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药饮片调剂在中药合理用药中的必要性

2021-08-05 11:56王春花
婚育与健康 2021年2期
关键词:重要性

王春花

【关键词】中药饮片调剂;中药合理用药;重要性

药品的三大属性为安全、有效、可控,药品的安全性及疗效验证是其生存与持续性发展的坚实基础[1]。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其用药安全性关乎世界人民对中医药的接受与认可,因此重视中医药安全性基础、加强中药安全性临床管理及研究、提出中药合理用药策略是有必要的。中药饮片是一种按照一定炮制方法,促使中药材加工成临床可用的中药商品规格,中药调剂是由药剂科人员根据医师开具处方,将中药饮片调配核对无误后递交给患者,该流程涉及审方、划价、调配、复核、发药等多个环节,可以多次审核中药处方,对于中药合理用药有着重要意义[2]。基于此,本研究将对中药饮片调剂实施PDCA 循环管理应用于中药合理用药有效性进行分析,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药剂科2020年1~12月接受中药汤剂治疗的200例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作为观察组,选择2018年1~12月接受中药汤剂治疗的200例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104例,女96例,年龄24~71岁,平均(48.32±6.57)岁;对照组男103例,女97例,年龄23~70岁,平均(48.16±6.68)岁。两组中药汤剂治疗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纳入标准:(1)接受中药汤剂治疗者;(2)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

排除标准:(1)近期需要联合其他西药治疗方案;(2)患者用药依从性不佳。

1.2方法

1.2.1对照组沿用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包括审方、划价、调配、复核、发药等环节。

1.2.2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具体操作如下:①计划:组成中药饮片调剂质量管理小组,对中药饮片调剂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症解决措施,规范中药调剂各环节工作:根据中国药典对中药饮片名称进行规范,保证用药习惯统一;严格审查开具处方,医师务必做到书写规范,名称、剂量准确,药剂师需要对开具处方内容进行核查,了解医师药方用意,观察是否存在药品之间的不良相互作用、药物是否运用恰当,在确保准确无误情况下开具药方;划价过程中需要核对药材名称、剂量是否录入无误、金额是否准确;调配过程中需要尽可能保证药品称量精准性,禁止估量或手量方式。②执行:加强药剂师的培训管理:定期对药剂师工作技能、职业道德进行培训,包括中药饮片名称规范、审方、调配操作等相关流程,提高药师对于药品品质的识别能力,提高药剂师的专业素质。同时药剂师需要加强指导患者用药相关培训,务必做到用精简的语言告知患者用药频率及使用方法,确保患者可以正确用药。③检查:对处方开具以及调配复核工作进行责任追踪,核对无误后需要签字,保证医师开具处方时名称的规范性,减少错误事件。加强对复核人员的监督工作,保证药剂师能够仔细进行复核,严格执行四查十对,降低调剂错误发生率。复核完成后进行药品发放。④处理:制定中药处方管理制度,同时对中药处方加强处方点评工作,由药剂师担任,通过点评及时发现医师用药不规范性,及时公布并督促医师进行改正。对上一循环阶段中出现的问题,且未解决的流入下一循环阶段,进行持续改进。

1.3 观察指标(1)对比两组中药汤剂治疗患者调剂差错情况:统计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出现差错事件发生率,包括处方书写错误、配伍禁忌、未执行脚注、调配遗漏、饮片质量问题等。(2)对比两组中药汤剂治疗患者处方点评合格率:参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相关标准制定处方合格标准,由药剂师评估医师开具处方合格率。(3)对比两组中药汤剂治疗患者用药相关不良反应:统计用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胃肠道不适、心悸、面部水肿、皮肤瘙痒等。

1.4 统计学方法将中药汤剂治疗患者数据纳入SPSS 23.0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中药汤剂治疗患者调剂差错及处方点评合格率情况对比观察组处方调剂差错率(1.50%)明显低于对照组处方调剂差错率(13.00%),且观察组的处方点评合格率(95.50%)明显高于对照组处方点评合格率(86.50%),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中药汤剂治疗患者用药相关不良反应对比观察组处方用药相關不良反应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用药相关不良反应率(12.00%),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我国中医药广泛应用于世界范围内,国际上对于中医药的客观疗效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及认可,但是中医药由于疗效较好,被广泛应用时,其引起的用药相关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及关注度也显著提高[3]。中医药安全性研究中,由于中药成分及组方配伍较为复杂,且临床尚无科学理论支撑,导致中药临床应用存在一定风险。随着我国第一部中医药法出台,不仅继承、扶持、弘扬中医药,也为中医药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更让中医药临床用药更加规范性,为中药安全性提供优质保障。中药饮片调剂是由药剂科医师根据中药饮片处方进行分析及调配的过程,一般中药饮片调剂分为审方、调配、复核及发药四个流程。审方过程要求中药调剂人员需要全面掌握调剂理论知识,审查药方信息、药名、剂量、毒性药物、药性相反、短缺、加工药物等,审查无误方可调配。调配流程需要调集人员根据计价收款后的处方进行再次审方,核实是否存在相反或相畏、毒性药物,按照处方药味所列顺序进行调配,并间隔平方,确保药物剂量准确,若存在需要特殊处理药品需要单包说明用法。复核即对药物药性、剂量、单包说明、药物质量、处方相符等进行审查;发药流程即对患者信息即汤药剂量、交代用药方法即禁忌,解答相关用药问题等。由于中药饮片名称在各地区、医院之间均存在一定差异,导致中药调剂工作难度显著提高,出现调剂错误、疗效降低、用药不良反应概率极高等,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有利于临床合理、安全地用药[4]。

中药饮片调剂实施PDCA 循环管理是可以保障医疗救治安全及患者身体健康的,具体审查及核对患者信息、诊断情况、药方开具合理性等情况,确保处方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同时PDCA 循环管理是一种质量循环控制模式,可以不断持续提高中药饮片调剂质量。一旦出现错误可以及时与处方医师进行沟通,保障医师开具处方的合理性;加强对划价管理,可以确保做到准确划价,减少后续一系列操作失误,避免出现不合理金额;加强对调配的管理,可以确保中药饮片质量、剂量符合要求,有利于后续复核药方,更好地发挥中药疗效;加强对复核管理,可以有利于及时纠正存在差错配方或调配遗漏问题;加强发药管理,可以让药剂科工作人员重视对患者信息核对以及用药指导,促使患者可以正确服用药物,保证处方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处方调剂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处方点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在于进行中药饮片调剂质量控制,可以加强各环节的工作质量,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及责任心,降低差错事件发生率,促进中药合理用药,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注意力集中,可以准确称量中药饮片,规范操作不同类型饮片,保证中药有效成分的完整性,降低调剂差错率,提高处方点评合格率。观察组处方用药相关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在于中药饮片调剂可以在审方、划价、调配、复核、发药等多个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中药饮片调剂PDCA 循环管理可以提高工作人员职业素养、专业知识技能,保证中药饮片调剂质量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工作人员认真复核,可以有效降低由于调配人员疏忽出现的差错事件率,减少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加强工作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保证患者可以准确服用药物,继而降低用药不合理引起的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中药饮片调剂实施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中药合理用药中,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处方点评合格率,降低处方调剂差错率及用药相关不良反应率,保证中药用药合理性。

猜你喜欢
重要性
医院工会工作的重要性与提升职工满意度
建筑施工进度管理的重要性及管理措施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涂布率在再造烟草综合品质中的重要性分析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研究
论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重要性
蜜蜂
跟你一辈子
无敌上上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