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对肝硬化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的影响

2021-08-15 09:40徐雪华高春辉蔡少瑾孟灵娜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舒适度肝硬化

徐雪华 高春辉 蔡少瑾 孟灵娜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有6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1-2]。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可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3]。进展到肝硬化的乙型肝炎患者往往会出现腹水、低蛋白血症等症状,严重地影响生活质量[4]。目前对于乙肝肝硬化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和延缓疾病进展为主,患者的依从性和心理状态对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有明显影响[5-6]。PDCA循环模式是目前较为新兴的护理干预模式,其应用在很多疾病的护理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7-8]。本研究旨在探讨PDCA循环在乙肝肝硬化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3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9例,女161例。年龄35~82岁,平均53.49±11.22岁。纳入条件: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9];经影像学检查(B超或CT)临床诊断为肝硬化;可合并有腹水、低蛋白血症、脾功能亢进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年龄≥18岁。排除条件:无法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合并有肝癌。将患者按照基线资料组间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75例。观察组男93例,女82例;年龄54.02±12.37岁;病程7.58±4.41年;肝功能分级Child-pughA154例,Child-pughB 21例。对照组男96例,女79例;年龄52.98±11.94岁;病程8.05±5.27年;肝功能分级Child-pughA 149例,Child-pughB 26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PDCA循环干预,具体如下:

(1)计划(plan):在患者入院时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包括疾病情况、生活环境、生活饮食运动习惯、心理状态、对疾病的理解程度、对疾病预后的期望值等,根据以上评估内容,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计划,特别需针对患者的个体化因素制订合理的对策方案。

(2)执行(do):根据方案进行护理干预。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及多媒体设备、发放宣传手册、组织小组交流等手段帮助患者及家属加深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疾病的了解。根据患者的情绪心理状态,予以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同时还可以采用病友小组讨论、病友微信群等方式加强同伴教育,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的负性心理以及病耻感,帮助患者以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疾病及诊疗,提高患者对诊疗的依从性。予以患者针对性的疾病护理干预,特别是有合并症的患者,因同时重视对于合并症的护理干预。为患者建立出院后的完善随访通道,包括如电话、微信群、公众号等手段,使得护理干预能够在患者出院后得到延续。

(3)检查(check):病区护士长作为监督者,定期对所制定的护理干预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保证护理干预方案的全面、优质的实施;同时结合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对所制订方案的不合理处进行及时调整,制定更为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

(4)处理(act):对制订的护理干预方案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修改后,及时按照修改后的护理干预方案进行护理干预,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和质量。必要时可重复上述循环,以期能够为乙肝肝硬化患者提供更为人性化、个性化的护理干预。

1.3 观察指标

在患者出院时,请患者对住院期间的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满意,80~90分为一般满意,80分以下为不满意,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及对住院期间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为97.59±3.04分,高于对照组的92.10±5.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乙型肝炎是我国发病率极高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而肝硬化是乙型肝炎的进展期。由于医疗保健知识的缺乏,部分患者直到出现了肝硬化的相关症状就医才发现自己患有乙型肝炎,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10-11]。此外,若乙肝患者疾病已进展到肝硬化,说明肝脏已造成了器质性损害,目前的治疗方法多为对症治疗和减缓疾病进展,往往与患者就诊的预期值存在很大偏差,造成患者心理上的各种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较差,可能会对疾病的治疗效果造成影响[12]。因此,加强对肝硬化患者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

PDCA循环护理模式是近年来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之一,其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阶段的循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不甚合理之处,并及时加以改进完善,同时结合评估机制,监督和提高方案的实际实施情况[13]。本次研究中,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相比,予以PDCA循环护理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除了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PDCA循环护理模式也被应用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杨洋等的研究发现PDCA循环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这一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基本相似[14-15]。因此,PDCA循环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舒适度肝硬化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私人定制和舒适度完美结合的典范 金地九龙壁别墅影音室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降低高泌乳素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观舒适度的临床研究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