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装修施工技术与工艺研究分析

2021-08-10 18:52朱丹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建筑装修施工工艺

朱丹

【摘要】装配式装修技术是提升内装品质和住宅产业要求下产生的技术整合。结构建造工业化已逐渐完善,但装修工业化依然才刚起步。本文以SI体系以及装配式装修技术体系为切入点,将标准化技术,工业生产化部品作为基本,将装配式装修技术进行梳理整合,并结合国家建筑协调模数标准、人体工程学理论,探究出装配式装修技术在公寓产品中的创新应用。

【关键词】建筑装修;装配化装修;施工工艺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7.116

前言:

所有技术的研发以及运用都遵循着一个道理,一个技术使用范围越大,所带动的社会效果以及经济效益也就越明显。装配式装修技术整合应用于公寓当中,不仅能够为企业从经济上带来效益,又能为既有的公寓产品或新建公寓建筑服务。同时,其普及的场合越多,需求量的增加带动产量扩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逐步体现。达到一定规模后,配合设计、研发、生产的企业就越多,竞争凸显,优胜劣汰促进产业去粗求精,反过来促进建筑装配式装修整体水平的发展。目前我国建筑装配式装修市场生产企业多数只生产一两个类目的产品,技术成体系、产品成系列的生产企业并不多,呼唤广泛适用的系列化、高集成化的装配式装修部品和成套技术出现,装配式装修技术、部品适用性以及施工工艺的需求显得更加重要。

1、装配式装修

1.1装配式装修概念

装配式装修定义分为行业标准定义、地方标准定义。(1)从行业标准上来定义: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部品和装配化施工为主要特征,实现工程品质提升和效率提升的新型装修模式。(2)目前,装配式装修在地方上并没有形成统一标准定义,所以目前各地实施一地一策方式。比如从上海市地方标准上定义:装配式装修是主要采用千式工法,是将工厂生产好的标准化内装部品在现场进行组合安装的装修方式。北京市地方标准中的看法是一种将工厂化生产的部品部件通过可靠的装配方式,由产业工人按照标准程序采用干法施工的装修过程。北京市是我国装配式装修的领先城市,大量的项目实践支撑下,推进我国装配式主体结构与装配化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模式日益成熟,为产业化发展总结了宝贵经验,故本文侧重于将北京市地方标准作为对装配式装修概念的阐述。

1.2推动装配式装修的产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1)提高建筑品质,促进可持续发展装配式装修技术对于长租公寓建筑品质的提升拥有诸多方面的优势,不仅提高建筑的安全保障、建筑本身的寿命性和建筑的便捷性,同时满足人民群众对装配式建筑所带来品质上个性化需求。装配式部品皆是在工厂制作,通过工业化手段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全面保证内装部品的使用性能,并且利于后期维修维护,提升用户的使用感受;装配式装修实现了内装与管线、结构分离,利于内装灵活调整,不损伤建筑主体结构,提升建筑使用寿命。

(2)促进建筑行业转型发展长期以来,建筑行业作为智力与体力紧密结合的产业代表,存在大量的体力劳动岗位。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迅速,带动经济化全面上升,人们的就业观也跟随时代发展而变化,这也导致了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对于建筑行业的选择也越来越少。老一辈的建筑工人年事已高,年轻劳动力后继乏力,导致越来越多的手艺层出不穷,缺少年轻劳动力补充,而这也导致未来建筑用工成本将会不断上升。

(3)建立现代化理念,建筑行业实现转型住宅工业化的脚步正在加快,科技改变了家装产业的发展路径。对于C端消费者而言,未来的家居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简单、便捷,新技术的出现将从根本上解决家装行业痛点。在工业4.0的大背景下,大居住产业的工业化道路就要以装配式为主要路径,以AI、BIM、VR技术提升效率、体验,向上延伸至建筑设计施工、向下囊括了家装和局部翻新,装配式这个看上去陌生的词语,下一个十年将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2、装配式装修施工技术与工艺特征分析

2.1装配式装修施工工艺概述

装配式装修施工是指在工厂加工生产出一批标准部件,运输到现场,通过一定的施工方法以及工艺将这些部件连接成所需要的建筑结构造型的施工方式。简化现场施工对于工具、工艺、手艺的要求,淡化传统装修所做的非标准做法,C端摆脱寻找好的手艺人或找不到工人所带来的困难,装配式装修不需要大型机械、复杂工具、有基础的工匠,让装修变得简单,按照搭积木的方式,进行乐高组合。装配式装修是将所有工作前置、前移。从这个意义上说,装配施工是用户最能直接感知和体验到装配式装修对于提高质量、提升效率、减少污染、减少浪费、成本可寻的环节。

