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考古视角下山东龙山两城镇遗址的中心聚落地位

2021-08-06 16:26黄影风
文教资料 2021年11期

黄影风

摘   要: 科技考古以技术经济手段推动社会复杂化和早期文明国家起源研究,在考古学研究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一学术背景下,根据山东日照两城镇遗址的科技考古资料,研究该遗址的地理选址、农业生产、陶器和玉器产地来源等,可以发现优越地理条件支撑下形成的发达农业、手工业生产和交换中心、地区性交通中心对取得两城地区的聚落中心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 两城镇遗址   古环境复原   植硅体分析   化学元素分析

对于中国早期文明的探索是中国考古学界孜孜追求的重大学术任务之一。1930年—1931年城子崖遗址的发掘让众多考古学家意识到“构成中国最早历史期文化的一个最紧要的成分,显然是在东方——春秋战国期的齐鲁国境——发展的”,为中国史前考古学家指示一条新的研究道路,即以城子崖的发掘收获为基点,探索中国早期文明[1]。1936年由梁思永和刘曜主持发掘的日照两城镇遗址出土了数座建筑遗存、龙山时期墓葬和大量的陶器、玉器、石器、骨器和蚌器,再一次证实了该道路的可行性[1]。自此,山东日照地区的考古发掘受到国内外考古学界的广泛重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大量西方先进技术和方法引进的背景下,日照两城镇地区的考古发掘采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如物理勘探、土壤植硅体分析[2]、化学元素分析、植物遗存分析[3]、食谱稳定同位素分析[4]等,发现了大量龙山考古遗存。

本文试利用科技考古中的古环境重建、植物遗存分析、产源分析、区域系统调查等方法分析两城镇遗址内的农业遗存、陶器和玉器等,探究两城镇遗址是成为两城地区中心聚落的决定性因素。

一、两城镇遗址研究概况

两城镇遗址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西北方向上一个南北向延伸、海拔12m—17m的低岭上,主体部分现存海拔高度6m—17m,西南距日照市20公里,东北距青岛市80公里,东距黄海约6公里,两城河呈半弧形环绕在遗址的东、北两面。值得一提的是,两城镇遗址东侧有一串南北向的水塘,据村民讲述,可能是古河道“北湖”[5]。

根据多次地面调查和考古勘探发掘得知,两城镇遗址面积约为10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4米,包含龙山文化、周代和汉代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龙山文化时期(4600—4000aB.P.)的文化地层堆积达2米,共发现遗址内、中、外三重壕沟及西、北、南三个出入口,40余座房址、400多个灰坑、130余件石器和大量龙山文化陶器[6],为研究鲁东南地区龙山时期的文化面貌及其发展演变提供了丰富可靠的实物遗存。

二、龙山时代两城镇遗址的经济中心地位

(一)发达的多样化农业生产

1.优越的农业适宜性

(1)古气候复原

一般情况下,埋藏于土壤中的木材易腐烂,不易保存。但经过钻探发现,两城镇遗址存留一定数量的木材和木炭样品,多数为浸水木材[6],且多达一百块的古木炭不存在自然炭化现象,联系周边灶的大量发现可以推测[7],这些古木炭是经炊煮、取暖、烧制陶器等不完全燃烧活动形成的,因此存留时间长,保存状况较好[8]。

靳桂云等人选取其中21块木材和3块木炭样品进行木材鉴定研究:木材的构造特征通常有粗视构造和显微构造兩类,由于木材经浸泡和不完全燃烧,遗址内出土的木材失去了粗视特征,显微构造特征在木炭反射光的特性下更加明显。因此,木材鉴定试验主要将样品的横、径、弦放分别切片、制片,在Zeis显微镜下,记录木材特征,进行树种鉴定。结果显示,其中有20块木材和1块木炭属于麻栎、1块木材属于辽东桤木、1块木炭属于杜梨、1块木炭属于刚竹[9]。

法国植物学家Santa著有理论,“出土的木炭植被反映当时的植物种类,但同样有较多种类的植被不易以木炭的形式保存下来”,因此,两城镇遗址应该有更多的植物种类。史前居民普遍利用聚落周围植物或步行能达到的较远距离的植物作为燃料和房屋建筑材料,木材和古木炭反映的植物能够复原当时聚落周围的植被种类。目前,除以上四种植被以外,两城镇遗址鉴定出的植物还有麻栎、刚竹、榆树、柳树、松属和裸子植物等。其中,出土概率最高的麻栎树现今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上的亚热带山区,刚竹多分布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由此可见,龙山时期两城镇一带的植被相当于现代的东部北、中亚热带林带,气候相当于现代的江淮流域[6],水热条件优越。

