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要点分析

2021-08-10 18:49张阿巍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施工工艺建筑施工

张阿巍

【摘要】本文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分析了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的特点与优势,并对其具体的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要点加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办法,希望能够为实际的工程施工带来参考价值。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7.111

引言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所使用的构件是在预制工厂中生产完成的,再由建筑企业运输至施工现场,通过机械吊装的方式,通过搭积木的方式组装起来,在具体的施工流程省去了砌筑与抹灰的环节,有效的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还可为建筑企业减少人工成本。浇筑式的混凝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养护,但预制装配式建筑则可以省略这个环节,建筑企业对施工现场的强化管理也可以有效的避免现场混乱的问题,实现了高效节能的施工目标。

1、工程概况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145402.44㎡,包括1#住宅楼、3#~5#住宅楼、2#和6#住宅楼及配套商业、1#2#低级配电室、西区地下车库,场地南侧、西侧为居民区,南侧为新建小区,预制构件主要包含叠合板、预制阳台板、预制空调板及预制楼梯。本工程施工场地较小,考虑到对地下结构的保护,上部结构施工阶段的道路主要利用场地北侧的主施工便道作为PC 运输车辆道路,保证道路布置在塔吊覆盖范围内。该项目使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能够有效地缩短工程施工的时长,使建筑材料的损耗大大减小。

2、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的特点与优势

2.1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的特点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属于新型的施工工艺,其具有较为明显的施工特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相关构件是在工程预制的,在施工现场采用机械吊装的方法,所以这项施工工艺的速度较快,整体的建设周期非常短。工厂在预制施工构件时通常是使用定型模板来进行平面施工的,这种施工方法生产出的构件质量较好,可以满足高效率的施工需求,并且具有一定的环保性,可以为建筑企业节省一定的成本。预制构件在生产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工艺可以自由选择,如一次成型工艺或是立膜工艺,合理的选择生产工艺能够减少对物料的损耗。除此之外,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如技术管理能力及工程实践经验等,都是施工人员的专业性能力内容。

2.2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的优势

与传统的建筑施工工艺相比,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具有明显的实用性优势。其一,由于预制构件是在工厂内统一生产的,故生产中的温度与湿度等控制是十分合理的,容易对构件的质量形成完善的保障。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以后,由专业的施工团队依照严格的施工流程進行装配,有效的提升了工程的质量,也减少了队伍的不专业性,建筑工程的安全隐患较少,工程质量较高。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的生产效率较高,在现场施工中,施工人员只需要利用预制构件来拼接即可,许多复杂的施工流程被省略。由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降低了带给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所以现场需要的施工人数下降,建筑企业可以减少人员方面的开支,合理的缩小人工成本,并且预配置构件的环保性能较为出色,如表1所示,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的住宅与传统住宅相比,具有明显的环保优势。

2.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的分类

2.3.1全预制装配式结构

全预制装配式结构是指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所有构件都是由工厂预先生产的,在施工现场中直接拼接就可以完成施工,全预制构件的连接方式以柔性连接为主,其作用在于若建筑物受到巨大振动,如地震情况,则梁柱的构件自身的连接方式不会受到严重破坏,通常是连接处受到一定损伤,所以只需对连接部位进行修复即可。从这一点相比,全预制装配式结构与现浇式建筑相比,前者遭受恶劣情况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要小于后者,在经济效益方面略胜一筹。

2.3.2预制配置整体式

预制装配整体式结构与全预制装配式结构有所不同,这种结构中只有部分构件是在预制工厂中生产的,梁柱、剪力墙等仍是施工现场中现浇的,或是通过叠合层现浇楼板再浇筑成整体的方式。预制装配式整体结构的整体具有较强得到弹性,可以获得较大的抗震能力,其中所产生的刚度与强度具有非常出色的抵抗力。预制装配整体式结构与全预制装配式结构相比,前者的生产基地投资数额较少,可以实现大规模的流水线施工,取得的经济效果也比较理想。

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的要点

3.1施工准备阶段的要点

在具体的施工之前,建筑企业要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对将要进行的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进行整体的规划,配合项目的建筑要求,配合各个专业的技术要求,做出具体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其中的内容包括建筑工程的具体概况、编制依据、进度计划及其他方面的事宜等等。在安装预制装配式构件之前,建筑企业要对构件进行样品抽查,检查工厂所生产的构件是否符合施工的品质需求,再做出具体的施工规划,安排构件的临时堆放场地,完成成品保护措施以后,再运输成品构件,保证构件在运输的过程中不会受到损害,使后续的工作能够更好、更快的进行。同时,施工人员要对进入到施工现场的预制构件尺寸进行测量,包括构件的外观质量与规格型号等等,要比对实物是否和设计图纸的要求,对混凝土的强度也要进行检测,若不符合建筑施工需求,则要及时的清除出场,只有符合要求的构件才能应用于施工中。在拼接构件之前,施工人员要核查测量放线点及定位的标识,检查装配位置,在节点连接处构造临时的支撑点,做好方案的编制,明确施工验收的规范,严格遵循各项标准。另外,建筑企业要格外注意安全方面的问题,在吊装预制装配构件时必须严格检查吊装的设备是否存在故障,当确认吊装设备处于安全状态时,才可开始吊装作业,否则必须调整状态,不得在状态不稳时进行吊装。

