聆听了报告。张小曳院士的报告以“合道而顺德的发展之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为国家需求而科研,让人生与时代环环相扣”3个主题,从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及绿色低碳发展等多重关系角度,结合中国气象事业的使命与担当,介绍了我国碳中和的前进方向,对今后产业格局的影响,以及科研人员在国家战略问题下的人生选择等问题。张院士从基础的科学概念切入介绍了人类活动对于天气和气候的影响,通过回顾温室气体观测背后的故事及IPCC国际关注的故事,引出我们国家碳中和目标,是通过平衡人为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去除量,或者完全消除人为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净二氧化碳零排放。张院士指出,碳中和是我国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中国气象局的科技人员尤其是气科院的科技人员应扎扎实实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高质量推出研究成果,力争在重大问题研究上不断取得突破。碳中和中的科技问题主要集中在替代、增汇和效果评估等几大方面,他认为气科院具有扎实的科研基础、完备的科研条件,有能力也应当在碳源汇动态变化、风和光能源利用以及碳中和对天气、气候变化和环境影响等研究工作中牵头并做出巨大贡献。最后,张院士从他求学、治学的历程和感悟出发,勉励青年科研人员要培养恒心和定力,力戒浮躁浅薄,要树立远大理想,坚持为人民服务,不忘科研初心,将自己的人生选择同国家发展大势紧密结合。

2021年7月14日,应气象探测团队首席助理诸葛小勇副研究员邀请,英国雷丁大学顾剑峰博士在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举办的年度第2期气象科技论坛上做了题为“Intensification of Idealized Tropical Cyclones in Directional Shear Flows: Balanced Dynamics and Role of Moist Convection”(方向性切变环境中的理想热带气旋增强机制:平衡动力学及湿对流的作用)的学术报告。论坛由高影响天气研究团队首席助理王明筠副研究员主持,各单位相关科研人员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了报告会。顾剑峰博士主要从事台风动力学、对流动力学及参数化、大涡数值模拟和大气热力学等研究,在多个大气科学权威学术期刊发表文章10余篇,主持及参与多个自然基金项目。报告主要从平衡动力学及湿对流在其中的作用两个方面阐述了理想热带气旋在方向性切变气流中的强度变化。报告指出,当环境气流的切变方向随高度发生变化时,即使深层垂直风切变完全一致,热带气旋的结构及强度变化也会呈现非常显著的差异;由方向性切变气流强迫出的随高度变化的涡旋倾斜所驱动的平衡动力学响应是影响结构差异的根本动力学机制;湿对流的组织、涡旋倾斜和移动,以及非绝热对流加热之间的反馈过程进一步放大了平衡动力学过程中的结构差异,造成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不确定性。报告结果为理解实际台风个例中不符合经典理论的非对称结构特征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指出强风切变下台风发生快速增强的一种新的可能途径,为进一步理解垂直风切变影响下台风强度变化的不确定性提供了新的视角。最后,参会人员就报告内容与顾剑峰博士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

2021年7月15日,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举办2021年度第3期气象科技论坛,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交通气象研究团队首席刘端阳特邀江苏省气候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谢志清、江苏省气象台高级工程师陈圣劼做学术报告,报告题目分别为“学习算法的中小河流暴雨洪涝风险评估预警技术”和“江苏强降雪事件成因机理及雪深影响因子研究”。此次论坛由交通气象研究团队首席助理王宏斌主持,相关业务和科研人员参加了报告会。谢志清正研级高工在报告中介绍了洪涝风险预警的业务需求以及关键科技问题和解决方法,并从气象业务实际需求探讨了机器学习算法的应用,通过致洪暴雨的天气学特征、淹没情景模拟和洪涝风险3个部分详细解释了特征因子与模型的选择,将致灾和灾损对应,努力提高洪涝风险评估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水平。陈圣劼高工从预报员角度分享了她对强降雪灾害性天气的研究,以江苏强降雪事件为例分析了成因机理与积雪深度影响因子,最后与大家探讨了双偏振雷达观测数据在降雪预报中的应用。报告结束后,青年学者与2位专家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2021年7月16日,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在西安阎良组织召开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项目新舟60国家作业飞机(B-651N)交付状态验收会,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空军工程大学及山西、甘肃、陕西、宁夏、青海和新疆等省(区)气象局专家参加会议。与会专家听取了项目汇报后认为,新舟60国家作业飞机(B-651N)的研制、生产、改装、试飞等过程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其飞行、大气和云降水探测、催化播撒、空地通信、任务系统供电、机载设备系统集成与改装性能符合项目初步设计和合同要求,可承担作业播撒、科学试验、效果评估、重大活动保障等业务科研任务。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交付验收。随着西北人工影响天气项目2架新舟60国家作业飞机的正式交付,将切实提高西北地区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机作业能力和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下一步,各方将继续加强协同合作,确保飞机高质量运行,建设效益达到最大化,尽快在西北地区乡村振兴、生态建设以及“十四运”等重大活动保障方面发挥经济与社会效益。

2021年6月15日至7月28日,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子专题“西风—季风协同作用与青藏高原强对流及闪电灾害”的支持下,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复旦大学雷电团队在郑栋研究员的带领下,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气象局合作开展了三维闪电探测网的建设和夏季高原闪电活动观测试验。那曲是高原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重要的虫草产区和畜牧业区。那曲地区是高原腹地对流活动和闪电活动最为活跃的区域,其雷暴过程具有发展迅速、持续时间短、空间尺度小的特点,因此其包含闪电等灾害天气的预警预报较为困难。此次高原试验期间,实验室雷电团队携带自研的新一代电低频电场探测阵列(LFEDA)和雷电临近预警系统,在海拔4500~5000 m那曲北部雷暴和闪电活动高密度区建设了包含10个子站的闪电探测网,在那曲气象台搭建了雷电临近预警平台,初步形成了在那曲当地开展三维闪电活动观测和雷电临近预警的条件。雷电临近预警系统通过融合应用多种气象观测资料,给出0~1 h雷电发生概率产品,是国内首个专业化的雷电预警服务系统,多年来通过不断研发和完善,已经更新了多个版本。野外试验期间,实验室姚雯正研级高工为那曲市气象台安装了该系统,并进行了调试和教学培训。通过雷电临近预警系统在高原地区的试运行,雷电团队将优化系统在高原地区的参数设置,为正式投入服务奠定基础。

