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分体滑板在外科开放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2021-08-05 07:02高源媛
护理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分体滑板病房

高源媛,徐 宁,张 伟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江苏 210006

院内转运术后病人可导致病人生命体征轻度甚至重度波动,死亡率较一般病人高9.6%[1-2]。目前,临床术后病人转运主要依靠人力,对于新转运方式及用具鲜有报道。开放手术病人存在疼痛、活动能力差、循环及呼吸功能水平下降等,对外界不良刺激容易出现较强反应,因此,在转运时不仅需要更多的人力、时间,而且转运效果常达不到预期[3]。且对于医务人员而言,长期频繁转运容易引发肢体、腰背部等急慢性损伤[4]。静态转运理念是利用两种特殊材料之间的滑动性,在不接触或者更少接触病人的情况下,借助外力,形成一个与传动带相似的效果,实现病人在病床、转移床、手术床之间的转运[4-5]。我科依据静态转运理念设计了一种新型分体转运滑板(专利号:2017 2 0567025.9),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9 年1 月—2019 年12 月在我院实施胸、腹部开放手术的60 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 例,女18 例;年龄36~70 岁;手术类型包括胃肠癌根治术、肝胆占位根治术、胰腺占位切除手术等;手术时长2.0~5.5 h;手术切口15~25 cm;术中出血量250~1 500 mL。所有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常规镇痛,病人术后均在手术间内苏醒拔管,Steward评分≥4 分。根据手术日期将病人分为对照组(人工转运)与研究组(分体滑板转运),每组30 例。两组病人年龄、性别、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 待病人能够正常沟通后进行转运。

1.2.1 对照组 实施人力转运。病人从手术床转运至转运床时由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巡回护士以及工勤人员徒手转运或者借助病人身下的手术中单转运;病人从转运床转运至病床时由病区护士、麻醉医生、工勤人员及病人家属徒手转运。完成转运后将病人侧身,将病人身下的中单卷起,放平病人再从对侧取出。每次人力转运通常需4~6 人协助完成[6],是临床多见的一种转运方法。

1.2.2 研究组 使用新型分体滑板转运。其原理是利用滑板与病人间较小的接触面积以及滑板本身光滑的材质实现病人转运。滑板表面光滑,柔软可折叠,操作时2 人协作即可完成。首先,通过固定杆将两块宽约30 cm 的滑板本体固定,形成宽约60 cm 的滑板;从手术床转运至转运床时,先将滑板一侧卷起并协助病人侧身,将卷好的滑板放置在病人身下,使病人平卧,并从对侧身下轻轻将滑板展平,之后通过滑板上手环将病人平移至手术转运床;从转运床转运到病床时,通过手环将病人平移至病床,之后将固定杆抽出,从病人两侧轻轻抽出分离的两块滑板。

1.3 评价方法 ①转运所需时间:包括手术间内转运所需时间和病房内转运所需时间。手术间内转运所需时间从呼叫人员协助转运病人开始计时,将病人从手术床转运至转运床后结束计时。病房内转运所需时间从呼叫人员协助转运病人开始计时,将病人从手术转运床转运至病床,撤除中单/滑板后结束计时。②病人转运舒适度:于病人返回病房转运结束后以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7-9]对病人手术间内转运和病房内转运舒适度进行测评,总分0~10 分,得分越高表示舒适度越低。③参与人员转运方式选择倾向性:对所有参与两种转运方式的人员(包括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巡回护士、工勤人员)进行转运方式选择倾向性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以频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转运所需时间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转运所需时间比较(±s) 单位:s

表1 两组转运所需时间比较(±s) 单位:s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P例数30 30手术间内转运所需时间102.33±25.71 112.57±14.94>0.05病房内转运所需时间287.90±39.31 62.03±6.42<0.05 P<0.05<0.05

2.2 两组病人VAS 得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VAS 得分比较(±s) 单位:分

表2 两组病人VAS 得分比较(±s) 单位:分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P例数30 30手术间内转运VAS 得分5.47±1.14 5.30±0.95>0.05 P<0.05<0.05病房内转运VAS 得分6.63±1.30 1.97±0.96<0.05

