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实践

2021-08-06 16:49崔镱潼
文教资料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教育实践

崔镱潼

摘   要: 工匠精神是职业精神内涵的一种体现,也是职业道德、能力、品质的一种体现,指就业者对职业价值倾向和行为的表现能力,可以用敬业、精益、专注和创新四个词概括工匠精神的主要内容。本文分析当前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工匠精神培养视角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关键词: 工匠精神培养   高职思政   教育实践

1.工匠精神

1.1概念内涵。

工匠精神的概念第一次出现在2016年李克强同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各界人士对工匠精神有了一个基础概念。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同志依旧强调工匠精神,并强调应当深入培养工匠文化。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同志第三次正式鼓励、强调工匠精神的重要性,鼓励全国人民都应该弘扬工匠精神,进行一场属于中国制造业的品质革命。连续三年,国家以《政府工作报告》的形式,倡导弘扬工匠精神,可以看出工匠精神对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精益求精”四字是对工匠精神的总体概括,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时候,应该培养出优秀的中国、大国工匠,以推动国内经济转型和消费升级为目标。

1.2精神属性。

1.2.1精神传承性

工匠精神的传承由来已久,虽然是现代提出来的一种概念,但并非凭空产生,而是与一代又一代工匠的辛苦努力相互依存的,随着专业技术的不断强化,工匠精神传承至今。工匠精神具备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正是这种动力,保障了工匠精神的长久流传,它是工匠技艺和器物高度统一的一种表现,是工匠技术客体和主体相互作用的一种体现。工匠精神追求技术、技艺的求新,对社会发展具有推进作用,是推动社会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1.2.2时代发展性

工匠精神并非始终不变,它与历史环境相互依存,需要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具备时代发展特性,是所处时代的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工匠精神从古流传至今,一直依托历史发展的背景,满足一定的时代发展需求。工匠精神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古代封建社会,工匠地位不如农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匠精神的流传,依托时代发展的背景,近代商业产品以量取胜,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得到初步认可,却仍不被大众接受。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当前社会人们开始追求高质量、高品质的生活,工匠精神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经济中得到大力弘扬与发展,是推进时代发展的产物,工匠精神与时代发展关系密切。

2.一些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2.1文化建设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偏差。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国内教育对工匠精神的认识程度并不高。传统教育思想观念认为,知识等因素的重要性高于技能,因此,在传统高等教育观念中,学历一直占较高地位。因此,在这样的思想观念影响下,人们忽视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现代社会工匠的价值观尚未得到完全且有效的弘扬,这也是限制弘扬工匠精神的主要因素之一,导致学生在选择专业教育的时候,首先将职业院校这一学生个人成长的发展方向排除在外。通俗点讲,就是社会缺乏对工匠精神的认知,一定程度造成我国高职院校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缺乏工匠精神,因此,弘扬工匠精神需要得到社会和职业教育的认同。

部分高职院校成立时间不够长,缺乏历史文化底蕴,受生源、经费、教材、师资力量、教学管理经验等因素的限制,在培养和弘扬工匠精神型人才的时候,缺乏实践,难以在教学环节中落实对工匠精神的培养,达不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2.2工匠精神培养缺乏校企合力,职业性不强。

当前,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但仍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培养工匠精神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需要学生多方面参与,因此,需要学校和企业之间的通力合作,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需要和企业之间密切沟通。然而,在当前高职教育培养工匠精神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并不顺利,职业性质并不突出。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方面,部分学生的职业观念不强。认为只有学好文化才能奠定职业基础,忽视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学生的这一心理观念致使校企合作缺乏积极性,成为阻碍工匠精神培养的主要因素。第二方面,企业参与协同培养人才的意愿不强。在实际协作过程中,企业的利益不能得到充分保障。

2.3教学方法陈旧,思政培养缺少实践价值。

高职院校教学方式较陈旧,思政教育的培养缺乏实践价值。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学生个人参与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具备不可替代性,是开展思政教育的开端。当前高职教育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而言,学校更注重学生知识的培养,创新的核心着重课堂教学改革。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師仍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现时代教育改革理念相冲突,学生被动地接受专业知识的灌输,学习积极性并不高。在这样的教学环节下开展思政教育,导致缺乏实践经验。

