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感在儿童家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1-08-11 18:54李谨竹祁忆青
艺术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五感感知空间设计

李谨竹 祁忆青

摘要:孩童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所处的环境会对性格、习惯的养成起到很大的作用。人的知觉主要由五感组成,本文以五感为维度对儿童家居空间进行分析,归纳儿童家居空间设计原则,并通过实例说明五感在家居设计中的实际意义,旨在为儿童家居空间的创新设计带来启发。

关键词:五感;儿童;家居空间;空间设计;感知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9-00-0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教育问题逐渐得到重视,家居环境对孩子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很多家庭中的儿童房并未与一般卧室区分开来,或仅仅用平面化的装饰来营造儿童房的氛围。五感是儿童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在家居空间中融入多感官刺激能够对其身心发展产生有益影响。多感官设计在公共环境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有待于使用在家居环境中。本文以五感设计为出发点,结合实例分析,旨在为儿童居室环境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1 五感设计在儿童家居空间中的重要性

儿童身体各器官处于显著的发育成长时期。儿童接触世界不久,思维框架还未建成,对世界处于感性认知阶段。眼睛、耳朵、鼻子、口、手足这些能够传递知觉的器官便是他们感知世界最为重要的途径[1]。

传统的室内空间设计以视觉为主,容易使人感到审美疲劳。好奇、多动是儿童群体的特征,一成不变的环境容易使孩子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在儿童家居环境设计中,应该考虑多感官的协调,利用外观、材质、功能等设计要素,促使感觉器官发挥作用。儿童处于心智建立期,符合儿童年龄需求的家居环境设计,能够帮助其发展抽象思维与动手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中起到美育效果。

五感设计常用于疗愈情绪产品及其空间的设计中,具有帮助人舒缓压力、排解消极情绪的作用[2]。所以将五感设计与儿童居室环境相结合,不仅能够刺激儿童身心发展,还能够帮助儿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患心理健康疾病的风险。

2 五感在儿童家居空间中的应用分析

2.1 视觉

研究表明,五感之中对儿童影响最大的为视觉,比重高达37%。家居环境对视觉的刺激作用一般包含色彩选择和图案塑造[3]。一般选取具有仿生设计理念或卡通化外观的家具,不仅符合儿童的心智发展水平,同时具有教学意义,能让孩子在与家居空间的互动中够初步了解世界,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4]。家具美观生动的外形也能够增强使用过程中的趣味性,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让孩子对家居环境产生亲切感和依赖感。

色彩选用对儿童家居空间至关重要,甚至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同时家居空间的配色协调性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审美能力,因此常常采用主题装饰的方式来协调空间的整体配色[5]。例如,“宇宙”常常作为男孩房间的装修装饰主题,整体以蓝色及其相近色为主。

2.2 听觉

儿童在听觉方面的需求主要包括玩耍时器物碰撞带来的声音刺激,以及休息睡眠时减少噪声。适当的声音刺激,有促进听觉发展、吸引注意力的作用。家居空间中的听觉要素主要由材料决定。能够发出清脆声响的材料有陶瓷、玻璃等,但因为易碎,不用作家具主体。风铃是儿童房常见的装饰工艺品,可以将其与床、窗帘等家居用品的尾部设计相结合。营造安静的休息环境有益于孩子的情绪稳定与身心发展,可以选用真空玻璃、吸音材料[6]。

在现代科技手段发达的背景下,在家具设计中加入电子部件也是重要的设计思路之一。例如,在儿童房安置电子屏,可以通过更换电子屏显示的图片及其播放的音乐来适应季节的变化,甚至实现学习、睡眠场景的切换[7]。

2.3 触觉

触摸是儿童感受外界最直观的方式之一。具有交互性的家具能够与使用者互动,促使儿童对物理世界产生兴趣,增强动手能力,并增强使用过程中的愉悦感。家居空间的可互动性能够减轻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帮助其养成在现实生活环境中寻找乐趣的习惯。触觉要素对墙壁材质的选择也具有重要影响。触觉感受包括与物体表面滑动接触和静态接触[8],因此在选择墙壁材质时,既要考虑到质感带来的新鲜感,又要考虑到儿童滑动接触时用力是否会带来疼痛感,选择粗糙度合适的材质。

由于儿童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儿童家居空间应选用柔软、回弹性强的材料,并对边角锐利的家具进行包边处理,以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撞伤、划伤的风险[9]。每种材料给人带来的触感是不同的,在儿童家居环境中,应选用质感语义偏向温暖、绵软、舒适、安全的材料。

2.4 味觉、嗅觉

家居环境中嗅觉的直接来源为香氛、植物、材料等。良好的嗅觉体验能够调节人的心理状态。在儿童家居空间中,一般很少使用经过加工的香味家居产品,可以选择天然木材、竹材制作的家具,或在室内的安全位置摆放植物,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在室内空间,味觉和嗅觉难以受到直接刺激,可以采用“联觉”的办法调动味觉和听觉器官,即通过刺激其他感官对其形成间接刺激。图案和色彩能够激发孩子对嗅觉和味觉的联想,并辅助孩子认知世界。柠檬、橙子等水果图案让人联想到酸甜清新的果香;而巧克力块、奶牛斑等图案的运用则可与浓厚醇香的奶香联系起来。环境的整体配色也能起到刺激其他感官的作用,如暖色能够刺激食欲,而以蓝色为代表的冷色则会抑制食欲。儿童已经具备辨识颜色的基本能力,协调好空间配色,正确运用相近色与对比色,能在影响儿童性格情绪的同时,达到美育的效果。

