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课程思政建设

2021-08-06 16:52何乃恩
文教资料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翻转课堂

何乃恩

摘   要: “中国管理思想史”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是将我国优秀的传统管理思想“进课堂”,将优秀的管理经验“进头脑”,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专业素养,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中国管理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育人的重要内容,作为专业课,有必要进行教学探索,真正将文化育人落到实处。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翻转课堂   中国管理思想史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全国各大高校开展以“立德树人”作为关键抓手的“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建设不应仅局限于思政课程,还要延伸到专业课教学,这才真正符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中国管理思想史”是一门以现代管理视角解读古人管理实践,总结其管理经验和智慧的课程。“现代管理视角”说明它是一门管理学课程,“解读古人的管理实践”说明它是一门文献解读课程,与历史学、哲学、文学等学科密切相关。“中国管理思想史”作为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既有古今交汇,又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国管理思想史”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是将我国优秀的传统管理思想“进课堂”,将优秀的管理经验“进头脑”,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专业素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课堂”和“进头脑”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和目标。本文旨在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如何建设课程思政,如何将中国管理思想史课程思政建设落到实处,如何将翻转课堂模式与课程思政建设深度融合。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和目标

2016年,上海市教委启动“课程思政”改革试点工作;2016年12月7、8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进一步促进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2017年12月,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确定全国各高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鉴于此,各高校在专业课教学上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主要遵循的原则以《纲要》为准,即“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坚持遵循规律,勇于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精准施策;坚持协同联动,强化责任落实”。其中“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明确界定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和作用。以“中国管理思想史”為例,它深刻体现为“文化育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育之中,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对学校工作提出如下要求:“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课程思政的第一大要素是立德树人。中国管理思想史课程思政建设围绕以下两个目标:

第一,培养学生立德树人,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感染学生,用优良的传统美德武装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提高职业素养。中国管理思想史饱含我国无数志士仁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素材,是我国优秀管理经验和智慧的总结,能够帮助学生在“拔节孕穗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真正做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第二,“中国管理思想史”课程需要以课程思政为核心重新设计,引入新型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立德树人”,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感悟、自我升华。面对形形色色的传统文化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仅需要教师的教授与指导,还需要自我分析、自我辨别、自我学习、自我提高。

总之,中国管理思想史课程思政的核心目标是立德树人,原则是将我国优秀的管理思想融入课程思政建设之中,将我国优秀的传统管理思想“进课堂”,将优秀的管理经验“进头脑”。为了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理解和感悟,本课程引入翻转课堂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在师生互动中播下立德树人的种子。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运用与融合

翻转课堂于2007年由乔纳森·铂尔曼(Jonatha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Sams)提出:“翻转传统的学习过程,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完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课堂变成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汇报讨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①(53)后来,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利用教学微视频为中心的“翻转课堂”教学迅速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推广开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点在于打破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方式,变革为师生互动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是一种先学后教的模式,是自主性、互动式、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翻转课堂实质上是一种教学形态的翻转。教学形态是基于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产生的教学表现形式”②(128)。以下从几个方面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运用与融合。

第一,优化教学理念。中国管理思想史是一门识读古文、感悟古人管理经验的人文学科,单一、纯粹的学习会造成课堂的枯燥与乏味,需要结合现世的关怀,增加古今结合的案例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和互动。以往的学生在学习中国管理思想史时,将其当作管理学专业课程看待,“只知有管理,不知有思想”。因此,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中国管理思想史的教学需突出中国管理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思想的精华,是当前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之一。就如吴照云在编写的《中国管理思想精粹》丛书所说:“从现代管理的视角系统研究、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管理思想,以世界的眼光总结中国管理的经验与智慧,推动中国管理思想走向世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③(2)中国管理思想史课程思政建设需注重中国优秀管理思想的弘扬,促进学生继承与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管理思想史课程大纲的制订、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展开都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

