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碳城市与生态建筑

2021-08-06 03:26刘洋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9期
关键词:低碳城市生态建筑节能

刘洋

摘要:在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建设低碳城市,营造绿色的生活环境,减少城市碳排放量已成为各个城市未来的主要发展目标。同时,生态建筑作为低碳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建设与使用也是迫在眉睫的。在低碳城市与生态建筑的建设实践中,“低碳”与“生态”两个概念应该相互借鉴,相互促进,进而为居民提供一個舒适、健康的“绿色生活空间”,为实现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建筑都存在着建筑能耗大、舒适性差的问题,因此我国的低碳建筑建设是必要的。

关键词:低碳城市;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节能

1.概述

城市作为人们主要的生活以及工作空间,不仅消耗着巨大的资源,同时排放出大量的碳。建设低碳城市,营造绿色的生活环境,减少城市内碳的排放量已成为各个城市未来的主要发展目标。目前,低碳生态建筑作为低碳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元素,在其建设以及使用过程中,对减少城市的碳排放量,建设低碳城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建筑物存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生态建筑未来的发展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阻碍。虽然“低碳”与“生态”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但是建筑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低碳城市规划与生态建筑建设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因此,合理的利用低碳城市与生态建筑之间的联系,建设宜居型的低碳生活空间是未来低碳城市建设的途径之一。

2.低碳城市

低碳城市,即通过运用可再生能源以及节约利用能源,进而有效减少城市碳排放。目前,低碳城市建设已成为世界各地城市建设的共同目标,很多城市都积极投身于低碳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之中,也更加的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低碳城市是通过减少能源的消耗,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积极改善和利用环境等各个方面,将“低碳”与“生态”相结合,进而实现”人-城市-建筑-自然”的和谐共生。

2.1低碳城市的发展状况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逐渐关注低碳城市的建设,在节能技术、低碳建筑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当前的发展趋势看,全世界的低碳城市建设都是在降低碳排放量目标的基础上来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目前,低碳城市的建设已逐渐的成为推动建筑节能发展的主要趋势。

(1)国外低碳城市的发展状况

英国在2003年就已经提出了“低碳经济”,并在《我们能源的未来》白皮书中对“低碳经济”进行了详细的叙述。此后,“低碳经济”的概念逐渐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日本随后便提出了“低碳社会”这一概念,随后“低碳”问题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英国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一直致力于低碳建筑的研发设计,推广全新的低碳建筑理念,从而更好地进行低碳城市的建设。同时,美国也于2006年提出了未来节能小区的概念,致力于将传统建筑提升至节能建筑,以实现低碳城市的建设。

(2)国内低碳城市的发展状况

目前,在中国至少有100个城市提出了“低碳城市”的口号,也有越来越多的城市投身于低碳城市的建设,同时把建设低碳城市作为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路径之一。国内关于低碳城市建设的研究尽管起步比国外晚,但通过不懈的努力,在这一领域也有了很多创新,总体上来看,我国的低碳城市建设已经全面展开。

2008年,上海、保定成功入选为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的首批试点城市。目前,国内的很多城市都在进行低碳城市建设,其发展路径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杭州发展了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通过免费向市民提供公共自行车,来支持市民低碳出行,进而减少城市的碳排放。

2.2国内外的低碳城市案例

(1)国外低碳城市的案例—丹麦低碳社区

丹麦的“太阳风”社区是其低碳城市发展的典型代表。该社区是由居民自己构想并组织建设的公共住宅社区,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利用是该社区的最突出特点。在该社区中,约有600平方米的太阳板设置在公共用屋与住宅之上,该社区的约1/3的能量需求由太阳能提供,同时在距离社区2公里左右的山坡上设置风塔以获取风能。该社区充分的使用了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如太阳能与风能),来实现建筑物能耗及其碳排放量的减少,这对低碳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2)国内低碳城市的案例—杭州低碳城市建设

目前,杭州深入实施“环境立市”的战略,积极进行低碳城市的创建、生态建筑的推广,打造以“免费单车”为特色的公交系统,并建设了杭州的低碳科技馆来丰富人们对低碳科技的认识等一系列的措施。

