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运动与圆利针温针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2021-08-16 04:17王丽娟罗和平张海英程亚伟
西部中医药 2021年7期
关键词:肩周炎肩关节针刺

王丽娟,罗和平,丁 一,陈 磊,张海英,程亚伟

海南省中医院,海南 海口570203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是肩关节囊及其周围软组织发生慢性无菌性炎症,日久软组织粘连,以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1]。本病好发于50 岁左右的中年人,因此又称“五十肩”,女性略多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属中医“痹症”范畴,病位在肩部的经脉和经筋。五旬之人,正气不足,营卫渐虚,若局部感受风寒湿邪,或劳累闪挫,或习惯偏侧而卧,筋脉受到长期压迫,遂致气血阻滞而成肩痹[2]。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自愈时间长短不一,临床发现部分患者未经治疗病情可延至2年乃至十几年不能痊愈。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具有显著疗效,因此本研究观察针刺运动并圆利针温针治疗该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海南省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及招募的风寒湿型肩周炎患者6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针刺运动并圆利针温针)及对照组(圆利针温针)各30 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1.2 纳入标准1)病史及X 线辅助检查诊断明确;2)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风寒湿型肩周炎的诊断标准;3)年龄45~70 岁;4)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5)本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排除标准1)肩部肿瘤或结核,风湿、类风湿性肩关节炎或其他疾病引起的肩痛;2)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及恶性肿瘤既往或正在接受放化疗者;3)糖尿病、甲亢、凝血功能障碍者;4)依从性较差,使用其他治疗方法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圆利针温针) 针具:1)泉河牌圆利针,规格:0.4 mm×40 mm,固始公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2)艾柱规格:Ø12 mm×15 mm,南阳绿莹艾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取穴:肩髃、肩髎、肩贞、巨骨、天宗、臑会、臂臑、肩前以及阿是穴,穴位定位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2346-2006)。操作方法:患者取健侧卧位,暴露患侧,常规消毒以上穴位。快速针刺入穴位再将针与皮肤成45°角分别向左、右、上、下斜刺,最后直刺,调整针感至得气留针。温针操作:将艾柱置针柄上,距离皮肤1.5 cm左右,点燃艾柱。待艾柱燃后再燃1 柱,每针共燃2 柱。疗程: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4.2 观察组(针刺运动并圆利针温针) 在对照组基础上选取上述穴位,先取坐位,常规消毒后,取双侧阳陵泉穴进针,行提插捻转手法使得气后嘱患者做肩关节前屈、外展、内收、后伸活动,活动幅度由小到大,以患者最大耐受为度,5 min 行针1次,10 min后出针,余操作及疗程同对照组。

1.5 疗效判定标准

1.5.1 肩部疼痛及肩功能评定 1)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即疼痛指数,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变化。0 表示无疼痛,10表示最剧烈疼痛,分数越低,表示疼痛越轻。2)肩功能评价:采用Constant-Murley 肩关节功能评分(CMS),CMS 是肩关节功能的整体评价指标,共包括4 个部分,其中疼痛15 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fe,ADL)20 分,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40 分,肌力25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肩关节功能活动越接近正常[4]。

1.5.2 疗效标准 优:患者肩关节疼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Constant-Murley 肩关节评分>89分;良:患者肩关节疼痛基本消失,活动时可感到轻度酸痛,活动功能基本正常,Constant-Murley评分80~89 分;中:患者肩关节疼痛有所减轻,活动功能改善,Constant-Murley 评分70~79 分;差:未达到上述标准[5]。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满足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时采用t检验;若不满足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则采用非参数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VAS 评分两组治疗后VAS 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 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 分

注:*表示与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P例数30 30治疗前6.6±1.3 6.5±1.2-0.200 0.842治疗后2.5±2.1*#1.7±1.4*-2.062 0.044

2.2 肩关节功能改善程度治疗后两组患者肌力、疼痛、日常活动、关节活动范围评分以及CM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日常活动、关节活动范围评分及CMS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s) 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s) 分

