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021-08-17 20:22罗燕
南北桥 2021年20期
关键词:综合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罗燕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抽象且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很难真正地掌握其中的知识。而小学恰好是学生接触和学习数学的初始阶段,在此阶段,有效激发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真正地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让学生在钻研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善于思考、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提升。本文主要论述了小学数学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从而提高数学综合教学水平,加快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体系的改革步伐。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综合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0.053

数学这门课程具有较强的逻辑关系,有一定的抽象性、实践性、应用性等特点,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情感态度、逻辑推理及学科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传统教学,较为重视学生对数学题目的解答,以及数学概念的背诵。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多学生虽然能够将这些知识记住、熟背,但是无法有效地利用,基础知识学习不够扎实,并没有完全掌握数学知识。因此,核心素养理念下,教育教学的目标也在发生变化。教师应当提高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得以灵活运用,能够学以致用,帮助学生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一)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指在教学中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培养,而不是只从一方面着手,要用综合、全面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教学。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积极思维,学生们学习起来能够保持热情,对自己更加有信心,由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期间,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全方面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学生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问题及困难,数学成绩不好、对数学不感兴趣,在日常学习中没有及时解决问题,使问题积少成多,最后丧失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影响学生的情绪和认知。由此可见,教师应积极采用综合能力的培养策略,帮助学生重拾自信,让他们不断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探索精神、独立思考意识,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深得体会,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知。因此,教师应当从多方面进行引导,在教学中不断提高综合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问题,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

当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仍存在教学方法枯燥无味、不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特点,教师仅注重对知识进行传授,很少能以教学内容为根据合理设计和提出问题。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难以得到提升,进而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发挥起到限制作用,不利于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依赖教师单方面讲解的习惯,而难以开展独立自主的学习活动,在面对问题时不能主动进行分析和思考。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赶进度或提高教学效率,通常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未与学生进行充分互动,也未帮助学生保留理解和解决问题的空间,不利于学生对数学问题充分思考,这导致学生对于数学基础知识以及数学公式的理解和应用均具有一定的局限,同时严重影响了学生数学知识结构的建立。

(二)不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部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仍存在教师一味地讲授理论知识的情况,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被严重忽视。且教师长时间持续应用机械式的教学方式,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进度和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难以使自身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提出问题的能力被严重削弱,对于数学知识进行理解的能力难以得到提升,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由此,在学生面对越来越多的数学学习困难时,其学习兴趣将不断下降,自信心极易受到打击。若长期如此,学生甚至可能出现消极的学习状态和厭烦学习数学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则难度更大。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落后和枯燥,导致学生的学习情绪受到严重影响,也就严重限制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提升。

(三)不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前,一些小学数学教师依然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导致学生长时间处于单方面接受知识的被动学习的状态。而这一情况持续存在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认为只要学生能够记住数学知识点、能够解答题目即可。由此,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均受到了严重的忽视。在新课标背景下,大多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以体现,也未获得尊重。而很多本应在课堂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并未对自身的主导作用进行充分发挥,甚至可能代替学生占据了主体地位,导致学生之间不能开展科学的合作探究。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进行友好的交流和互动,导致整体教学氛围枯燥沉闷。这样不利于学生进入到学习情境之中,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受到严重阻碍,进而导致数学教学过程中缺乏生机。学生的主动性难以得到提升,合作探究的意识及能力均相对较薄弱,难以对自身优势进行展示,同时逻辑思维能力不强,自然也就难以提升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效果。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策略

