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革新视角下的房屋主体施工技术优化方式

2021-08-10 17:19陈翔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优化方式革新施工技术

陈翔

【摘要】在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背景下,为了进一步降低施工问题的发生率,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我们应认真探讨房屋主体施工技术,并结合施工实际需求找出性价比最佳的施工技术,从而实现施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结合房屋主体施工技术进行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房屋主体;施工技术;革新;优化方式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7.025

1、分析我国房屋主体施工技术的自身特征

1.1房屋主体的施工技术较复杂

房屋主体施工工作的落实过程中,由于不同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不同,因此其采用的施工技术也各不相同,为了更好地提升施工有效性,我们应结合地质情况找出比较适合的施工技术,这样将会变相增加施工技术的复杂水平,还对施工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是比较复杂的地质情况,施工人员需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确保施工工作的顺利落实,当然,施工人员的自身素养也需要进一步提升,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施工场所的不同施工需求,提升房屋主体施工质量。

1.2房屋主体施工现状

房屋主体施工过程中,地基施工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下,地基施工质量可能会降低。比如,在土层粘性较强或者湿度较大的情况下,选择传统的施工技术可能会制约土质处理工作的落实,从而降低地基的稳定可靠性,严重的还会造成塌陷和变形的问题,安全风险较高,给施工人员的安全带来负面影响。除此之外,房屋主体施工过程中还包含不少隐蔽性的工程,这些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會出现人们不容易发现的质量问题,比如,混凝土的振捣密实度情况或者桩基础混凝土振捣的密实度情况等。这种工程的一些质量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解决,还会造成不必要的资金、人力物力浪费,施工部门忽略这些工程的质量问题,还会增加这些工程的施工安全风险。

1.3房屋主体施工技术的难度较高

房屋主体施工工作的落实离不开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大力支持,房屋整体结构设计过程中,施工人员大都是用钢筋混凝土当作主体框架的中心,施工人员应确保地基施工工作质量,还要在此基础上提升房屋框架设计的有效性。房屋框架的设计需结合人们的实际需求来完成,不仅要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还要把钢筋、混凝土的数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进一步提升房屋主体的承载能力,提升房屋的安全可靠性。

1.4房屋主体施工技术的限制比较多

地基工程施工质量受到不同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其施工过程中,大部分的地质土是泥质土、黄土等,这样就会变相增加地基施工工作的难度。在建筑工程的自身功能优化过程中,建筑质量的准则也得到了提升,施工设计工作面临着更严苛的要求。基于此,针对不同阶段的施工工作,施工人员应该采取不同的施工技术,这样才能有效打破施工技术的限制。

1.5房屋施工技术受到框架设计的影响较大

我们了解到,房屋主体的组成部分较多,比较常见的是房屋架构、钢筋结构和地基等。为了提升房屋主体施工的科学有效性,我们应重视房屋架构设计工作的落实,还应该给予建筑工程质量和建筑框架设计工作足够的关注。在施工技术的运用中,我们应该实时监督施工人员对施工技术的落实效果,这样才能有效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潜能,提升施工有效性。从钢筋结构的角度来看,施工人员不仅要严格按照要求选择施工材料,还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配置混凝土,提升施工质量。

2、使用较为频繁的房屋主体施工技术

2.1房屋主体施工过程中的钢筋结构施工技术

通过科学运用热轧钢筋施工技术,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周期,提升房屋主体施工效率。利用卷扬机把刚刚制作好的钢筋及时运输到施工场所,并把其绑扎好。施工人员需明确好钢筋的位置并固定好,然后绑扎好。如果是构造筋或者受力筋,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采用逐一绑扎的方法,这样可能会遭到工作人员的碰触或者踩踏造成变形问题,为此我们应该在板筋的附近安装撑脚,还需重视钢筋绑扎的整齐性。结合不同受力情况安放受力筋,然后按照不同档次进行画线处理,随后进行合理绑扎。

