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运动亚型早期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研究

2021-08-05 22:28韩得明宝小龙
婚育与健康 2021年7期
关键词:帕金森病

韩得明 宝小龙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运动亚型早期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研究。方法:将本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早期帕金森患者4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帕金森病评估量表将患者均分为以震颤为主型的TD组20例和姿势异常步态障碍为主型PIGD组28例,分析两种不同运动亚型患者的MMSE评分、MoCA评分、GDS-15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以及CCS评分。结果:相较于TD组患者,PIGD患者的GDS-15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CCS评分均明显更高,MMSE评分、MoCA评分均明显更低,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早期帕金森病不同运动障碍亚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非运动症状差异,因此,提高对运动障碍亚型的认知水平,加强对其非运动症状差异的研究更有利于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分组诊治。

【关键词】帕金森病;震颤;姿势异常步态障碍;运动亚型

帕金森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与患者的遗传、生活环境、神经系统老化等有关。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方式等的变化,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帕金森患病率逐年增长,需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主要将帕金森病患者分为以震颤或姿势异常步态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两个主型,研究发现,不同主型之间的起病年龄、病情发展,甚至非运动症状表现均存在不同,因此可通过对患者非运动症状的观察对患者疾病类型进行确诊,以便于临床医师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对此,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不同运动亚型早期非运动症状进行研究分析,旨在为帕金森病患者分型诊断提供可靠的研究依据,详见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早期帕金森患者4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帕金森病评估量表将患者均分为以震颤为主型的TD组20例和姿势异常步态障碍为主型PIGD组28例,其中TD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45岁~84岁,平均年龄(62.3±1.5)岁;PIGD组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48岁~83岁,平均年龄(62.4±1.4)岁。两组患者均经由临床检查确诊为帕金森病;排除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及叠加综合征者;检查前所有患者均知情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意向书;本次研究经由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年龄等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按照帕金森病评估量表将患者均分为以震颤为主型的TD组20例和姿势异常步态障碍为主型PIGD组28例,计算UPDRS评分中平均震颤评分以及平均姿势异常步态障碍评分比值,当比值超过1.5时则判定为TD,低于1时则判定为PICG;分组后对所有患者均采用MMSE、MoCA、GDS-15、HAMA、HAMD以及CCS量表进行评估。

1.2.2 MMSE量表: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对患者的智力状态以及认知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估,总分为30分,共30项题目,每项回答正确得1分,回答错误或答不知道评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智力以及认知状态越好。

1.2.3 MoCA量表: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快速筛查和评定,总分为30分,≥26分说明患者处于正常状态,包括了注意与集中、执行功能、记忆、语言、视结构技能、抽象思维、计算和定向力等8个认知领域的11个检查项目。

1.2.4 GDS-15量表:采用老年抑郁量表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总分为30分,0分~10分属正常;11分~20分为轻度抑郁;21分~30分则为中重度抑郁。

1.2.5 HAMA量表: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对患者焦虑状态进行评估,总分为140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焦虑状态越小。

1.2.6 HAMD量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对患者抑郁狀态进行评估,总分<7分:正常;总分7分~17分:可能有抑郁症;总分17分~24分:肯定有抑郁症;总分>24分:严重抑郁症。

1.2.7 CCS量表:采用慢性便秘严重程度评分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总分为100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种不同运动亚型患者的MMSE评分、MoCA评分、GDS-15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以及CCS评分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相较于TD组患者,PIGD患者GDS-15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CCS评分明显更高,MMSE评分、MoCA评分明显更低,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 讨论