注:*表示与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P例数30 30治疗前疼痛6.1±2.8 6.6±3.0-0.659 0.513肌力22.3±2.5 21.8±2.4 0.776 0.441日常活动8.6±2.4 8.0±2.9 0.759 0.451关节活动范围17.4±3.7 16.7±4.5 0.620 0.329 CMS 54.5±8.8 53.3±10.3 0.483 0.631治疗后疼痛13.6±2.2*△12.1±2.5*2.432 0.018肌力23.6±2.2*#24.0±2.0*-0.602 0.549日常活动14.3±2.9*△11.9±4.3*2.496 0.015关节活动范围33.0±4.1*△27.6±5.9*4.105 0.000 CMS 84.6±7.9*△75.7±9.9*3.826 0.000

2.3 临床疗效观察组优7 例占23.3%,良13 例占43.3%,中7 例占23.3%,差3 例占10.0%,有效率为90.0%(27/30);对照组优4 例占13.3%,良9 例占30.0%,中12 例占40.0%,差5 例占16.7%,有效率为83.3%(25/3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针刺运动疗法,系指针刺入一定穴位得气后,医生行提插捻转手法的同时,嘱患者活动患处关节以调动患者自身免疫力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手法。该疗法在治疗关节疼痛和关节活动不利方面具有优势,因为针刺得气可提高痛阈,为肢体关节的主动或被动运动创造有利条件;运动本身能加强患侧局部气血流通,增强针感,起到止痛效果[6]。且针刺结合关节主动功能锻炼可改善其疗效[7]。本研究先针刺远端阳陵泉穴并配合肩关节活动以提高痛阈,止痛的同时又能增加关节活动度,再予圆利针疏通局部经筋气血,最后予温针温通经络,祛风散寒,切中肩周炎的主要病机特点即肝肾不足,风寒湿阻[8]。可迅速疏通经络气血,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在改善VAS 及关节疼痛方面疗效优于单纯圆利针温针组(P<0.05)。机制可能是针刺远端腧穴可提高内源性阿片肽物质含量,抑制p 物质释放,抑制信号传递,起到镇痛作用;还可能是该方法提高了患者的疼痛阈值,减轻患者对疼痛的情绪反应,达到以痛制痛的效果[9]。

有研究表明肩周炎发病是由于致痛物质大量生成和释放,导致疼痛加重,不敢锻炼,以致关节活动度逐渐降低,关节囊粘连加重,如此恶性循环[10]。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治疗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改善病变部位血液循环,有利于局部新陈代谢和致痛物质的清除,加快关节功能恢复。临床发现综合疗法更具优势。本研究先以针刺运动提高痛阈、增加关节活动度,再利用粗大的圆利针针体配合手法松解粘连,调理经筋,改善局部软组织血液循环,促进代谢产物如致痛物质的运输清除,消除局部软组织无菌性炎症,从而减轻疼痛[11]。在此基础上配合具有针刺与艾灸双重作用的温针,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促使气血运行通畅,达到通则不痛效应。正如《神灸经论》所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逐寒湿,以治百病,效如反掌。”现代研究发现艾灸有良好的增强人体体质,提高免疫力,抑制炎症时氧自由基的过量产生与释放,减轻对细胞的损伤,起到消炎、抗氧化和保护细胞等作用[12-13]。另有研究表明温针灸可促进恢复期肩周炎患者机体组织修复,抑制结缔组织增生,改善肩关节功能[14]。治疗后两组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因样本量小。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运动并圆利针温针与圆利针温针两种方法都是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但针刺运动与圆利针温针联合应用在改善疼痛、肩关节活动范围方面更具优势,不仅能减轻肩周炎患者的痛苦,还能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猜你喜欢
肩周炎肩关节针刺
清明的雨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怎么办?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超级秀场 肩周炎复发
肩关节为何这么 容易脱位?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你的肩膀担着你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