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药品使用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分析

2021-08-05 08:20越云
婚育与健康 2021年2期
关键词:麻醉药品应对措施

越云

【关键词】麻醉药品;不合理使用;应对措施

麻醉药品是临床上用于镇静、镇痛的药品,在临床手术治疗中可帮助患者缓解疼痛,促使手术顺利开展,还可用于因疾病引起的疼痛,减轻患者的痛苦。虽然麻醉药品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是由于其对中枢神经具有麻醉作用,持续使用、滥用以及不合理使用会导致患者产生生理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各种疾病的出现,尤其是癌症的患病率不断增加以及手术治疗患者的增加,医院各类麻醉药品的使用频率不断增加,使得麻醉药品不合理使用、患者药品性等问题随之频繁出现,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医院应加强对麻醉药品合理使用的重视,合理使用麻醉药品,避免发生麻醉药品使用安全问题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对使用麻醉药品的病历共150例展开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及存在的不合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20年8月至10月本院出院患者中使用麻醉药品的病历共150例展开回顾性分析,对存在的麻醉药品安全问题进行了解,总结不合理用药情况。在150例病历中,男性89例,女性61例,平均年龄(63.2±5.4)岁;用于手术麻醉患者共60例;用于肿瘤癌痛患者共34例;其他患者共56例。其中包括心胸外科、普通外二科、消化内科、放疗科、肿瘤血液科、呼吸危重症科、神经外科、老年内科等。本次研究纳入的病历资料均较完整。

1.2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150例使用麻醉药品出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展开总结和分析,对开具的麻醉药品处方、患者的麻醉药品使用记录等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病历资料中麻醉药品处方的准确性、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内容的完整性、麻醉药品使用种类、麻醉药品的用法用量是否合理、联合用药情况、治疗期间的给药情况等,根据2020年山西省《全省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实施细则》《我院精神麻醉药品管理制度》的规定、WHO的癌痛药品止痛治疗原则、《处方管理办法》等,总结存在的不合理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结果

2.1麻醉药品使用种类分析从150例使用麻醉药品患者的病历资料中可以看出,用于手术麻醉患者的麻醉药品主要有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和盐酸瑞芬太尼注射液;用于肿瘤癌痛患者的麻醉药品主要有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吗啡缓释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盐酸布桂嗪注射液、磷酸可待因片及芬太尼透皮贴剂;其他普通镇痛药品主要有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磷酸可待因片、盐酸吗啡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等。

2.2麻醉药品使用不合理情况分析通过分析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在150例病历资料中,共51例存在麻醉药品使用不合理情况,不合理率为34%。

不合理情況具体为:手术麻醉单上无麻醉药品余量记录6例,不合理率4%;手术麻醉单余量记录与实际不符6例,不合理率4%;手术麻醉单总量与处方不相5例,不合理率3.3%;未按时给药8例,不合理率5.3%;无疼痛评估和疗效评价12例,不合理率8%;麻醉药品处方用量与实际用量不符2例,不合理率1.3%;处方用法书写不规范2例,不合理率1.3%;用量不适宜2例,不合理率1.3%;处方诊断与用药不符2例,不合理率1.3%;用量与用法不符3例,不合理率2%;联合用药不合理2例,不合理率1.3%;超量使用1例,不合理率0.67%。