(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事实证明,很多科学家的发现和发明都是依赖于在对周围事物长期、大量的观察中得到的启迪,然后经过无数次的科学实验、反复研究和论证,最后获得科学研究成果。这些都说明了观察的重要性。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引导学生走进自然,锻炼视觉和感知能力。大自然中有着极其丰富的数学内容,特别是低年级数学中的认数和数数,都是从自然画面开始的。如生活中各种几何图形和颜色的景观都是学生观察的对象和内容;或者练习目测和步测、感知温度和气候的变化,引导学生锻炼视觉和感知能力。同时,要多给学生提供接触生活的机会,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方法,特意组织一些特别的活动,创设一定的氛围,引导学生从中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阅历,积累观察的经验,丰富数学知识。如生活中的电费、水费、日常开支等费用,可以联系数学教学中的“百分比”“统计图表”等知识。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使学生由“想说”到“敢说”再到“会说”,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逐渐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给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的感受,教学中,要创设表达的氛围,搭建表达的平台,提供表达的机会,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说出来,如说一说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感受、想法以及自己的见解。其次,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表达。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每一个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基础稍差的学生,要通过小组互助学习的方式,给他们创设表达的平台,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优势互补,激发思维,拓展视野。特别是对那些怕说错了有思想压力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打开思维的大门,联系生活说出常见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三)联系生活实际,提高思维意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那就是缺少数学意识,这样一来降低了小学生对数学的认知能力。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应当采用生活化教学法。其实,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一步引导,让学生明白原来数学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这么多问题,掌握不了数学知识还会影响到日常生活,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重视度,通过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真实性、生活性、实用性,还能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在数学课堂打造生活化情境,教师在讲授数学知识时,不仅可以让学生精力集中,还能够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增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问题探究,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积极热情的学习氛围下,数学课堂显得更加饱满、生动、有趣。

(四)注重建设深度思考的教学空间,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反复进行,因此,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特点,为他们设计具有一定“创新思考空间”的教学内容,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对新事物的积极探索,不断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例如,部分学生悟性高、创造力强,能够达到“一点就通”的学习效果,但同时也有部分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学习悟性相对较差,在创造力能力方面表现平平,甚至相对低下。因此,在对创造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发展能力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设置不同的“创新思考空间”,实现创造能力的培养。

(五)组织教学游戏,锻炼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数学运算不仅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活动的基本形式,教师想要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必须先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欠缺趣味性和创新性,导致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数学运算是枯燥乏味的,所以参与数学运算学习的兴趣并不浓厚。这是教师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所面临的主要障碍。面对这种不良局面,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兴趣爱好,根据具体的运算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趣味游戏。这样一方面可以为学生营造生趣盎然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运算训练的兴趣,进而有效锻炼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构建游戏化、活动化的数学课堂,丰富数学教学形式,从而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效率,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理想。

(六)设计统计任务,强化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数据分析不仅是数学核心素养六大要素之一,也是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所要学习的重点。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据分析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生活以及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强化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被提升到新的高度。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不仅契合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需求,也能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合作探究能力。鉴于此,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设计统计任务,引导学生针对真实的研究对象获得相关数据,并运用正确的统计方法分析和判断数据中的关键信息。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提取数据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发展学生基于数据表达现实问题的意识,帮助学生更加流畅地探索事物本质、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产生质的飞跃。

(七)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以促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切实提升。并且,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应促使学生切实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内容,以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逐渐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例如,在对有关于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内容学习时,教师可以选择采用实践教学的方式,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锻炼。也就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并进行操作。例如,对比不同的图形,对图形进行测量,将一种图形折成另一种图形,引导學生相互进行分享和讨论,以促使学生更加快速且有效地了解图形基本情况,并对图形的特点以及各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掌握。之后,教师应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帮助学生总结图形的性质。如对“梯形”相关内容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将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接在一起,组成学生已经熟悉并掌握的平行四边形。并采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对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进行推导,以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起到启发作用,也就更有利于学生对问题进行理解、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得到提升,进而可以实现开展数学实践教学活动的目的。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将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该用全新的理念和灵活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数学学科中对逻辑性和思维性的运用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并让学生在生活学习等领域得到帮助。在新课标思想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教师现阶段的首要任务。基于此,教师通过采取科学适宜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可不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对小学数学教育体系的创新和改革。

参考文献

[1]黎良.基于新课改的小学数学六年级高效课堂教学研究[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20(003):192.

[2]陈通.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

[3]王龙.谈一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J].东西南北:教育,2020(6):0008.

[4]孙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及优化策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9.

[5]王锦榕.基于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42).

猜你喜欢
综合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