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红烛》

2021-08-09 15:58刘桢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红烛感叹号流泪

刘桢

《红烛》选自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青春之歌”,该单元主题是吟唱青春,作者或感时忧国、抒发情怀,或感悟人生、思考未来。我们要让学生体会各具特色的文学表达,感受激扬的青春。

闻一多是一位把生命当作诗、用生命来写诗的诗人,他以血和生命为代价,谱写了一曲雄奇而绚丽的人生诗篇。本诗第一句就引用了李商隐的“蜡炬成灰泪始干”,奠定了全诗的基调:燃烧自己、照亮世界的决心。纵观整首诗,每一节都以“红烛啊!”为开头;前四节关键词为“烧”,围绕把蜡烛烧成灰展开;第五到八节的关键词为“流”,围绕蜡烛燃烧后的流泪抒情;最后升华主题:“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红烛》这首诗中充满了“矛盾”。第一节,用接近白话的语言表明了红烛的颜色。中间一句“吐出你的心来”让人不禁发颤:诗人还要吐出自己的心来证明心像红烛一样红吗?岂不是商代忠臣比干故事的再现?此为第一处矛盾。诗人当然不可能把自己的心吐出来,而是有“呕心沥血”之意在其中,这反常的描写更是表达了诗人为了革命奔走劳累,一颗赤子之心和红烛是“一般颜色”。

第二节到第四节是矛盾发展的顶峰,点出了矛盾冲突是什么:蜡烛想要发光就必须燃烧成灰。第二节连用三个问句,“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发光的前提是自身的燃烧,发光和燃烧,既矛盾又统一。被火烧掉的是躯体,不是灵魂。而具体是谁做的这些事情?诗人并没有给出答案,引人遐想,可能是诗人自身的内在力量,也可能是时代的外力推动。明明“一误再误”,为什么第三节又说“不误,不误!”呢?又形成一对矛盾,引发读者思考,后面一句给出了解释,原来“烧出光来”才是自然的方法。诗人想发光,想用自己的青春冲破黑暗,这是理想主义的浪漫表达,此处用一个既矛盾又统一的说法加以强调。

虽然整首诗以感叹号结尾居多,但第四节是全诗中感叹号最多的一节,有四个感叹号出现,足见其情感之盛。“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此段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意象,烧破、烧沸、灵魂、捣破、监狱,这些不和善的字眼,代表了诗人对当时所处时代的控诉。世人还在做着不切实际的梦,民族看不到希望和未来,群众的血都是冷的,需要一道光去唤醒他们的梦,一把火去烧沸他们的血,解救一批批被压迫太久而不知道反抗的群众,摧毁一个个禁锢人们思想的牢笼。此节中动词“烧破”“捣破”等,充满气势,显示出作者的决心和气魄。

诗的第五节迎来了转折。融合了“发光”和“流泪”两个关键词,“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发光和流泪是同一时空发生的事情,也互为充要条件:想要发光,就要流泪,想要照亮世界,就要牺牲自己。第六节到第八节,就围绕着“流泪”展开。红烛被制造出来,就是为了燃烧,那么既然已经做好了燃烧的准备,为什么还要“伤心流泪”呢?诗人自知矛盾,在下面给出了答案,原来是“烧得不稳时,才着急流泪”。

闻一多在家书中说:“国家养育学生,岁糜巨万。一旦有事,学生尚不出力,更待何人?今遇此事犹不能牺牲,岂足以谈爱国?”他明白,当国家遇到危难时,学生理应承担起一个国民的责任。此时,二十多岁的闻一多就已经把自己视为一名战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他表现出愿意放弃个人一切的决心和壯志。他自比蜡烛,急着奉献自己:流泪不可怕,烧得不稳,不能完全奉献自己时,才着急伤心呢!最怕的是只能“流一滴泪”,只能“灰一分心”,此处第八、九节,迎来了本诗的最后一个矛盾转折,红烛的最初目的,是“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出快乐的果子!”真真正正、完完全全地释放自己的价值,此处用“脂膏”来比喻蜡烛的泪水,意谓其富有营养价值,可以为花儿和果子提供养料,颇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道理。可是红烛的结局是什么?它并没有按照自己希望的那样——燃烧、奉献,而是凄凄惨惨地在风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在五四运动前夕,闻一多在致父母的信中说:“国家至此地步,神人交怨,有强权,无公理,全国懵然如梦,或则敢怒而不敢言。卖国大贼罪大恶极,横行无忌,国人明知其恶,而视若无睹,独一般学生敢冒不韪,起而抗之,虽于事无大济,然而其心可悲,其志可嘉,其勇可佩!”红烛的命运,也正是诗人自己倾尽全力奉献自己,想靠一代人的力量破除旧社会,为祖国带来光明的真实写照。

最后,诗人安慰红烛:“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又何尝不是诗人对自己的勉励与劝解?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一时无法调和,于是闻一多投身于教育和文学研究事业,专注研究古典文集,希望从中找到救亡图存的办法……

(本栏责编 清 风)

猜你喜欢
红烛感叹号流泪
感动得流泪
蓝姐:红烛不只是用来照明
你是我一生中的一件最美好的事
感叹号
爱流泪的海龟妈妈
红烛
感叹号大王(上)
感叹号不可随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