2021年7月30日,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气象中心和河南省气象局在北京联合组织召开“21•7河南极端暴雨研讨会”,围绕暴雨过程的机理、预报和服务及防灾减灾工作开展研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陈联寿,中国科学院院士穆穆,来自中国气象局、应急管理部、水利部、河南省科技厅和省教育厅等单位的代表,以及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郑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参会。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与会,气科院院长端义宏主持会议。会议设有河南省气象局和湖北省气象局分会场,并开通了直播,参加直播的人数超过1500人。围绕2021年7月17—22日河南省极端暴雨过程会议安排了3个主题报告,分别由国家气象中心的陈涛首席、河南省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郑世林处长、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梁旭东主任就河南极端暴雨天气实况、物理过程、预报难点和多尺度机理进行了交流,与会专家就此次极端暴雨过程分析的着眼点、下一步科研和业务工作的重点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专家认为,“21•7”河南极端暴雨发生在大气环流形势异常的背景下,并受到多尺度系统和地形等影响,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复杂的科学问题。以河南暴雨为例,在极端暴雨的形成机理、数值预报、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影响等方面,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与会专家建议,针对此次极端气象灾害过程,要利用好前期参与各项国家重大科学项目中积累的对灾害天气形成机理的科学认识,对此次过程进行系统、多角度和多方位的分析,更加深刻地认识其过程的物理特征和极端性,为以后的极端天气过程的预报预警提供参考。

2021年7月15—31日,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研究团队组织多家单位开展了首次青藏高原气象与环境移动观测试验。参加单位包括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西宁市气象局、玉树州气象局、达日县气象局、拉萨市气象局、林芝市气象局、波密县气象局以及北京瑞蒙特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厚力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2019年初,徐祥德院士提出了大气三维结构综合动态探测思路,经过2年多的试验方案设计、仪器选型调研、观测平台研制等前期准备,实施了本次观测试验。通过搭载微波辐射计、太阳短波和长波辐射表、气溶胶激光雷达、MAX-DOAS在线监测系统、气象与环境微站等仪器设备,获取了中国东部灾害天气上游强信号区——青海和西藏东南部高时空分辨率的温湿度和水汽三维结构信息以及气溶胶光学厚度与SO2、NO2柱总量等大气环境动态探测资料,首次实现了青藏高原地区气象与环境的移动垂直探测,为发展“线-面”结合的大气三维结构动态探测信息群优化提取与融合同化新技术、研究青藏高原地区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形成机理和下游地区灾害天气的预报改进技术,以及大气环境的时空演变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试验期间途经海拔高度在4700 m以上的米拉山、巴颜喀拉山、玛崩山等垭口以及天气多变的三江源、川藏公路地区,科考队员们克服缺氧、烈日和寒风等困难,及时解决仪器故障、做好观测记录,保障了观测试验的顺利进行。

2021年7月27日至8月4日,由气科院徐祥德院士任总指挥,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所长周秉荣任副总指挥,气科院、长江科学院西宁分院、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等单位联合组成的三江源区综合科考分队,围绕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任务,先后赴青海省的海北、海南、玉树、果洛等地开展野外科学考察。考察队一行驱车从西宁市出发,一路考察了祁连山东段的垂直植被分布、岗什卡雪峰的环境、水位连续回升的青海湖流域、共和盆地的风沙地貌,途经黄河源头、长江源头干流段的通天河、澜沧江源头支流的子曲河,翻越了海拔4800 m的巴颜喀拉山,攀登并近距离目睹海拔4700 m的阿尼玛卿雪山、冰川,历时9天圆满完成考察任务。考察队调研了中国气象局生态气象野外试验基地海北站及隆宝站等基层气象台站的冻土、土壤湿度观测等设备。重点考察了青藏高原东部不同海拔梯度下高寒植被与季节性冻土环境变化,调研了三江源及周边地区植被、生态环境、湿地面积、湖泊数量、冰川冻土等固态水体的变化现状及对“亚洲水塔”水分循环变化的影响。探讨了青藏高原东部山谷地形与河湾区云降水形成原因,分析了季节性冻土形成维持机制。考察队还探访了国家能源集团国能青海黄河玛尔挡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调研讨论了区域气候对水库布设的影响及水电调蓄对周边地区旱涝灾害及生态影响等问题。考察结束后,在西宁市召开了科考总结研讨会,会议由青海省气象局副局长高顺年主持,青海省科技厅领导到会。徐祥德院士做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计划与科考进展”的报告,重点介绍了科考的内容、科学目标和取得的进展,并提出了三江源水循环及生态观测建设与布局的新思路。长江科学院西宁分院谭德宝院长做了题为“气候变化对三江源区水循环及生态环境影响科学考察与科学应对思考”的报告,提出了加强三江源区天—空—地—水立体观测的建议。青海省气象台、气候中心及气科所的负责人分别介绍了青海省气象业务和科研情况。

2021年8月初,青藏高原与极地气象科学研究所在西藏自治区嘉黎县圆满完成了边界层梯度通量观测站的建设工作。嘉黎边界层梯度通量观测站的规划建设得到了中国气象局各级主管领导的高度重视,是气科院与西藏自治区气象局联合支持“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计划、推动青藏高原野外观测科学试验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嘉黎边界层梯度通量观测站位于西风与季风交汇地区的冰川环境背景下,在该站进行复杂下垫面边界层通量和陆气相互作用观测,有助于深入认识高原亚寒带季风湿润气候特征,补充完善青藏高原区边界层通量综合观测网,填补高原中东部那曲地区边界层科学试验观测站的空白,是中国气象局高原科学试验观测基地建设的重要一环。此次在嘉黎建立的梯度通量观测站的观测要素包括:5层空气温湿度、5层风速和风向、5层土壤温湿、土壤热通量、光合有效辐射、净辐射、雪深、CO2/H2O通量等。观测内容的制定前期经过专家组论证科学合理,能够实现对该典型区域陆气相互作用过程的系统性观测。

