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

2021-08-10 17:19于晓宇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桩基础工程施工高层建筑

于晓宇

【摘要】在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基础工程一直都是其必不可少的基础组成部分,并且其实际的质量优劣甚至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危及到施工人员或者是居住人員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本文在分析桩基础施工技术种类的前提下,分析其具体的施工要点以及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继而随之提出十分合理有效地解决措施,希望可以为我国高层建筑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提升提供一定积极地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桩基础;施工技术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7.037

引言

桩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的好坏以及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都会对高层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以及实用性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基于此,一定要对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有关桩基础施工技术的研究工作充分重视起来。

一、桩基础工程概述

组成桩基础的部分主要是基桩和桩顶的承台。要保证建筑整体的承重力,需要将建筑承受的竖向荷载使用有关的施工手段逐步将其分散到地基中去。但是,桩基础在施工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施工规模较大,基于此,其实际的需要的施工周期也是比较长的,其涉及到的相关成本规模也不容小觑。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桩基础施工一般都会逐渐应用到软地基与地基要求较高的工程中去。在具体的施工环节,要决定桩基础结构的施工是否必要,需要坚持以实际状况作为参考基础。另一方面,还要选择最适宜的桩基形式,结合各个方面与环节的相关因素,通过这种方式来尽可能的保证工程科学与合理性。

二、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类型

桩基础是一种深基础有着沉降量小、承载力较高等各方面的特点。

(一)摩擦桩与端承桩

这两种类型主要是依照具体的持力状况分出来的。端承桩首先穿过的土层主要是软土层,继而逐渐深入到深层的比较坚实的土层,上部分的荷载多数都是需要桩尖的阻力作为承载体的,在开展相关的施工工作之时,需要坚持以贯入度为主,有关桩尖进入到持力层的深度以及标高,需要参考摩擦桩只打入软弱土层一定的深度逐渐将软弱土层挤密,通过这种方式来进一步的提升土壤的密实度实际具体的承载力。

(二)灌注桩与预制桩

灌注桩以及预制桩主要是依照具体的施工方式来分类的。灌注桩需要首先在桩位的部分打上一个孔,之后再放置一个钢筋骨架,在将其中浇筑上混凝土之后形成桩,有关灌注桩的种类划分需要依照其具体的成孔方式:干作业成孔、泥浆护壁成孔等等不同的灌注桩。预制桩主要是利用打入桩、静力压桩与水冲桩等方式将桩沉入到土中。

三、桩基础施工的前期准备

(一)实地勘察

在进行施工工作之前,需要对施工地进行客观与真实地勘察,这也是进行前期准备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会对后续的工作进行发挥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从勘察人员角度而言,需要深入到施工的现场中,及时的对施工地的气候环境条件、水文条件以及地质的结构等等进行仔细的勘察,勘察所获信息非常关键。同时也是进行后期设计工作必须要参考的一种非常关键的依据,不仅如此,其也是选择合理施工技术的重要的因素。在开展实地勘察之时,需要充分保证勘察数据的准确性以及真实性,在结束勘察的相关工作之后,需要客观的整理收获的各种数据资料,以此来为后期的各项工作给予十分充足的参考依据与条件。

(二)施工前的准备

保证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高效以及顺利进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开展施工之前的各项准备活动。在进行建筑施工桩基础施工的相关作业之前,需要进行的准备工作包含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对施工现场进行及时的清扫,将废弃建筑物与残留的基础等等障碍物及时的清扫干净,通过这种方式来尽可能的保证施工现场的整洁与干净。在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桩基础的施工工作主要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非常显著的密集群桩特征,对于施工现场的实际平整度存在着相对较强的要求,在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之时,对于此意阶段的相关处理工作需要充分重视起来。另外,要保证逐渐达到相关的要求与标准,就要保证桩基础施工的过程中的平整与垂直性特征。