(2)地形条件——坡度分析

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自然因素之一是地形,即坡度越小,越适宜发展种植业。

惠夕平利用地理系统软件和两城镇遗址五千米半径范围内的数字高程数据分析该遗址的坡度,根据坡度情况的不同将区域内的地形地貌分为平坡、缓坡、中坡、陡坡、急坡五种类型,坡度值越小,地形越平坦。

研究结果表明,两城镇遗址平坡地位于两城镇南部和东南部的冲积平原上,面积占全地形的64.1%;缓坡地占34.3%;中坡地占1.5%;陡坡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由此,两城镇地区拥有面积较大且分布连续的平坦地带,适宜发展农业种植[9]。

(3)土壤类型及其占比分析

近年来对土壤的研究在科技考古学界中引起广泛关注。土壤与不同时期农业生产发展有紧密关系,对其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遗址的形成过程和人类行为的变迁。

依据日照县土壤普查办公室1984年的调查材料,两城镇区域内的土壤类型主要有壤质潮土、洪冲积壤质潮棕壤、麻砂质中性粗骨土、白浆化棕壤、麻砂质棕壤性土和麻砂质棕壤,分别占比55.6%、13.5%、8.6%、18.8%、2.7%、0.8%。在这6种土壤类型中,除麻砂质中性粗骨土较贫瘠不适宜农业种植外,其他土壤类型土质深厚、通透性良好,是农业生产的优质土壤[9]。可知,两城镇遗址可耕地面积较大,土壤条件优越。

(4)水文环境复原

农业生产离不开充足的水源。根据于海广学者的研究,龙山时期两城镇遗址坐落在水域充足的高地上,四周水域环绕。惠夕平学者结合该遗址的地形地貌、水源环境和钻探情况,研究得出两城镇遗址东南部曾经属于低洼地带[9],适宜水稻种植。

由以上分析可知,龙山文化两城镇遗址拥有海洋性特点的北亚热带气候,地形平坦,土壤类型多样且适宜农业生产,临近的河流为该遗址内灌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这些有利因素无不体现了该遗址发展农业的先天适宜性。

2.发达的“稻主粟辅”农业

多年来的农业考古研究表明,在全新世大暖期背景下,在黄河和淮河之间,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中心,逐渐形成了粟稻混作的原始农业区。龙山时代海岱地区遗址的农业种植模式为“粟主稻次”,日照地区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却与之相反。

现生植物的植硅体形态特征是鉴别出土土壤样品中植硅体植物种属的重要参考标准。1999年,中美联合考古队用全面采样的方法,对两城镇遗址的龙山文化层和灰坑等遗迹采集植硅体样品,并进行植硅体形态鉴别和统计。对比先生水稻品种的植硅体形态特征,该样品的植硅体基本组合为扇形、哑铃形、双峰形、成组的方形和长方形、方形、长方形、平滑棒形、蕨類植硅体、未定型者等,其中有70%为水稻植硅体组合。

多年来的植物考古研究证实,区分粳稻和籼稻的标准之一是观察水稻扇型植硅体的形状系数,比值大于1的为籼稻,小于1的为粳稻。将两城镇遗址符合条件的扇型植硅体在显微镜下放大400倍观察,植硅体尖柄部分的长度平均值为16.7,圆弧部分的高度平均值为13.7,形状系数平均值为0.83666[2],接近现代人工栽培粳稻品种[10],表明此时遗址内的稻作农业已十分发达。

两城镇遗址的农业并非单一农作物种植,在2009年凯利·克劳福德等人进行的浮选工作中发现了少量的炭化粟和小麦遗存。其中,炭化小麦的尺寸十分小,可能为抗暴风雨、抗倒伏的矮小小麦品种[11]。

龙山时期是海岱地区稻作农业发展的鼎盛阶段[12]。这一时期人口扩张,随之而来的是对食物需求的大量增加。结合前文分析可知,两城镇先民一方面充分利用该遗址区域内的地理资源,开挖壕沟“用以控制水流灌溉稻田”[9],极大地促进了灌溉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种植耐旱、抗灾害能力较强的小麦,进一步保证了该遗址内部食物资源的多样化和丰富性,为人口增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支撑。

