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革新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推动其未来发展

2021-08-10 17:51李玉娟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未来发展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

李玉娟

【摘要】结合当前的整体社会生产生活以及居住需求来看,给排水工程已经成为了建筑发挥自身职能的重要体现,因此,针对给排水工作落实施工技术体系的创新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的主要内容,并且阐述了当前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了给排水施工技术体系的改进和创新措施,再次阐述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目标。意在通过本文论述,能够为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体系革新;未来发展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7.055

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将直观体现整体城市的发展水平,同时也与人们的生产和居住条件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在建筑设施规划的过程中,给排水工程成为了体现建筑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及时的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建筑给排水施工方案,并且落实科学有效的施工规划,不仅可以确保施工技术的选择符合工程需求,也能够有效控制人力物力,实现成本管控,从而真正促使给排水施工体系向绿色节能、高效运转方向转型。因此解析当前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落实过程中的问题,并且结合实际要点展开创新分析,不仅是本文论述的重点,也是进一步提升给排水施工有效性的重点研究课题。

1、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内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当前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为建筑自身职能的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其中结合用水需求以及水资源循环管理的相关标准来看,建筑给排水系统必须要满足人们的居住以及整体水资源运管的相关需求,与此同时,建立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影响下,我国当前给排水工程逐步向科学化和现代化方向转型,工程技术和工具的创新,也为建筑给排水施工带来了更多的可发展空间[1]。

通常来讲建筑给排水的实际内容分为生活供水以及生活用水的排放和处理,因此整体排水的系统较为复杂,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进一步确保给排水工程具有使用价值,首先需要完善前期的准备阶段,科学合理的设置技术体系以及方案规划,并且结合实际的建筑土建工程落实给排水系统的综合性调整,确保系统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不会影响其他环节。

其次需要结合给排水技术体系来落实科学检测,确保技术的落实可以为给排水系统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够有效控制成本,真正实现绿色给排水工程转型。

最后,结合工程后期,需要落实对整体系统的设备和运行状况进行调试检测,确保系统能够良好运转,并且深入分析其中潜在的问题,制定优化方案,在确保质量的同时也可以为居民的居住提供良好的服务。

2、当前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中的显著问题分析

由于我国当前建筑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因此大量的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在完善自身技术水平的同时,也需要落实行业领域的深入研究,但是部分企业往往建立在基础经济效益的角度来提升自身的能力,对于整体建筑领域的发展需求以及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升需求不够重视,这导致给排水施工技术体系与人们的实际需求之间产生了较大的差异,这将直接导致给排水系统以及施工过程出现较多的问题。

2.1前期重视程度低

在整体的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中,前期的准备工作尤为重要,准备工作中涉及到了对图纸、技术体系、成本、原材料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控制[2],能够直接影响后期的施工质量以及经济效益。但是当前部分施工单位往往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来落实前期优化,这导致施工方案以及技术体系与实际的工程需求之间产生了较多的偏差,而在小的偏差积累下往往会酿成较大的问题。例如在前期的排水系统规划阶段,未能与土建施工进行紧密的结合,导致部分孔洞的预留位置出现了问题,同时也会出现给排水系统与其他基础设施管道之间相互碰撞的情况,这不仅为后续的实际施工带来了较多的麻烦,也会进一步延误工期,甚至损失较多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成本。

2.2监管体系不完善

在整体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管体系涉及到了外部监管机构的监管,同时也涉及到了内部施工单位以及建设单位的综合监管,但是当前大部分的施工部门将监管的责任完全交给外部监管机构,未能及时从内部进行有效的技术和施工管理。这种情况将直接导致工程监管缺乏整体性和统筹性,施工单位未能与监理机构进行详细的信息沟通和资料置换,导致监理的重点不够到位,而监理机构自身在未能完全掌控整体工程实际进展和技术体系应用情况的前提下,监理质量也会受到削减,这些都将直接影响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工程效益的提升和工程安全性的保障有着不利影响。

2.3技术体系创新力度不强

隨着当前节能环保城市化建设理念的落实,大部分的建筑工程往往追求绿色节能环保的发展目标,这就要求施工技术体系必须进行创新和整改,要结合不同领域的发展标准来进行创新,但是在当前部分小型施工团队中,对于技术体系的应用还具有较强的局限性,受到了传统施工意识的限制,对于当前新型给排水系统发展目标的认识不够充分,也未能及时的分析整体社会发展趋势,陈旧的技术体系虽然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但是会降低整体工程的施工效率和实用性价值,对于给排水系统内在职能的挖掘也不够到位,不仅无法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也会导致建筑职能受限,影响人们的居住质量。

3、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体系创新优化措施

3.1高度重视前期准备环节

首先必须要全面完善前期的设计图纸优化工作,结合实际的施工需求来落实施工方案的拟定,并且选择具有可行性的施工技术作为主要的技术标准,另外还需要结合整体工程的实际施工进度来优化给排水工程自身的施工计划。以此为后期的实际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要全面结合施工管理标准中的人员、设备、原材料、施工方法以及施工环境这5个重点要素进行分析[3],制定全面的施工技术调整方案,结合可能出现问题的重点环节落实技术保障,综合既有的施工经验以及实际的优化方向,打造完善的施工技术体系,确保技术体系具有预见性和灵活性。