目前,国内外都有一些装配式装修的技术实践,如铝合金扣板吊顶部品,就是国内较为成熟的一种装配式吊顶模式,又如日本的架空地板施工工法,是国内外SI体系建筑中普遍使用的。这些工法因为有大量的实践基础,技术资料又比较详实,将在本部分进行研究。另外,施工工艺的技术细节繁多,关于尺寸控制、工法工艺要求等方面涉及到很多数据和施工层面问题,在本部分不过多涉及,仅选取技术框架、施工顺序、安装方法和技术原理等宏观问题进行分析,目的是提炼既有技术精髓,体会既有技术的优缺点,引发进一步思考,以便在下文中站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技术设计,以及对装配式公寓的创新应用。

2.2装配式顶、地、墙施工工艺流程与技术分析

(1)装配式吊顶技术分析与施工流程

装配式吊顶采用干法施工,搭积水式安装,摒弃了传统吊顶满打钉子,满顶嵌缝的复杂工序,两个工人几个小时即可完成一套完整吊顶的安装,后期维修和更换,不需要破坏式拆除,从而节约了经济成本。全预制边吊做法首先确定标高位置,安装角龙骨,七型边龙骨,安装增强型 MGO板,固定板龙骨吊件后安装水平副龙骨。在施工时应注意组装增强型 MGO板框架时,接頭和转角部位上下通过专用金属连接件连接,中间部位通过胶粘结合枪钉的方式加固,保证框架的牢固性和稳定性;角龙骨和建筑楼板需稳定连接,固定角龙骨和 MGO板框架时,钉子的位置适中,不能太靠近 MGO板的边缘,防止崩裂而不能形成稳定连接;安装悬挑龙骨(50副龙骨,即 MGRG安装基础)时,适当缩短长度,保证挑出这一端和 MGRG之间约5mm左右间隙,避免 MGRG预制件和悬挑龙骨之间发生冲突。安装面为龙骨时, MGRG预41制件安装时需采用翅翼钻尾钉安装(安装 MGRG预制件专用钉),如图4-5所示;自带钻自动沉头,可保证预制件表面光滑无损;安装面为增强 MGO板时,需钻孔,用普通自攻螺丝安装; MGRG预制件接头处悬空时,需通过增加横撑副龙骨等方式完善安装面,不可直接悬挑对接。预制件接头之间预留两毫米左右间隙,背面需用专用 MGRG接头加固件配合粘结剂加固;正面嵌缝,在批灰口内贴防开裂纸带,然后批腻子覆盖,因裁切没有批灰口的,需现场开批灰口;由于 MGRG预制件尤其是转角都是整体定尺定制,装修空间内的墙面(不平)以及转角(不是90度转角)等误差很难在预制件的安装过程中消化,所以放线时要将误差放到预制件和墙面之间;安装完 MGRG预制件后,严格验收,对安装没有对整齐的位置进行修复调整,并及时处理接头。在造型 MGRG预制件验收合格之后,用高强的粘接剂对接头进行嵌缝粘接,然后方可安装纸面石膏板。纸面石膏板和 MGRG预制件连接的背面,需通过窄条石膏板刷胶加固;纸面石膏板和纸面石膏板接缝之间,纸面石膏板和 MGRG预制件接缝之间均需做好嵌缝,贴防开裂纸带,避免后期开裂。

(2)装配式装修地坪施工工艺流程与结构分析

装配式装修的水电管线均在地面和吊顶内布置,所以架空地板技术是一般的装配式装修施工工艺,从工艺的复杂程度来讲,最复杂的装配式地面施工工艺,也就是从日本SI体系中引进的工法主要分为管线铺设、安装架空地脚、铺设承载板、铺设采暖系统、铺设第二层承载板、铺设地板面层几个工序,每个工序内又分为数个小步骤。而一般工序为,安装架空地脚支撑,在支撑之间铺设管线,铺承力板材,铺隔热材料制成的地暖托盘,铺地暖管线,再铺一层承力板材,最后铺设地板。

2.3装配式墙面系统的材料剖析与标准化施工流程

装配式隔墙的核心在于采用装配式技术快速进行室内空间分割,在不涉及承重结构的前提下,快速搭建、交付、使用、为自饰面墙板建立支撑载体。新型的安装方法多是把石膏板和装饰面层集成为一种材料,装板一次即可完成墙面施工。在CSI体系中,住宅内部只有主要承重墙,重点在于内部隔墙都采用装配式中空夹心墙建造方式,而在一般装配式装修中,则主要考虑既有墙体的装修施工。装配式墙体技术体系基于SI住宅理论体系,即支撑体与管线设备分离的基本原则,在不破坏主体结构基础上,方便对室内部品进行维护和更换,且能提高施工速度。内装工业化隔墙部品主要由组合支撑部件、连接部件、填充部件、预加固部件等构成。

