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仙山”长岛真的是传说中的神仙居所吗?

2021-08-09 08:38刘翠霞
旅游世界 2021年8期
关键词:仙山徐福长岛

刘翠霞

这里不仅是东方神话的发源地,还是帝王将相孜孜追求的神仙圣境,更是文人墨客创作的源泉和心灵家园,多少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帝王题词、游记传说、戏曲唱段,以及《西游记》、《水浒传》、《镜花缘》,众口一词,赞美长岛。宋朝的大文学家苏东坡当年眺望长山列岛也曾赞叹道:“真神仙所宅也!”

长岛是中华民族最经典的古典神话之《八仙过海》中八位神仙的游弋寄踪之地。在世人的印象中,八仙过海是一个纯虚构的神话传说,然而在长岛,却流传着另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这里不叫庙岛群岛,也不叫长岛,而叫沙门岛,是朝廷专门流放犯人的海上监狱。因为这里是一群孤岛,四面环海,远离大陆。犯人被押进岛来,很难逃离出去。

沙门岛监狱原来是由一个水寨改造而成,除了烽火台,现在还有宋代的城墙遗迹。《登州府志》记载,宋庆历二年即公元1042年,朝廷曾在这里设立刀鱼巡检,招募水兵300名,戍守沙门岛。《水浒传》里,大名府的大财主玉麒麟卢俊义遭到无辜陷害,结果“刺配沙门岛”,应该就是这里。

当时岛上犯人的口粮,是由沙门岛上的80多户人家供应的。于是,在粮食严重匮乏,无医无药的严酷环境中,沙门岛只能残酷地演绎弱肉强食的规则,不管送来多少犯人,总数只能保持在300人以内。为了节省口粮,这里看守的头目便想出個狠毒的办法,当犯人超过300人时,便把那些老弱病残者捆住手脚,扔进大海。

故事发生在北宋末年。这一年,长岛来了一个戴着重枷镣铐的囚犯,名叫吕岩。据说,这个叫吕岩的囚犯就是后人所熟知的吕洞宾。

吕岩从上岛的第一天起,摆在面前的就只剩两条路,要么铤而走险,要么坐以待毙。于是,在吕岩的串联下,7名犯人决定随他一起越狱。他们中有白发如霜的,有瘸腿拄拐的,有打呱嗒板吹笛弄箫卖唱的,有一个姑娘,还有个皇亲国戚。这就是后来的八仙。

汉钟离,原名钟离权,据说曾是一个将军,因为讨伐辽国失利,被判充军;曹国舅本名曹景休,是宋仁宗的大舅子,后来曹皇后失宠,受连累进了监狱;铁拐李原名李凝阳,喜欢打抱不平,结果竟被宰相的家人打断一条腿后发配;蓝采和本名为许坚,在勾栏中唱杂剧,因为一场表演出了差错,被发配沙门岛;张果老疯疯癫癫,自称生于大禹年代,结果被官府当作妖人抓起来;韩湘子本是大文学家韩愈的后人,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被发配到沙门岛。

这八人在一天夜晚杀死两个看守的官兵,各持物器,跳入海中,朝着南面有灯光的地方游去。一路上,大家你推我拥,互帮互助,终于游到蓬莱丹崖山下,在狮子洞(后称仙人洞)里躲起来。因为常年被关押不见阳光,又长时间被海水浸泡,所以8人的须发都变成了白色。第二天,这八位“神仙”被当地渔民发现。此后此事越传越玄,这8人被传为八仙,他们用来渡海的物品也被传为他们各自的法器,八仙过海的传说也被广为流传。

其实所谓八仙过海,主要过的是从庙岛经南长山岛,又转到蓬莱这一段海程,长度为10公里。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独特的一次越狱行动。

关于这次犯人集体越狱事件,《登州府志》有专门记载,事后,沙门岛的寨主李庆畏罪自杀了。

望洋兴叹,古代帝王们“长生不老”的寻仙梦

千古一帝秦始皇一生有两个最大的梦想:一个是统一中国,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建立了史上强大的秦帝国。第二是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突破人类寿命的极限,做个一统江山千万年的千古帝君,万岁万岁万万岁。

秦始皇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仅仅用了10年时间,就先后灭掉了韩、赵、魏、燕、楚、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完成了第一个梦想。

但是第二个梦想,他虽然做了很多努力,却至死未能实现。他之所以数次东巡,正是因为他坚信所要寻找的神仙和神仙秘制的长生不老之药,就在那个年代可望不可即的海上仙山——长岛。

关于秦始皇寻仙求药的故事,《史记》里面有记载,长岛民间有传说,其中的前因后果,都和长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始皇帝第一次东巡,先后登琅琊,过成山,至芝罘,上丹崖,北望大海,但见烟波浩渺之中,几座小岛犹如仙境一般。

