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视域下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2021-08-05 03:49张晓晴王仲杰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6期
关键词:文化生态价值阅读教学

张晓晴 王仲杰

内容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和重点,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开拓视野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阅读教学在实践研究上仍然是困扰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文化生态是阅读教学过程的文化环境,一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文化生态的支持。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从文化生态视域开展研究,不仅具有前人未曾涉及的整体性和学理性,更是凸显了阅读教学的意义。以文化生态学为阅读教学价值研究的理论背景,具体阐述语文阅读教学的现实意义,认为语文阅读教学利于优秀文化的传承;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整体化发展;开展个性化的阅读活动。

关键词:文化生态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价值

文化是人创造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文化生态就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和状态。1美国学者斯图尔德最早对文化生态的概念进行了理论界定,他认为文化发展是为了适应生态环境;文化适应具体的生态环境而形成了具体的形式。文化生态具有鲜明的应用性,它引进系统的方法论解决文化问题,具有动态性、开放性及整体性的特点。这一观点,为我们研究文化生态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价值,准备了充分的理论支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语文课程要创建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2,因此,我们需要打造一个开放、有生气的语文课堂。文化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引导学生穿越时空、跨越时代、走近作者、领略文化源头,结合当下,认识现代文明的价值。通过阅读教学,学生接受并发展文化,全面了解各地区的地域风俗、艺术作品、社会制度、建筑风格等文化产物,开拓学生的视野。文化生态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种生机盎然的阅读教学过程的构建,它符合文化傳播与新课程改革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同时,从文化生态这样一个特殊的视域来探讨语文阅读教学,打破长期以来视语文教学为技能训练的理论局限,把语文阅读放置于文化领域,更能凸显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特点,这对当下强调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文化生态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具体价值如下。

一.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承

文化生态具有动态性,语文阅读教学有利于文化的传承。文化传承包括文化的传播和文化的继承两个方面。文化的传播是文化从一个社会传到另一个社会,从一区域传到另一区域以及从一群体到另一群体的互动现象。继承泛指把前人的作风、文化、知识等接受过来。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围绕文化开展积极的对话活动,其活动的实质就是文化的传播;学生接受文化的过程就是文化继承。这样来看,语文阅读教学就成为了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成为了学生个体不断向外界汲取营养的过程。

例如,爱国主义精神在阅读教学中的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语文教材人文主题的主要构成部分。如,《示儿》3教学的情感目标在阅读教学中的达成。《示儿》以“爱国情怀”为主题,是八十五岁的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绝笔诗,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统一祖国的热切心情。教学重点在于学生结合资料,体会课文所表达的爱国情怀。虽然处在不同时代,爱国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不同的,但爱国主义的内涵是代代相承,同根同质的。学生身临其境与陆游感同身受,优秀的爱国主义情怀被学生认同接受,传承下来。

阅读教学作为文化传播和继承的渠道,课程内容、教学内容、教师已有观念为代表的优秀先在文化通过语文阅读教学进入学生的视野,优秀的文化逐渐成为学生在生活中的关注点,文化所承载的价值观念浸入学生的头脑,经过内化成为学生自己的文化意识,并通过实践深厚文化情感,引导带有文化特质的行为,最终实现文化的传承。可见,文化生态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对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促进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文化生态具有整体性,语文阅读教学促进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整体发展。人们接受和建立知识的能力被看作是智力,智力因素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维等认知心理因素。小学阶段是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促进小学生智力发展的最有效措施是引导学生参与掌握知识的智力活动。文化生态视域下的阅读教学,注重行文及字词句的赏析,学生逐渐掌握语文阅读的方法,从而提高阅读的能力,促进智力发展。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兴趣、情感、需要、意志和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的因素。文化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关注阅读学习的过程对学生整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强调文化知识对学生智力发展的作用,而且还关注文化情感、文化行为对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发展的意义。