2.4生源质量不太理想,思想政治教育难度增大。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培养,给高职院校的发展创造了丰富的条件。但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面临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生源质量问题。生源质量是决定教育后续发展的基础,持续的生源输入给高职教育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生源压力会给学院的管教、教学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学生不具备未来职业规划,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校培养工匠精神目的的达成。

3.工匠精神与高职思政教育的联系

工匠精神作为当代重要的理念之一,和职业道德素养相互作用,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弘扬工匠精神,需要转变思政教育的重心,构建工匠精神至上的高职思政常态。在传统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开展重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积极作用,但仍有地方需要改进。在高职院校政治教育课堂中融入工匠精神,可以正确、有效地树立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有利于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增强高职教学的育人效果,将学生打造成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4.工匠精神培养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创新实践

4.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工匠精神至上的高职思政常态。

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校园文化建设是重要的组成成分,因此,高职院校的发展应当建立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优点,积极开展、弘扬工匠精神的培养。在学校里,校园文化不仅是一种现象,还是一种氛围,如何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弘扬工匠精神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当前培养工匠精神的背景下,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能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的目标,因此,弘扬和培养工匠精神需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结合学校的发展情况,从学校的历史、文化等多个角度出发,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校园,与工匠精神有效融合,充分体现文化育人的特性。

4.2落实全方位的思政教育研究,保证工匠精神深入人心。

高职院校弘扬工匠精神,需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建立在全面思政教育的基础之上,将思政教育落到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建立全方位的思政教育研究体系,将思政教育常态化,保证工匠精神深入人心。首先需要全方位落实思政教育的常态化发展,构建“工匠精神+思政”新常态。要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常态化,在平时的育人工作过程中就要坚定思想政治的引导作用,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内部的全面开展,积极通过学校告示牌、学校德育教育活动、专题讲座等方式向学生弘扬优秀的品德文化,并且通过课堂教学结合课下活动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其次,在实际的育人工作过程中,要将工匠精神有效地融入学生的实际工作与学习中,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提供更多有力的渠道。院校应当不断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及开发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可以将工匠精神的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过程中,也可以将思政教育的实践活动与工匠精神的培养相结合,例如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可以讲解一些关于工匠精神的相关内核和概念,在专题活动中(例如青志活动、社团活动)可以适当开展一些弘扬工匠精神的职业比赛,通过团结互助、竞争竞技等方式,弘扬优秀思想文化。

4.3做好实习和实践中的工匠精神培养,以实训检验思政教学成效。

新时代高职教育,重在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相结合的能力。当前社会,各界人士都非常重视工匠精神,这是一种推动产业向高质量目标发展的精神,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当前高职教育要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放在首位,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优化“工匠精神”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促进作用。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应当将校企合作和学生的思政教育工匠精神培养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在企业中彻底践行职业发展观念,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在学校和企业协同合作的基础之上,切实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素养、思想素养和职业素养的全面提高。

5.结语

在深化教学改革的道路上,职业教育虽然已经有多年的探索经验,可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独立个性、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实质性的成效。有效的思政教育,需要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系统地将学生的心理体验和意识品格相结合。在目前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在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将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相融合,强化学生的工匠意识,泛活职业发展动力,提高学生就业积极性,需要不断探索与发展。基于此,我们应当优化教学,提高教育教学品质,让教学入脑入心。

参考文献:

[1]胡慢华.高职思政课学生“获得感”模型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11):174-175+178.

[2]戴航.“工匠精神”背景下现代高职课程思政教育改革路径探析[J].经济师,2020(11):208-209.

[3]周立巍.如何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融入高职思政教育工作[J].家庭科技,2020(11):37-39.

[4]杨玉君.打造“入脑、入心、入行”效果的高职思政课教学策略[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4(05):82-86.

[5]李華京,陈超群.工匠精神培育目标下高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研究[J].南方农机,2020,51(19):140-141.

猜你喜欢
教育实践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探索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之我见
何谓教育理论联系实践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对高校传统音乐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的思考
顶岗实习支教学生评价问题探究
关于聋哑家庭幼儿的教育实践与反思
高校图书馆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实践
当代中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公有云平台在信息学科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