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对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前实施细致化护理的效果

2021-08-05 05:51蒋灿
婚育与健康 2021年7期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常规护理产妇

蒋灿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在产前实施细致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妊娠高血压产妇纳入本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其展开两种不同护理方式的分组探讨。对照组(75例)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75例)产妇实施细致化护理,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对产妇的护理成效。结果:(1)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两组患者护理后,其心理状态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产妇的SAS和SDS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其血压水平均得到有效控制,且观察组产妇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以上数据经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对比均显示(P<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在产前实施细致化护理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变化,有助于稳定其心态,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和产后抑郁等风险,经鉴定是一种使用价值较高的产前护理方式,值得加大推广应用力度。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产妇;细致化护理;常规护理;护理效果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女性妊娠期特有的一种病症,是一种特殊的高血压病症。在临床中,患该病者脏器功能因为血压的升高或不稳定变化,一般会导致其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睡眠质量也会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若不给予充分重视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干预,对产妇的身体健康和胎儿发育都将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危及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目前,治疗该病的主要方式为服用降压药,但要想稳定药效,在控制血压的同时确保产妇的安全,必须辅以精心的产前护理干预。不同的护理干预会产生不同的护理成效,因为,本文为研究对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在产前实施细致化护理的效果,此次特从我院抽取150例患者展开分组探讨,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妊娠高血压产妇纳入本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其展开两种不同护理方式的分组探讨,各组占75例。两组产妇的基本病例资料如下:对照组,年龄25岁~38岁,平均年龄(30.52±4.11)岁,孕周26周~38周,平均孕周(32.37±5.45)周;观察组,年龄25岁~40岁,平均年龄(30.69±4.13)岁,孕周26周~41周,平均孕周(32.62±5.38)周。两组患者对比基本病例资料(P>0.05),研究结果具有临床探讨价值。经确认,本次研究已获准医院伦理会研究批准许可。

纳入标准:①符合妊娠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收缩压超过原基础血压30mmHg,舒张压超过原基础直压15mmHg的产妇;②临床资料完整的产妇;③家属知情且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的产妇。

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其他妊娠期疾病者;②患有严重器官功能障碍疾病(恶性肿瘤)的产妇;③精神疾病史产妇;④免疫系统障碍疾病产妇;⑤不配合护理的产妇。

1.2 方法

1.2.1 对照组(75例)产妇,实施常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如下:(1)常规体征监测,在日常监测血压的同时,还需检测心率、脉搏、蛋白尿等;(2)健康宣讲,产妇入院后,要及时给产妇及其家属科普相关病理性知识,让其对自身所患疾病有足够的了解,提高后期护理的依从性;(3)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打扫病房,做好消毒通风,定期更换床单被套和病服。

1.2.2 观察组(75例)产妇实施细致化护理,在以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以下护理措施:(1)心理细致化护理:护理人员应该注重每位产妇的个性化差异,注意其心理细节变化,根据产妇的实际心理状态和精神状况对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指导,降低其心理压力。此外,多做孕妇家属的心理工作,让其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平时可多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缓解产妇的不良心理情绪,多与产妇进行言语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病房中布置一些可爱的婴幼儿图片,播放一些婴幼儿的纪录片,激发孕妇的母性,提高对健康分娩的渴望,为后期护理方案的执行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2)饮食细致化护理:根据产妇的饮食习惯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要以营养均衡且不能引起血压升高和减少孕吐为食谱制定的关键,堅持低脂、低盐和低胆固醇的饮食习惯,多食用维生素以及纤维素高的新鲜蔬果,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补充钙镁锌,代表食物有瘦肉、鱼肉、豆制品、乳制品、胡萝卜、芹菜等,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每种营养物质的摄入量根据产妇的病情进行适当调整。此外,还需注意饮食与药物之间的协调,避免两者之间产生冲突;(3)运动细致化护理:护理人员要根据产妇孕期的实际身体状况和运动喜好指导其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例如饭后散步、瑜伽、有氧操和孕妇操等,运动强度根据患者的身体承受力进行适当调整。任何运动都需在有陪护的情况下进行,避免发生意外。

1.3 观察指标

1.3.1 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对应产妇的护理总体效果,显效:护理后,产妇的血压控制情况良好,维持在正常水平,睡眠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无不良妊娠结局;有效:护理后,产妇的血压水平和睡眠质量均较护理前有所改善,有少数不良妊娠结局;无效:护理后,产妇的血压水平和睡眠质量较护理前无任何改变或情况加重。护理总体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 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对应产妇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值评定[5]。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低于53分属正常群体,高于53分其抑郁程度不断加深;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低于50分属正常群体,高于50分其焦虑程度不断加深。分值与抑郁焦虑呈正比,护理后评分越低,证明情绪改善效果越良好,心理状态越佳。

1.3.3 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对应产妇护理前后血压控制效果,对比项目主要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使用24 h血压检测仪对血压水平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对应产妇的护理总体效果对比

观察组的护理总体有效率为96.00%,远高于对照组的81.33%,数据经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对比显示(P<0.05),见表1。

2.2 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对应产妇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观察组经过护理后,其SAS焦虑评分和SDS抑郁评分等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数据经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对比显示(P<0.05),见表2。

2.3 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对应产妇护理前后血压控制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其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经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对比显示(P<0.05),见表3。

3 讨论

妊娠高血压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期所有妇女特有而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以高血压、水肿、蛋白尿、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为临床特点,以上特征在初期妊娠期间不明显,往往发生于妊娠20周后。在临床中,根据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将其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其危险性也逐渐提高。轻者症状程度较轻微或者无症状,重者还会伴随头痛、眼花、恶心呕吐等现象,是导致妊娠期女性和围生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目前,临床上一般采取解痉、降压、镇静和利尿等治疗,但产妇属于特殊群体,本身体质较弱,精神和心理皆承受较大压力,在治疗之外必须进行护理干预才能达到理想的疗效。根据常规体征监测、卫生环境管理和健康宣讲等常规护理来看,这些基础性的护理措施具有较强的普遍性和常规性,只能满足产妇基本的护理需求,缺乏其护理的针对性。而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细致化护理、饮食细致化护理以及运动细致化护理等注重细节化的护理措施,就可有效弥补常规护理的缺陷,再监控血压以及其他体征,并使用药物控制血压的同时,还兼顾心理、饮食、运动方面的护理,提高产妇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为后期分娩奠定良好的心理和生理基础,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概率,提高其分娩的安全性。依据研究数据显示,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经护理后,其护理总体有效率更高,SDS、SAS評分更低,血压水平控制效果更好,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在产前实施细致化护理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变化,有助于稳定其心态,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和产后抑郁等风险,经鉴定是一种使用价值较高的产前护理方式,值得加大推广应用力度。

猜你喜欢
妊娠高血压常规护理产妇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产妇分娩时如何护理
孕期抑郁症怎么样护理
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与单用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临床疗效比较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硝苯地平控释片、酚妥拉明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疗效观察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