2021年8月5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局直属机关党委书记沈晓农同志亲临大气成分与环境气象研究所,将中央和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奖章、荣誉证书和奖金颁发给孙俊英同志。直属机关党委张俊霞副书记,气科院端义宏院长、李慧副书记出席。 沈晓农副局长着重介绍了中央和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大会的盛况,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次大会的重视,并殷切希望成分所党员同志向榜样看齐,再接再厉,为新时代下我国的气象事业奉献出更多更大的力量。端义宏院长也对孙俊英同志表示祝贺,赞扬其兢兢业业、长期坚守科研岗位的工作态度与作风。

2021年8月11日,北京科技大学王存海副教授应邀访问气科院,并做了题为“参与性介质内偏振辐射传输的数值解法”的学术报告。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卫星团队首席科学家翁富忠教授主持报告会。王存海副教授主要从事光热辐射传输、微纳尺度导热、耦合流动传热等方面研究,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他从辐射光线的偏振特性进行阐述,详细分析了求解参与性介质内偏振辐射传输的多尺度数值解法,以及这些数值方法在求解非均匀介质中瞬态矢量传输的具体应用案例。相关领域的学者和研究生通过线上和线下等方式参加了此次报告会,针对王存海团队开发的参与性介质内偏振辐射传输的多种数值解法应用到中国快速辐射传输模式ARMS中的前景,气科院卫星团队成员与王存海副教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2021年8月,气科院对“极地大气科学野外观测基地”等7项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组织开展了验收工作,最终7项项目全部通过验收,其中“极地大气科学野外观测基地”项目获得优秀。(1)丁明虎研究员主持的“极地大气科学野外观测基地”项目建设了2个地面气象业务观测站、1个极地梯度观测站、17个低温/超低温自动气象站、1个大气本底站、1个臭氧总量业务监测站的极地综合监测体系,在超低温观测技术等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基于此气科院在极地气候变化评估、多圈层相互作用机理、大气环境变化及其源汇特征研究等方面取得快速进展。(2)周广胜研究员主持的“固城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基地建设”项目重点解决试验基地正常运行所必须的作物灌溉给水管道改造、模拟作物适应气候变化的大型人工气候箱购置、大气成分观测场建设等,保障了业务观测、科学试验及数据传输的正常高效运行。(3)张阳研究员主持的“广州野外雷电试验基地建设及试验”项目补充及建设了人工引雷试验场和高建筑物闪电观测站的基础观测条件,研发了实时低频全闪探测网和新一代连续干涉仪,并引进了闪电成像阵列等。建立的相关观测数据集支撑并促进了雷电及雷暴的前沿研究。(4)刘伯奇副研究员主持的“次季节至季节气候预测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揭示了三大洋海温异常共同影响东亚季风环流、中国降水和气温次季节变化的机制,建立完善了季节至次季节中国夏季降水和冬季温度多因子统计降尺度预报模型等,完善了亚洲大范围降水和气温异常成因动力诊断和数值模拟平台(VIADAS),并通过了中试项目准入申请。(5)容新尧研究员主持的“高分辨率海陆气冰耦合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完成了对CAMS-CSM模式的系统评估,建立了ESGF-node数据发布节点并成功发布CAMS-CSM的CMIP6数据,发展了基于CAMS-CSM模式的高分辨率耦合模式系统,发展海洋和大气同化系统,完成了39年气候回报试验,实现了实时滚动预报并应用于汛期气候预测。(6) 周莉研究员主持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气象归因研究”项目构建了植被生态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提出了植被生态质量变化气象贡献率和人为贡献率分离的方法,发展了植被生态质量变化的气象贡献率评估技术,研制了针对生态文明绩效考核需求的气象条件贡献率评价系统。(7)楼小凤和苏正军研究员主持的“吸湿性催化剂对暖云过程影响室内试验研究”项目在国内首次开展了气溶胶和吸湿性催化剂的膨胀冷却核化过程及其对云滴谱参数影响的室内试验研究,并优选吸湿性催化剂和催化技术方法,搭建了我国研究暖云成云过程和吸湿性催化剂的实验研究平台。

2021年9月6—8日,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2021年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圆满召开,宣告全球首个以大数据服务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国际科研机构成立。2021年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该中心的成立是中国为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实质举措,为全球科学家参与和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开幕式当天“地球大数据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监测和评估成果展”正式开展。气科院赵俊芳研究员的案例“森林固碳作用大”入选SDG13气候行动并参加展览。SDG13气候行动的主要目标是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展览期间,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院士和原院长白春礼院士、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郭华东院士等领导和专家参观了赵俊芳的“森林固碳作用大”展板,并针对我国森林固碳潜力科学问题进行了讨论。

2021年9月9日,气科院举办了以“基于微波遥感的旱涝监测”为主题的科技创新论坛(第335期),邀请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李贵才研究员、北京大学万玮博士和气科院生态与农业气象研究所房世波研究员做了学术报告。来自气科院、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大学等高校及科研单位的多名教授、学者及研究生参与了学术交流,房世波研究员主持了论坛。李贵才研究员做了题为“风云气象卫星晨昏轨道卫星及其应用潜力”的报告;万玮博士对利用GNSS-R卫星数据反演土壤湿度的方法进行了介绍;房世波研究员做了题为“干旱和涝渍的卫星遥感监测方法”的报告。与会专家围绕微波和热红外遥感的旱涝监测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交流与讨论。报告会后召开了房世波研究员担任项目负责人的风云卫星应用先行计划2021项目“FY-3E微光成像和GNOSⅡ反射信号监测火点、洪涝和干旱”的启动会议,项目组人员就任务分解、阶段性目标和预计成果产出进行了讨论和计划落实。

