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BRVS与DRG的公立医院绩效薪酬考评应用

2021-08-10 03:50厚盾
中国市场 2021年20期
关键词:公立医院

厚盾

[摘 要]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公立医院现行绩效薪酬制度与改革发展形势不适应,探索科学的绩效薪酬考评方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之一是绩效薪酬改革。绩效薪酬与医务人员的服务效率、工作积极性等密切相关,科学合理的绩效薪酬考评方法对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促进公立医院长久发展、保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以RBRVS与DRG为基础,分析公立医院绩效薪酬考评方式,综合质量管理、成本控制,设计绩效薪酬考评分配方案,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及医疗服务能力,强化绩效考核导向,实现预算与绩效管理一体化。

[关键词]RBRVS;DRG;公立医院;绩效薪酬考评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0.078

科学合理的绩效薪酬考评对提升医院服务能力、学科水平有重要的作用。我国改革公立医院薪酬制度中,提出构建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要求公立医院优化薪酬结构。传统的分配模式采取收支结余方式,对不同岗位的工作差异很难科学评价,忽略劳动价值,以经济收益为工作导向,不能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公立医院改革已经迈入深水期,全面改革分级诊疗、药品零加成、医疗服务价格、医护人员薪酬体制等。公立医院绩效薪酬考评与医护人员服务质量、工作积极性密切相关,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公立医院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薪酬分配秩序,影响着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医疗服务供给的能力。过去基于收支节余的分配方案,偏重资本价值,与医保支付政策走向不符合,对临床工作人员的劳动价值也不能客观地衡量,不能满足医院的长期发展需要。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RBRVS)、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为公立医院绩效薪酬考评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1 公立医院绩效薪酬考评方法

绩效考评分配方法体现了绩效管理思想理念,是组织实施绩效管理的工具。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分配对保证绩效管理的效率、效果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绩效薪酬考评分配也不断改进。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公立医院绩效薪酬考评分配也逐渐变化发展。传统绩效考评主要分为描述法、绝对考评法、相对考核法。医院绩效考评需要依据组织绩效考评模式[1]。常用的绩效考评方法包括RBRVS、360度管理法、平衡计分卡法(BSC)、关键绩效指标法(KPI)、目标和关键成果法(OKR)、目标管理法(MBO)等。随着DRGs和RBRVS的兴起,医院绩效薪酬考评逐渐采用这两种方法。RBRVS起源于美国,适合以工作量为考评重点、处于生命成熟周期的医院。其优势是更好地体现了优劳优得、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改变多收多得、收入分配的逐利倾向。缺点是实施成本较高,项目比对、项目内涵复杂,忽略了不同医师的能力差异、疾病风险、复杂程度,单纯依据不同医疗服务项目的相对价值,未考虑科室是否有收支结余,与工作量挂钩[2]。DRGs适合质量管理、医疗服务效率、医疗费用控制为考评核心的医院,信息化程度高的医院,处于生命成熟周期的医院。其优势是有利于创新医生或科室的绩效评价方法,有利于对医疗费用进行宏观预测和控制,有利于规范临床路径。缺点是不适用于医辅、医技等科室,一般只用于临床科室及医院,对信息化水平、数据质量要求较高,实施难度大[3]。公立医院的绩效薪酬考评模式,主要有以收支结余为基础的综合考评、系数考评模式,以及工作量考评模式。

2 基于RBRVS与DRG的公立医院绩效薪酬考评

2.1 基于 RBRVS 与 DRG 的绩效薪酬考评分配方案

本文研究结合DRG法考评医疗服务安全、效率、能力,以及RBRVS法的基于量化工作量,建立公立醫院薪酬考评分配方案。薪酬考评分配方案以知识价值为导向,遵循医疗行业特点,以质量管理、成本控制为内涵。关键绩效指标(KPI)考评% ×(DRG绩效单价×DRG绩点+项目绩效单价×项目绩点×工作项目数量-可控成本)±其他考核项目。

工作项目:服务人次、协作项目、执行项目等。同时计价材料、药品不计入考评分配。遵循工作项目的激励原则,其一,禁止给病人做不必要的项目,禁止乱开处方;其二,项目花费成本较高、全年工作量较少,绩效单价高;其三,项目风险、责任、技术要求高,绩效单价高;其四,鼓励应用新项目、新技术[4];其五,项目主要是监测、辅助,绩效单价低;其六,项目医疗服务花费时间多,绩效单价高。

项目绩点反映工作项目的相对价值,是工作项目的单位点数。参照国际公认的WORK RVU值,设置相关项目,药学、医技、护理、临床项目绩点,其赋值通过建模测算。单位项目绩点的绩效价值,为项目绩效单价[5]。利用医院历史数据,测算工作项目的点数,比如服务人次等。应用数据为医院一定期间的实发绩效薪酬总额、可控成本、业务收入、工作项目数量等,比如近三年、近一年。与绩效薪酬预算总额控制相结合,使用数学统计方法进行测算,要求数据处理能力、信息化程度较高。

在绩效方案中,DRG是核心能力考评,有利于提高服务效率效果,改善病种结构,引导科室与医生诊疗的规范性。DRG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比重调整,基于DRG的绩效考评,以及基于RVRVS的工作量绩效考评。诊疗项目已纳入DRG病种管理,对DRG绩点的考评计算采取三个维度,即质量安全、服务效率、服务能力。质量安全包括并发症发生率、重返率、死亡率[6]。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为服务效率。DRG权重、病例组合指数CMI、DRG组数为服务能力。DRG绩点考评依据,需要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指标。DRG权重数值越高、病例组合指数越高,属于正向绩效指标,表示服务能力越高。死亡率、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属于反向绩效指标,其越小,服务质量安全、服务效率越高。单位DRG绩点的绩效价值,为DRG绩效单价。

关键绩效指标(KPI)综合考虑医保控费、效率效能、工作质量、综合管理的要求,采用百分制。医院可以根据战略目标、管理需求,科学设置关键绩效考评指标,实行联合打分考评,包括人事处、门诊部、计财处、医保办公室、医务处等。

猜你喜欢
公立医院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促使公立医院达到三个转变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公立医院改革:为何改?如何改?
构建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
公立医院改革总攻号
勇破公立医院改革难点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勇破公立医院改革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