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艺

2021-08-07 23:31李缘婷
书香两岸 2021年6期
关键词:弹指古琴铭记

李缘婷

初到古琴村,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像是在迎接我们,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了世外桃源般的感受。那里没有川流的车辆,而是一个充满惬意的学院。那晚的《登鹳雀楼》是我们学弹的第一首古琴曲,在欣赏完专业的古琴师演奏后,在古琴人的教学下,我和两岸同行的小伙伴们学习着古琴,弹琴的坐姿、弹指手势、看琴谱成了我们的必学课,这些讲究也让初学的我端正了态度。相互纠正弹指的错误,一同享受琴声带来的美妙,让这节学习课程快乐了许多。琴声动人心弦,寄意抒情,会让人格外宁静,那是一种逃离烦琐世事的淡泊心境。每一个龙人古琴村的风土文化都在低诉着传承,每一道工艺都承载着一位位传承人的工匠精神。从选材、制底面、挖槽腹、合琴、灰漆等工艺程序,每一步工序都甚是严谨,最少的制作需要三年,有的上品甚至更久,是许多古人都特别热爱的乐器,有多少人为之青睐,这可真是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一大艺术。虽然我只学习了一堂古琴课,但仿佛也完成了儿时的一个梦。幼时的我,总想学点什么乐器,又担心不够时间玩,等有了大把时间可以消磨的时候,早已时过境迁。

隔天的天空很蓝,早晨的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我们身上映出一片斑驳,三角梅伴随着我们的早读也影影绰绰,天地间仿佛就只有一村、一书、一人。若能再与两三个好友谈笑风生、暖阳相拂,那就再惬意不过了。确实,自从工作以来,这真是一次很难得的慵懒。心情愉悦时,让人感覺更加愉快;心情消沉时,让人感觉更加的平静。看见那些豪放到看起来随意的画作,实则意味深长,小到得用放大镜才能完成的精巧工艺,都让人感受到精湛的手艺,那些用毕生心血完成的画作,每一件艺术都让人赏心悦目。中学时,总觉得课本有点堆山,可以慢慢读书。到了大学,报的社团读者协会,大把的活动都与书籍有关,也觉得不用着急读书。等出了社会才发现,想看书的时间却不够了,就连静下来的时间可能都抽不出来,更不要说细品书籍。苏轼说: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提升自己,与人交流时才能扩展自己,也让自己更加渊博。品书,感受到别人不一样的感受,分享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喜悦和体验。有一个巧妙的技术活更让自己在生活上增添了精彩。

对当代人而言,大概很多人喜欢摄影了,随心而拍,记录生活的美好,还有很多的是记录生活的意义。有简单表达的、有复杂情绪的:有色彩缤纷的、也有暗灰色彩的,这些都能从摄影师们的作品中一探究竟。有些用摄影记录下来的历史,甚至比我还要年长,都在告诉我们要铭记过去。这次摄影展有一幅作品让我印象深刻,它大概表达的是送葬人的意思吧,让我想到了“魂归九天悲夜月,芳流百代忆春风”。那些逝世的人啊,去了美好的极乐世界;而那些活着的人继续忙忙碌碌,形形色色地生活着。没有人可以苟且偷安,没有人可以不劳而获。

而这些都要感谢生活让人忙碌,感谢传承让世人皆知,感谢执念让人坚持,感谢想念让人铭记。

猜你喜欢
弹指古琴铭记
铭记五四精神 争做强国少年
国家非遗 古琴艺术
《武汉数字化老年大学》学习感怀
Watch the Performance and Keep the Mission in Mind 观看演出铭记使命
晋祠周柏
寻访千年古琴
传承和保护古琴艺术
抒怀
拳王阿里因何被人铭记
古琴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