帕金森是一种较为复杂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包括了一系列运动症状或非运动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嗅觉障碍、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等,主要是由于遗传或神经系统退化等引起。临床发现,不同帕金森患者临床运动症状表现均不相同,部分患者主要以震颤为主要表现,而部分患者则以肌强直为主要表现,而除运动症状以外,帕金森患者非运动症状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且目前非运动症状已经成为导致患者运动功能损伤、生活质量低等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分析帕金森患者非运动症状能够帮助临床分组,理解不同症状的发病机制,预测不同亚型在治疗时所需的时间和治疗预后效果,以便于为临床医师治疗帕金森病患者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帕金森以往的治疗中,将帕金森患者按照年龄大小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同时也可分为晚期或早期,也可以非运动症状中的便秘情况分为便秘组和非便秘组等。临床可根据统一的帕金森病评估量表对疾病进行确诊,并利用震颤以及平均姿势异常步态障碍评分的比值对患者的亚型进行区分,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高等优势。此外,目前临床上有一系列的检查量表可以进行较为准确的量化研究,用于评估帕金森病患者的非运动症状,例如MMSE、MoCA、GDS-15、HAMA、HAMD以及CCS量表。有研究认为,约有98%的帕金森患者存在非运动症状,且在帕金森患者的治疗中,非运动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效果。因此,非运动状态量表逐渐广泛应用在帕金森病患者的疾病治疗的检查中。有学者将MMSE、MoCA、GDS-15等非运动症状评估量表应用在帕金森患者的检查中可见,姿势异常步态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患者量表评估评分普遍更高,可见该亚型患者主要以抑郁、便秘、焦虑等状态居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

近年来,神经影像学逐渐在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障碍亚型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铁沉积已经被认为是帕金森病患者患病主要的基础之一,这主要是由于在过量铁沉积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患者大脑内氧自由基生成过多,导致引起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和消失,进一步造成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递质浓度下降,最终导致患者出现肌强直等一系列运动障碍症状。而临床可通过部分检查量表比较对于不同运动障碍亚型之间的症状和体征差异,并结合临床影像学、病理学以及生化学等,深入研究不同运动障碍患者之间的表现机制,为帕金森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研究依据,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不同运动亚型早期非运动症状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可见,相较于TD组患者,PIGD患者的GDS-15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CCS评分明显更高,MMSE评分、MoCA评分明显更低(P<0.05),两种不同运动障碍亚型之间患者非运动症状差异较大,可为患者疾病分型确诊提供诊断依据,并为医师在患者治疗期间更改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但本次研究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一则本次研究样本含量相对较少,因此可能存在一定的统计学误差,在日后的研究中需增加样本含量;此外,由于帕金森病患者检查所需的量表评估所需的时间较长,因此并未设立正常的健康对照组,因此无法得知两种不同分型与正常人群之间的差异,今后需纳入一定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不仅如此,本次研究对帕金森病患者的随访时间较短,因此对于患者在使用相应药物治疗后的反应性统计不全,可能存在误诊等现象,因此,日后研究中仍需加强对帕金森病患者的随访调查,降低误诊可能性,保证研究的可靠性。

在庞坚信等的研究中,将其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不同运动障碍亚型患者中采用非运动症状量表的评估结果,该学者研究数据可见,两组患者的MMSE、MoCA、GDS-15、HAMA、HAMD和CCS評分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该学者研究结果可知,不同运动障碍亚型患者的非运动症状评估结果均有一定的差异,提示可在患者分型诊断中利用非运动状态量表进行检查并评估检查结果,根据非运动状态评估结果确诊疾病分型,而在帕金森患者治疗中也可利用非运动状态评估量表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预后进行评估观察,以便于医师对患者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早期帕金森病不同运动障碍亚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非运动症状差异,因此,提高对运动障碍亚型的认知水平,加强对其非运动症状差异的研究更有利于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分组诊治。

猜你喜欢
帕金森病
跳舞、打太极可降低患帕金森病危险
帕金森病不只是手抖这么简单,这些“非运动症状”你留意到了吗
如何进行药物治疗帕金森病?
左旋多巴治帕金森病 会越来越没用吗
降糖药可治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的认识误区
对帕金森病的5个误解
焦虑、抑郁或是帕金森病先兆
“帕金森”不止是“抖”
手不抖,也可能是帕金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