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下肺腺癌脏层胸膜侵犯CT及临床风险因素

2021-08-14 13:30綦宝滨焦志明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9期
关键词:癌灶胸膜腺癌

綦宝滨 焦志明

1.莱州市文峰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 莱州 261431;2.莱州中医医院,山东 莱州 261400

肺腺癌是肺癌的常见类型,占比约为40%-55%,癌灶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和粘液腺[1]。该类患者手术治疗后,胸膜侵犯是影响预后的不良因素之一,会提高转移和复发率。本研究选取154例患者作为对象,分析了肺腺癌胸膜侵犯CT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154例肺腺癌患者为对象。其中36例发生胸膜侵犯作为试验组,118例未发生胸膜侵犯作为对照组。试验组中,有13例是男性,有23例是女性,构成比为36.1%、63.9%;年龄最小42岁、最大79岁,平均值为(60.5±8.7)岁;癌灶位于左肺17例、右肺19例。对照组中,有41例是男性,有77例是女性,构成比为34.7%、65.3%;年龄最小41岁、最大80岁,平均值为(61.2±9.4)岁;癌灶位于左肺57例、右肺61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纳排标准 (1)纳入要求[2]:肿瘤直径在3cm以内,DLP在1cm以内;资料真实完整,对本研究有正确认识。(2)排除患者:术前放化疗患者,合并肺炎、肺不张、胸腔积液患者,肿瘤累及纵膈胸膜患者等。

1.3方法 对患者进行胸部CT扫描,范围是肺尖-膈下,参数设置:管电压为80-120kV,管电流为200-260mA,层距、层厚均为5mm。完成后传输至工作站,重建图像的层距、层厚均为1mm,由2名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阅片,得出统一结论。经术后病理检查,确定病灶有无侵犯胸膜。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肺腺癌侵犯胸膜的风险因素。

1.4统计学处理 利用Excel表格记录数据,统计学计算采用SPSS 25.0软件。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数据进行t检验,多样本分析进行F检验。P<0.05,代表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病理和CT资料比较 数据显示,两组在手术方案、淋巴结转移、空泡征上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前CEA、病理分化、毛刺征、分叶征、肿瘤直径、DLP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病理和CT资料比较

2.2多因素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CEA≥5 ng/mL、肿瘤直径≥1.6 cm、DLP<0.06 cm,是肺腺癌侵犯胸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肺腺癌侵犯胸膜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3 讨 论

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肺癌早期检出率不断提高,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预后。其中,癌灶是否侵犯胸膜,关系到术后复发、转移、胸膜种植等情况。已有研究显示,肿瘤位于胸膜下1cm以内,因术后肺组织回缩可见肿瘤侵犯胸膜,但病理检查和观察结果有差异,说明肿瘤侵犯胸膜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3]。

本次研究以154例患者为对象,通过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CT影像学可见分叶征,对照组中很少见,可作为鉴别肺腺癌是否侵犯胸膜的依据。术前CEA≥5 ng/mL、肿瘤直径≥1.6 cm、DLP<0.06 cm,肺腺癌侵犯胸膜的几率更大,是独立危险因素,和浦学慧[4]的研究结果相近。说明:术前CEA异常增高,肿瘤直径越大、DLP越小,肿瘤侵犯胸膜的可能性越高。提示医师在CT检查时发现以上特征,宜采用根治手术,预防肿瘤侵犯胸膜,为患者术后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癌灶胸膜腺癌
MRI-DWI对肝细胞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复发微小癌灶的诊断价值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探讨CT对乙肝肝硬化相关性小肝癌(SHCC)的诊断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乳腺癌多发性癌灶的相关因素分析与临床研究
超声评分法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
益肺解毒方联合顺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影响
纤支镜胸膜活检与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研究
HIF-1a和VEGF-A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