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刘公岛不仅仅是一座岛?

2021-08-09 08:38刘翠霞
旅游世界 2021年8期
关键词:刘公岛金州北洋

刘翠霞

回望甲午,近代海军梦醒之地

这座距离威海市区旅游码头仅2.1海里的岛屿,外形像一艘不沉的战舰。1888年,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海军在这里诞生。1895年,一场悲壮的中日甲午海战,以北洋海军的覆灭而告终。

遥想当年北洋海军创建时期,李鸿章向西方列强大量购买舰船,优先扩充北洋海军,到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軍,已有主力军舰25艘,辅助船只近百艘,官兵4000人。其中,“定远”号、“镇远”号均为德国定制巨型铁甲舰,排水量7335吨,配备双联装305毫米口径巨炮等武器,堪称当时亚洲第一大海军。

北洋海军的快速发展,引起了邻国日本的警惕。1894年7月25日凌晨,日本海军在丰岛海域向清军的运兵船和北洋海军护航舰发起偷袭,酝酿已久的侵略战争就此打响。9月17日,中日海军在黄海大东沟爆发激战。经过近5个小时的鏖战,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重伤,“致远”号管带邓世昌等600多名官兵阵亡,“致远”、“经远”等5艘舰艇沉没。

黄海大战的败绩击破了大清国“天朝王国”的神话,当朝权贵李鸿章采取了消极的“避战保船”策略,命令北洋舰队从旅顺退守威海卫,并严令不许出战,将黄海制海权拱手让敌,这样,多年来清政府苦心构筑的海防屏障已经形同虚设。

懦弱助长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日军占领旅顺后,又组成了山东作战军,发动了以歼灭北洋海军为目的的山东半岛战役。1895年2月7日,日军对刘公岛发起总攻。北洋各舰与刘公岛、日岛炮台密切配合,誓死抵抗。旗顶山炮台上的清军官兵浴血奋战,他们充分发挥炮台战略制高点的有利位置,对着围攻而来的日舰发出愤怒的炮火,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不料,就在刘公岛上的北洋水师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发生了以王平为首的鱼雷艇队逃跑事件,日军发现后派快舰急追,除王平等人逃到烟台外,其它的艇不是被击沉,就是被俘获。王平为掩盖逃跑罪行,诈称刘公岛已经失守,致使烟台援威兵力重新布置,抽调西撤。

这一事件的发生,不仅使北洋水师的处境雪上加霜,更加危急,而且也使丁汝昌等待援军的最后一线希望彻底破灭,刘公岛成为一座孤岛的处境引起了军心浮动。2月11日,丁汝昌召集将领会议,准备破釜沉舟,率领剩余舰只向烟台突围,但遭到一些人的拒绝。丁汝昌见大势已去,难以挽救颓势,怀着绝望悲愤的心情,吞服鸦片自杀殉国。

日军登上了刘公岛,接收了岛上的所有军事设施、大量的军备物资,并俘获了北洋舰队残余港内的十艘军舰。这支由李鸿章苦心经营近二十年、曾背负着国人强国梦想的北洋水师,就这样悲惨、屈辱地结束了它的使命。

漫步海岛,宁死不屈的名族气节

在刘公岛上的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内,复原展示了这样一个场景:断墙残垣的院内,一口辘轳老井旁妇孺几人相互搀扶,有的紧抱怀中襁褓里的婴儿,有的相拥而泣,邻院的房屋已经燃起烈火,浓烟烈火无情肆虐,远处一列日本士兵正端枪朝此嘶吼,此时一位妇女已经纵身跳入井内,现场的妇幼老小哭泣着、痛苦地做着最后的抉择。

这里展现的,是120年前日军进犯金州城时的历史一瞬,是甲午战争中日军野蛮行径的一个缩影,曲氏一家悲惨命运的历史瞬间在此定格,观者无不为之动容。

1894年10月24日,日军在花园口登陆,驱兵夺取金州,随后乘势进犯大连湾。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沿途物资被掠夺一空,充分暴露出了日本侵略者的凶残和野蛮。