(二)手工业制品矿料来源研究

1.陶器原料来源研究

陶器制作需要陶土和羼和料两大资源,由此,考察陶器的来源可以根据原料的分布、器物风格、陶器生产设施进行对比判断,或利用科技分析陶器和矿址的化学元素。

张小雷等人对两城镇遗址及周围现代窑厂和制陶厂的陶土进行专题调查,并采集其中土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研究得知,两城镇遗址内有三个陶土来源地,分别是遗址西部的“大窑沟”、南部的“黑泥”和两城五村的白陶陶土[13]。对比出土陶片的化学成分研究成果,发现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14],与上述陶土来源地成分一致,因此,两城镇龙山文化陶器的陶土便取自遗址本身及附近聚落内部。

研究陶器的羼和料的发现,两城镇遗址陶器的羼和料主要为石英砂,另有少量的云母、滑石、长石和蚌末。其中,石英砂可以调节陶坯的可塑性,减少干燥变形和开裂情况,滑石能够降低陶器的烧成温度,这两个矿料对陶器的好坏具有重要作用。根据调查得知,两城镇遗址西部低山丘陵中包含龙山文化陶器所需的石英、云母、长石等矿物[13],且所含石英砂分选状况良好,磨圆度较高;距两城镇遗址西南50公里处的娑罗树村便是两城镇龙山文化陶器的最近的滑石产地。或可推知,两城镇遗址掌控着龙山文化陶器生产的重要陶土和矿物资源,并进行本地化生产与分配;大量标准化陶器及丰富器型的发现[15]、丰富的植被资源和便利的水源支撑了这一论断。

2.玉器矿产来源研究

两城镇遗址出土的龙山文化玉器丰富,主要有玉斧、玉刀、玉版、玉锛、穿孔玉铲、玉簪等器型[16],是龙山时代鲁东南地区玉器中心之一。根据化学成分分析可知,该地区史前出土的玉器材质主要有蛇纹岩、玄武岩、大理岩、燧石、绿松石、水晶等[17]。

惠夕平调查两城镇遗址玉器的主要材质之一——玄武岩的矿料产地,发现离两城镇最近且是唯一一处的玄武岩产地位于夏家庄聚落群。根据夏家庄通往两城镇的区域系统调查研究表明,由两城镇遗址出发,在横跨潮河后沿直线前行便可通往夏家庄一带[14]。在龙山时期船只等水上交通工具已发明的背景下,不难推测出,两城镇先民通过水路运输掌握了玉器生产的重要矿产之一——玄武岩。

三、白陶生产和分配所体现的区域社会中心地位

有学者对龙山时期海岱地区的白陶进行专门研究,发现白陶的出土概率与遗址规模等级成正比,认为“白陶主要见于大、中型遗址,多出自大、中型墓葬,具有礼器的性质。白陶的有无和多少是社会分化的指标之一”[14]。

在海岱地区所有出土白陶的遗址中,两城镇及丹土、两城镇-2/3等大型遗址中共出土40件,占出土白陶总数(73件)的约58%,周边中小型遗址亦有少量发现。结合上文分析,两城镇遗址具有优越的陶器生产所需的植被条件和水源条件,并掌握了陶器生产所需的陶土产地、石英岩和滑石产地,生产条件优越;大量且标准化的白陶生产表明该遗址已有大规模的白陶专业化生产。因此,两城镇遗址可能是该区域的白陶生产中心。至于白陶为何会在一些中小型遗址中发现,应从白陶在本区域内的流通说起。

研究证明,陶器的流通与生产存在相关体系,尤其与生产规模和生产方式相关[13]。文德安认为陶器流通问题若从器类角度考察,可以分为两种流通模式:一是适用于日常生活用器的交换,一是特殊场合使用的器物采用特殊的交换模式。后者应采用区域研究的方法,根据遗址的大小规模,判断区域内遗址的功能。龙山白陶属于高等级礼器,应采用第二种模式研究。

龙山文化时期,两城镇遗址的面积规模最大,发现有白陶的丹土和两城镇-2/3遗址属于二级中心,其他遗址则属于三级聚落甚至更小[13]。或可推断,两城镇遗址掌控了象征贵族身份的白陶专业化生产,并通过贸易、赠送等行为对白陶进行区域内的分配与流通,显示出两城镇遗址较高的社会等级地位。