3讨论

麻醉药品指的是对中枢神经具有麻醉作用的药品,其作为重要的镇静、镇痛类药品,在临床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麻醉药品大致分为阿片类(包括天然来源的阿片以及从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可卡因类、大麻类(包括各类大麻的制剂)、合成麻醉药类以及国家食药监局指定的其他易成瘾癖的药品、药用原植物及其制剂。在临床疾病治疗中,通过合理使用麻醉药品,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镇痛效果,尤其对于肿瘤癌痛患者来说,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减轻疼痛带来的痛苦,对于手术患者来说,其可以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促进手术顺利实施,麻醉药品对于疼痛引起的生理性紊乱同样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麻醉药品若长期使用、滥用或者是使用不当,会导致患者产生生理性依赖和精神性依赖,给患者的生存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还会影响疾病的后续治疗,降低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1]。因此,麻醉药品的使用受到国家和法律的严格控制。通过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处方管理办法》等,以保证麻醉药品得到合理应用,促使麻醉药品使用安全性得到保证[2]。但是随着麻醉药品的使用频率的提高,麻醉药品用药不合理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给患者、医院和社会都来很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加强对麻醉药品使用的管理与监督,减少麻醉药品不合理使用发生情况,是医院和临床医生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为了解和掌握本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以促进本院麻醉药品的合理使用。本研究对2020年8月至10月本院出院患者中使用麻醉药品的150例病历展开回顾性分析,总结期间出现的麻醉药品使用存在的安全问题,研究发现,本院使用的麻醉药品种类较多,主要应用于手术治疗患者、肿瘤癌痛患者以及其他科室用于镇静、镇痛的方面,主要的麻醉药品有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盐酸瑞芬太尼注射液、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吗啡缓释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盐酸布桂嗪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磷酸可待因片、芬太尼透皮贴剂等。由此可以看出,本院麻醉药品种类比较齐全,能够满足不同疾病患者的治疗需求。在手术中主要使用的就是和盐酸瑞芬太尼注射液,这两种麻醉药品在临床应用频率较高,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主要用于复合麻醉,在分娩镇痛、术中麻醉维持、术后镇痛中具有较好效果[3]。此外,通过总结本院麻醉药品使用不合理情况,发现用药不合理情况主要有手术麻醉单上无麻醉药品余量,手术麻醉单余量记录与实际不符、手术麻醉单总量与处方不相符、未按时给药、无疼痛评估和疗效评价、处方用法书写不规范例、用量不适宜、处方诊断与用药不符、用量与用法不符、联合用药不合理、超量使用等[4]。总体集中在用量用法、处方规范、用药前评估、手术麻醉单用药记录、给药时间等方面。

基于麻醉药品使用不合理的问题,医院应针对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强化麻醉药品的管理和使用。第一,应对麻醉药品三级药师评审制度加以完善,成立麻醉药品管理小组,对医院医生的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监管,并实行严格的奖惩措施,提高醫生的责任意识;第二,发挥药师的作用,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麻醉药品合理使用的培训,提高医生和护士对麻醉药品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强化医生对处方的书写规范,避免发生因处方书写不规范导致用药不合理;同时药师应定期参与麻醉药品使用情况的评审和监督,参与医生对麻醉药品使用方案的制定,发现用药安全问题及时改正,医务、护理、药学等部门每月联合对本机构的麻精药品储存、管理等情况进行检查,留存检查记录,检查结果报分管院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5-7]。第三,医生应根据麻醉药品使用的相关规定和各类麻醉药品的正确用法用量等开具处方,保证用药合理;第四,应做到按时用药,例如对于慢性疼痛应按规定时间间隔规律性给予止痛药品,而非“按需”给药,有助于维持稳定、有效的血药浓度。第五,医师为患者首次开具麻精药品、更换麻精药品品种、调整麻精药品用量时,应进行疼痛评估,并在病历中记录。同时应对镇痛效果加以评价,及时调整镇痛方案。第六,鼓励将药师逐步纳入病房、手术室等重点部门的麻精药品管理团队中,开展麻精药品处方医嘱审核、处方点评,参与麻精药品管理使用环节的核对和双人双签工作。

本研究通过对使用麻醉药品的病历共150例展开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及存在的不合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150例病历中,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部分用药不合理现象,包括手术麻醉单上无麻醉药品余量记录、手术麻醉单余量记录与实际不符、处方用法书写不规范、手术麻醉单总量与处方不相、用量不适宜、处方诊断与用药不符、用量与用法、联合用药不合理等现象,由此可见,麻醉药品虽然能够帮助医院检查、手术等的开展,但在医院中医院麻醉药品使用问题繁多复杂,而加强对麻醉药品的管理措施,对保证患者用药十分关键,其能明显提高医院麻醉药品的管理工作水平,从而减少麻醉相关药师使用不合理现象出现。在王鲁萍[8]等人的研究中,将其一年间麻醉用药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可见,在680张处方单中,麻醉药品使用问题包括剂量使用不合理、处方开具规范性不足以及取药人员操作不规范等。由该学者研究数据可见,麻醉用药剂量不合理现象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因此,医院应提高对麻醉药品使用的重视程度,加强对药品的管理措施,制定合理的药品管理制度,定期展开人员培训,加强处方审核以及药品监督机制,提高医院麻醉药品管理水平,保证患者的麻醉用药安全。

综上所述,医院麻醉药品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应加强对麻醉药品使用的监管,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减少麻醉精神药品使用不合理问题的发生,保证用药合理性安全性。

猜你喜欢
麻醉药品应对措施
2019—2020年我院门急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和处方合理性分析
住院药房麻醉药品加强管理及不合格麻醉处方分析
麻醉药品,尤需安全管理
输变电设备运行及安全防范措施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浅析“营改增”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税负变化及应对措施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我院麻醉药品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