3 基于五感的儿童家居空间设计原则分析

3.1 功能具备互动性与多用性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具有互动属性的家具有助于延长孩子的注意力保持时间[10]。儿童交互性家具主要激发触觉、听觉。现在小戶型越来越普遍,普通家庭的儿童房空间一般较小,或直接与老年人的房间相结合,所以家具结构需要具备多变性。常见的多用式家具把收纳功能与家具基础功能相结合,具有扩大储物空间的作用。除此之外,选择儿童家具时应考虑到其对儿童成长的教育意义,在发挥基础功用的同时,通过一定的结构变化起到教育或娱乐作用。

以黑板桌(如图1)为例,该家具产品的桌面一面为黑板材质,另一面为白板材质,可以实现两种绘画形式,也可以作为普通的学习桌使用。该桌的设计具有交互属性,可以让学龄前的儿童提早接触黑板,培养创造力和动手能力。除了作为桌子使用,还可以将桌面立起,变成支架形式,减少占地空间并实现多种功能,适合不同年龄的儿童使用,体现了结构多变性在实际应用中的便利性。

3.2 结构具备可变性与成长性

儿童阶段是身心状态高速发育阶段,为了延长家具的使用壽命,成长型儿童家具是设计研究的重要方向。功能的可变性是实现家具陪伴儿童成长的重要因素,而现在大部分儿童家具设计只是停留在缩小尺寸而无结构创新的层面。设计者需要从儿童身体尺寸、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变化入手,提升儿童家具的互动性及可变性。

结构成长性一般考虑到儿童成长的全过程,尽量通过结构改变满足各阶段的使用需求。根据费尔德曼的理论,0~3岁属于婴儿期,有学步需求;3~6岁为学前期,儿童以玩耍为生活重心;而6~12岁则为儿童中期,任务重心逐步转化为学习[11]。宜家的这款尿布台(如图2),能够通过结构变化转变为储物柜、学习桌进行使用。尿布台能够在成人给婴儿换尿布时减轻腰背负担,一般只能使用一到两年。通过结构设计,该尿布台可以变换为书桌形态,从婴儿期使用到儿童中期,将使用时间延长为10年,极大地提高了购买的可能性。

3.3 装饰具备环保性与趣味性

家居环境外观主要刺激儿童的视觉,并对其审美能力的发展造成影响。但在追求装饰美观性的同时,也要关注室内污染问题。家居环境中的多种污染形式都会对人的健康和智力发展产生不可逆的伤害,因此儿童家居空间不宜频繁装修。但常年不变的环境不能满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需求,所以在家具设计中要考虑到孩子身体与情感的变化趋势,或采用可撕贴的环保装饰物,方便室内装饰的更换[12]。

在智能化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生活的今天,智能化家具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13]。以图3为例,该产品将现代技术与传统的屏风家具形式相结合,用户可以根据需求改变电子屏的显示内容,以达到装饰房间的目的。与此同时,该产品配备音箱,在改变视觉效果的同时,可刺激听觉器官以营造环境氛围。显示屏显示的内容可以与现实中的四季相呼应,也可以根据儿童正在开展的活动进行切换,增强使用的趣味性。

4 结语

儿童生理、心理状态变化大,家居环境对其影响深远,将五感设计引入室内家居设计有利于开拓思维,从更多角度审视室内空间的需求增长点。儿童家居用品应从儿童的阶段性特征出发,考虑趣味性、安全性等要素,而不是简单地选用尺寸适合的缩小家具产品。在五感设计导向下,以用户需求为基础,有利于创新设计儿童家居产品,有利于为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 方艺霖,王琛.学龄前儿童座椅现况与理想设计分析[J].艺术科技,2019,32(19):26,28.

[2] 杨嘉怡.五感综合体验在自闭症儿童康复空间设计中的应用[J].大观,2020(07):59-60.

[3] 帅澜婷.基于五感体验的幼儿园空间设计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12):106-107.

[4] 赵晗肖,周橙旻.基于生态美学思想的家具形态设计[J].家具,2020,41(05):55-58,62.

[5] 穆瑶,杨琳.可拆装实木榫卯结构在儿童家具上的设计应用[J].设计,2020,33(06):152-154.

[6] 王晟忻,周橙旻,银文,等.儿童定制衣柜设计原则探讨和应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0(01):37-39.

[7] 黄楠,王玮.幼儿园空间中的导视系统设计分析研究[J].艺术科技,2019,32(07):200-201.

[8] 杜未宁,许柏鸣.学龄期儿童家具与空间的CMF应用探析[J].家具,2019,40(04):79-83.

[9] 王超,祁忆青,刘彬.传统雕刻元素在新中式家具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20(12):117-118.

[10] 杜沃钰,许柏鸣.交互设计理念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J].家具,2020,41(04):58-61,84.

[11] 单徐榕,苗艳凤,张乐平.基于儿童认知的可成长型衣柜设计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6):44-45.

[12] 王子轩,吴智慧.智能办公家具交互设计方法与用户需求理论研究[J].家具,2021,42(02):28-32.

[13] 段佩姚,王琛.对家具设计师品牌造作小件家具的设计分析[J].艺术科技,2019,32(17):40,80.

作者简介:李谨竹(2000—),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家具设计与制造。

祁忆青(1972—),女,江苏南京人,博士,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家具设计与工程、木材科学。

指导老师:祁忆青

猜你喜欢
五感感知空间设计
基于五感疗法的疗养花园景观设计
——以惠州市惠城区惠环医院为例
五感之下的艺术家手制书拓展研究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力与情感
浅谈低年级儿童音乐教学
将能力培养植根于语段的阅读活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