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失礼”引发的冲突和战争

2021-08-06 04:46刘玲玲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20期
关键词:阿尔及利亚扇子大使

刘玲玲

“位次排序”一直是一個敏感的外交事项。在未形成相应排序规定和惯例前,大部分排位都是“凭实力说话”,经常引发争执,甚至是冲突。例如,1661年,英国在伦敦为新任瑞典大使到任举行入城欢迎仪式,而西班牙和法国为争夺谁应该跟在英国王室马车以及瑞典大使马车之后进城,发生了流血冲突。当时两派带了大量的武装士兵。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冲突共造成12人死亡,40人受伤。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知晓此事后,立即召回法国驻西班牙大使并驱逐西班牙驻法大使,还向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四世表示“战争又要开始了”。费利佩四世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又陷入一场新的战争,便派特使前往法国向路易十四承诺,今后不会再与法国大使争先后次序,风波才得以平息。

1827年,阿尔及利亚和法国之间发生了“扇子事件”,导致法国出兵阿尔及利亚。法国大革命期间,阿尔及利亚的两个犹太商人为法军提供小麦,但法国却一直欠钱不还。1827年4月29日那天早上很热,阿尔及利亚的统治者迪伊·侯赛因在一个招待会上,询问法国领事德瓦尔为何法国政府不复函答复欠款问题。德瓦尔当时的态度十分蛮横,使得迪伊十分生气。

在争论中,迪伊用手中的扇子打了德瓦尔几下(也有说法是驱赶苍蝇)。德瓦尔将这一事件添油加醋后报告给法国当局,引起法国激烈的反应,宣称这是对法国的严重侮辱,并要求迪伊道歉。在遭到拒绝后,法国立刻封锁阿尔及利亚海岸线,1830年又借口“扇子事件”入侵阿尔及利亚,迪伊之后宣布投降。法国在这里进行了约130年的殖民统治。

有时,外交失礼只是表面现象,隐藏在背后的其实是各方发酵已久的潜在矛盾的爆发,比如“掷出窗外事件”。1526年波希米亚并入神圣罗马帝国之后,波希米亚国王一般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兼任。罗马皇帝为维护统治,一直试图保持天主教在波希米亚占据统治地位,不过新教仍然保留。

1617年,罗马皇帝马蒂亚斯任命斐迪南大公为波希米亚国王。斐迪南是一名狂热的天主教徒,对新教徒进行大规模迫害,激化了矛盾。1618年5月23日,波希米亚首都布拉格的新教徒发动起义,冲进王宫,将罗马皇帝的两名钦差从20多米高的窗口扔了下去。此后,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间进行了长达30年的战争,新教徒获胜。

(摘自《环球时报》)

猜你喜欢
阿尔及利亚扇子大使
中国驻乌大使:撤离任务圆满成功!
微笑大使
可收缩得彩色扇子
埃及球迷:是否支持宿敌?
小狗大使
阿尔及利亚宣布销毁全部杀伤性地雷
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