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企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内部审计探析

2021-08-10 04:22刘丽
中国市场 2021年20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成本控制财务管理

刘丽

[摘 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无论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事业单位,只要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就必然会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而通过财务管理中的内部审计工作,则恰恰能够帮助企业单位缓解竞争压力,为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提供重要支持。基于此,文章对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同时以提高企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为目标,为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希望能够对新形势下企业单位的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财务管理;内部审计;成本控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0.148

在企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内部审计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审计工作,不仅能够明确经营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与潜在风险隐患,提高企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防控能力,同时还可以对经济实体部门的经济效益、管理、项目质量等内容开展全面监控与调查分析,在保证经营活动规范性的同时,为企业单位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信息依据与参考,对企业单位参与市场竞争有着很大帮助,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对于企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内部审计工作的研究,自然也是十分必要的。

1 企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

1.1 提高成本控制效果

内部审计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会面向企业单位的各类经济活动开展,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经营效率、目标达成情况等进行分析评价,不仅能够将企业资产、成本、利润情况明确下来,同时也能够实现对经济活动中相关成本投入的有效控制,避免不必要的投入与成本支出。例如在物资采购、管理方面,企业单位就可以通过内部审计工作来对物资材料的采购过程与出入库情况进行全面监管,保证所有物资均能够按计划采购,且物资存放期间的出入库操作均符合规定,以免出现超计划采购、实际采购价格与上报价格不一致等情况,并使企业利益受到损害[1]。

1.2 推动财务管理执行

面对不断加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当前很多企业单位虽然对财务管理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在财务管理的实际执行阶段,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却并不理想,而通过内部审计工作,则能够使企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具体执行得到推进,并取得良好的财务管理效果。这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单位内部审计面向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各岗位工作人员在经济活动中的表现都能够得到直接反映,员工为了避免因工作行为不当而受到惩罚,自然就会严格按照财务管理要求来完成工作,进而使财务管理措施得到顺利落实;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内部审计能够从宏观视角出发,明确企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并对各项财务管理行为加以规范,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能够顺利执行下去,不会受到潜在工作问题的影响与阻碍。

1.3 优化财务管理体系

在企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其对于财务管理的要求通常会随着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战略的变化不断调整,要想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就必须在现有财务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对其进行不断优化,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单位发展变化,而内部审计工作,则正是优化企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的有效途径[2]。例如在财务管理制度方面,通过内部审计工作,企业单位能够明确当前财务管理问题的原因所在,并根据原因中的关键要素来对相关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补充、完善或修改,使财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能够有迹可循。而在财务会计人员方面,则可以依据内部审计结果来明确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并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以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财务工作的高效、有序展开。

1.4 指导关键管理决策

对于企业单位来说,内部审计的结果不仅能够明确财务管理工作现存问题,同时还可以为财务管理决策工作提供重要指导,保证决策的有效性。例如绩效考核方面,很多企业单位虽然十分重视绩效考核工作,但却很难保证绩效考核指标的合理性,一旦出现绩效考核指标过高、过低的情况,就很可能会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积极性受到影响,而通过严格的内部审计工作,则可以获取准确、可靠的经济活动相关数据,对各部门、各岗位工作绩效情况做出准确判断,为绩效考核指标的合理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1.5 加强财务风险防控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单位经营管理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很多潜在财务风险,而内部审计工作的审查、评价、监督等功能,则能够为这类财务风险的有效防控带来很大帮助。例如在通过内部审计来进行财务管理决策时,可判断出经济活动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根据财务风险严重程度来做出相关警示,提醒决策管理人员及时采取风险规避措施,而在财务管理工作的审计监管过程中,则能够明确财务风险的源头所在,并通过事中或事后控制来降低财务风险的出现概率[3]。

2 做好企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内部审计的有效策略

2.1 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在企業单位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内部审计工作需要面向所有经济活动,其具体执行流程与审计方法等都比较复杂,因此要想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实现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就必须要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明确各项经济活动的审计要求以及内部审计流程,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公正性和公开性。例如在内部审计工作的流程上,就应对审计立项、审计组织、审前准备、审计查账、审计报告、审计处理、执行反馈、档案管理等多个工作环节予以明确,同时根据企业单位实际情况来确定各审计环节的具体执行步骤,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具体执行提供明确依据,实现审计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

2.2 重视审计人才培养

与其他财务管理工作相比,内部审计的专业性更强,普通财务会计人员很难胜任内部审计工作,而企业单位要想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自然也就需要积极对专业审计人才进行引进与培养。在具体措施上,企业单位首先需要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及相关内部审计制度来确定审计人员专业素质要求,并以此为标准进行人才选聘,保证所有审计人员能够适应内部审计工作要求,同时还要依据专业素质要求建立常态化专业培训机制,组织内部审计人员对各种审计方法及财务、法律知识进行学习,使其能够在扩充自身知识系统的过程中,实现业务能力与专业素养的逐步提升[4]。其次,则是要在企业单位内部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根据内部审计人员的绩效考核情况对其进行奖励或惩罚,以充分激发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促使其自觉对工作行为加以约束,为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充分保障。最后,企业单位还要针对内部审计人员展开职业道德教育,强调企业单位利益与个人利益间的关系以及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使其能够树立强大的工作责任感,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愿意为了维护企业单位利益而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质量,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成本控制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