2.3 参与人员转运方式选择倾向性比较(见表3)

表3 参与人员转运方式选择倾向性比较 单位:人

3 讨论

3.1 新型分体滑板对转运所需时间的影响 术后转运是病人围术期安全管理的组成部分,也是病人延续性照护的重要内容,现已被列为十大病人安全问题之一[10]。如何安全、高效、舒适地转运术后病人,尤其是重大手术、危重病人,是医护人员应思考的问题。本研究中,两组手术间内转运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可能是参与该阶段转运的人员均为手术室医护人员,协作性好,转运时能迅速就位并有效配合。

对照组病房内转运所需时间与手术间内转运比较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可能为病区影响人力转运的因素较多,首先是转运参与者,多名家属或者没有家属参与,均可导致转运前协调人员时间延长;其次,由于病床较手术床宽,转运过程中容易因病人摆放位置不合理导致时间延长;再次,病房内转运后需安置病人进行心电监护,确认生命体征平稳后才能将病人侧身撤除病人身下中单,该过程会耗费大量时间;此外,病区空间狭小,床头柜、陪护椅以及病人私人物品占据通道也会阻碍转运工作,延长转运时间。研究组病房内转运所需时间与手术间内转运及同期对照组比较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可能与新型分体滑板转运仅需2 名人员,且撤离阶段操作简便,只需将固定杆抽出,从病人两侧轻轻抽出滑板即可,整个过程无须病人主动配合,可缩短转运时间。经统计,病房内转运阶段,研究组较对照组转运时间短,不仅提高了转运效率与质量,也加快了手术周转。

3.2 新型分体滑板对转运舒适度的影响 开放手术病人术后处于镇痛状态,伤口部位疼痛感较弱,但其对于震动等外界不良刺激感受明显。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手术间内转运VAS 得分和病房内转运所需时间VAS 得分均较高,且病房内转运VAS 得分高于手术间内转运VAS 得分,两个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间内转运时,虽然参与转运的人员协作性较好,但转运方式以及工具导致病人在被抬起后身体无法处于同一平面,存在一定高度差,此过程中一瞬间的作用力对于病人整体感受将产生负面效果;而这种负性体验在病房内转运时更为明显,该阶段病人将被更多非专业人员接触,参与人员转运动作协调性较差,且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如病床宽度等引起的二次转运,将导致病人不适感更加强烈。

研究组病房内转运VAS 得分低于手术间内转运VAS 得分及同期对照组VAS 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可能是由于病房内新型分体滑板转运时无须病人主动移动,撤除滑板时也无须病人配合,能够真正做到静态转运,病人VAS 评分维持在1~3 分。新型分体滑板转运也能有效预防参与人员由于长期、频繁搬动病人而引起的肢体、腰背部的急慢性劳损,有利于提高参与人员的工作效率。

3.3 新型分体滑板对参与人员转运方式选择倾向性的影响 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只参与手术间内转运,因此在选择时认为传统人力转运更加快速、方便,而新型分体滑板在放入时需要更多时间和额外操作,被选择度不高;工勤人员和麻醉医生既参与手术间内转运,又参与病房内转运,能够感受到新型分体滑板在病房内转运的巨大优势,因此均选择了该种转运方式。研究人员向手术医生、巡回护士充分讲解长期人力转运的缺点、对病人及医务人员自身的危害,同时让其了解了新型分体滑板在术后转运中的优势后,其对新型分体滑板的应用对开放、危重手术病人的转运意义均认同。

4 小结

本研究使用新型分体滑板对病人转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与真正的静态转运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且新型分体滑板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缺点,如放入时需要接触病人将其侧身,此过程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这是下一步需改进的方向。

猜你喜欢
分体滑板病房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从音响性往音乐性的转变Esoteric(第一极品)Grandioso P1X/Grandioso D1X分体SACD/CD机
滑板不好滑
快乐滑板
这是谁的照片
病房
无边框全面屏 乐视发布高端Unique分体电视
分体设计更贴心
湖上的滑板
去玩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