2021年9月10—13日,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第6届中国气象装备与服务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举办,本届展会的主题为“智慧气象服务东盟”,突出数字经济合作框架下“一带一路”国家共同防御气象灾害的理念。“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与服务”是本届展会主题板块之一,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联合中航西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飞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三维时空三家企业共同参与,通过新舟60国家作业飞机和空中国王350国家作业飞机模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VR虚拟体验、视频、展板、宣传册等多种方式展示了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项目的成果。此次成果展示,吸引了中国气象局领导、行业专家、媒体以及众多观众的目光,成功展示了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项目的成果、中国人工影响天气重大技术装备与科技水平,有助于使我国先进的气象装备“走出去”,从而不断推动中国以及东盟国家气象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2021年9月16日,中国气象局公布了2021年气象科技活动周的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展项评选结果。由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发的 “人工冰晶模拟系统”被评为气象科技活动周武汉主场优秀展项。2021年5月22—28日,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参加了气象科技活动周武汉主场活动,通过人工冰晶模拟系统向公众形象直观地展示了人工影响天气的原理。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进行的人工增雨(雪)工作主要是针对层状云进行作业,其基本科学依据是Bergeron(贝吉龙)过程,人工冰晶模拟系统模拟和演示了此过程,可对碘化银人工催化原理和过程进行直观的展示。有趣的试验和美丽的人工冰晶吸引了很多观览者的目光,除了为公众讲解外,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也积极参与了气象科技周的网络直播活动。

2021年9月6—17日,为提升极地气象考察队员的业务能力,保障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队气象考察顺利进行,气科院联合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举办了为期2周的气象业务培训班。来自山东省气象局、湖北省气象局、云南省气象局和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预选队员参加了培训。培训主要分为3个部分:气象观测培训、大气成分培训和南极天气预报培训。青藏高原与极地气象科学研究所卞林根、逯昌贵、汤洁、郑向东、张东启、丁明虎、田彪、张文千、朱孔驹和马文哲老中青三代参加过南极考察的“极地人”担任培训班主讲老师。在他们的讲授下,队员全面学习了极地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和仪器维护维修、大气成分仪器操作、故障排除和数据处理、地基探测等气象业务知识和技能。2021年9月17日进行了结业考试,队员们以满意的答卷完成了培训,为将来为期1年的考察做好了知识和技能储备。

2021年9月23日,人工智能气象应用研究所召开学术交流会,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台的访问学者张肃诏应邀做了学术报告,会议由王亚强所长主持。张肃诏介绍了自己之前的科研工作,包括基于雷达数据的水平和质量控制算法,宁夏典型工业重污染过程和成因分析,随机森林在宁夏汛期分级降水的应用,贺兰山暴雨过程的环境客观分型特征和应用CNN-LSTM模型对暴雨的研究等,研究内容广泛,令人耳目一新。与会者针对张肃诏报告中的科学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建设性的改进意见。王亚强所长结合团队的科研工作方向给予了指导和总结。

2021年9月24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经济作物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及防灾减灾关键技术”项目中期检查会在北京召开。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项目监督处蔡彦虹副处长、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科技项目处任颖副处长、气科院高云副院长等领导参加了会议。会上项目负责人王春乙研究员针对项目任务完成情况、重要研究进展以及下一步研究重点进行了汇报。专家组成员听取汇报后认为,项目各项研究工作达到了中期考核指标要求,通过中期检查。截至目前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制了主要经济作物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动态评估理论与方法,构建了基于灾变过程的主要经济作物气象灾害指标体系,研发了主要经济作物气象灾害精细、动态监测预警技术,研发了主要经济作物抗逆减灾生化制剂,制定了经济作物综合减灾技术,研发了主要经济作物气象灾害天气指数保险,开发了经济作物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服务平台。根据研究成果发表论文45 篇,SCI 14篇,出版专著2部,编制图集1部,制定标准3项,获批软件著作权19项,获取专利19项。综合防控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约14.67万公顷,培训人员1500人以上,制作主要经济作物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专题服务产品140余份。

2021年9月26日,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符淙斌院士主持,来自气象部门、科研院所、知名高校的学术委员会委员、特邀专家和会议承办单位领导出席会议。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刘端阳做了创新研究院年度进展报告。对此,与会领导和专家在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针对人才队伍建设、团队协同发展、应用成果输出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与会专家建议,创新研究院要进一步围绕方向、凝练目标,在创新上寻求突破,在团队上加强合力,在特色上打造品牌,在应用上对标业务急需,在支持上争取多渠道,在机制上更加灵活。要更加充分利用江苏区位优势,努力打造国家级大气科学研究的创新平台,为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先行先试的经验,为业务服务提供核心技术支持。

2021年9月27日,中国外交部发布了“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1)”。该报告围绕零饥饿、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可持续城市和社区、气候行动、水下生物、陆地生物等目标,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场景,展示了包括单一指标进展评估和多指标综合评估的研究成果。该报告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现持续贡献中国科技界的一份力量。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设立SDG13“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简称:气候行动),主要聚焦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影响,提高应对能力。气科院赵俊芳研究员的案例“气候变化对中国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入选SDG13气候行动。案例基于国际共享数据集,利用基于个体生长过程的森林碳收支模型进行了1981年以来中国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的动态评估。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潜力巨大。其中,2011—2019年期间中国森林年平均净生态系统生产力为0.199 Pg(C)/a。案例研究结果可为准确评估森林在调节全球碳平衡以及维护全球气候等方面的碳汇作用,为中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信息支持,也为正确评价中国森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及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等提供科学依据。

2021年9月27日,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气象部门高级专家研修班学员在气科院大气成分与环境气象研究所车慧正所长的带领下,来到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及14层观测平台进行了体验式教学。车慧正研究员首先详细介绍了实验室的发展历史以及成分所在基础观测、实验室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现状。随后带领各位专家参观了气溶胶组分分析实验室、温室气体实验室等,介绍了各个实验室的大型仪器,并对部分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参观过程中,专家们纷纷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与车慧正研究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表示此次参观对于未来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1年9月27—28日,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2020—2021年度学术年会在南京召开。年会现场有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河海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学者,中国科学院、上海台风研究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中科曙光南京研究院、阿里巴巴达摩院等科研院所、有关企业和部门业务单位的专家、技术人员200余人,同时通过腾讯会议、Bilibili直播方式参会累计近万人。开幕式由创新研究院院长费建芳主持,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科协、南京市科技局等领导到会致辞。此届年会以“求是创新,协同发展”为主题,聚焦学科前沿进展、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当下气象核心业务关键问题。主会场邀请吴国雄院士等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做了特邀学术报告,内容涵盖天气气候、数值模式、卫星遥感、大气环境、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预报技术与决策服务等方面。年会还设置了高影响天气、数值天气预报、大气探测3个分会场进行专题学术交流。此次年会学术报告精彩纷呈,提问踊跃,互动积极,学术氛围浓郁,为气象相关科研业务人员提供了一个展示科研成果、探讨学术问题的交流平台。

