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劳和躺平都不是好选项

2021-08-12 22:22张田勘
百科知识 2021年15期
关键词:躺平过度工作

张田勘

一位在某知名互联网公司实习的员工,晚上12点前睡觉了,没有及时回复同事的工作消息,在公司里被嘲笑到“一夜成名”。12点前能够入睡不是很健康吗?为什么会被同事嘲笑?然而,在眼下的现实世界,为数不少的劳动者超时长、超负荷工作。科技的进步不仅没让人从工作的困轭中解脱出来,反而要加班加点工作,令人不堪重负。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开展的研究显示,仅在2016年一年内,因工作时间过长而造成的卒中和心脏病发作导致约74.5万人死亡,这一数字比2000年增长近30%。其中72%为中老年男性。从地域上看,大多数死亡者来自西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

绝大多数人与工作的首要关系是,工作是糊口和安身立命的唯一条件,因此,为了衣食住行,必须工作。但是,如果工作过度,则损害健康,甚至导致死亡。

最新的科学研究提供的证据是,每周工作时间大于等于55小时会构成严重的健康威胁。相对于每周工作 35~40小时,每周工作时间大于等于55小时会导致卒中的概率增加35%,死于缺血性心脏病的概率增加17%。

每周工作至少55小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存状态呢?如果每周工作5天,相当于每天工作11小时,早上9点上班,晚上8点下班;如果每周工作6天,相当于每天工作9.17小时,早上9点上班,晚上6点多下班。不幸的是,这样的工作时长已经是一些现代打工人的常态,再加上工作的强度和紧张度,可能让过度工作的人更劳累。再按“996”的工作模式(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计算一下,每周工作时间为72小时,远超过55小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44小时。所以,每周40~44小时工作是人们能接受的劳动时长,至于劳动强度,似乎难以规定。

现实的情景让人再次联想起20世纪80年代由日本人提出的一种猝死现象——过劳死。过劳死是指在非生理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蓄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进而出现致命状态。日本首次确认并统计过劳死是在1987年,之后日本厚生省的报告显示,每年有几百起过劳死案例。到了2015年,这一数字已经飙升到2310起。

尽管日本官方认同过劳死,但生物医学方面的证据表明,过劳与个体原有基础性疾病结合才可能致人死亡。这些基础性疾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高血压导致的脑出血、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破裂、缺血性心脏病等。不过,过度工作确实会增加卒中的概率。有研究人员分析了60多万人的行为和健康记录后发现,每周工作超过55小时的人卒中的概率,比每周工作不到40小时的人高三分之一。

还有研究总结了除基础性疾病以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导致过劳死,包括:上下班单程所耗时间超过两小时;平均每个月出差超过4次;因为经常长时间加班或经常泡夜店几乎每天都在晚上10点以后回家;平均每周都有应酬并大量饮酒;大量吸烟;喜食油炸、烟熏或辛辣食物;缺少户外运动;性格敏感易怒,常因琐事与他人争执等。

从这些因素看,即便过劳死存在,也是多种因素混合和融合造成的,而非单一的过劳就会造成死亡。不过,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杰弗瑞·菲佛在2018年出版的著作《工作致死》中称,人们正在因为工作而送命。菲佛认为,即便过度工作不是致人死亡的全部原因,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根据菲佛的调查,美国每年因为工作压力导致的死亡人数多达12万人,而且有61%的美国员工相信工作压力是导致他们生病的原因。那么,过劳死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菲佛认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企业雇主们可能还会兼顾员工、客户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现在的情况却是必须首先确保雇主和股东的利益,因此不惜牺牲员工的健康,乃至生命。

当然,无论是日本厚生省的认同还是菲佛等人的研究,都应以生物医学的研究作为直接根据,其中过度劳动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并进而导致死亡就是一种直接关系。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时,心脏不规律跳动,失去了有效的泵血功能,大脑、心脏、肺脏等重要器官失去有效血供,如在短期内没有恢复(五六分钟内),便可导致死亡。

另外,过度劳动诱发高血压发作,并进而导致脑出血,也是一种常见的猝死原因。常见的脑出血有两种:一种是基底节区出血;一种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基底节出血常见于长期高血压且血压控制不良的患者,出血后患者出现偏瘫,患者常因长期卧床的并发症而去世;蛛网膜下腔出血多为原有动脉瘤破裂,出血量较大,患者容易在短时间内出现颅内高压而死亡。

上述疾病恶化并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血压骤然升高,二是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痉挛和心律失常,而过度劳动恰恰能够给身体带来这两个变化。

中国已出现“996”“007”(每周工作七天,24小时待命)的过度工作模式,而且在中国的部分企业和机构,员工加班加点工作已经是常见现象。在此情况下,即便世界卫生组织不提出警告,也会让人们的工作观不可避免地发生转变,最大的变化就是“躺平”。躺平,意味着不(低)消费、不(少)工作、不(少)交流、不买房、不结婚、不生孩子,放弃拼命工作攒钱的生活,过低欲望的日子,并希望以此过好一生。

这样的日子能否过好一生姑且不论,但包含了对过度工作的反抗,不乏合理性。如果工作,尤其是奉行“996”模式的工作,健康和生命受到伤害不可避免,而且也未必能过上舒心或惬意的生活。

过度工作(包括工作时间长和劳动强度大)并非现代人的选择,也非文明的社会形态,而是野蛮的标志之一。一种较新的也是可以接受的工作是性价比较好或较理想的工作。工作时间不长,不加班,劳动强度适中,但薪水也较高就是性价比好的工作。当然,有较好的性价比的工作可能还要附加一些条件,就是无损健康,而且有助于健康。人不能是工作的奴隶,需要有闲暇仰望星空,品茶赏花,有时間和资金去远方看一看。

还有一类对待工作的态度是传统观念所推崇的,那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一些人以工作为快乐的源泉,工作为他们带来了生存的意义。也有人认为工作是本能,就像春蚕。春蚕不停吐丝是否快乐,没人知道,但这是它的本能。不过,这些都是个人的选择。

从世界卫生组织对过度工作敲响警钟的角度看,过劳和躺平都不是最好的选择,性价比较好的工作应当成为多数打工者的首选,也是一个社会走向更加文明的标志之一。

猜你喜欢
躺平过度工作
安全100分也不能躺平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那些躺平的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过度减肥导致闭经?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不工作,爽飞了?
过度加班,咋就停不下来?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