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体位待产对改善产妇疼痛感和负性心理的效果观察

2021-08-05 08:01龚爱新
婚育与健康 2021年2期
关键词:产妇疼痛

龚爱新

【关键词】自由体位待产;产妇;疼痛;负性心理

分娩是指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存在的个体的过程,分娩疼痛主要分为12个级别,级别越高,产妇痛苦越大,如何有效降低产妇分娩中的疼痛,保证产妇分娩安全也是临床关注的重点。临床认为,产妇第一产程体位的选择对产妇生产时间、分娩结局有一定的影响,甚至可能影响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几率。自由体位待产是指在产妇第一产程根据自身的感受调整合适的体位进行分娩,最大程度减少产妇痛苦[1]。对此,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待产,旨在分析其在分娩疼痛中的临床价值,详见下文所示。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接收治疗的产妇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产妇50例,经产妇27例,初产妇23例,年龄23~36岁,平均(28.6±2.1)岁;对照组产妇50例,经产妇24例,初产妇26例,年龄23~34岁,平均(28.3±2.4)岁;两组产妇均未患有其他妊娠疾病;产妇均采取顺产分娩;两组产妇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待产模式,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根据产妇实际情况选择常规体位进行待产,定时检查产妇阴道,与产妇讲解关于待产中所需注意事项,确定产妇宫颈口已经处于全开状态时即可进行分娩。

1.2.2 观察组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待产,待产方式为: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需与产妇讲解关于分娩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项;护理人员根据产妇实际疼痛情况选择合适的体位进行待产,体位包括:①站位:护理人员协助产妇扶住产床床位处的栏杆进行站立,也可指导产妇后背完全靠墙进行待产,指导产妇双脚分开,左右摇摆臀部待产;②坐位:护理人员指导产妇反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两脚分开后在感受到宫缩时可趴在椅背上;③走位:产妇可在护理人员的陪同下在产房内进行缓慢走动,走动中需时刻观察产妇宫颈口开口情况;④跪位:产妇可跪在软垫上,双手伸直,使双手与膝盖处于同一水平线后将臀部抬高;⑤蹲位:护理人員指导产妇双手扶住床沿后两脚分开蹲在地上,指导产妇正确应用腹压。

1.3观察指标SAS、SDS评分、VAS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满分为30分,分数越低说明产妇心理状态约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量表对产妇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总分为10分,分数越低说明产妇疼痛越小。

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满意:产妇及家属对本次护理评分在80~100分;较满意:产妇及家属对本次护理评分在60~79分;不满意:产妇及家属对本次护理评分在60分以下;护理总满意度为满意以及较满意总和。

1.4 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产妇SAS、SDS评分、VAS评分数据表明, 观察组SAS、SDS、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 分析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数据表明,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群众生活质量不断增高,产妇分娩时对分娩疼痛的恐惧逐年增高,且由于对分娩疼痛的恐惧采用剖宫产手术分娩的产妇越来越多,因此,目前如何降低分娩时的疼痛,缓解产妇分娩时的负性心理情绪已经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2]。在常规产妇待产中,护理人员主要对产妇采取常规的体位待产,增加宫颈口扩张速度,但对产妇分娩中的疼痛并无实际用处[3]。自由体位待产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产妇待产中的待产方式,其主要根据产妇疼痛程度选择合适的待产体位,帮助缓解分娩痛苦,增加宫颈口扩张速度[4-5]。对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待产分娩在一定程度上可引起胎儿头部对宫颈口的压缩力度,从而反射性引起宫缩,以促进产程速度,并可使产妇适当放松精神情绪,稳定心理,减少由于过度紧张增加疼痛程度[6-7]。此外,自由体位待产下,产妇分娩效能感相对更高,能够增加产妇对分娩的信心,有效缓解待产中产妇负性心理情绪[8-9]。而根据产妇疼痛程度选择合理的体位,能够有效舒展缓解产妇全身,从而稳定产妇产程,减轻产妇待产疼痛,更有利于产妇分娩预后[10-11]。可见,在产妇分娩中对产妇选择采用自由体位待产相较于常规待产体位更有利于改善产妇心理状态以及待产疼痛程度[12-13]。

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待产,分析自由体位待产在孕妇分娩中的临床价值,研究数据表明,观察组SAS、SDS、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这主要是由于在产妇待产中,根据产妇疼痛程度选择合适的待产体位,能够减轻产妇宫颈口扩张的痛苦,并以此降低产妇对分娩的恐惧和紧张感,以此缓解产妇待产时的负性心理;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可见,在产妇待产中对其采用自由体位待产方式能有效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更有利于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在李超颖等[5]的研究中,将其收治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在产妇第一产程时采用自由体位待产方式,由该学者研究数据可见,采用自由体位待产的观察组产妇VAS评分明显高于采用分娩球联合常规体位待产对照组产妇,产后2小时出血量、分娩控制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总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妇,观察组产妇各指标更占优势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该学者研究数据结果可见,在产妇待产时对其采用自由体位待产将更有利于降低产妇分娩时间,同时也可帮助减轻产妇分娩时疼痛,分娩后2小时出血量更少,相较于单独采用分娩球联合常规体位待产更有利于产妇分娩进展,临床优势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自由体位待产方式不仅能够降低产妇的疼痛感觉,同时也能改善产妇心理状态,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产妇疼痛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打催产素,产妇更疼吗?
产妇分娩时如何护理
孕期抑郁症怎么样护理
如何护理自然分娩的产妇
谢谢你曾放过我
把疼痛赶走!
怎么给疼痛分类
快乐也能赶走疼痛?
疼痛到底有多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