2021年9月28日,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杨崧教授应邀访问了气科院,并做了题为“太平洋经向模态对ENSO作用的不确定性来源和未来预估”的学术报告。杨崧教授在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全球季风、大气-海洋-陆地相互作用和气候可预报性等领域取得了多项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创立了季风与厄尔尼诺相互作用动力学的新理论,并提出了目前全球季风研究和业务应用上最为广泛的韦伯斯特-杨崧指数。杨崧教授的最新研究发现,太平洋经向模态(PMM)的强度及其影响ENSO的效率具有正负非对称性,与风-蒸发-海温反馈和夏季深对流响应机制的正负差异有关。PMM影响ENSO的效率也受到海洋热容量先决条件的调控,即PMM对ENSO的影响主要是调制作用,并不能决定ENSO的潜在发展趋势。全球增暖能够增强风-蒸发-海温反馈的效率,从而增大PMM对ENSO的作用效果。该研究一方面明确了PMM对ENSO作用效率的正负非对称性和PMM对于ENSO发生发展的调制因子角色,为PMM应用于ENSO预测提供了参考;另一方面,发现了PMM对ENSO作用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增强趋势,指出了PMM应用于ENSO预测的必要性。青藏高原与极地气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任宏利研究员主持会议,来自气科院、国家气候中心等多家单位相关领域的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并就报告内容及其他科学问题与杨崧教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2021年9月28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方翔副主任、卫星中心遥感应用室吴晓京副主任和王新研究员、卫星气象研究所寿亦萱研究员一行到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开展专题调研,江苏省气象局观测与网络处黄世成副处长、创新研究院曾明剑常务副院长和有关研发团队科技人员参加了座谈会。方翔副主任首先就近期中国气象局党组和庄国泰局长关于加强气象卫星在强对流、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预报及数值模式中应用的指示精神、卫星中心目前在相关工作中的现状和下一步计划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介绍了风云卫星先行计划有关情况,希望通过风云卫星先行计划的实施,产生一批先进的算法和技术,提高风云卫星定量应用水平,并在执行过程中对相关的创新激励机制进行积极探索。创新研究院郑媛媛正研级高工、诸葛小勇博士、李昕博士、王宏斌博士分别就卫星资料在天气监测、短临预报、数据同化、交通气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汇报。方翔副主任肯定了创新研究院在气象卫星应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就双方建立卫星遥感新技术互通合作渠道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闵敏教授、河南省气象台王新敏台长应邀参加了座谈会。

2021年9月29日,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和江西省气象局在江西九江联合召开了2021年国家(庐山)云雾物理试验基地外场观测试验启动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32021部队,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北京市气象局,河北省、宁夏和安徽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江西省气象部门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以及相关设备厂家和软件公司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考察了庐山试验基地各观测点及现有设备布设情况,听取了2021年庐山外场试验方案汇报,并为今年试验顺利开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庐山地处典型东亚季风气候区,是良好的云雾降水观测试验场所。庐山云雾站自1959年成立以来便开始云降水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于2015年恢复云雾-降水观测。依托正在进行的庐山云雾物理试验基地建设,2021年初完成云雾站观测平台和办公环境改造,并继续开展持续观测。庐山云雾物理试验基地由庐山云雾试验站、庐山气象局、庐山市气象局、柴桑气象局和仰天坪与小天池等多个山顶和山脚观测平台组成。此次启动的庐山云雾-降水观测试验,以庐山云雾站现有观测设备为基础,利用山上、山下其他站点现有观测能力,联合江西省气象局共同开展立体的秋冬季云雾-降水加强观测,同时将基地建设与相关科研项目结合,加强天然云雾宏微观结构研究,旨在为正在开展的庐山云雾物理试验基地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021年10月11日,科技部公布了批准建设的69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名单,依托气科院建设的中国气象局固城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位列其中。国家野外观测站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野外观测站面向社会经济和科技战略,依据我国自然条件的地理分布规律布局建设,是科技创新、学科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平台。2018年1月,固城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被确定为中国气象局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后,固城试验站围绕国家粮食生产安全气象保障服务需求,针对粮食作物生产的数量、质量与经济效益,以华北平原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农业气象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农业气候资源与农业气象灾害为切入点,瞄准农业气象学、农业生态学、生态气象学国际发展前沿,以水、土、气、生等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环境保护为目标,利用现代新技术,重点开展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气象条件与生态系统的野外监测和试验,研究农业气象指标、农业气象灾害影响与风险以及气候环境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适应评估的新技术与新方法;开展农业气象观测监测新方法与技术的研发、中试、示范和推广应用;开展农业气象的基础教学和在职培训以及科普工作。经过多年建设,固城试验站已形成集野外监测、科研、试验、示范、教学和科普于一体的综合支撑平台。

2021年10月14日,中国海洋大学陈显尧教授应邀访问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所,并做题为“北极快速变化可能的动力学机制”的报告,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所苏京志研究员主持报告会。陈显尧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要从事海洋环流与气候变化研究,包括海洋年代际变异机制、海气相互作用、全球海平面变化、极地海洋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等方面,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Nature Climate Change等高影响期刊上。陈显尧教授此次报告聚焦北极快速变化的成因这一国际热点问题,报告系统梳理了北极快速变化机理的研究现状、科学挑战,并给出详细解读。结合观测数据和CMIP模拟结果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北大西洋多年代际的振荡可以通过海洋内部的热量输送影响北极海温变化,从而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在多年代际时间尺度上调制北极变化的快慢。来自气科院多个部门的相关领域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并围绕报告主题展开热烈讨论。此次报告会对促进气候变化背景下气候系统变异成因机理研究,以及拓展对外合作将发挥积极作用。

