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在多元智能理论中的体现

2021-08-06 17:51黄静茹
文教资料 2021年11期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语文核心素养高中语文

黄静茹

摘   要: 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出版,提出了我国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如何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引起了专家学者的重视。霍华德·加纳德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人至少存在七种智能。这本书强调在教育过程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加纳德的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语文教学过程中,能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 语文核心素养   多元智能理论   高中语文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促进学生的全面發展,培养有个性的人。学校教育要摆脱只注重成绩的传统教学模式,着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语文教育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应正确全面地认识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潜移默化地将多元智能有效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提高教师的语文教学水平,还要有效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学习水平。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对于语文核心素养,历来专家学者都有自己的见解,很难做到一致。自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来,对于语文核心素养有了更权威的解释,即以下四点: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提升与发展;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基于专家学者的不同见解,可以看出我国的语文核心素养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外国对于核心素养理论已经有较成熟的发展。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需要与外国的理论相结合。如何结合,加纳德的多元智能理论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二、多元智能的内涵

加德纳认为,智能是生物生理和心理上潜藏的能力,“即某种群的所有成员,都能够运用该种群所具备的智力方面的能力”[1](15-17)。他认为人有多种智能。加纳德在著作《智能的结构》中提出了每个人至少有七种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1996年,加纳德在上述七项智能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第八项智能,即自然观察者智能。

在多元智能理论中,加纳德认为智能并不是理论,而是一种实践,是具有实践性的,是动态的。要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培养学生。因此,运用加纳德的多元智能理论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必将成为一种历史趋势。

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多元智能理论的关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多元智能理论的关系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我认为语文只是众多学科中的一门。多元智能理论包括语言、逻辑数学、肢体运动、空间等多个方面。

语文学科虽然只是众多学科中的一门,但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学科的集中体现,即特殊性原理。多元智能理论涉及综合领域和各方面的知识,具有概括性,且包含性强。语文核心素养与多元智能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

四、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根据加纳德的多元智力理论可以知道,学生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展现出不同的智能潜力,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较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来说,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将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核心素养更好地结合,对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对于教育行业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下面我将从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如何与加纳德的多元智力理论相结合角度进行简单的叙述。

(一)语言智能与语文核心素养的结合。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可以知道语言智能是关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体现离不开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表达,这给了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启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授课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如:教师在上课时可以与学生互动,提问学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培养学生写的能力。

(二)数理逻辑智能与语文核心素养的结合。关于数理逻辑智能,我相信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忽略这一智能,因为觉得这一智能更偏向于理科教学方面。但这是错误的观念。数理逻辑智能考验的是学生的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能力,与语文教学是息息相关的。例如在说明文中,会出现大量的数字论据,考验学生的逻辑梳理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能力的培养。通过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分析、判断的能力,使他们在语文课堂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三)空间智能与语文核心素养的结合。空间智能考验的是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对平面图及几何图的理解。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考验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鲁迅先生的《祝福》时,既要让学生理解表面上祥林嫂是一个惨遭命运压迫、不幸的女人,又要引导学生刨根究底地了解祥林嫂不幸悲惨的命运是封建“吃人”礼教所导致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这一智能的培养。

(四)身体运动智能与语文核心素养的结合。关于这一智能可能部分语文教师会想到这不是与体育相关吗?这一想法是错误的。语文教材有许多关于自然风光及生物景象的描写,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地讲授书上的文字,那么学生可能感受不到。如果不鼓励学生亲登泰山,怎能体会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如果不仔细观察秋叶,怎能让学生体会“一叶知秋”的落寞与悲凉;如果不鼓励学生亲自去苏州园林一览,怎能让学生体会园林之美呢?关于身体运动智能,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可忽视,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亲自观察、体验。

(五)音乐智能与语文核心素养的结合。随着近些年中考的改革,音乐科目被纳为中考项目之一。我觉得这足够引起教师的重视。随着科技发展及多媒体的运用,语文教师开始重视在课堂上播放与教学相关的音乐。这能更好地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更好地体会文本所表达的含义及领会作者的感情。例如讲解诗经《关雎》时,播放歌曲《关雎》。实践证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音乐智能。

(六)人际交往智能与语文核心素养的结合。人际交往智能顾名思义是与人交往的能力,这在教学中是十分常见的。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过程中会经常提出一些问题,例如让学生自由讨论或者布置作业让学生分小组完成,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各个学科教师都要重视。在学校,不仅要让学生读书,还要培养他们步入社会的能力。语文教师让学生自由讨论或布置小组任务就是在培养他们的沟通交往能力。