第二,适时调整教学主体。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融入中国管理思想史的教学之中,尝试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为师生互动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国管理思想史课程内容主要围绕我国历代管理者的思想与实踐,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讲授式,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解读我国传统管理思想、梳理管理思想流派为主导。它的优点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功之一。但是它也存在缺点,比如教师与学生地位不平等、不均衡,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受到限制等。因此,讲授式教学需要“更新换代”,需要转型。对于“中国管理思想史”课程来说,“翻转课堂”这一混合式学习模式能够助推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中国管理思想史的内容大多涉及古文解读、文言文理解,单纯的讲授式不仅不能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反而使课堂氛围变得枯燥。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前梳理和学习中国管理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典型代表、相关文献,课堂的作用在于巩固上述知识和提出自我理解和体会,教师的作用在于“解惑”。这种更有针对性的学习环节会加深学生对中国管理思想史的自我感悟,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三,丰富教学资源。中国管理思想史课程思政建设教学资源的丰富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增加在线教学资源;其二,以《习近平讲故事》《习近平用典》等作为辅助教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网络教学日益普及,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很多,这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汲取更丰富的知识,这对课程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以中国管理思想史的课程教材为例,一般学校以姜杰的《中国管理思想史》为教材,它自2011年出版以来,至今3次印刷,未提及修订。一本近十年的教材,它的知识依然是可取的,但是它的案例不够与时俱进。网络化教学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与时俱进的素材和学科前沿,弥补教材的不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网络教学增加“课前”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课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和延伸阅读,对“课中”最大的帮助在于增强互动效果。课程思政建设是人文学科追寻的一大目标。人文学科注重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这种传统文化的落脚点在于如何吸收与传承。习近平同志的“用典”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在传统中体现治国理政的精髓,以用典传递为政为人的思考,无疑是让书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生动范本”④(327),在宣传治国理念的同时倡导对传统文化的借鉴与传承。这能够指导学生如何在“中国管理思想史”课程中理解和继承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将《习近平讲故事》《习近平用典》作为辅助教材,学习习近平同志的用典艺术,分析和理解其内在的优秀管理思想传承,凸显优秀管理思想与课程思政的相关性。《习近平用典》不仅能满足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还能促进学生感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渊源。“一古一今,古往今来,古今交汇”,既能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

第四,协调教学方式。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课程思政教学建设两个主题之下修改教学大纲: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评价机制,增加课堂互动、讨论、头脑风暴等教学形式,增加学生实践展示环节等;将现代课程思政的内涵贯穿于中国管理思想史课程的各环节,着重分析与探讨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相关的部分,将课程思政的内涵与中国古代优秀的管理思想相结合。以往,中国管理思想史课程的成绩由考勤、考查组成,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造之下,它的评价机制发生变化。它的成绩由课堂表现、考勤、教师评价、期末考查四部分组成,课堂表现体现在课堂的积极程度,对待管理思想的态度与见解;教师评价在于综合考评学生一学期的学习状态、接受程度等。这样优化的教学评价机制才能帮助学生真正重视课程的经过而不是结果。当然,教师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还要时刻关注思想文化的变化和道德涵养的提高等。教学评价重点突出“人”这一主体,而不是学生的考查论文。

第五,构建课程思政建设长效机制。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课程思政建设想要走得更宽广、更长远,需要构建一套完整的长效机制。随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发布,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已基本确立。目前,各高校在《纲要》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以“中国管理思想史”课程为例,要想切实做好课程思政建设还需要增强能力、制定制度保障等。能力增强在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案达到应有的效果,学生能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传统管理思想方面发表见解,为弘扬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出一份力。制度保障在于学校应当加大教学资源建设的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环境与传统课堂有着较大区别,需要更新设施和添加设备。当然,学校还要制定相关制度,保持课程思政建设的延续性和发展性,并将其作为一种制度贯穿落实,比如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师相比一般的课程建设要有一定的激励,等等。

总之,将翻转课堂教学引入课程思政建设,重在突出学生的自主性;“中国管理思想史”课程重点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更能够让传统文化“进头脑”。伴随自主学习的深入,学生对我国优秀的管理思想更深刻、更尊重,这与立德树人的目标完全一致,也与思政教育的目标一致。

三、课程思政建设的反思

作为一门专业特色选修课,旨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课程的核心属性“思想”与课程思政有着天然的联系性。课程思政是对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回应和落实。因此,课程教学目标更丰富:培养学生立德树人,利用古代的优秀管理思想熏陶、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在“拔节孕穗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课程以专题讲解的方式展开,以历史为脉络,以人物思想为核心要素,向学生呈现各类管理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中国管理思想史课程内容多为古文,需要且必要让学生在课前做好自学和理解,课堂的作用在于探讨和讨论管理思想的内核、延续、当代价值等;增加课程思政的内容对于“中国管理思想史”课程有先天的优势,因为本课程包含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引导学生怎么做人、做怎样的人有巨大的借鉴意义。实践证明,中国管理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育人的重要内容,作为专业课,有必要进行教学探索,真正将文化育人落到实处。当然,掌握中国管理思想史课程思政建设的规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注释:

①于洪涛,高颖,主编.基于“一平三端”的高校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9.

②于辉.当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多元化趋势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8.

③吴照云,主编.中国管理思想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④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第二辑)[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

基金: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翻转课堂中课程思政建设——以〈中国管理思想史〉为例》,项目编号:c202022003。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翻转课堂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