龙山文化两城镇遗址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北部、东部河流环绕,东南部地势低洼,西部有低山丘陵,森林资源丰富。气候相当于现今江淮一带,加之临近黄海,使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点。在这样的选址条件下,两城镇遗址既拥有适宜种植水稻的低洼地和充足的水源,又拥有适合小麦栽培的较干旱的低山丘陵地带;既掌握了生产陶器所需的陶土及滑石、石英砂等稀缺资源,又通过河流运输控制了龙山文化玉器生产的重要矿料玄武岩,使之成为重要的陶器和玉器生产中心。同时,两城镇遗址坐落在区域内的主要河流上,两城镇遗址借助舟船沟通南北,既易于吸纳周围聚落的人力和物理资源[18],又便于向他们供应陶器和玉器等物質,是区域内的交通及物品分配和交换中心。

有学者对日照地区各个时期内的人口数量进行区域调查,根据龙山文化时期、周代及汉代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发展趋势得出,“龙山文化时代是该地区人口发展的一个高峰”[19]。该遗址出土陶器的残留物分析结果表明此时已有酒和酒器,酿酒使用的剩余农作物证实了粮食产量的丰富。发达的农业生产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为遗址内的人口增长提供了物质保障,还对遗址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陶器在两城镇遗址的生存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两城镇遗址掌握了生产陶器的重要资源,作为当时社会需求量最大的物品门类,人口充足、矿产便利、森林和水源资源、技术进步催生了专业化的陶器生产,专业化的陶器生产又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分工、权力的集中和两城镇遗址地位的上升。加之便利的水陆交通使该遗址成为地区性陶器流通中心,对白陶生产及分配权力的掌控更是彰显了两城镇遗址在区域内的经济及社会中心地位。

综上,优越的地理选址支撑了两城镇发展农业和手工业,高度发展的农业,地区性陶器、玉器的生产和交换中心进一步稳固了龙山时代两城镇遗址于两城地区的聚落中心地位。

参考文献:

[1]李济.西阴村史前的遗存[M].北京:清华学校研究院,1927.

[2]靳桂云,等.山东日照市两城镇遗址土壤样品植硅体研究[J].考古,2004(9).

[3]凯利·克劳福德,赵志军,等.山东日照市两城镇遗址龙山文化植物遗存的初步分析[J].考古,2004(9).

[4]Lanehart Rheta E,Tykot Robert H,等.山东日照市两城镇遗址龙山文化先民食谱的稳定同位素分析[J].考古,2008(08).

[5]靳桂云,等.山东日照两城镇龙山文化(4600~4000aB.P.)遗址出土木材的古气候意义[J].第四纪研究,2006(04).

[6]栾丰实,等.山东日照市两城镇遗址1998—2001年发掘简报[J].考古,2004(9).

[7]靳桂云.日照两城镇龙山文化遗址木材分析[M]//龙山时代与早期国家国际学术研究讨论会专辑,2005.

[8]孙梁红.日照两城镇遗址古木炭的初步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6.

[9]惠夕平.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鲁东南沿海地区史前至汉代聚落考古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10]郑云飞,等.太湖地区部分新石器时代遗址水稻硅酸体形状特征初探[J].中国水稻科学,1999(1).

[11]凯利·克劳福德,等.山东日照市两城镇遗址龙山文化植物遗存的初步分析[J].考古,2004(9).

[12]靳桂云.海岱地区史前稻作农业初步研究[J].农业考古,2001(3).

[13]张小雷.两城镇遗址龙山文化陶器的生产及相关问题初步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14]范黛华,等.山东日照市两城镇龙山文化陶器的初步研究[J].考古,2005(8).

[15]刘敦愿.论(山东)龙山文化陶器的技术与艺术[J].山东大学学报(历史版),1959(3).

[16]刘敦愿.有关日照两城镇玉坑玉器的资料[J].考古,1988(2).

[17]杨凡.海岱地区史前玉器初探[D].济南:山东大学,2016.

[18]方辉,等.鲁东南沿海地区聚落形态变迁与社会复杂化进程研究[A].东方考古(第4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9]方辉,等.日照两城地区聚落考古:人口问题[J].华夏考古,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