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保健科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2021-08-17 19:21李晓玲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9期
关键词:综合护理

李晓玲

摘  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保健科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老年慢性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干预3个月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疾病控制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的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躯体功能和心理功能4个层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保健科老年慢性病患者施以综合护理的效果较佳,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保健科;老年慢性病

中图分类号:R4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9-0114-03

一些慢性病,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和慢性支气管炎等,是老年人的“健康杀手”[1]。而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地不断加深,导致了这些老年慢性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这种情况给医院保健科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仅采用传统护理方式显然已经不够,必须要对护理模式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本文为观察分析综合护理在保健科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效果,现选取56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研究,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老年慢性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61~86岁,平均年龄(71.54±4.74)岁;糖尿病8例,冠心病7例,高血压6例,慢性支气管炎4例,其他疾病3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62~84岁,平均年龄(70.39±4.81)岁;糖尿病7例,冠心病9例,高血压5例,慢性支气管炎5例,其他疾病2例。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为相关慢性病;②年龄在60岁及以上。

排除标准:①具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者;②合并恶性肿瘤或严重急性病者;③临床资料不全者。

1.3  方法

观察组施以综合护理:①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交流,注意着装得体,面带微笑,语气温柔,眼神和蔼。在交流期间密切观察及侧面询问患者的心理情绪与精神状态,及时发现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并给予有針对性的心理疏导,还要巧用各种语言沟通技巧,例如巧用安慰性语言来安抚患者的情绪、巧用鼓励性语言来鼓励患者的心态、巧用暗示性语言来引导患者的观念等。②健康宣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疾病健康教育理论和路径,为患者制订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并实施一对一健康宣教,主要包括疾病知识讲解、疾病防治措施指导、并发症预防指导、健康生活习惯指导和健康作息规划等。注意宣教语言要清晰、易懂,宣教形式可采用文字宣教、图片宣教和视频宣教等。③用药护理。严格遵守医嘱指导和督促患者用药,准确把握用药剂量、频率、时间,并密切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用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处理。④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个人口味等为其制定个性化食谱,老年慢性病患者一般宜多摄入粗纤维、粗粮、新鲜水果蔬菜等,忌食辛辣、刺激、油炸,关键在于确保饮食结构合理、每日能量摄入适宜、能量配备科学。⑤康复训练。根据具体的疾病类型、患者个人的耐受力等为其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方案,指导和督促患者每日坚持做各种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

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照顾好患者的日常起居,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健康指导,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4  观察指标

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和干预3个月后评价其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进行比较,观察比较两组的疾病控制效果。①疾病控制效果的判定标准:病情有明显好转为显效;病情趋于稳定为有效;病情不稳定或恶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均包含20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4分评定,最高分80分,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程度越高。③生活质量采取简化版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评定,该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的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躯体功能和心理功能4个方面进行评定,总分采取百分制,得分越高表示该层面的生活质量更高。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疾病控制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保健科是醫院中的一个特殊科室,它接收有大量老年慢性病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极高。护理是治疗的辅助,对疾病预后影响极大,只有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才能够提高对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3]。

常规护理无论是护理内容还是护理方法都过于简单、基础,往往无法取得较理想效果。综合护理是一种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对基础护理进行强化,对护理内容进行扩展,对护理方法进行升级,对护理细节进行把握,来提高护理全面性与护理质量的现代护理新模式[4]。综合护理的关键在于“综合”二字,也就是重视方方面面的护理问题,尤其是比常规护理增加了心理护理方面的内容。因为研究发现,患者的心理状态会对其治疗过程及预后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心理状态良好的患者普遍治疗更顺利、预后更好,反之亦然[5]。实践发现,将综合护理应用在保健科老年慢性病护理中,能够弥补常规护理的很多缺陷与不足。

根据本研究结果,两组干预前的SAS评分与SDS评分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降低更多(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上升更多(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

综上所述,对保健科老年慢性病患者施以综合护理,能够降低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燕霞,崔世红,张敏,等.基于叙事医学护理在慢性老年病患者的临床应用[J].西部医学,2020,32(1):139-143.

[2]贾会英,孙璐璐,曲茹虹,等.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护理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36(8):51-54.

[3]周晓娟,张新宇.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2):257-260.

[4]梅群超,刘菊,贺艳.心理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J].现代临床医学,2015,41(4):300-302.

[5]李锐,陈丽方.老年护理模式的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医学,2014,40(4):318-320.

猜你喜欢
综合护理
尿激酶溶栓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
护理干预对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综合性护理在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室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综合护理措施
综合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效果影响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