(三)施工技术准备

在进行开工建设之前,需要将工程施工的相关方案编制好,以此来确定地下管线保护措施、临近建筑的相关保护措施、施工顺序、成桩方式与机械等等。依照桩基础施工的特征来开展工程施工精度的计划编制,此项计划所包含的是设备的需求计划、材料的使用计划、工程进度计划等等。

(四)放线

在开展桩基础的施工工作之前,一定要对相关的轴线开展二次的检查工作,以此来充分保证施工现场的布设控制点位正确,以此来为后续的施工工作创造相对良好的条件。在保证完成诸多基础检查的相关工作之后,就要定期的进行相关的定桩施工,对于有关定桩的相关施工工作需要严谨的依照施工设计方案的桩位图纸来开展,以此来尽可能保证定桩施工的合理、科学与安全。

四、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一)施工工艺与作业技术

在进行高层建筑的桩基础施工之时,可以将钻机的效用充分发挥出出来,充分利用钻机的循环回转的相关功能,在经过钻机之后,地面之上会出现规格相对比较合适的孔径。在此情况下,选择一些质量相对较高的材料,并且将这些材料充分运用到混凝土中去,以此来促使桩基以及基坑围护项目的过程可以依照方案制定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程序,尽可能选择合理以及科学的相关施工设备,严格控制与监管相关的施工过程,以此来不断提升施工水平。

(二)成桩技术

在开展高层建筑施工之时,成桩技术同样是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关键组成因素,其施工的技术主要分为两种:灌注桩与混凝土桩,其中最为普遍的就是灌注桩。

有关灌注桩的主要施工方式大体分为了沉管成孔与作业成孔两类。在开展整合桩基的相关浇筑工作之前,要在已经完成的桩孔的内部安装钢筋笼,之后开展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之前,一直到混凝土最终硬化。现如今沉管成孔的方式主要分为冲击法以及振动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两类方式有一个共同的不足之处,那就是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以及连震都是相对较大的,并且也会对施工地四周居民以及企业等等都会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基于此,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将这一问题充分重视起来,使用较多的防范措施不断控制其可能会对民众生活以及工作产生的消极影响。在当前时期阶段,相对比较常见的一种作业成孔的方式就是机械钻孔与人工成孔。

作为高层建筑的桩基,混凝土桩大体包含有管桩与方桩两种形式,有关施工的额作业也是使用沉桩法、静压法等方式开展的。另外,此种方式的优势相对突出,但是也有着一定的不足,尤其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上述施工方式都会相对普遍地出现挤土状况,这对于桩基础的施工质量也是十分不利的,因此一定要对其进行十分高效的控制。在有关桩基础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严谨的遵守相关的规范与标准,发挥有效技术控制的效用,以此来保证桩基础施工可以高效与顺利的开展下去。

(三)筑桩基础

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有关预制桩与灌注桩是两种最关键的部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促使入桩施工质量得到充分保证,一定要灵活的选择一定相对比较合理与恰当的入桩线路,另外,在开展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尽可能的控制挤土、桩基础倾斜以及地基上溢等状况发生的概率。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桩基础与桩身开展相对充足的保护。在进行压桩的相关作业之时,需要尽可能的保证桩身是与每层土地在接触之时都可以将土体的抗剪应力充分释放出来。在进行下压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将下压的速度尽可能的控制在1m/min左右。要保证下压方向的准确性,就要将桩基下部的钢筋以及预留桩孔充分对准,同时还要注意在上下桩基础的基础面之间预留出相对合理的距离,保证这一距离的区间是在5-10mm的范围之内的。压桩共工作的时间需要依照压桩的相关效果来进行客观的考虑,只有保证预制桩获得预期效果之后才可以说是完成了压桩作业。