2.2房屋主体施工过程中的模板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房屋主体建设工作的发展,模板施工技术得到了人们的重视,这项技术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比如施工速度快、机械化水平高等,因此被广泛运用到高层房屋主体施工中。充分发挥滑升施工技术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房屋主体施工中的材料浪费问题,还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力物力的不必要浪费,减少资金的投入。但是,这种模板施工技术也有一定的劣势,比如容易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还要购买数量较大的钢材,建筑形态较为单一。

2.3房屋主体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房屋主体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房屋主体施工工作落实前,我们需重点落实好技术交接工作,这样才能保障不同施工小组都能了解施工图纸、设计内容以及施工技术要求等信息。施工人员还要严格按照要求检测、清理模板。

3、建筑工程中房屋主体施工技术的优化

3.1房屋主体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

采用夯实法可以有效提升地基的安全可靠性,能够有效提升地基自身质量。采用振冲法时,施工人员应提前做好桩柱的认真处置,让其保持对称的情形,给所有的桩柱增施相同大小的力,从而缓解渗水问题给地基稳定性的负面影响。不仅如此,施工人员还需科学控制好填料的大小,一般来讲,填料需要保证直径在5cm左右,科学设计排水工作方案,提升地基的安全可靠性。

3.2房屋主体施工中的钢筋结构施工技术

在房屋主体施工工作的落实中,钢筋结构的使用频率较高,因此,钢筋结构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房屋主体施工质量的提升。钢筋结构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较为主要的是钢筋混凝土、大跨度钢结构以及钢筋混凝土等,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科学的对策提升钢筋结构的科学合理性,从而有效提升施工质量,不仅如此,施工人员还应认真落实好钢筋吊装和施工工作的管控,从根本上提升钢筋结构的质量。热轧钢筋施工技术的操作流程较为简单,施工时间也较短,关系到钢筋结构施工工作的顺利有效落实,施工人员明确好钢筋结构的具体位置才能对其继续进行科学的绑扎。钢筋结构施工需增加钢筋撑脚的设计,从而有效降低钢筋变形问题的发生率。不同种类钢筋结构在房屋主体中的承载能力各不相同,施工人员需清楚受力筋之间的关系,结合科学的顺序完成相关处置工作,另外还应做好受力筋的科学绑扎。钢筋焊接施工工作落实之前,需提前进行试焊接工作,满足要求之后再进行焊接。

3.3房屋主体施工中的模板施工技术

把模板施工技术融入到房屋主体施工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施工工作有效性,主要是因为模板施工技术中的滑升模板施工技术运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省施工时间,从而有效提升施工效率。滑升模板系统的组成较为复杂,主要是一些模板、提升和操作平台系统,在房屋主体施工工作中,滑升模板主要被放置在建筑物的底层位置,混凝土浇筑模式主要可以运用分层施工模式。完成模板浇筑工作之后,借助相应支撑能够完成滑升模板的移动,通过不断调整其高度满足施工工作的需要。总的来讲,把模板施工工作融入到房屋主体施工过程中,可以降低模板和支撑材料的运用,节省施工成本,还能提升各项材料的有效利用率。但是,这项施工技术的运用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比如容易受到天气状况的影响,施工过程中需要的钢材数量巨大,最后得到的施工造型也是比较简单,不够多元化,需进一步改进。

3.4房屋主体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充分发挥混凝土技术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由于浇筑时间太长而导致不同层次之间出现的裂缝问题,为此施工人员应认真落实好混凝土的分层浇筑工作。针对比较复杂的钢筋梁柱节点进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注意不同梁主筋在柱节点的交叉和重叠现象,柱子竖向钢筋以及抗震工作的落实情况。建筑主体浇筑施工工作落实之后,施工人员应采用科学的对策做好相关结构的保护和清理工作,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不可或缺,施工人员需保证混凝土周围的湿度和温度都正常,从而有效降低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概率。混凝土凝固成型之后,需对其进行拆模,在这个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表面和中心的温度在20℃以下。完成拆模工作之后,施工人员还应继续落实好混凝土的保护回填工作,这样能够减少低温对混凝土的伤害。

