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健康教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2021-08-09 08:23邵燕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2期
关键词:自我控制血糖水平护理满意度

邵燕

摘  要:目的  观察全程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及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  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此时间段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医学观察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例数相等的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头健康教育告知,观察组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对比两组自我管控能力、疾病知晓情况及血糖控制效果,并评价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自我管控率、血糖控制率及疾病知识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升其自我管控能力并提高其血糖控制效果,对提升治疗效果有益,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自我控制;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满意度;血糖水平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2-0127-03

近年来人们生活上更加优越,但是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多数人对身体健康缺乏管理,易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而引起多种疾病,如糖尿病。该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其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体质量下降、易疲乏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人体内血糖持续升高还会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糖尿病以中老年人群居多,多数老年人对疾病认识有限、疾病知识匮乏,导致部分患者不遵医治疗、也不及时纠正错误生活方式,血糖控制率低,并发症风险高。有文献指出,在糖尿病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提升对疾病知识的认知,从而提升血糖控制效果,有利于促进其身体健康[1]。本研究对我院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效果显著,详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n=48)。其中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52~78岁,平均(65.2±2.7)岁;病程1~12年,平均(5.1±1.7)年;空腹血糖值10.6~12.6mmol/L,空腹血糖均值(11.3±0.2)mmol/L;受教育情况:初中以下25例,初中及高中20例,大学3例。观察组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50~79岁,平均(65.6±2.2)歲,病程2~13年,平均(5.5±1.3)年,空腹血糖值10.1~12.8mmol/L,空腹血糖均值(11.4±0.3)mmol/L,受教育情况:初中以下26例,初中及高中21例,大学1例。入选患者知情同意,全程配合完成本研究,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知情同意书由患者本人或家属签署确认。②均符合2型糖尿病相关的诊断标准[2]。③能清楚表达自身情况,无意识及精神障碍。

排除标准:①不能配合完成本次研究者。②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者。③合并其他重要器官如心、肝、肾等功能障碍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口头健康知识告知,护士为患者口头讲解相关疾病知识、注意事项、用药指导、生活指导等。

观察组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建立全程健康教育小组:主治医师为小组组长,组员由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组成,并由心理咨询师及营养师作为辅助。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详细了解其基本资料、病情及血糖控制情况等,然后全体小组成员分析讨论,评估综合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护理方案。②强化健康教育:在陌生环境中患者会出现焦虑、紧张的情绪。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及时与患者建立联系,为患者讲述医院的地理位置及医疗环境,稳定其情绪、消除陌生感;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及住院手续等事宜。通过健康教育小手册让患者了解糖尿病的知识,并提醒糖尿患者相关禁忌及注意事项,嘱患者及家属定期进行血糖测量,矫正其血糖测量的错误方式;在治疗过程中,不断强调血糖控制的重要性,介绍糖尿病发生并发症的危害,并为其预防并发症做出指导;护理人员也要注重对患者家属加强干预,讲解必要的健康知识、注意事项等,争取获得家属的认可和信任,嘱其对患者多给予关心,并监督患者,确保患者保持良好的治疗依从性。③饮食、用药及生活指导:为患者提供健康饮食清单,用餐原则以“少食多餐”为宜,多食用优质粗粮;禁食辛辣、生冷等食品,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少食盐分高、糖分大的食物,不食用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嘱患者严格按医嘱用药,指导患者预防和识别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家属要尽到督促、提醒患者遵医嘱用药的义务,并督促患者合理进行体育锻炼,运动时量力而行,可采取多次、少量运动方式,并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患者免疫力。④心理干预:大部分住院糖尿病患者为老年人,其在治疗中对疾病认识不足,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情绪,如焦躁不安、焦虑、易怒、抑郁等,甚至会抗拒或不配合治疗及护理。护理人员可联合患者家属共同为其做思想及心理工作,为患者排忧解难,在家属和医生的鼓励下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彻底消除不良情绪。同时护理中也要兼顾患者家属的心理及情绪,积极回答其疑问,与家属建立良好信任关系,尽可能解决家属所面临的难题,为患者治疗和康复提供保障。⑤出院指导:出院前,嘱患者及家属在家中治疗的注意事项,保持科学的饮食及运动习惯,嘱其科学监测血糖水平并定期随访,如血糖控制效果不好,要及时回院复查,并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1.4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内容主要为自我管控率、血糖控制率及疾病知识知晓率三个方面[3];每项满分100分,得分>80分判定为达标。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满分100分,得分超过90为非常满意、70~90为满意、70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配对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进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对比

观察组自我管控率、血糖控制率及疾病知识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9%,显著高于对照组79.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发病后患者需终生服药治疗,同时在生活方式、饮食结构、运动锻炼等方面要合理化、科学化。但不少糖尿病患者在用药、饮食及生活起居方面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且对饮食健康缺乏了解,极大增加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其生存质量,对其生命健康产生威胁[4]。故需高度重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健康意识、健康行为等问题。

对此,本院对患者实施了全程健康教育,结果显示,观察组自我管控率、血糖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同时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也比对照组高,说明全程健康教育使得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相对较高,提升了患者的自我管控能力,从而促进其血糖控制率的提升,与文献报道结果基本一致[5]。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患者了解疾病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并发症预防方法等,促进其掌握治疗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有利于患者自我管控能力的提升。本研究发现,对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后,其自我管理水平提高很快,且其健康意识也显著提高,对有效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也发挥了作用。本研究还发现,此项健康干预模式优势明显:①对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使得患者的疾病认识度提高,自我管理意识及技能也显著提高,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管控能力,使其血糖控制效果更佳;通过对患者入院、住院治疗期间、出院指导等的全程健康教育,多数患者的饮食更佳合理、作息更加规律,且其对血糖控制和饮食方面的自我要求更加严格,从而使得血糖控制率显著提高。②全程健康教育注重发挥家属的力量,通过动员家属使其积极加入到护理干预中,加之对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和生活上的指导,从而获得多数家属的理解和支持;這也促进了患者与家属间的沟通,使得患者在家属的支持和关怀下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本研究还观察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情况,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97.92%,这有助于提升医院形象,同时对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价值较大。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实施全程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升其自我管控能力并提高其血糖控制效果,对提升治疗效果有益,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沈伟慧.主题式护理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8):1391-1393.

[2]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内分泌代谢分会,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解放军总医院),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编写组.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2018年版)[J].中华内科杂志,2018,57(9):626-641.

[3]吴翔.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的效果对比[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6):114-115,118.

[4]闻红梅,时海英, 段国威,等.医防合作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研究[J].中华养生保健,2020,2(1):4-5.

[5]肖玮.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3(1):25-26.

猜你喜欢
自我控制血糖水平护理满意度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如何让我们变得更可信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策略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新生儿血糖水平影响
临床护理路径在提高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依从率中的应用
比较低GI型肠内营养制剂和普通均衡型肠内营养制剂对鼻饲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