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中土建工程的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2021-08-10 17:54邓帅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土建工程关键技术高层建筑

邓帅

【摘要】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土建施工是其基础性项目,也是目前建筑建设中需要重点把控的一个环节,但土建工程施工技术较为繁琐,影响因素也较多,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质量控制,才能为高层建筑建设施工做好良好铺垫。基于此,本文便围绕高层建筑中的土建工程展开论述,探讨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

【关键词】高层建筑;土建工程;关键技术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7.068

一、 项目概况

2012年4月-2014.5月清河小营C1地块拆迁安置住宅楼,本项目位于海淀区清河小营,工程规模:建筑面积:84744m2,总造价:21439万元。工程范围:清河小营C1地块1#定向安置房住宅楼等5项(居住、商业金融及配套)(5#定向安置房住宅楼)、清河小营C1地块6#拆迁安置房住宅楼等4项(居住、商业金融及配套)(7#拆迁安置房住宅楼、8#拆迁安置住宅楼)、清河小营C1地块1#地下车库等13项(居住、商业金融及配套)(2#地下车库、5#人防出入口、6#人防出入口、7#人防出入口、8#人防出入口、9#人防出入口、2#人防管理用房)16#楼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商业服务)(居住、商业金融及配套)17#楼托老所(居住、商业金融及配套)。

二、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的有关要求

由于高层建筑的土建工程所涉内容较为多样化,因此也需要进行全面考虑综合规划,如混凝土工程不仅要把握好混凝土质量,同时也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浇筑需要在施工现场应用木质模板,并利用钢管对顶板砼进行加固支撑。在土建施工准备环节中,施工部门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如图纸的审查、明确,施工现场的勘察,确保施工规划方案的可行性等,也保证施工过程能够达到技术标准,质量满足预定要求。同时施工部门还需要重点做好技术交底,保证各个方位施工人员都能够各司其职,了解施工标准与操作流程,才能确保建筑施工的有序化开展,为工程的整体质量给予可靠保障。

三、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中面临的问题

(一)管理体系不完善

当前我国高层建筑土建工程在开展阶段,管理方面的不足属于严重缺失,管理体系规范性不足,管理内容较为松散,甚至管理制度方面存在各种缺失与漏洞,导致施工过程的管理工作缺乏合理性,无法渗透到各施工环节与细节部门,难以保障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施工单位与甲方在土建工程开展的前期需要签订协议,施工单位需要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工程作业,因此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能够及时完成施工建设,避免工期延误等问题,可能會降低对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而质量要求降低了管理工作在制度标准、开展形式、重视性等方面必然会受到影响,导致施工过程的监管力度存在严重不足。此外,当前多数企业施工管理体系较为松散,管理人员之间、各施工单位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在实际施工中若发现问题,不利于及时处理,并且可能会产生管理盲区,无法对工程建设提供全方位的质量监管。

(二)施工质量无法达到要求

对于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来说,质量是首要的两大施工因素之一,而土建工程质量对高层建筑本身来说也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对于土建工程的质量来说,其影响因素又能划分为以下几点:1)施工材料因素。施工材料是主要的构筑条件,各方面性能参数包括规格、尺寸、强度等都会对建筑本身带来决定性影响,因此施工原材料的采购、管理、使用等环节都是需要重点把控的关键内容,但部分施工单位针对建筑工程的成本和经济效益的重视过高,导致质量问题频发,材料的选购也多选择价格较为偏移的材料,这类材料的质量本身便存在一定隐患,若材料的质量无法达标,那么建筑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甚至引发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2)施工团队综合水平较差。人员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体现在施工操作与管理两个方面,主观上又表现在技术能力与质量意识上,若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不足,则会导致施工操作出现各种违规错误行为,若质量意识不足则无法重视自身的职责和施工质量的重视性,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则可能造成管理疏于形式等现象,导致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难以达到预期的质量及工期要求;3)技术工艺。技术工艺与上述两点都是对建筑施工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而技术工艺也可以视作工程施工的灵魂,工艺的先进与否合理与否对建筑带来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若技术工艺存在问题或未能科学选择,则会导致工程建设参数与设计方案存在较大差别,导致建筑建设质量无法保证。