2021年10月15日,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所召开2021/2022年冬季气候预测会商研讨会,会议由祝从文副所长主持,李建所长出席会议。基于气科院气候系统模式(CAMS-CSM)动力预测结果,蒋宁副研究员提出了未来ENSO预测意见,并根据当前海气相互作用特征和机器学习预测结果,预测2021年“拉尼娜”将继续影响。刘伯奇副研究员基于历史气候变化事实、CAMSASPS定量化统计预测,综合考虑北极海冰、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南太平洋SSTA等因子的影响,结合CAMSCSM动力预测结果和国际多模式集合结果、不确定性分析等,形成对2021/2022年冬季全国气温和降水异常的预测意见。基于此次会商研讨预计,2021/2022年冬季“拉尼娜”影响将持续,全国气温将以整体偏暖为主,但新疆西北部和东北北部气温可能异常偏低,同时呈现“前冬冷、后冬暖”的气候格局;降水方面全国整体以“北多南少”为主,冬季需重视全球变暖背景下“拉尼娜”事件对我国北方极端寒潮和南方干旱气候事件的可能影响。

2021年10月19—20日,由气科院生态与农业气象研究所“农业气象灾害创新团队”主办、安徽省农业气象中心承办的“农业气象创新发展学术交流会”在安徽合肥召开。来自气科院、国家气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宁夏、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区市气象局相关领导和专家80余人出席会议。安徽省气象局副局长汪克付到会致辞并宣布会议开幕。围绕“农业气象创新发展与防灾减灾”会议议题,与会专家共做了7个特邀报告、22个大会报告的深层次的交流与讨论。气科院王春乙研究员以 “农业干旱研究”为题、安徽省副局长汪克付以“新时代气象为农服务发展思考与安徽实践”为题做了特邀报告,气科院霍治国研究员以“葡萄旱涝灾变过程解析与指标构建和风险评估”为题做了大会报告。交流会研讨了农业气象研究前沿进展,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作物模型与数字农业气象研究与应用,农业气象灾变过程模拟与解析,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与综合防控,智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特色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及提质增效气象服务和长三角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等相关问题。最后,农业气象灾害创新团队首席霍治国研究员介绍了团队在过去一年内所取得的成果。

2021年10月18—22日,由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姚聃、吴翀、孙溦、胡皓、魏传文、石怡宁、张帆、范慧怡8人组成的“筑梦新气象”青年调研团,赴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开展为期1周的调研实践活动。本次调研的主题为“气象科技创新在灾害天气预报预警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调研团深入走访了业务单位、科研院所、高校、科技企业和中小学。在广东省气象台、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深圳市气象台、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中心(深圳气象创新研究院)和西涌气象观测基地,调研团深入考察了气象科技成果在业务实践中的转化和应用情况,全面了解防灾减灾一线对于气象科研的需求。在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调研团与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代表交流座谈,共同探讨气象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以及高校与气象部门开展深入合作的前景。在珠海纳睿达气象科技有限公司,调研团考察了相控阵雷达等高新技术在气象科研业务中发挥的作用。在南方科技大学附属中学,调研团成员胡皓和吴翀分别以“气象卫星:从星辰大海守护我们的家园”和“天气雷达:灾害天气预警的重要手段”为题为中学生们做了科普讲座,并解答了充满好奇心的同学们关于气象防灾减灾的各种问题。此次调研活动不仅开拓了青年科研工作者的视野,也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肩负的重要使命。气象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气象科技创新不应该只是坐在办公室写论文,而是应该紧密结合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用科学探索解决实际问题。

2021年10月28日,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与中科曙光南京计算技术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署仪式暨揭牌仪式在南京举行。创新研究院院长费建芳、中科曙光江苏公司副总裁刘华、南京大学等相关单位代表出席仪式。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营商环境部副部长程思亮在致辞中表示将全力支持双方合作,希望双方的合作为南京创新名城建设注入新活力。费建芳院长在讲话中感谢中科曙光公司为合作所做的前期工作,并简单介绍了创新研究院的定位、发展目标、团队设置等情况。刘华副总裁期待未来将在智慧气象、气象科技与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培养,实现互利双赢。创新研究院院长助理李昕与中科曙光南京计算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左洪年代表合作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费建芳院长与刘华副总裁共同为“气象科技与人工智能应用联合实验室”揭牌。双方将围绕智慧气象安全可控先进计算中心和人工智能学习平台、气象高性能计算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等重点内容,开展全方位和深层次共建合作,着力构建全国领先的气象科技研发中心和高性能先进计算产业。

2021年10月28日,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技部联合表彰了93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97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气科院张小曳院士获得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张小曳院士曾任气科院副院长,是第一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承担国家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多项,在亚洲沙尘暴形成机制与数值预报技术、中国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与雾-霾联系机制及雾-霾数值预报技术等方面取得系统性创新成果并得到广泛应用。2020年1月牵头组建了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作为中心主任承担着国家化学天气预报核心技术研发重任。张小曳院士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力,任世界天气研究计划/国际沙尘暴研究发展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主席、世界气象组织国际沙尘暴预警咨询系统亚洲区域科学咨询委员会主席、国际环境污染与大气化学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球大气观测计划/气溶胶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世界气象组织国际沙尘暴预警咨询系统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开放领域专家组环境污染与大气化学计划联合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任中国工程院大气国十条总体专家组成员、国家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大气复合污染重大研究计划总体专家组成员、大气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计划总体专家组成员、环保部清洁空气研究计划总体专家组成员、环保部全国环境监测技术委员会委员。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获诺贝尔和平奖-集体奖。完成了1项国家标准、9项行业标准、19项软件著作权。已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SCI收录240余篇, SCI他引1.3万余次,9篇为ESI高被引论文,过去10年间发表论文被引频次在Web of Science中位于同学科前1%,2021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2021年10月29日,气科院在北京召开《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建设方案》研讨会。中国气象局职能司、国家级业务单位、区域海洋气象中心、科研院所等单位的20余位专家出席会议。会议重点研讨了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未来发展规划和建设重点任务。海洋气象研究院筹建办公室汇报了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建设方案。随后与会专家从功能定位、总体布局、建设内容、用人机制、交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讨论,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端义宏院长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成立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是中国气象局党组为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加强海洋气象保障和推动气象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气科院及筹建组各成员单位希望通过听取各方对强化海洋气象研究及建设方案本身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海洋气象研究院的定位和建设任务,高起点推进海洋气象研究院的建设。感谢各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对建设方案提出的宝贵意见,后续气科院与各成员单位将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完善建设方案,在职能司的指导下及业务单位和各区域海洋中心省(市)局的大力支持下,利用国家和地方的海洋科技、人才、产业聚集优势,从机制上联合部门内外优势科技力量,推动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建设运行,努力将其打造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海洋气象科技研发中心。