3.2预制构件生产、运输及储存

3.2.1预制构件的生产

负责生产预制构件的工厂要具备一定的生产资质,符合生产资质的工厂才能具备对产品质量检测的条件,制定出明确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一旦预制构件的品质出现问题,建筑企业也能够追溯到生产的工厂,所以符合生产资质的工厂生产出的构件产品才更有质量保障。工厂在生产构件产品之前,会根据建筑企业提供的设计图纸及其他资料来制定生产方案,再由双方进行协商与核对,确认生产的方案,其中包括生产方案及工艺模具方案等等,对技术质量的要求较高,对成品的存放也需要明确的规定。预制构件在生产完毕出厂时需要带有一定的表面表示,以表明构件产品已经过厂家的验收,属于合格的产品,厂家还要出具相关的质量证明文件,便于构件产品溯源。

3.2.2预制构件的吊装、运输与储存

(1)吊装

关于预制构件的吊装问题,建筑企业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起重设备与吊具,以保证后续施工流程的有序进行,建筑企业应尽可能的选择适用于所有构件吊装的设备,以免在吊装的过程中还需更换设备,设备的进场与运输也带来成本方面的压力,所以挑选使用度较高的设备可以有效的缓解这一问题,能够为企业尽可能的节约施工成本。关于吊装位置的选择,施工人员可以让专家进行详细的计算,确认吊点位置,并将计算方式与结果记入吊装方案之中,经过建筑企业的监理部门审批许可以后,才能具体展开实施操作。在起吊预制构件的过程中,吊具与构件的中心必须和设备的主勾位置保持同一竖直方向,起吊吊索的夹角要严格遵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建筑企业要指派监理人员在起吊的过程中进行指挥和监督,已经起吊的预制构件不得长时间处于悬空的状态,否则就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2)运输

企业所選择的运输方式要以预制构件的特点为选择依据,或是以立式运输的方法,或是以水平运输的方式,不同类型的预制构件运输方式存在明显的不同,外墙板多数采用立式运输的形式,而梁、楼梯及阳台等构件则采用水平运输的方法,建筑企业在运输的过程中要预先做好成品的保护措施,运输时叠层摆放的数量要以相关技术标准为要求。对各种类型的预制构件运输,建筑企业都要做好完善的运输计划与存放方案,可依据构件的具体特征来做好质量安全保证措施,即便是运输过程中所使用的托架及放架等,都要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充分考虑摆放的稳定性及受压的强度等,在满足具体的要求之后才可投入使用。

(3)储存

建筑企业为预制构件规划出的场地应是平整且坚实的,具有良好的排水功能,工作人员要对各类构件进行分类变化记录,所制作的标识应当具有耐久性,而且预埋得到吊件要向上摆放,支点的位置应与起吊点的位置保持一致,可为后续的起吊工作提供便利。在我国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技术标准中曾明确的规定,当预制构件需要多层叠放时,则每层构件之中应使用垫块对齐,而楼板及叠合板等应当平放且叠放数量不得超过6层。若预制构件需要长时间摆放,则建筑企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构件因预应力而产生弯曲变形。建筑单位制定的存放计划必须满足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只可严格规范而不能放松标准,监理部门在审查计划时也要确认其中的内容是否符合条款的要求,并在现场巡视、监督的过程中,检查实际的存放是否符合要求。

3.3预制构件的安装

(1)安装

当预制配件吊装就位以后,施工人员要先检查安装的位置是否符合标准,再校对标准高度等数值,完成这些工作内容之后依据吊装计划做好临时的固定操作,对计划中相关内容进行计算,检验所采取的临时措施是否符合现场施工的要求,当水平的构件安装完成以后,施工人员要对其他相邻的预制构件进行固定,详细确认构件的平整度及其他尺寸,当固定措施及吊装位置确认以后,可以将构件从吊具上分离开,保障吊装过程中的安全。竖向的构件安装要满足技术标准的要求,第一层支撑的架体应当做好硬化的措施,具备一定的支撑力,保证整体支撑系统的平稳性。

(2)连接

关于预制构件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如钢筋浆猫搭接、钢筋套筒灌浆、焊接及螺栓等多种连接方式,一般来说以前两种的连接方式较为常见。建筑单位要依照《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严格管理操作,在灌浆前要对隐蔽工程进行合格验收,对不符合施工要求的部分应不予灌浆,做好详细的监督记录以后,可通过旁站监督的方式,保证构件的连接点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4、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4.1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可以依照表2所示,做出详细的规定。监督部门要检查企业的资料是否齐全,如相关图纸、文件及施工变更等等,检查施工所使用的预制构件是否符合要求,如抽检报告及进场验收记录等等。

4.2预制构件质量控制

无论预制构件采用何种连接的方式,建筑企业都需要对灌浆提出严格的要求,必须使灌浆状态是紧实且饱满的,所有的出口都有浆液冒出。建筑企业对浆料的选择要依照设计的标准进行,可预先制作检测试块,再进行规定的养护工作完成抗压强度试验。

结束语: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是对传统施工工艺的一次突破,这种施工工艺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性较小,减轻了施工人员的作业负担,而且有利于提升构件的质量提升。但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施工人员精准的完成放线及定点,避免对装配式建筑的拼接质量造成影响。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中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但作为一种新兴的施工技术,该工艺仍处于成长的时期,需要技术人员不断深入的研究与改良,才能推进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闾四雄.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与防范措施[J].建筑与预算,2020(07):80-82.

[2]赵超,杨洋洋.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措施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07):110-111.

[3]施永雷.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要点分析[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9,26(07):72-76.

[4]文进.某建筑工程装配式构件施工工艺及安装要点分析[J].中外建筑,2019(03):159-161.

[5]苏健,罗志敏.大型商业建筑整体装配式结构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7,39(04):489-491.

猜你喜欢
预制装配式施工工艺建筑施工
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工艺及其控制管理探究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地铁信号系统车站施工工艺研究
电气设备安装技术重点及施工工艺探讨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研制
浅谈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住宅中的应用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