金州地处辽东半岛南端,连接着东北腹地与大连、旅顺,是战略要地,“金州若失,旅顺不保”。金州人民也自发地组织起来,共同抗击日军,虽给日军很大杀伤,但终因寡不敌众,援兵不继而失守。居住在金州城西南隅曲姓人家中的7名妇女,为了免遭日本入侵者的侮辱,怀抱3个幼年孩子毅然投入到自家院内的水井中,展现出了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这口水井被后人称之为“曲氏井”。

甲午战争之后,曲氏井的井口被人用石条给遮盖上,但“曲氏井”的悲惨故事依旧代代相传。虽然经过了100多年,曲氏井仍静静在那里向世人述说着这段悲怆的历史。

中日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掀起了瓜分中国、抢占租界的狂潮,德国强占胶州湾,俄国强租旅大,已经控制长江流域的英国,作出了强行向中国租借威海卫、在渤海与俄国对峙的决定。直到1940年11月,英国强租刘公岛42年的历史方才宣告结束。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历史又走过了百余年的风雨历程,但当年他们在刘公岛上留下的许多遗址和遗物,依然存在,大部分保存完好。

刘公岛起义,催生胶东“八路海军”

小说《林海雪原》中所描写的那支英雄部队,可谓家喻户晓。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这支英雄部队的前身就是起义的刘公岛汪伪海军部队。

抗战期间,刘公岛一度为汪伪政权所控制。1940年,汪伪海军部队在刘公岛设立威海卫要港司令部,负责指挥华北各地伪海军,要港司令部内设立了辅导部,主要人员均为日本人,是威海卫要港的实际控制者。

这支海军部队中,有很多人都是迫于生计,或因救国心切,怀着一腔爱国热情参军的,真正当上海军后,才发现自己上了当。

当时,日军在各个战场上都显露出失败的征兆,但他们仍在做最后的挣扎,并加紧了对刘公岛上伪海军的控制。在那里,新学员生活单调枯燥,平日里不允许随意走动,除了训『练,都要呆在练兵营里。练兵营的大部分军官及日本海军辅导部的日本人对这些新学员要求苛刻,新学员只要有一点毛病,就会被骂挨打。不但如此,新学员还要忍饥挨饿,基本上每顿饭都是黑馒头、窝窝头、咸菜和菜汤,而且还不管饱,通常刚一吃完,训练一会就饿了,而岛上的日本人和伪军官们吃的是白馒头和米饭。到岛上3个多月后,新学员们连军舰的影子都没见到,更别说学航海、枪炮、轮机等技术了。

岛上日军和伪军官们对学员的严酷压榨和盘剥,被练兵营卫兵队少尉队长郑道济和教练班长毕昆山等人看在眼里。郑道济曾听说过共产党的抗战事迹,他经常与刘兆庆等新学员探讨抗日救国的道理,并逐渐带领一批新学员走上革命道路。

11月5日,他们决发动起义。与此同时,起义队伍还解放了伪“中华海员养成所”的海员,海员中有50余人参加了起义行动。当天,起义部队共击毙日军17人,伪军官上校1人,中校2人,少校2人,尉官及反动伪军10多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及“同春”号运输舰、“日生利”號交通艇等舰只,起义人员无一伤亡。

1944年11月22日,东海军分区在文西县召开了命名大会,把起义部队编为山东胶东军区海军支队。解放战争后期,山东胶东军区海军支队的干部、战士几经改编,有一部分官兵回到山东成立了山东胶东军区海军教导队,到1949年5月,已拥有学员500余人,辖有“海鹰“海燕”两艘炮艇,并有了自己的训练场所。

人民海军诞生后,这个教导队和散落在各部队的原刘公岛起义人员陆续调到海军,被分配到舰上或领导机关工作,真正实现了建设人民海军的夙愿。

猜你喜欢
刘公岛金州北洋
金州大黑山文献录
媒体视野下的清末宣讲所——以《北洋官报》为中心
金州勇士
黄金时代 金州勇士 GOLDEN STATE WARRIORS
历史的明镜——刘公岛
西部冠军,金州勇士!
北洋外交部鲁乔奇(L.Giorgi)档案纪要
论刘公岛景区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的运用
爱国壮举 光明道路——纪念刘公岛起义暨海军支队诞生50周年
北洋六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