(七)自我认识智能与语文核心素养的结合。在语文教师授课过程中,自我认识智能经常被教师忽视。自我认识智能并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的自我认识,还有对教师授课的自我认识,这是一个检验双方的互动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授课时,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对学习自我反思的检验,还要学会教学反思。

(八)自然观察智能与语文核心素养的结合。这一智能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是比较容易把握的。教师鼓励学生观察自然、亲近大自然。例如在课文《昆虫记》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观察毛毛虫的习性。

下面笔者将以一篇具体的教案讲授语文核心素养与多元智能理论的结合,以柳永的《雨霖铃》为例。

柳永《雨霖铃》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柳永的词风;

(2)了解本词的词牌名;

(3)深刻体会本词的艺术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鉴赏词的能力;

(3)理解词句,感受情境,让学生有感同身受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的审美价值观念及体会离愁别绪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在学生精读的过程中体会意象;

2.带领学生体会艺术特点。

(三)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领会朗读技巧;

2.让学生掌握本词的艺术特点。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探究法;

3.点拨法。

(五)导入

正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是太子丹在易水河边送别荆轲刺杀秦王时,荆轲高歌而去时所唱;人的一生经历过许多离愁别绪,例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写道:“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接下来,我们一起感受柳永的离别又是怎样体现的呢?让我们一起进入柳永的《雨霖铃》。(教师可播放邓丽君演唱的《雨霖铃》)

(六)整体感知

1.本词中哪句话体现了作者的离别思绪呢?

明确: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在萧瑟的秋天里,词人和他的红颜知己伤心地告别。

3.这句话体现了词人什么样的心境呢?

明确:伤心,凄凉。

(七)词句鉴赏

1.分析上阕的情与景的关系,体会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教师:写景抒情诗的最大特点是情景交融,请同学们以上阕为例进行小组自由讨论,说说如何通过写景准确传情的。与此同时,人物刻画也是十分传神的,请大家说说自己的想法。

(1)学生分小组讨论。

(2)学生自由发言,由教师板书。

意象:蝉、长亭、雨、兰舟、烟波、暮霭

作用:渲染凄清意境,烘托人物感情

(3)教师点拨名句,加深学生理解,重点从朗读的角度分析。

例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文章开头交代词人送别的时间、地点,读者经过探讨发现景物的特点;词中的寒蝉,特指是秋天过后的蝉,秋天具有凄凉感。但蝉在凄凄惨惨地鸣叫,在漫漫长夜更让人感到无边的落寞,下雨之后带有阵阵凉意。倾盆大雨之后,周围的景色都显得格外的扎眼,作者身处此境耳边传来阵阵凄惨的蝉声,刚好又在傍晚时分,望着这带有离别之意的长亭,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词人愁思的境界。这句给我们带来了离愁别绪之感。

2.学习下片,重点体会本词的意象。

(1)教师引入:下阕之中有许多我们学过的意象,请同学们结合之前所学的知识,找出本词的意象,并谈谈你的理解。在学生之中选出代表发言,其他学生可以随时补充。由教师板书。

典型意象:酒、柳、风、月

(2)学生点评诗歌意象。

(3)学生自主朗读作品。

(八)技法探究

从我们学过的柳永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柳永善用点染的表现手法。点染的表现手法其实是画家在绘画中常用的手法,也被经常当作写作手法,先“点”明中心,再渲“染”烘托,在点染手法中点和染是从不同方面和角度描写的,“染”是“点”的侧面。正如在本词当中借来点明景物表现作者的情感,有烘托离别之感。

(九)作业布置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离别情感,柳永通过意象表达情感,我們都感受到了词人在面对离别之时的痛苦。那么在大家的生活当中,是不是也经历过离别之感呢?请同学们结合本课所学的表现手法和意象描写,写一篇关于自己离别之感的小文章或散文。

(十)多元智能的体现

1.语言智能的体现。教师让学生找出《雨霖铃》中关键的字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之后教师再对文章进行系统的讲解,教师与学生不断地探讨,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期望,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2.视觉空间智能的体现。教师在讲解《雨霖铃》的过程中,通过意象的描写,让学生感受画面并进行想象。感受柳永面对别离时的孤寂、凄凉。

3.音乐智能的体现。在教师导入新课的时候,适当地播放一些配乐进行朗读,让学生在音乐中受到熏陶,感受作者的感情。

4.人际交往智能的体现。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找出词中的意象并让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派代表发言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5.自我认识智能的体现。通过最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练习,有利于学生自我检测、查漏补缺。

五、结语

语文核心素养对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十分重要。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除了以学生为中心,还不能忘记加纳德多元智能理论的运用。在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时,要根据学生发展的差异有所侧重。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和帮助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顾之川.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说文论语,2016(3).

猜你喜欢
多元智能理论语文核心素养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基于期待视域理论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在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