2021年11月2日,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项目“北方冬小麦精细化土壤墒情和灌溉预报技术研究”验收会。验收专家组成员来自气科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浙江省气候中心等多家科研业务单位。项目组汇报了项目目标任务及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取得的主要成果、成果应用效益及推广前景等。专家组认为项目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各项研究内容,实现了预期目标,一致同意通过验收。该项目确定了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土层的土壤水分自动站标定参数;构建了基于卫星遥感数据、自动墒情资料的山东省冬小麦农田墒情实时遥感监测模式;修正了FAO-56推荐的作物系数、土壤水分胁迫指标,建立了适合北方冬小麦不同发育期的水分胁迫指标、作物系数以及模型关键参数(a、b系数),确定了基于作物根系生长的北方冬小麦不同发育期、各土层的作物蒸散系数,构建了北方冬小麦精细化逐日多层(0~10、0~20、0~30、0~50、0~100 cm)土壤墒情动态预报和灌溉预报模型。项目建立了3个省级土壤墒情和灌溉预报业务应用平台,开展了区域验证和业务应用,制作和发布多期农业气象专题服务材料,土壤墒情平均预报准确率达80%以上,平均节约农业灌溉用水达5%以上。

2021年11月4日,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项目“人工增雨(雪)催化剂定量检测、改进与业务应用”验收会。验收专家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河南省、山西省、山东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等多家科研业务单位。项目组汇报了项目总体执行情况、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其应用等情况。该项目针对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冷、暖)云催化剂室内试验及业务应用现状,研发了两种不同碘化银含量的新型高效的冷云催化剂,其成核率比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催化剂高出一个量级以上;研发了一种新型高效的吸湿性催化剂,其吸湿效果明显优于国内原有暖云催化剂配方。上述两种催化剂技术已通过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组织的评审专家委员会的成果认定。制定了催化剂室内试验的检测标准和流程。上述成果已通过有关业务部门形成业务产品,在多省份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中得到应用,并取得良好的作业效果。对原有高速风洞进行了技术改造,制定了含AgI催化剂动态检测规范和行业标准,为冷云催化剂动态检测提供了条件。验收专家组认为,项目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各项研究内容,实现了预期目标,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2021年11月5日,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队员在上海乘雪龙号科考船出发。气科院选派的2位考察队员湖北省气象局陈澄和云南省气象局刘维鑫随船前往中山站,在航行过程中,他们将负责雪龙号走航断面的大气成分观测、气象观测和海冰观测任务,抵达中山站后接替第37次南极考察队员凌新锋和武维刚的工作,进行为期一年的气象观测和大气成分观测任务。另一位越冬队员山东省气象局张雪峰将于11月23日在上海乘雪龙2号科考船前往长城站,接替董剑的工作。

2021年11月11日,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项目“层状云人工增雨作业条件识别和效果分析技术”验收会在北京召开。验收专家组在听取项目汇报及质疑后,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该项目针对我国层状云人工增雨作业条件识别和效果分析技术开展了系列研究和业务转化,获得丰硕成果。组织开展了有设计的外场综合观测,建立了空-地配套云物理观测数据集,获得了对华北层状云宏微观结构、作业条件及作业效果的认识;建立了云结构特征参量的提取、融合反演和精细分析技术,产品实现业务化;研创了过冷水和作业条件飞机、卫星、雷达等星—空—地监测识别技术方法;提出了人工增雨多尺度概念模型和指标体系构建方案,建立了不同天气人工增雨作业潜力区指标。研创了不同催化方式催化剂扩散传输解析计算方案,实现飞机高炮火箭作业影响区计算;首创人工影响天气充分连片播撒的作业设计思路和“8”字作业设计方案;提出层状云作业效果区域动态多参量物理检验方案(K值法),获得多个例作业效果的物理统计证据;建立了水平分辨率3 km的云降水显式预报系统(CPEFSv1.0)和作业条件数值分析方法,并实现业务化;研制了人工影响天气催化作业的数值模拟仿真预报系统,初步实现作业效果数值评估;集成项目成果,升级了云降水精细处理分析核心技术形成新版系统(CPAS3.0),业务转化后率先建立了国家级和试点省、市级人工影响天气综合处理分析与指挥系统。项目注重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取得的多项关键技术和研发的技术系统,已在全国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单位推广应用。