四、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关键技术

(一)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便是建筑体的基础结构,起到了支撑和抗震等功效,而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其最大的特点便是层数高、高度大,因此地基施工则成为了施工建设的重中之重。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与使用寿命,施工单位需要做好土建工程的地基处理工作,据有关规定表示,高层建筑地基深度需要达到高层建筑地面高度的约1/15,地基的稳定性直接决定了地上建筑体的稳定性,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并且也是高层建筑后续施工的前提性作业内容。当前我国多数沿用的地基处理技术为地基桩基处理技术,这一技术手段的优势在于适用性强,在多数条件下都能够应用,即便在含水软土层等恶劣地基条件下也能够起到明显的应用效果,同时地基桩基处理技术能够结合高层建筑地基荷载能力来选择施工级别,现浇灌注桩的荷载力能够达到1000万N。在灌注期间,需要重点控制好顶部的管帽密封性,避免杂物落入而引发的质量问题。地基处理技术不单单只有地基桩基处理技术,其他技术工艺如支护施工技术也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高层建筑土建工程的地基基坑通常较深,进一步加大了施工工作量与难度,质量要求也更高,通常为土钉墙与拱墙合成来实现防水和支护等效果,作拱墙与土钉墙技术的融合相比于传统技术手段成本投入更少,因此该项技术也成为了土建工程地基处理中的主要技术手段。

(二)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是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体系,因此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也是为高层建筑建设质量提供可靠保障的重要条件,具体需要关注以下几点:1)混凝土的原材料是混凝土施工期间需要重点关注的质量控制条件,因此需要在保证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的同时把握好混凝土配比,在混凝土材料进场前需要对其质量进行检查,若检查结果为质量未能达标,则不能应用。在材料进场后还要进行第二次的质量检查,确保混凝土材料能够满足国家标准以及建筑施工实际要求。同时还要做好混凝土的混合物配置也就是配比控制,在混凝土拌和期间需要严格遵照施工规划阶段所明确的配合比进行拌和,不能存在误差,当混凝土拌和工作结束后,为了进一步确保其质量能够满足施工要求,还要对混凝土配合结果进行全面质检。在混凝土配方的控制方面,需要结合高层建筑施工环境进行分析,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混凝土配方,只有将混凝土原材料充分拌和,才能确保混凝土的稳定性与强度处于最佳状态。期间可以选择变频式搅拌器来完成混凝土拌和,与传统搅拌器对比,变频式搅拌器能够将原材料混合地更为彻底,确保混凝土混合拌和的质量。在混凝土加工完毕后,便需要将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在运输期间,需要确保运输过程不会对混凝土的性能质量带来影响,因此通常会选择低频运输车来负责混凝土的运输,低频运输车的优势在于运输期间能够保证混凝土的状态稳定。

(三)浇筑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浇筑施工是建设期间的重点过程,浇筑作业也会影响高层建筑的建设质量。在浇筑作业期间,浇筑的混凝土均匀性和是否产生裂缝都是影响高层建筑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条件。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期间,若混凝土结构存在不均匀或凝结期间产生裂缝,那么高层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可能會出现受力不均匀等问题,导致建筑的倾斜。混凝土浇筑施工所需要注重的关键内容也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方面为浇筑施工速率的掌握。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施工通常为人工浇筑的形式,但这一形式可能无法保证浇筑的均匀性和质量,因此需要运用自动浇筑设备来完成混凝土浇筑,自动浇筑设备能够结合操作人员所设置的速率稳定推进,能够保持匀速前进的状态,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均匀性与稳定性;第二个方面便是浇筑过程中混凝土质量与稳定性的控制。混凝土浇筑施工周期较长,并且由于混凝土本身的物化特性,很容易会受环境因素影响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因此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需要变浇筑边搅拌,并在浇筑完成后进行处理。在保证上述关键施工顺利完成后,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处理,利用高频振动棒使混凝土原料的分布更加均匀,能够有效改善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提高高层建筑建设成效。第三个方面是混凝土的浇筑顺序,输送管在输送混凝土时,宜遵循由远而近的顺序进行浇筑如图1。泵送浇筑应预先采取措施避免造成模板内钢筋、预埋件及其定位移动的状况。