杭州市在城市的总体规划上以“低碳”和“生态”作为城市建设的理念。在城市的总体空间布局上,杭州市计划将中心城市与六大组团分别建设成为相对独立、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紧凑布局。这样的城市布局有助于人们减少远距离的出行,也能够促进步行以及公共交通的使用,从而实现“绿色出行”的目的。同时,实施城市“绿屋顶”计划。

3.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作为低碳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元素,在其建设以及使用过程中,对减少城市的碳排放量,以及未来低碳城市的建设都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建筑、与环境共生建筑、绿色建筑等通常也被称为生态建筑。生态建筑着重于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为人创造一个“宜居空间”(满足舒适、健康、环保的合情、合理、舒适、美观、有效的空间场所)的同时,也要注重保护环境。

3.1生态建筑的发展状况

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际上对生态建筑的探索和研究已经开始了。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把“建筑学”与“生态学”两词合并提出“生态建筑学的新理念”。1969年,生态学家约翰.托德在《从生态城市到活的机器—生态设计原理》一书中提出了将“地球作为活的机器”的生态设计原则。

我国的生态建筑起步于20世纪后半叶,从建筑节能开始逐步推广。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逐渐推广,绿色建筑理念在我国也越来越被重视,人们逐渐开始注重建筑的能耗,逐渐开始重视低碳城市以及生态建筑的建设。

3.2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1)创建“人-建筑-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建筑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能合理利用自然環境来改善建筑的室内外环境,提高舒适度,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需求。

(2)充分保护自然资源,使用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生态建筑首先要做到提高自然资源以及能源的利用率,并降低能源消耗,积极采用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

(3)循环、有效利用资源与能源。循环使用建筑材料,进行废物的回收再利用,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4)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合理的利用环境,尊重当地的历史、文脉。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周边的自然环境,并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保留和利用地形、地貌、植被、湿地和自然水系等的原有形态。

3.3生态建筑的案例

(1)英国蜂兰生态房

蜂兰生态房位于英国,是一幢外观奇特的生态房,他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蜂兰。房屋沿湖而建,其占地面积为550英亩,是一座生态环保的住房,房屋运用废弃的沙砾来建造房屋,并充分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若循环利用雨水,利用太阳能和风能来解决整座房屋的用电需求)。建筑内配有地源热泵空调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并利用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完成后其生产的能源将超过其消耗能源。

(2)帕来索-西西姆生态宾馆

帕来索-西西姆生态宾馆坐落于海边,可提供15个宽敞舒适小屋用以俯视青绿色墨西哥湾。这个宾馆采用天然的建筑材料(泥土、木材和草)来建造房屋作为建筑材料,不仅方便,而且还节能环保。尽管宾馆共占地约62英亩,但建筑仅占整个宾馆区域的1%的面积。该建筑运用生物过滤方法对在循环水进行过滤,用来提供游客用水,还利用太阳能来加热游泳池。

4.结语

目前,减少城市碳排放,建设低碳城市,营造宜居生活空间已经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大趋势。生态建筑作为低碳城市建设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建设与维护也是尤为重要的。从各个方面看,生态建筑对我们的生活都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它不仅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绿色效应”,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低碳城市”以及“生态建筑”的建设与发展。但现阶段,这还仅仅是一个很好的开端,生态建筑还没有完全走向成熟,还有更多的内容等着我们去认识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夏力.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低碳建筑探究[J].建设科技.2020,(14)

[2]林丹.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低碳建筑管理体系研究[J].河南科技. 2019,(22)

[3]周学清.浅谈绿色、低碳建筑生态城市设计[J].中国房地产.2019,(17)

猜你喜欢
低碳城市生态建筑节能
刍议生态建筑设计: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基于绿色理念的城市综合体技术应用研究
咸宁市低碳城市发展路径与治理路线图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构建的法治保障研究
电子商务对上海低碳城市建设的影响
生态建筑理念和“包豪斯”理念漫谈
暖通空调的恒温恒湿设计
低碳城市建设视角下城市新区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