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护理管理对重症监护室重症患者护理的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2021-08-17 18:53陈妍杏张艳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9期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护理满意度并发症

陈妍杏 张艳

摘  要:目的  探讨分级护理管理在重症监护室(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护理满意度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分级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ICU重症患者好转率88.00%,高于对照组好转率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重症患者护理满意度(90.28±3.52)分,高于对照组的(83.50±2.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重症患者需要采取优质有效的护理服务,而分级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效果,积极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病情好转,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并发症;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9-0095-03

重癥监护室(ICU)收录的患者多为病情危急、发展迅速、且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并发症的高危人群。如果ICU患者没能够取得及时、相应的治疗,可能会最终导致患者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另外,部分患者可能因为护理不当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往往表现多样,会影响患者的顺利康复,同时也会给临床护理工作增加一定难度。因此对于ICU收治的患者,需要加强护理管理力度,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以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相关研究证实,分级护理管理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2]。近年来,分级护理管理在临床上取得了较为良好的应用效果,该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明显提升护理质量,确保临床治疗效果。为此在本次研究中,对本50例ICU患者展开分析,探究不同的护理管理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范围26~75岁,平均(56.50±3.60)岁。观察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范围27~78岁,平均(56.40±3.40)岁。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意识较为清晰;均为ICU收治患者。

排除标准:意识昏迷、生存期短、持续性癫痫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即护理人员在科主任的领导下,护士长负责管理,护理人员负责协助。

观察组患者采取落实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具体护理管理方式为:(1)根据护理人员的学历水平、职称以及工作态度、工作经验将护理人员分为:高级责任护士、中级责任护士、初级护理人员3个等级。每个等级护理人员工作内容不同,其中高级责任护理人员主负责检查、管理、指导下级护理人员工作;中级护理人员则从事专科护理工作,遵循医嘱展开处理,负责病情较重患者的护理,监督、管理、指导处理护理工作。(2)改善工作制度。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制定新的工作内容。为保证夜间护理工作质量,将ICU护理时间分成3个班次,同时为了能够降低意外事件发生,每个班次均设置各级护理人员,并分别负责医嘱处理、收费工作;仪器设备准备、物品急救准备;负责特殊情况。(3)调整管理方式。在不断的护理管理过程中,倾听护理人员的真实想法,关注护理人员是否适应工作,确保护理人员身心健康良好,及时调整护理管理内容。采取合理的奖惩制度,合适的排班方式,让护理人员能够进行轮休,消除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展开系统性学习,并开展有效的护理考核制度,不断的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使得护理工作制度能够更加完善、高效、有序,适应当前临床需求。

1.4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管理效果(病情好转率)、并发症发生率(感染、压疮及神经功能损伤)和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调查表对护理环境、护理内容、护理方式和护理态度等进行评分,最高分100分,分值越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越高。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ICU患者护理管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ICU患者护理后病情好转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ICU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ICU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ICU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0.28±3.52)分,高于对照组的(83.50±2.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8.000,P<0.05)。

3  讨论

重症医学管理是现代医疗建设过程中改革、新兴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在ICU收治的患者中,大多属于重症患者,其病情危急、预后康复速率相对缓慢、并发症多、生命危险大。ICU患者需要得到人力、物力、技术最佳保障才能够确保得到最好医疗服务,从而全面提升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确保患者生命安全[3]。

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当前的临床需求,不仅内容简单而且容易导致护理质量降低,无法满足当前的临床护理需求。而分级护理管理模式是临床上新型护理管理方式,能够实施有效管理、优化相关流程,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还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效率与质量[4]。

该管理模式重视护理人员自身经验、能力,并以高效管理、优化管理为最终目的。根据护理人员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护理工作内容,合理分配护理人力资源,不仅能够分工明确,而且能够显著提升工作效率,使得整个护理工作更加简单、有效。同时该护理管理方式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从护理工作人员自身角度出发,设计出有效的管理方式,并在不断的护理过程中优化相关流程,从而显著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分级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根据每个护理人员工作、责任不同对各级护理人员实施针对性考核,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个人工作能力,还能够促进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复[5]。另外,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不断地挖掘护理人员潜能,使得人力资源最大化,能够有效避免资源浪费。还能够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让护理工作人员能够劳逸结合,保证了各项护理工作能够协调运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6]。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ICU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说明该护理管理模式能够调动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对ICU患者采取分级护理管理后,护理质量显著提升,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丽杰.分级护理管理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0):50-51.

[2]张伶.分级护理管理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0):4334-4335.

[3]侯桂红,陈虹,曹军华.分级护理模式在ICU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对预后康复影响的研究[J].新疆医学,2017,47(7):780-782.

[4]王素玲,刘维丽.分级护理管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效果探析[J].世界最新醫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5,15(22):11-12.

[5]田树娜.分级护理干预在ICU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9):182.

[6]胡瑞巧.分级护理管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7,5(8):60.

猜你喜欢
重症监护室护理满意度并发症
集束化干预措施在预防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重症监护室的实习带教体会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