另一方面,在开展灌注桩的桩基础的相关施工工作之时,一定要将注意将如下几点充分重视起来:其一,灌注桩的主材是混凝土,在开展混凝土的相关浇筑工作之前,一定要注意对其开展相关的抽验检查,并且还要对相关设备开展标准化的检查工作,以此来促使施工作业的故障以及质量问题发生频率可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其二,进行施工的作业之前,仔细与谨慎的核对有关灌注桩的施工方案是否与规定标准相符,同时还要严谨的审核有关混凝土的配比以及搅拌等等状况,继而逐渐促使浇筑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其三,对现场浇筑的实际塌落度以及均匀性进行仔细的检查,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的频率。利用上述工作的严谨的执行,对高层建筑灌注桩施工过程的施工安全与质量进行充分确保。

五、桩基础施工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一)偏移为题

超平防线需要十分严谨的依照施工的图纸来开展,具体的依照建筑物的轴线控制桩制定出桩基轴线的位置,逐渐将桩的准确位置测设到地面之上,要注意对预制桩需要在打桩的现场或者是附近来设置水准点,保证位置控制在两个以内,逐渐将其运用到超平场地与有关检验桩的具体入土深度。有关打桩的顺序需要严格的依照桩的实际规格与桩的实际密集程度基础的设计标高确定,保证打桩的顺序分之为中间向两个方向对称进行、中间向四周进行等。

(二)颈缩

所谓颈缩,主要指的是桩身的某处桩径缩小,具体来说主要发生在套管成孔灌注桩与导管水下灌注混凝土桩。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施工的操作并不好,抽管的速度也会过快,土质较差等因素导致的。针对这种问题的处理方式如下:其一,对于套管成孔灌注桩,在开展施工工作的过程中,严格管控抽管的速度。保证桩管内有不少于2m高度的混凝土,以此具备充足的压力,以此来促使混凝土在出管之后可以正常扩散开来。其二,对于水下灌注混凝土所使用的比较高频率的方式就是导管法。需要首先将导管吊入到桩孔之内,继而保证导管处于一种垂直的状态,继而保证不同段间的接口都是已严密与平整的。其三,导管的地步大约离桩孔底0.5m左右,顶部需要高出水面大约3-4m,并且在导管的上部需要接入漏斗。下部分需要设置隔离栓,利用铁丝悬吊在导管下部的管口之内。其四,在进行灌注的时候,需要首先在导管与漏斗之内灌满混凝土,混凝土的灌入量需要盡可能的保证在下落之后将导管的下端埋入混凝土大约0.5-0.6m,之后将铁丝斩断,随之隔水栓也会落下来,混凝土会冲出导管的下口,在剪栓之后混凝土也要连续的进行浇灌。在导管进入到混凝土的2-2.5m的深度之后,就可以将导管提升起来,但是需要注意提升的速度不能太快,需要保持导管下端埋入混凝土深度在1m左右。

六、桩基础选择实例分析

以某项目中长螺旋钻孔桩与旋挖桩的对比图为例。

上述表格中所使用的都是标准桩。

结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桩基础施工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桩基础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设置科学高效的桩基础的相关施工方案,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依照施工的规范来进行合理的操作,对各方面因素进行全面考虑,以此来不断提升施工的整体技术水平,继而充分保证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郭飞,李沛洪,刘焕滨.浅覆盖层陡岩面水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J].公路,2020,(08):133-137.

[2]孙娟,方筛宝.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3):150-151.

[3]郝敬师,王静.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2):204-205.

[4]张紫敏.建筑工程土建结构桩基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20,(17):75-76.

[5]卢建,段胜任,梅紫志.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应用效果[J].绿色环保建材,2020,(05):169-170.

[6]郑洁.桩基础选型分析报告[J].2019.

猜你喜欢
桩基础工程施工高层建筑
高速公路桩基础施工方法研究
道路桥梁桩基础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研究
高速公路路面沥青上面层首件工程施工探讨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
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及验收
浅谈公路桥梁桩基础局部缺陷的处理方法
浅谈电缆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浅谈电缆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要点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