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把控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消毒质量中的应用

2021-08-05 21:49范雅婷
婚育与健康 2021年7期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质量

范雅婷

【摘要】目的: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消毒质量管控中,采取细节把控管理措施,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随机选取20名消毒供应中心的消毒工作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抽取在细节把控管理方式实施前、实施后期间内150份样本,根据我院消毒卫生的评判指标检验其消毒效果,以及对比消毒工作者的消毒工作指标。结果:在其实施后,工作人员工作的效率以及器具的消毒程度都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消毒质量中,采取细节把控管理措施可以使消毒工作者的消毒质量有明顯的提升,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有者重要意义,从而有效地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的消毒、灭菌效果,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果。

【关键词】细节把控;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消毒;质量;效果与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水平也不断提高,对医疗行业的管理也逐渐规范化。当前,在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所使用到的精密化手术器械的运用也逐渐增多,精密消毒器械具备的多种特性对消毒供应中心精密器械的管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为此消毒供应中心应当充分重视对其的管理将精密器械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保证精密器械消毒处理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分析细节把控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消毒质量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名消毒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名,女性16名,消毒工作人员年龄28岁~58岁,平均年龄(43.4±0.6)岁,消毒工作人员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与本次研究的人员均自愿并签订自愿协议。

1.2 方法

在细节把控管理模式实施前,20名消毒工作人员采取常规管理;在细节把控管理模式实施后,20名消毒工作人员采取细节把控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1.2.1 建立细节把控管理专业小组:建立以护士长为主,质检人员为辅,组成的细节把控管理小组,参照我院相关规定对该消毒中心工作的各个流程以及相关过程进行分析与评估,归纳总结其缺点和有待改善的地方以及导致消毒工作人员的质量以及工作效率下降的关键因素。其次,对所得出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具体表现为:①其工作效率有所下降;②医疗器械的消毒质量不合格、不过关;③发放步骤不明确;④消毒工作效果差。对此,针对具体原因进行具体研究,收集总结相关资料,对细节问题进行辩证分析,由质检人员对细节质量定制目标,再是小组成员一起严格规划细节把控管理措施。

1.2.2 提高消毒供应:从将细节把控管理运用在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消毒质量中,把过去混乱分散的管理演变为统一的集中管理,将消息器械工作开展的各个流程以及各个相关消毒卫生指标集中视作单独的项目环节管理,有利于提升其工作质量与效率,优化了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消毒工作流程,对其进行回收、消毒等工作环节采取全方位的消毒管控,进行精化简单规范,使消毒供应中心各项工作有序化、规范化进行;然后,调整消毒中心的人员构成,使其发挥最大限度的优势,合理分配工作项目、工作安排与开展,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物尽其用,人尽其能,实现人力资源效益最大化;此后,采取科学的富有弹性的工作排班制度,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工作环境嘈杂、用人高峰期人力资源不足、消毒卫生达标的医疗器械缺乏等问题,减少其等候时长,避免时间的浪费,有效地节约人力资源,提升其工作效率。

1.2.3 加强医疗器械消毒卫生质量控制:随着科技的应用,其工作由最初的人工化转化为自动化、先进性开展,这也就意味着消毒器械的清洗等消毒卫生效果也逐步向合格化、规范化前行。在细节把控管理模式下,在保障器械的消毒效果的基础上,准确依照消毒考核小组设置的消毒卫生质量检测新准则,采取新的消毒设备、学习新技术,建立全方面多渠道的消毒监控体系,对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物品严格要求监测,保证其消毒效果达标。此外,在消毒卫生效果监测上,通过对其质量检测,确保监测结果符合具体的要求。主要通过物理、化学以及生物这三种监测方法器械的消毒质量进行实际检验管理,同时,经过这三种监测后直至其监测结果符合要求后,才能将器械发放使用,进过生物监测法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以最大限度保证器械物品的安全性。

1.2.4 规范消毒器械物品发放流程:器械分发环节是消毒与科室之间的关键流程。在此物品发放环节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实际要求安全无菌的发放器械能有效地保证治疗的安全性。首先,要对器械的标签进行检查,确保无误后,仔细检查其类别、数量,规避发放过程出现混乱现象;另一方面,进行物品分类,指定好专门的医疗器械回收车辆以及有关的发放车辆,并做好鲜明的标记便于区分,此外,医疗器械发放所使用的车不能是回收车,物品回收不得使用发放车,两者不能混淆使用;同时,严格区分医疗器械工具的下放与回收,下送人员不得私自接触污染物品,反之亦是,两者不能混淆。与此同时,调整完善医疗器械下放回收流程,以便最大限度地完成临床治疗科室的工作任务。