3.5房屋主体施工中的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

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运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房屋主体施工质量。这种施工技术关系到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流程等内容的落实,充分发挥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作用,可以有效提升施工有效性。剪力墙结构杭锦焊接工作非常关键,为此,施工人员需采用科学的焊接方式落实剪力墙结构的钢筋焊接工作,针对不同焊接需求选择针对性的焊接模式。剪力墙结构中,其钢筋焊接方式中比较常见的是气焊模式,采用气焊可以提升剪力墙的综合性能,还能确保房屋主体施工质量的提升。

4、个人业绩

2016年10月,通用技术集团信息安全改造项目,涉及通用技术集团本部大楼及中仪大厦要求范围内的信息网络线路优化、信息网络设备更新、调试、上线部署及质保服务。在工作内容复杂工期紧,且不能影响正常信息传输的前提下,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2017年,河北黄骅大数据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建设项目,该项目金额1370万,是河北省重点项目之一,项目建设包括建筑装修、供配电、机房工程、呼叫台建设、拼接屏信息展示、多媒体交互等内容,经过多次修改设计方案,多次变更现场施工方案,最终达到甲方要求的效果。

2017~2018年,北京市丰台区北京中铁商务广场东西侧网络机房建设项目工,该工程施工范围大,质量验收点多,涉及知识面广,包括装饰装修、建筑电气、机电安装、建筑智能化、消防工程等多个专业,施工前期为了配合整体大楼消防验收,考虑到工期要求,克服了反工序装修的困难,顺利在2018年初达到网路交割的整体要求,并交付使用,为业主后期规划提供了保障。

2018年,北京昌平区北京泰康人寿商学院职场弱电改造项目,本工程内容主要是泰康人寿商学院职场一万三千平米的门禁、安防摄像、职场网络及电话点位、空调系统楼宇自控进行重新布置,并对接并入泰康商学院原有安防系统,进行整体系统的优化配置。项目要求工期紧,供货压力大,技术要求高,并不破坏原有装修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布线及设备安装工作,顺利完工,得到甲方的认可。2019年,参与了国家重点项目-中国重燃会议系统改造项目,中国重燃公司隶属于国家电投,项目属于国家重大专项投资,整个项目工期紧,而且是政治任务,会议系统改造投资总金额1300万,施工工程量大,施工范围包括会议室33间,采用分布式视频系统,音频系统采用单体系统。弱电系统全部基于网络化,该项目质量控制点多,工程质量要求高,需要施工过程中做到超前预控,严格按规范标准要求,对每道工序施工进行质量检查、技术指导,认真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技术监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管理方针,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安监、质监、建管、监察中队相关部门的好评。

结论:

通过上文對房屋建筑工程的探讨,我们可以发现,不断优化房屋主体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房屋主体施工工作质量,给人们创造舒适的生活空间。上文主要论述了房屋主体的施工技术,并进行了相关技术的优化,推动了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通过上文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探讨,我们可以发现,不断优化房屋主体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房屋主体施工工作质量,给人们创造舒适的生活空间。上文主要论述了房屋主体的施工技术,并进行了相关技术的优化,推动了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显红,张爱明.探究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应用中的创新性[J].环球人文地理,2014,7(14):58.

[2]潘光德.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措施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5,30(S2):23-24.

[3]李大强.对房屋建筑施工中创新技术的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4,5(4):300.

[4]刘朝阳.小议建筑工程中房屋主体的施工技术[J].居业,2016,34(1):89-90.

[5]谭黄妹.住宅建筑工程中房屋主体的施工技术分析[J].投资与合作,2014,25(11):261.

[6]李玉会.房屋建筑主体工程施工技术与工艺研究[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5,26(4):307-308.

[7]武春林.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5,6(18):80-81.

[8]刘志国,杨志,何龙.探析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5,15(10):238-238.

[9]黄长明.住宅房屋主体工程的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2(19):241-242.

[10]武士军.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实践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3,15(1):92-93.

猜你喜欢
优化方式革新施工技术
复旧运转
澳大利亚革新专利制度会否走向“末路”?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与优化方式探索
信息化形势下财务会计核算的优化方式研究
医院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优化方式分析及阐述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如何优化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
千金碎琴
文学遗产怎样“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