(四)钢筋工程技术

高层建筑土建工程钢筋工程的关键技术包含以下几点:1)侧面钢筋和底板钢筋运用网片加固,在基础结构中利用正片绑扎的方式形成大面积钢筋骨架,在加固完成后,将钢筋结构吊入基坑中,或在垫层进行钢结构绑扎;2)在固定悬空的钢筋网片施工中,可以利用螺栓和模板进行固定,若不具有支架,则需要通过钢筋马凳等方式进行加固;3)在钢筋安装施工时,需要先进行底板安装,之后再进行外部立壁安装,在完成预埋管和螺栓固定架的处理工作时,还需要安装架空钢筋,最后将上部结构的钢筋网片安装。

钢结构安装期间,关键技术包括以下:其一,钢结构安装时需要在柱脚板为中心进行标记,在柱中间设定中心点标记,在安装环节中确保两个中心能够契合;其二,为了保证钢结构安装的质量,在钢结构立柱安装时通过经纬仪进行立柱的检查,最后安装连接梁;其三,在安装钢结构附件时,需要控制好支座的质量,如水平度和垂直度等都需要达到既定的标准,其允许偏差值如表1所示。

对于钢结构焊接施工来说,需要保证人员具有足够的施工水平,合理应用焊接材料,为规避焊接形变等质量问题,需要选择小线能量分段跳焊工艺,保证焊缝高度达到标准要求,并避免焊瘤和裂缝等问题。

(五)土方回填技术

基槽回填施工一般运用机械+人工结合的施工技术,在分层回填的条件下有效把控施工的质量水平。施工期间一般选择回填土分层铺筑的形式,确保各层的铺设厚度在250mm左右,利用蛙式打夯机由坑边根据回行路线向中心靠拢。在夯实4次后,再通过一夯压半夯的工艺方式确保打夯施工的连贯性。在基坑煤层夯实作业完成后,还需要结合设计标准进行取样分析,若取样结果为夯实系数达到了预定要求,则可以进行后续的施工作业。在回填间,还要将坑内建筑废物和杂物进行清理,确保坑内的整洁性。

(六)给排水施工技术

对于高层建筑土建工程建设来说,钢筋混凝土是其中的重点施工节点,但在这些施工过程中常常忽视了给排水施工和管件预埋等施工操作,较为常见的问题为预埋和预留关键可靠性不足,位置未能明确等,或关键漏埋等问题,对于施工建设的开展带来不利影响。为了能够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确保给排水预埋工作的稳定进行,便需要加强预先控制力度,在施工准备阶段便与各施工部门进行沟通,并且给排水施工部门需要将施工期间的关键预留、预埋的数量与位置等信息制作为报表,并转交到施工负责人,将其作为施工负责人核对建筑施工质量的可靠依据,并且进一步保障给排水施工的质量,确保给排水施工的顺利开展。标准首层和转换成的施工结构较为繁杂,梁柱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在管道铺设方面的施工操作常常难以开展,而在标准两层之上的洞口和套管、线路等通常要保持一致,施工的质量将会直接决定建筑本身的使用功能和建设质量。

结束语:

对于高层建筑施工建设来说,土建施工的开展质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作业开展期间,需要进一步提高土建工程的重视性,加强管理力度,选择好土建工程的关键技术,并在技术应用中结合具体施工环境等情况进行调整,提高施工过程的针对性,从而保证高层建筑的建设周期以及质量都能达到预期标准,创造更高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康松林.高层建筑中土建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9,10(16):128-129.

[2]杨长春.高层建筑中土建工程的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5):97.

[3]杨浩.高层建筑中土建工程的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科技资讯,2015,13(05):69.

[4]龙奔.高层建筑中土建工程的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4(24):86.

[5]李松.土建工程的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探讨[J].门窗,2014(08):75.

猜你喜欢
土建工程关键技术高层建筑
防雷关键技术在自动气象站系统中的应用探究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研究
无人机集群作战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试析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技术
浅谈土建工程中的质量控制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TD—LTE关键技术与发展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