再次,从管理角度来落实施工技术体系的管控,充分利用原材料实验以及技术实验来优化整体施工技术的可行性,同时加强对施工成本的管理,确保施工技术体系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整体工程的质量,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也可以为多方主体的经济效益提升以及竞争实力增强提供服务。

3.2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管

针对给排水系统的实际应用角度来看,在前期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以及监管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后期排水系统的职能,因此为了有效避免管道渗漏、返水等情况的发生,必须要综合内部结构以及外部环境落实多方监管。

首先要制定好科学周密的管理制度,加强对整体工程技术落实以及工程质量管理的保障促使。监管工作有章可循,要全面杜绝经验主义,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来优化技术体系的落实效率,加强对工地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施工实际管理的监督,确保不同工序都能够正常开展。

其次要结合给排水系统自身的规划和整体的前期土建工程和后期装饰装修工程落实综合分析,建立在提升整体工程效益的基础上进行监督,确保各个环节中的细节能够相互对应,且不会遗留下安全隐患。

再次要加强对后期验收工作的监理,确保给排水系统的运行状态良好,通过给水实验来实现对整体系统的维护和查缺补漏。在这个过程中,施工企业和建筑单位需要结合内部的人员组织结构,来打造监理小组,结合工程经理以及付经理落实岗位职能的培训,加强对整体监理工作的充实和完善,同时要与外部监理机构建立起详细完善的沟通渠道,保证内外兼收,从而达成对整体工程的综合性监管。

3.3优化技术体系的创新力度

结合当前新形势下的建筑工程发展标准来看,排水工程的技术体系必须要进行创新,首先要结合整体工程的实际发展情况落实建筑原材料以及技术方面的优化。例如可以利用BIM技术来实现现代化技术管理的转型,BIM技术能够通过数字化以及互联网渠道实现对整体建筑工程的三维模型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前期给排水系统的设计科学性,可以有效解决工程盲点,定位与其他设施产生矛盾的重要节点[4],并且进行优化。

另外,要建立在当前的绿色施工理念以及节能环保意识的基础上,进行施工技术改进,结合传统施工技术中的缺點落实优化,合理使用绿色能源材料,通过优化给排水管道的结构,来实现对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可以建立在国内外先进施工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保证创新方向可行,创新价值能够得到提升。

4、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的未来发展目标

结合当前的新型建筑理念来看,在给排水施工体系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结合整体建筑的外观和设计理念进行优化,还需要结合当前的大部分时尚元素来为给排水工程的发展提供可行性依据,例如,针对当前的大部分商业化楼群来讲,在顶层设置小型的绿色生态项目不仅符合当前的绿色城市化发展理念,也可以进一步起到优化水循环的作用,因此,给排水系统与绿色生态项目相结合,不仅能够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也可以进一步强化给排水系统自身的功能。

与此同时,给排水系统也可以当前城市的海绵建设工程结合起来,通过对地表水以及循环用水的再利用和回收来实现对集水技术的创新,例如将城市公园的海绵储水结构与给排水系统的集水工程相结合,不断加强对雨水的储存、净化、利用等技术体系的优化,真正将建筑的给排水工程融入到整体城市中,实现自身职能的最大化。

另外从给排水体系自身的角度来看,传统的管道连接材质以不锈钢为主,这种材质的构件后期维护成本较高,且容易发生腐烂锈蚀等问题,因此结合新型的管道材质进行创新,利用PVC以及塑料管作为连接管材,不仅易于拆卸,同时也有较好的维护效果,另外也可以有效保证水质。

同时在节水方面,由于当前大部分的集水系统以水泵为主,水泵的性能和用户的供水需求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用水高峰期,水泵将会消耗大量的电能,同时自身也会产生一定的损耗,因此利用水泵隔振技术来实现对高层供水和低压区域供水的灵活调整,不仅能够有效节省电能,也可以延长水泵的使用寿命。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针对建筑自身的职能来讲,利用技术体系的创新来实现给排水工程优化,具有极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前期准备环节的重视,利用工程监管来加强对技术体系以及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同时,不断结合当前的新型施工理念来优化技术体系,从而打造一个高性能高质量的给排水系统,不仅可以满足居民的用水需求也可以有效解决当前水循环过程中的部分问题,对于构建绿色城市、提升科学城市化发展质量有着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永妮.浅析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中国设备工程,2018(20):167-168.

[2]王莉梅.现代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环保节能新技术的应用分析[J].居舍,2018(04):52-53.

[3]高宇,范金丽.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J].四川水泥,2015(9):285.

[4]蔡桂萍,曹峰.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趋势[J].建材与装饰,2018(22):29.

[5]赵守智.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7)

[6]江楠.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述[J].四川水泥.2016(01)

猜你喜欢
未来发展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
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和应用
深圳某项目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能节水措施
浅谈绿色节能角度下的建筑给排水设计
工业集中与废弃物排放的关系
论微电影广告的营销传播及发展策略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