有个叫做徐福的方士,手指北面大海中那一片云蒸霞蔚的岛屿,信誓旦旦地告诉始皇帝:在水一方的那几座小岛,就是传说中的“蓬莱、瀛洲、方丈”海上三神山,“神山上尽是珍禽异兽,其物尽白,而黄金白银为宫阙杏之树丛生、华实皆有滋味。我们寻找的长生不老之药就在这个小岛上。”

但是,虽有舟楫,但却不能渡,君临天下、傲视众生的千古一帝,只能遥看长岛,仰望仙境,扼腕叹息。

后来,徐福造出了能够出海的大船。秦始皇就派他率领三千童男童女(也有传闻说是五百童男童女)东渡仙山,寻找长生不老药。《史书》记载,公元前219年,徐福率领童男童女,准备了足够的粮食、药品、种子、耕具等出海,这次出海数年,没有遇到神仙。公元前210年,徐福再度奉命出海,但这次出海后就失去了联系,既没有返回,也没有任何消息,消失在茫茫的东海之上。先进的航海工具被他带走了,同时卷走的还有先进的技术和那些造船的工匠。直到汉朝,华夏的航海术和造船业还没有恢复到徐福航海的水平。

至于徐福去了哪里,几千年来一直是学者、吃瓜群众研究和探讨的熱门话题。据《史记》记载,徐福最后到了“平原广泽”,很多人都认为这个“平原广泽”就是现在日本的九州岛,徐福到这里后,觉得当地的气候十分怡人,而且他知道自己根本没办法找到长生不老药,如果回去后以秦始皇赢政的性格,肯定没有好下场,于是徐福便在日本隐居起来了。而且日本的《日本国史略》也说到了徐福,另外,在日本也有许多关于徐福的传说,这些传说大概不会是空穴来风。

自此以后,海上寻找“仙山”活动持续了几百年之久。

良港福湾,海神娘娘选中的“福祉”宝地

长岛人对海神娘娘的信仰是虔诚的,在长岛县的北五乡镇,几乎每个人都能讲出“娘娘赐灯”、“娘娘引路”、“娘娘安家”、“娘娘智占庙岛”等故事。至今仍有健在的老人,能活灵活现地讲述当年亲身经历过的海难中得到娘娘的救助和因受到娘娘的荫护而平安脱险的真实故事。

据说海神娘娘本是东海龙王之女,下凡人世,名叫默娘,出生于福建省蒲田县海边的一个小渔村。在她“睡梦救亲”的故事传开之后,许多船家渔民纷纷前往拜谢,祈求保佑,一时门庭若市,消息传遍沿海及诸岛。默娘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便想去北方寻找一处宝地,准备在那里留居升天,以便济难助人,普救众生。

她沿漫长海岸线,晓行夜宿,朔北而上。渡过长江口,穿越连云港,开进胶州湾,却不见宝地踪影,驶过“天尽头”,进了龙须湾,也不是意中的佳处;看过养马岛,驻足芝罘山,观望烟台山,亦非想要的仙山良居。

忽然,她远望黄渤海交汇处的一列群岛上空,紫光笼罩,瑞气缭绕,峰峦清幽,岩涧陡峻,松柏参天,修竹茂密。默娘虽未到过此地,却好像似梦中所见,正是所想所求的仙山佳处。

于是她走进群岛,放眼四周,东有南、北长山岛,西邻大、小黑山岛,北面一线排列着的猴矶,瑭琅诸岛礁,南望远山的蓬莱大陆,群岛环抱这一辽阔的良港福湾,恰是普渡众生,保佑南来北往船只免遭劫难的好地方。

福祗选定,默娘便闭目静坐,不吃不喝,无声无息,打坐三日,化为一尊石像。远近船家渔民闻讯,齐聚小岛,焚香烧纸,顶礼膜拜。他们在此建造了一座庙宇,供俸着默娘的石像,尊为海神娘娘。从此,神庙名扬四海,传遍神州,小岛也因此叫做“庙岛”。

据说,每当船只遇难,只要连喊三声:“娘娘保佑”!那船头的不远处,准有一盏红灯,仿佛是娘娘擎灯引路,船头前面,即刻闪开一条金光平静的海水通道,船只便化险为夷,安全抵达海岸。

猜你喜欢
仙山徐福长岛
徐福山绘画作品
仙山福洞
不灭的希望 永恒的信念——歌剧《徐福》一席谈
传承经典,现代化中式庭院 重庆中安长岛
中式庭院的现代融合 重庆中安长岛
徐福,中韩间两千年不衰的传说
泉州九仙山
当国歌响起
长岛:一面烟火,一面仙境
银装素裹九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