2021年11月12日,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项目“人工增雨随机化外场试验和效果检验技术研究”验收会在北京召开,项目顺利通过专家组的验收。该项目由气科院主持,山东、福建、海南、吉林4省人工影响天气科研业务单位参加。从2014年开始攻关,项目团队设计了典型云系的地面火箭和飞机人工增雨随机化科学试验方案,在山东、福建、海南、吉林4个试验区开展人工增雨随机化科学试验,共获取了230个随机试验样本。建立了多种资料综合管理的人工增雨随机化试验样本数据库;研发了人工增雨效果统计检验和物理检验技术方法,发布了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检验技术指南,完成了基于天气雷达的对流云火箭增雨效果物理检验技术标准;给出了试验区典型云系人工增雨作业的统计检验阶段性效果和作业前后云的宏微观特征变化的物理证据;建立了人工增雨效果评估模型和作业效果检验技术系统;实现了试验区省级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评估业务化应用。项目设计的火箭和飞机人工增雨随机试验方案科学合理;提出的不同云系人工增雨效果评估概念模型指导性强;建立的人工增雨随机化试验样本数据库为全国人工影响天气科研业务人员开展效果检验相关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建立的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检验技术方法、技术指南、技术标准和技术系统已在全国13个省市得到业务应用,效果明显,为全国人工增雨业务工作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2021年11月17日,受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委托,气科院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专项项目“云条件监测识别技术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决策分析系统集成和应用”验收会。验收专家组由来自中国气象局职能司、气科院、北京大学等高校、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安徽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等科研业务和管理单位的7位专家组成。项目组汇报了项目目标任务、主要成果等情况。该项目综合利用卫星等观测资料优化了云降水宏微观特征反演技术和产品;建立了云特征参量与不同降水的关系,提出了作业条件云特性参量识别指标;开发了云参数综合显示和融合交互分析系统,具备作业决策分析的功能;集成建立了云条件监测识别和作业决策分析业务示范系统。项目成果在各地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研发的人工影响天气云降水特征参量静止卫星反演系统(CPPS-GSSL2.0)业务化运行,7类产品发布并在全国业务应用;提出的云特性和降水的关系及作业条件云特性识别指标,在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中得到广泛应用;项目获得的多项关键技术和系统,在应用中得到不断完善和滚动发展。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圆满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各项研究内容,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2021年12月3日,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2021年国家(贵州)防雹外场试验总结研讨会。来自贵州省气象局、北京大学、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的专家和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的科技人员,以及相关设备厂家代表分别通过现场和网络直播方式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听取并讨论了关于2021年国家(贵州)防雹外场试验的总结报告,肯定了防雹观测试验的成果,并为2022年试验开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和方向。2021年国家(贵州)防雹外场试验于2021年5月在贵州威宁正式启动,试验由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和贵州省气象局联合开展,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共同参与,试验主要围绕冰雹云精细化结构特征、防雹效果和爆炸效应等目前人工防雹亟待解决的关键性科学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

2021年12月9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王劲松主任一行到访气科院,双方就加强气象卫星资料应用、科技合作、研究生培养及人才交流等工作开展座谈交流。会议由气科院端义宏院长主持,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和气科院领导、双方部分职能部门和科研业务单位主要负责人参会。气科院副院长高云详细介绍了气科院有关卫星气象的科研情况,以及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平台的工作思路及进展情况。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张兴赢介绍了卫星中心及气象卫星总体情况,就气象卫星应用进展及发展计划做了详细说明,提出了双方加强合作的领域,特别是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许健民气象卫星创新中心的联合创新机制。双方就合作机制、科学技术攻关、人才交流培养、工会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交流。

2021年12月20日,中国气象局在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进展交流暨学术委员会会议上宣布已建成碳监测核查支持系统(CMA.Carbon MVS v1.0)。这是由气科院张小曳院士团队建成的我国第一个自上而下反演大气二氧化碳源-汇变化的、可业务运行的全球、中国区域和省市、格点尺度四级嵌套格网碳监测同化反演核算系统。该系统依托中国气象局59个温室气体在线监测站高精度二氧化碳浓度数据,辅以碳卫星二氧化碳柱总量数据,掌握全球1°×1°、中国区域45×45 km、城市5×5 km格点人为和自然碳通量变化。系统是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国家清单改进指南中提出的可监测、可核查、可支撑(MVS)的方法体系下,基于气象部门建成的1个全球本底站、6个区域本底站、6个卫星地面站和46个省级站提供的高精度二氧化碳浓度数据建立的。系统可提高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精确度,为全球、全国、省、市及格点尺度人为碳排放总量变化、自然碳汇变化提供客观、全面和及时的监测与核查支持,还可对比统计部门上报的省、市、区和不同行业碳排放数据,正确认识各重点排放源排放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并监督其落实减排目标,更好地为政府管理决策提供全面科学的信息,有助于支撑碳排放量配额的合理分配和指导碳排放权市场交易。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表示,碳中和中心在评估已有观测数据可靠性的基础上,开展了有组织的有关碳中和科学研究和监测评估核心技术攻关,建成可业务运行的碳监测核查支持系统,将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开展碳排放监测提供有力支持。世界气象组织(WMO)助理秘书长张文建认为,该系统精细度世界领先,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WMO将在国际上加强发挥中国的引领作用。

2021年12月22日,由贵州省气象局和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冰雹减灾”论坛召开,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贵州省气象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毕节市人民政府等部门领导出席了开幕式。来自气科院、北京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北京市气象局、山东省气象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贵州省气象局等单位的专家受邀做了10个冰雹专题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近年来国内外冰雹外场观测试验、冰雹形成机理、冰雹监测预警技术、冰雹防控技术等方面研究成果和业务进展等进行了交流讨论。来自全国冰雹减灾研究领域的近800余位专家和业务科技人员通过腾讯会议、网络直播方式参加了会议。本届“中国•冰雹减灾”论坛会议,聚焦冰雹研究关键科学问题,为全国冰雹减灾相关学者和技术人员提供了交流的平台,有利于提升冰雹防控技术的科技创新协同水平,为我国冰雹防控、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2021年12月30日,为促进中韩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交流,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与韩国国立气象科学院举办了2021年中韩人工影响天气技术视频交流会。会上,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和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的专家介绍了我国庐山和祁连山外场观测试验、室内试验和冰核观测研究成果。韩方专家报告了韩国2021年人工影响天气外场观测试验、室内试验及效果评估的研究进展。会议聚焦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和科学问题,为中韩双方在人工影响天气领域的科技成果交流提供了平台。此次会议得到了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大力支持。

?

?

?

2021年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

?

猜你喜欢
中国气象局气象
边塞风光气象雄丽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气象武器:翻云覆雨等闲间
中国气象局2018年SCI论文产出首次突破1000篇
大国气象
中国气象局卫星数据广播系统
美丽的气象奇观
国家防总水利部中国气象局联合会商 贯彻落实汪洋副总理重要批示精神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防汛抗旱工作
走进中国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