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刍议

2021-08-10 03:50高海滨
中国市场 2021年20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协同发展

高海滨

[摘 要]农业是我国第一大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也是推动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在国家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的影响下,农业发展也逐渐从传统的粗放式发展观念中解脱出来,更加关注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以及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索,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起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的局面。文章简要概述了生态农业的特征,就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探讨了问题解决的策略,以期为我国生态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经济;协同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0.042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我国国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业生产的方式更多依靠人工来完成,效率低、产量不高是主要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现代化农业设备的研发和投入使用、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让农业产量增速迅猛,各种杂交转基因技术的推广,让人们感叹科技强大的同时也在惊叹农业发展的迅猛。但与此同时,也让人们不得不关注由于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而引发的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问题。尤其是近年来,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已经开始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了反作用,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让人们必须停下盲目前进、埋头发展的脚步,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关系。现阶段,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的观念已经从传统的“重经济发展轻生态环境”逐渐演变成“共建、协同”的发展趋势,新观念的建立不仅是农业自身发展的需求,更是顺应时代发展、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表现。

1 我国生态农业的特征

生态农业是指以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将科技、生态的优势融入农业生产中,从而实现土地、生物以及空间的合理优化和配置,打破传统的农业生产观念,最大化地促进农业发展。生态农业的特征具体来说有以下两个方面。

1.1 生态农业经济共享性

生态农业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的农业发展理念,它打破了传统的农业发展观念,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局化的发展理念,其核心就是“共享性”和“开放性”。生态农业理念中,打破了传统农业时代的“私有”观念,融入了共享和开放的发展理念,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合理规划,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为了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就要对其所包含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以及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化利用,并将这些资源进行合理分析和整合,从而建立起全新的农业发展体系,充分发挥出各部分要素的优势和作用,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不断完善。

1.2 实现总体效益的优化

农业发展的过程就是以自然因素为前提,借助生物技术、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良好的土地资源,从而获得土地资源的最大化收益。从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能够知道,土地是实现农业发展和获得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只有对土地资源进行最大化、合理化利用,才有可能提升收益。相反的,如果在实际生产中违反了自然规律,或者没有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那么相应的土地作用自然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时,即使再先进的生产技术也无法改变客观因素的限制。最终的结果只能是限制了农业的发展,甚至会对土地资源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后续土地作用的发挥。而生态农业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既能够实现土地与自然、环境发展相适应相协调,又能够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化利用,从而实现土地作用和收益的最大化[1]。

2 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的困境

2.1 国家支持不足

生态农业理念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推广,在我国也经历了多年的推广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作为一个全新的农业发展理念,其进一步的应用与推广还需要更多的支持和投入,从而建立起全新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体系,促进农业生态、经济共同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家对于生态农业发展的资金支持比较有限,国家财政对于农业发展的支持更多投入在中西部地区的环境建设和改善方面,而且基本都是围绕在宏观环境建设方面,比如还林还草、集雨工程建设等。而直接用于生态农业生产方面的资金支持或者补贴数量非常有限。然而,生态农业要想得到快速、有效的发展,本身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生态农业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很难在短期内看到成效或者取得收益,再加上缺少财政的有力支持,生态农业要想在短期内获得发展机会是天方夜谭。

2.2 发展保障不力

生态农业要想快速推广和发展,除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外,更重要的是先进技术的保障。作为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作为驱动力。但实际情况却是,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农民,似乎并不看好生态农业未来的发展,相对于生态农业,他们更愿意将资金和研发团队投在高新领域,而对于农业这种传统产业,投入大、回收慢,并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对于农民本身来说,有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能力参与到农业生态发展中,最终形成的局面就是“政府旁观、企业观望、农民无力”。尤其是目前,人们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并不强烈,很容易出现技术剽窃的问题,让政府和企业花大量资金和人力投入研发的成果被轻而易举地盗用,让投资者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没有明确获得政府支持和补贴的情况下,几乎没有企业愿意在农业生态领域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而对于农民来说,原本应该作为生态农业的主体和受益人,但近年来,人才流失严重,更多的人选擇了外出发展,留在农村发展的基本都是一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的老人或者妇女,这些人不但缺少创新的能力,甚至对一些先进理念都缺少足够的接受意识,这也是生态农业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2.3 经济推动不够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协同发展
我国农业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概述
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探讨
探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具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