1.2.5 有序推动护理工作质量进一步改进:在细节把控管理实践过程中,严格参考PDCA循环方式,根据其科学化流程,由细节把控管理小组对消毒器械工作质量对其进行不定时的随机抽查以及按时考察,同时对检查结果实际记录。与之前所设定的器械质量把控目标采取对比,分析其所呈现的问题,探讨其出现的原因,以及对其采取有效的干预促使进行改进,在每周的质量交流会上进行示范、解决。在针对性方式实施后,再次对器械消毒工作质量进行随机检查,对有所改善的地方加以保持,反之,倘若未能切实解决该问题则转为改进措施继续对其考察直至检验合格。

1.3 观察指标

1.3.1 清洗消毒质量 抽取在细节把控管理方式实施前、实施后期间内的150份样本,根据我院消毒卫生指标的评判检验其消毒效果;以及对比消毒工作者的消毒工作指标。

1.3.2 护理工作质量 由细节把控管理小组所制定的合理科学的检验标准对实施前后的消毒人员其工作质量实施评定,其中包括:①消毒工作效率;②工作流程规范化程度;③医疗器械发放、回收流程规范化程度;④消毒工作质量持续效果。评分总分为10分,其中所得分数越高,则表示护理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器械在清洗、消毒环节质量上对比

在细节把控管理模式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的清洗消毒时间合格率、清洗物品达标率、除锈达标率等方面对比均高于细节把控管理模式实施前(P<0.05),见表1。

2.2 消毒工作质量上对比

在细节把控管理模式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消毒灭菌工作规范度评分、物品发放流程规范度评分等方面上比较都不同程度地高于在细节把控管理模式实施前(P<0.05),见表2。

3 讨论

消毒供应中心,实质上就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处理。当前,在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所使用到的精密化手术器械的运用也逐渐增多,精密消毒器械具备的多种特性对消毒供应中心精密器械的管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为此消毒供应中心应当充分重视对其的管理,将精密器械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保证精密器械消毒处理的有效性。消毒供应中心的精密器械,主要是手术过程中所使用的部分精密的医疗仪器设备,其管理是否规范、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医疗工作展开的安全性、治疗有效性。

本次研究中,在细节把控管理模式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的清洗消毒时间合格率、清洗物品达标率、除锈达标率等方面对比均高于细节把控管理模式实施前(P<0.05),表明通过细节把控管理模式的实施,能够将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纳入细节把控管理重点,建立多方位、多渠道、多途径的监控体系,从而有效加强物品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力度,在准确了解清洗、消毒灭菌工作现状的基础上,不断规范物品清洗消毒、灭菌流程和技术,提高清洗消毒灭菌效果。同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细节把控管理模式实施后,消毒工作人员的平均护理工作效率评分、消毒灭菌工作规范度评分、物品发放流程规范度评分及消毒工作质量持续效果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表明细节把控管理模式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消毒工作人员的整体工作质量,主要是因为通过细节把控管理模式的开展,把过去混乱分散的管理演变为统一的集中管理,将消息器械工作开展的各个流程以及各个相关消毒衛生指标集中视作单独的项目环节管理,有利于提升其工作质量与效率,优化了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消毒工作流程,对其进行回收、消毒等工作环节采取全方位的消毒管控,进行精化简单规范,使消毒供应中心各项工作有序化、规范化进行,在细节把控管理模式下,在保障器械的消毒效果的基础上,准确依照消毒考核小组设置的消毒卫生质量检测新准则,采取新的消毒设备、学习新技术,建立全方面多渠道的消毒监控体系,对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物品严格要求监测,保证其消毒效果达标。此外,在消毒卫生效果监测上,通过对其质量检测,确保监测结果符合具体的要求。

总而言之,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消毒质量中,采取细节把控管理措施可以使消毒工作者的消毒质量有明显的提升,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有者重要意义,从而有效地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的消毒、灭菌效果,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果。

猜你喜欢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消毒供应中心工勤人员岗位准入培训探讨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PBL的有效运用探析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分析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