例如,《望庐山瀑布》4的教学,教师设定诗文对应的庐山瀑布图片,引导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学习古人写景的手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了阅读的技巧,促进了智力发展。小学生注意力会被新颖、启发性的事物吸引,教师在设计和实施阅读教学时,将《望庐山瀑布》作品产生的背景、庐山的自然环境,以小故事、图片的形式整合到教学内容中,学生借助阅读材料思考和表达。学生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阅读的课堂也变成了展现自我的舞台。

文化生态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一方面,改进了学生的阅读学习方法,使阅读教学富有知识性,促进小学生智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教学,从而提高了阅读学习的效率。语文阅读教学采用系统的方法分析课文,注重教材课文阅读对学生的整体影响,这能够有效地改善在现实语文教学中仅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文化情感培养、文化行为训练的阅读教学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整体发展。

三.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文化生态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具有开放性,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5,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一理念极大地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提示语文教师要适时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个性化阅读过程包括个性化理解和个性化运用两个部分。其中,个性化的理解是个性化阅读的核心。6它不是任意地没有边界地理解,而是读者的理解与作者的原意之间重合性建构。正如梅圣俞所说,“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个性化阅读就是在会作者意的基础上,适应学生当下特别的阅读情景,遵照特定的阅读学习目标,运用特定的阅读策略和方法进行阅读,从中获得独特感受、独特体验和独特理解。开放性是个性化的前提,阅读教学的文化生态系统是大语文观下的教学观念,它将不同地域特色的文化包罗在教学内容中,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每个学生的个性阅读提供了充足的素材。不单单素材是多元开放性的,阅读的媒介、阅读的形式、阅读的体验等也都是异彩纷呈的,学生个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

例如,《少年中国说(节选)》7的教学。这篇课文的要点在于引导和平年代的小学生体会课文中讴歌的少年与中国的激情。结合资料了解写作的背景,了解百年来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了解中国人的强国梦想成为本课的难点。大连市红星海小学的祁教师做了这样的尝试:“欲解其情,必先知其人;欲知其人,必先论其世。”首先让学生了解《少年中国说》的文章背景,教师启发性地提问“作者在何种情况下写的这篇文章?”引导学生一一分享,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稍微点拨,学生思如泉涌,再加上教师的补充,《少年中国说》的文章背景就全了。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当时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理解“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的关系。理解当时贫穷、愚昧、落后的中国对独立、富强、和平的期盼,以及对有望争取民族独立的中国少年赋予重望。教师再次引导学生结合当下的时代要求,说一说现在的“壮年中国”并谈一谈“壮年中国”对“中国少年”有哪些新的要求。学生在理解作者原意基础上,有了更多个人感悟,个性化阅读教学顺利开展。

文化生态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注重提供更多的阅读素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在课文原义、当下的时代需要两个方向上契合,鼓励学生有更多独特的感悟。因此,文化生态视域下语文阅读教学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活动。

综上所述,站在文化的视域开展阅读教学的价值研究是语文教学研究的新视角,可以实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从它的现实意义上来看,能够促进学生对优秀文化的传承,促进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活动。希望本篇文章能够给读者一点点启发。

参考文献

[1]王仲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价值探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8(02):58-60.

[2]J.H.Steward,Theory of Culture Change[M].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ssUrbana_1979.7.39-40.

[3]黄正泉.人:文化生态的存在[J].求索,2017(02):68-76.

[4]陈来.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光明日报.2017.03.20.(15版).

注 释

1.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

3.《示儿》选自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课《古诗三首》.

4.《望庐山瀑布》选自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8课古诗二首.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師范大学出版社,2012:22.

6.曾祥芹.个性化阅读要科学化,不要自由化[J].中学语文教学,2007(11):3-6.

7.《少年中国说(节选)》选自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

(作者单位:大连大学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文化生态价值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当代美国科幻电影的文化生态解读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浅谈黄梅戏的生成繁衍与文化生态
京津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问题与对策
从玉米到蔬菜:一个山镇生计变迁的文化生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