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财务环境对国有企业融资的影响

2021-08-10 03:50孙娟
中国市场 2021年20期
关键词:融资管理国有企业

孙娟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变化,融资困难已经成为很多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国有企业作为有特殊性质和时代背景的一个群体,也面临着适应转型的要求,实现市场化融资的压力。国有企业如何合理、高效地融资,财务环境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介绍了财务环境的内涵以及对国有企业提供融资决策的意义,分析了目前国有企业财务环境对企业融资存在的不利影响,并据此提出优化财务环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财务环境;国有企业;融资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0.070

国有企业是指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企业由国家对其资本拥有所有权或者控制权,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因此,国有企业的融资行为受到自身所有权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双重影响,体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1 财务环境概述

1.1 财务环境的内涵

财务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内外各种条件的统称。外部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国家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经济发展政策的更新,行业市场形势的影响;内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设置,资金的取得、运用、收益的分配,企业合并、分立、重组等都与企业融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国有企业除了上述因素,企业主要领导的换任、行业主管部门政策及人员变动、地方政府的长短期发展规划调整等也会影响企业的融资决策和融资方向。所以,要取得融资的成功,国有企业必须考虑各种与之相关联的环境要素。

1.2 财务环境对国有企业融资决策的重要意义

1.2.1 经济政策的导向有助于为国有企业融资拓宽渠道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国家每年都会依经济形势的变化出台一系列新的政策法规,以刺激、促进国有企业稳定发展。如果能够利用好相关积极政策,对企业自身进行管理制度、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及规划等的调整,多方面、多领域打通融资渠道将有助于国有企业进行融资创新。

1.2.2 持续、稳定、良好的经营发展是国有企业融资的前提

目前,在严峻的市场竞争条件下,相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有相对稳定的项目资源。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优先受让周边土地的条件;依城市公园、道路的建设可配套停车厂(位)经营性项目;依景区建设可开辟新的旅游项目等,总体具有稳定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企业都可良性、持续的运转,这是企业发展和再融资的保障。而多开拓经营性项目,增加企业现金流,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是国有企业永恒不变的一个发展方向。

1.2.3 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有助于实现国有企业融资的可持续性

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和高效运行对一个企业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好的管理体制规范企业发展,使发展越来越良性;不健全的管理体制制约公司发展,甚至还会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所以建立一套现代化的、适应自身特點的财务管理系统是很有必要的,也是目前国有企业迫在眉睫的工作。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相对于民营企业是比较健全规范的,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被债权人所接受,降低融资困难。

2 国有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财务环境问题

2.1 对于国家经济政策与融资政策的变化不敏感

很多国有企业融资部门及人员往往是相关政策都已出台好几年,他们却还不知道,只是一味地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等审计查出企业相关业务的办理、执行与现行政策不符、有违规等问题时才开始对照问题找政策,而此时很多项目的审批手续、文件都已完成,想要整改困难重重,则牵一发而动全身,难以实现融资的目标,甚至影响整个项目的正常实施。

2.2 企业融资决策管理流程不规范

目前,多数国有企业普遍存在融资决策管理流程不规范、体制不健全、模式老旧等相关问题。一个融资方案的产生和落地,没有环环相扣的审批流程,只是凭个人经验,领导决定就盲目决策执行。这会增加企业的财务成本,很多重大项目的融资因决策草率、管理不规范,连带日后的偿还、抵押等问题,惹来官司不说,还可能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2.3 融资渠道不通畅

长期习惯行政性的管理模式,市场参与度不高,使得很多国有企业不论管理体制、运营模式,还是资产指标和财务指标都达不到市场化融资的条件,而固有的传统理念使企业管理层难以改变,也不愿意承担风险去改变,各种融资问题应运而生,融资工作困难重重。比如本来市场化的融资方案只需要根据企业自身需求、比照要求的资产、财务等指标筹划、决策、实施即可。可很多国有企业还得走相关部门的审批流程,而这些审批部门的主管领导大都是行政业务出身,不懂市场化的投、融资运作,汇报、解释不仅耽误了好的“窗口期”,还有可能因为个人认知和理念的不同导致项目融资的失败。

2.4 融资风险估计不够

近几年,部分地区国有企业频频出现债务偿还“爆雷”的情况,这是因为在国家融资政策利好的情况下,企业对融资风险估计不够、盲目融资、超限融资的结果。一个完善的融资方案不仅要能融到钱,还要考虑到最后的偿还,方案变更的应对,相应的抵押、保证责任会不会实现,如何规避审计风险,会不会影响到企业征信等一系列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在一开始没有被关注和评估到,就会给后期的融资工作带来风险。

2.5 融资管理团队整体素质不高

为响应国家国有企业转型的政策要求,目前很多国有企业处于正在转型或转型后的初期试运行阶段,融资部门从业人员要么是从本企业其他部门调入,要么是刚招的非对口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匮乏、资本市场融资经验不足,整体素质不高。团队建设从管理、执行到分工,各个环节都是缺失的,这使原本就存在难度的融资工作难上加难。

2.6 相关主管部门沟通不够

猜你喜欢
融资管理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推进“科改示范行动”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管理的策略
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探讨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