装配式墙面施工是在装配式隔墙、水电等隐蔽工程验收完毕,地面模块铺设完毕后开始进行。在施工前,应与装配化施工工人进行交接,根据排版图整理好材料,了解安装技术要求和安装质量要求。按图纸编号,从小到大编号一次安装墙板,整理材料时也应从小到大一次整理好墙板,并核对尺寸。在安装前,应检查板子两次拉槽内是否有异物堵塞,若有,应用美工刀疏通插槽。从一侧开始安装墙板,从一个房间内阳角位置(如无阳角则从阴角位置)、门边、窗边开始安装第一块墙板。弹线打底地面离地150mm,往上每条弹线间距600mm,后用钉枪将300mm无机复合板条间距600mm沿线固定,无机复板面上覆盖50C型龙骨调平,使用枪钉侧边固定。龙骨之间塞隔音棉,龙骨上最少2点、垂直方向打上的规则MS免钉胶涂抹,每个胶点预计5-8g。龙骨上固定竹纤板卡件或分封構件,墙板平面接缝处采用工字型构件,把背部长翼留在外面。确认好和上一块墙板的缝隙严密后,在板竖边垂直情况下,用4mmx15mm十字平头钻尾螺丝把工字型构件长翼固定在横向龙骨上。固定竹纤板饰面。安装踢脚线、天花收口件。

2.4水电空间施工流程工艺

(1)整体卫浴施工工艺

整体卫浴是用一体化放水底盘、装配式墙体、装配式墙面、顶板构成的整体框架,将五金洁具等装配式部件进行整合形成模块化部品。采用工厂预制理念,完全颠覆传统依靠手工是湿作业的施工方式,采用复合材料、高精密模压或喷涂设备的预制生产,产品质量和标准得到统一控制,生产装配效率实现质的提高和飞跃,是对传统卫生间的一次革命。整体卫浴拥有外框架与内框架合成,其中外框架结构由防水底盘、墙体、墙面吊顶等产品构成,形成独立单元空间;其次是内部部件由的五金、洁具、灯光以及装配式水电技术构成。施工前,普通住宅整体卫浴部分需进行结构降板;整体卫浴安装前卫浴外围隔墙先不砌筑或安装。施工流程如图2所示。

(2)厨房施工流程与方法

在装配式装修技术体系中,集成厨房是将装配式内装体系部分(装配式墙面、装配式吊顶、装配式地面)、内装设备以及柜体家具等系统协调搭配成的一种新型厨房理念。集成厨房的外框构成,是根据设计之初所选型的模数化集成柜体来进行协同安装的,其施工过程与整体卫浴类似。根据弹线位置,将横向龙骨通过膨胀螺栓进行固定,无机复合板作为墙面固定在轻钢龙骨上,起到加固板材以及稳定结构。装配式天花采用的是硅酸钙板或竹木纤维板,其特点是耐油耐污,防火等级达到A1级。其饰面选材较多,且在工厂预制时,预留放置油烟机管道以及照明灯具等。安装完墙面后,接着进行柜体安装,最后安装各类管线。集成厨房所需要的集成部品都是通过工厂提前预支完成,在现场进行干法拼接。工序如图3所示。

结语:

装配式装修,对于装修建造方式产业升级贡献最大的环节,就是简化了现场施工对于工具、手艺、工艺的要求,淡化了那些所谓传统的非标做法,摆脱以往传统装修发挥手艺人的技能。装配式装修由于模数化设计,可以减少施工工程量,方便了安装,同时减少材料的浪费,采用BIM辅助设计,增加了工人对施工环境和施工措施的熟悉程度,避免了不合理设计,伴随着建筑装配化施工,装饰装修工程与主体结构一体化设计必将成为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

[1]李硕昆.工业化装配式装修若干技术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20:15-30.

[2]施永平,吴漩漩.浅谈建筑装饰企业设计施工一体化[J].建筑管理现代化,2019,(2):66-68.

[3]张志铎.李执顺.于永波.装配式施工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J].住宅与房地产,2019,(26):34-35.

[4]宗小平.建筑室内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福建建筑,2017(06):111-112.

猜你喜欢
建筑装修施工工艺
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工艺及其控制管理探究
山区峡谷大跨径桁式钢管混凝土施工工艺浅析
基于BIM的建筑室内软装饰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地铁信号系统车站施工工艺研究
电气设备安装技术重点及施工工艺探讨
建筑装修的环境污染及应用策略分析
建筑装修对建筑结构影响分析
建筑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浅谈建筑装修施工各阶段的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